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弱國勝強國的例子

看板SAN作者 (Terry)時間15年前 (2008/09/28 07:34), 編輯推噓-1(01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Hartmann (銀之朔風)》之銘言: 魏略曰: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 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 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 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禦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穀來,必足以達。如此, 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按柏楊的譯法: 魏延建議:「聽說,夏侯楙是曹魏皇家的 女婿,既沒有膽量,又沒有謀略。請交給我精銳部隊五千人,另交給我五千人 的後勤補給。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南麓東行,到達子午谷,即入谷北進,不過十天 ,就可進抵長安。夏侯楙一聽說軍臨城下,必然逃走。那時候,長 安城裡,只剩下作戰監察官(督軍御史)和西都長安市長(京兆 太守);曹魏政府的糧倉,以及民間糧食,足夠維持我們部隊給養。等 到曹魏帝國在東方集結兵力,最快也要二十天左右,而丞相的大軍,從 褒斜谷(陝西省太白縣西南褒河山谷)北上,也應抵達長安 城下。如此,咸陽(陝西省咸陽市)以西,就可一舉收復。」 怎麼樣子翻才能譯出是一舉而定魏國的心的呢? 再來, 按你的說法諸葛亮是想一步步吃沒錯, 但魏延的最多不過就是吃比較大口一點, 多了長安或甚致潼關, 要說一舉破壞魏國也太免強了吧. 再來, 按史實, 魏也不是出笨蛋的,諸葛亮想決戰, 就是沒人鳥他, 龜起來守, 蜀國一點辨法也沒有. 要人家跟你決定, 你得要讓別人認為他非跟你決戰不可,或對方主帥是笨蛋, 沒這個前 題, 就跟諸葛亮的狀況一樣了. 伊索斯會戰: 襲了對方的必救, 所以對方急忙派兵應戰. 會河堡一役: 是因汪古部叛, 讓蒙古得以安行而入長城, 而金人不得急不救. 就以上的狀況, 諸葛亮隨了第一次有吃到像樣的狀況以外, 哪一次對方不是防得 好好的. 要說起來, 魏延之計, 還比較接近伊索斯會戰的做法,迫對方應戰, 不急來就拿下潼關, 守渭水, 哪洛陽就真的大條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33.43

09/28 10:44, , 1F
09/28 10:44, 1F

09/28 11:03, , 2F
標準垃圾人士又出現人.
09/28 11:03, 2F

09/28 16:00, , 3F
是啊﹐人家用守來對付諸葛﹐用逃來對付魏延。魏延無敵
09/28 16:00, 3F

09/28 16:31, , 4F
咦, 拗完馬拉松了哦?
09/28 16:31, 4F
文章代碼(AID): #18tiCTBP (SAN)
文章代碼(AID): #18tiCTBP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