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鐵]R100/PBK疑問 (文很長很長拜뀠…

看板Railway作者 (軌道上的 Skl12)時間16年前 (2007/10/27 10:24), 編輯推噓14(1402)
留言16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先從鐵路車輛的基本軔機裝置開始解釋。 每一輛鐵路車輛,最基本的軔機裝置,也就是實際上推動閘瓦夾緊車輪 以達到制軔效果的機械裝置,這個裝置稱為「基礎軔機設備」。 如果以台鐵的客車及貨車來說(以下的討論暫不將電聯車、柴聯車、自 走客車等納入討論),基礎軔機裝置包括軔缸、連桿、閘瓦等主要設備 (細部如間隙調整裝置等暫不討論),軔缸充氣時帶動連桿推動閘瓦,閘 瓦再夾緊車輪以緊軔;鬆軔時則是將軔缸內的壓縮空氣放掉,由軔缸內 的彈簧將連桿帶回而鬆開閘瓦。 根據以上說明,我們知道基礎軔機裝置的動力來源是壓縮空氣,但壓縮 空氣從那裡來? 大部分人可能直覺的認為:是機車經由軔管直接對客車提供壓縮空氣。 (軔管是車輛之間互相連結,以傳送壓縮空氣的管路。) 這個答案可以說對,但又可以說不對。 固然客車上並沒有裝設空氣壓縮機,因此客車上的壓縮空氣都仰賴機車 所提供。但是在制軔時,並不是直接由機車對每一輛客車的軔缸充氣, 原因在於: 1. 如果機車是直接對列車中每一輛客車的軔缸充氣,則全部軔缸達到 工作壓力需要一段時間。有騎過或開過車的人都知道,煞車的反應 越快越好,數秒鐘的延遲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2. 就好像自來水管線末端住戶的水壓比較低一樣,在列車編組中越尾 端的車輛,軔管中的空氣壓力也會比較低。如果壓縮空氣是直接由 軔管對軔缸充氣,會造成列車後部的車輛制軔力比較低,在緊軔時 可能會造成車輛互相擠壓衝撞。 為了解決以上兩個問題,軔管並不直接對軔缸充氣,而是在車輛上設置 一個「補助風缸」,機車經由軔管所送出的壓縮空氣,先貯存在補助風 缸內,等到列車緊軔時,補助風缸才會對軔缸充氣。 (補助風缸是台鐵的術語,所謂的「風缸」就是壓縮空氣貯存槽,「風」 就是壓縮空氣的意思。) 問題來了,司機員所操作的緊軔命令,要怎麼下達到列車中的各車輛? 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電機/電子科技不如現在這麼發達,可靠的 只有機械式的裝置,因此機車的緊軔命令要傳達至列車中的每一車輛, 最簡便的方式還是靠軔管傳送。 工作的原理是,當列車要進行緊軔時,機車會將軔管中的壓縮空氣排 出,也就是逐漸降低軔管內的氣壓。這時客車上會有一個叫做「三通 閥」的裝置,會感應到軔管內氣壓的降低,因而讓補助風缸對軔缸充 氣,因而達到制軔的效果;而機車重新把壓縮空氣送入軔管時,三通閥 會將軔缸內的壓縮空氣排出到大氣之中,接著會讓軔管對補助風缸充 氣,以備下次緊軔動作的需要。 (「三通閥」是一種機械裝置,基本的三通閥只有連接軔管、補助風 缸、以及軔缸等三項機械設備,故而得名。三通閥內的構造是一些閥 門,可以在不同的軔管壓力條件下,決定讓補助風缸對軔缸充氣、軔 缸洩氣、以及軔管對補助風缸充氣等動作。) 所以,簡單的貫通氣軔操作原理,可以歸納如下: 鬆軔:機車將壓縮空氣注入軔管之中,軔管壓力上升,對各車輛的補助 風缸充氣,同時軔缸內的壓縮空氣也被排放掉。 緊軔:機車將軔管中的壓縮空氣排放掉,軔管中壓力下降,補助風缸開 始對軔缸充氣。 如果有機會,可以去搭一次客車列車(莒光、復興、冷平等),找一節有 帶 K 的車廂,在車長閥的附近也會有個壓力表,紅色指針代表軔管(BP 管)的壓力,如果有黑色的指針,代表是主風缸管(MR 管)的壓力。各位 會發現當列車緊軔時,紅色指針會往下掉;而當列車鬆軔時,紅色指針 會往上爬。 至於為何是軔管壓力下降才會致動緊軔的機制?原因在於為了在列車分 離或軔管破損時,因為軔管中的壓力快速下降,而啟動緊軔機制將列車 停下來。車長閥的設置,也是為了能讓列車長能在緊急情況下,拉下車 長閥即可快速洩出軔管內的壓縮空氣,因而使列車緊急緊軔。以上所提 都是稱為 fail-safe (失效即安全,或譯:「自趨安全」)的設計。 當然現代鐵路列車的軔機設計更為複雜,但基本上還是根據以上的軔機 裝置為基礎所發展。在各位都能瞭解以上所討論鐵路列車貫通氣軔的基 本原理之後,再來回答以下原 po 所提的問題: ※ 引述《yugin720517 (R121)》之銘言: : 車頭的軔機系統會不會電腦自己去算這次煞車放出去多少空氣 : 鬆軔的時候要收回一樣的量,否則就不能開車? 機車上並沒有這樣的裝置。鬆軔是機車對軔管充氣到一定壓力後列車即 行鬆軔。 : 反過來講如果車輛行駛中是鬆軔狀態 : 車子邊再跑邊把”閥”兩邊的閥都關上 : 當司機作制動時 : 就等於後面的沒有煞車了? 可以這麼說,因為制軔的命令無法傳遞到後面的車廂。 == 假設一個情況: 某列車編組為一輛機車加上十輛客車,列車停站後保持緊軔狀態。這時 如果關閉五車與六車之間軔管上的兩個角旋塞,則軔管就等於是在五車 與六車之間被切斷。 如果要將六至十車摘放,則是打開五六車之間的連結器,然後列車鬆 軔。此時因為軔管已經在五六車間被切斷,六至十車無法鬆軔而保持緊 軔狀態,列車的一至五車則向前移動而與六至十車解連。 另一方面,如果五六車間的連結器沒打開,即使機車鬆軔,六至十車也 因為軔管無法充氣而不能鬆軔。這時如果硬要開車,機車不夠力的話就 是拖不動,夠力的話就是造成六至十車車輪踏面與鋼軌擦傷。 現在我們再來看已經被解連的六至十車:短時間內這幾節車廂還會保持 緊軔狀態,但如果車輛長時間停留,軔機的各處壓縮空氣管路可能有洩 漏,導致補助風缸及軔缸的壓力逐漸下降而失去制軔力,最後可能會導 致車輛發生溜逸的事故。因此客貨車輛如果要長時間停留(例如過夜 等),一定要上緊手軔機並且加裝阻輪器。 而車輛連掛的程序,則是在連結器連結之後,還要再將 BP 管、MR 管 以及其他管線連接完成,並且要做氣軔試驗,到列車編組的最後一車, 去確認 MR 管的壓力是否足夠,以及 BP 管的壓力是否能夠確實隨著司 機員的鬆緊軔而加壓或減壓。2003.03.01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事故,就 是因為該列車的行車人員,發車前未實施氣軔試驗以確認氣軔貫通所造 成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35.241

10/27 10:27, , 1F
推精闢解釋
10/27 10:27, 1F

10/27 10:51, , 2F
大推~太詳細了!!!!
10/27 10:51, 2F

10/27 10:55, , 3F
10/27 10:55, 3F

10/27 10:59, , 4F
想到高三時唸的空壓控制 o_Oa
10/27 10:59, 4F

10/27 11:47, , 5F
推!有的時候掛連後機車會催油打氣
10/27 11:47, 5F

10/27 11:49, , 6F
高三就要唸空壓控制…?
10/27 11:49, 6F

10/27 12:29, , 7F

10/27 12:30, , 8F
上面網址有專業圖解XD
10/27 12:30, 8F

10/27 12:31, , 9F
嗯,催油或開最大電門,是讓主風缸充氣加快
10/27 12:31, 9F

10/27 15:43, , 10F
10/27 15:43, 10F

10/27 16:05, , 11F
推 M兄應該是上電機機械實習的空壓控制
10/27 16:05, 11F

10/27 16:05, , 12F
課程 XD
10/27 16:05, 12F

10/27 21:21, , 13F
推!
10/27 21:21, 13F

10/27 21:21, , 14F
在高雄看過1520次出發前在做軔機試驗.
10/27 21:21, 14F

10/27 22:04, , 15F
機車聯掛客車後一定要做氣軔試驗~
10/27 22:04, 15F

10/28 09:42, , 16F
其實很多小動作微不足道但卻是關鍵
10/28 09:42, 16F
文章代碼(AID): #178g5L-y (Railwa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8g5L-y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