Re: [心得] 台灣人真的適合開軟體公司嗎?

看板Soft_Job作者 (定下心來)時間15年前 (2009/03/04 22:06), 編輯推噓12(1205)
留言17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43 (看更多)
※ 引述《zanyking (遙遠的旅人)》之銘言: : 台灣作資訊、作軟體產品能有不錯成績的很少,以後大概也不會多。 : 硬體是機器在生產,軟體是人在生產。 : 我只聽說過台灣有人顧機台、顧良率,研究製程技術與產能間的關係。 : 沒聽說過台灣人曾經關心睡眠不足、壓力、缺乏運動對軟體開發的不良影響。 : 作硬體的,人走了你還有億萬廠房、還有機台。 : 作軟體的,人走了常常就是什麼都走了,知識、專業無法有形霸佔。 : 作硬體的,人走了智慧財產權會保護這設計、產品屬於公司。 : 作軟體的,人走了沒有法律可以限制他繼續發揮聰明才智。 : (沒人拿UML、設計模式申請專利吧?硬體可以。) : 偏偏,似乎沒有台灣公司會認為人走了是個問題。 : 當所有的成本、風險、產能都只建立在人身上時,數字會失去意義。 : 你很難評估情緒、辦公室政治、人格特質對公司產能的影響,但說不 : 定這些東西正是瓶頸所在。 : 而台灣人開公司不相信人、不瞭解人、不重視人。 : 我們聽過太多大老闆強調過無數次那種摸不著邊、碰不著際的『人格特質』、『熱情』 : 但有更多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連簡單的藉由加班時數、健康檢查報告、104網站連線 : 數與人員流動率來簡單推估員工士氣都作不到。 : 更不要說,明明這行業技術過期的很快,卻吝於透過有系統的教育訓練提高人員素質了。 : 台灣的軟體產業,真的會起來嗎? 查網頁 訊連 和 趨勢的創始人好像是台灣人 之前友立也是 不過賣給外商了 這兩家都算是純軟體公司 如果加上遊戲公司 就更多了 只是作的商品可以賣出到國外 好像只有這兩間 那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成功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59.144

03/04 22:42, , 1F
聚集大量的人才燒大量的錢研究深度的技術。
03/04 22:42, 1F

03/04 22:43, , 2F
加上一點點運氣剛好那個時候有這幾家的發展空間...
03/04 22:43, 2F

03/04 22:54, , 3F
運氣, 運氣, +運氣..XD
03/04 22:54, 3F

03/04 23:10, , 4F
趨勢好像是從日本那邊炒起來的... 再加上當時病毒肆虐
03/04 23:10, 4F

03/04 23:10, , 5F
只是我不懂為什麼他會跟菲律賓扯上關係.... 太神奇了
03/04 23:10, 5F

03/04 23:19, , 6F
總算有人講到重點了...探討成功案例比較有實際上的價值
03/04 23:19, 6F

03/04 23:30, , 7F
鐵血的領袖 ? :P
03/04 23:30, 7F

03/05 00:29, , 8F
趨勢科技張明正夫婦有出書,裏面有描述到創立趨勢的歷程.
03/05 00:29, 8F

03/05 00:32, , 9F
訊連是用一堆黑肝推起來的
03/05 00:32, 9F

03/05 01:29, , 10F
趨勢老闆給人感覺和藹可親的印象
03/05 01:29, 10F

03/05 20:49, , 11F
聽說訊連有台大幫?
03/05 20:49, 11F

03/05 20:54, , 12F
趨勢不是從矽谷發跡的嗎? 因財務考量 在日本上市
03/05 20:54, 12F

03/05 20:55, , 13F
菲律賓則是因為人力較便宜 24小時輪班的成本較低
03/05 20:55, 13F

03/05 20:55, , 14F
解病毒要即時 不能等工程師白天上班 以上是公司說法
03/05 20:55, 14F

03/05 21:59, , 15F
樓上是抗黴菌藥物.....
03/05 21:59, 15F

03/08 12:22, , 16F
據說趨勢本來也想在台灣上市 但當時臺灣不能接受一間公司
03/08 12:22, 16F

03/08 12:23, , 17F
沒有不動產 機器 廠房等有形資產而受阻 所以轉向日本
03/08 12:23, 17F
文章代碼(AID): #19heh80N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43 篇):
文章代碼(AID): #19heh80N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