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天玓兄

看板R951210XX作者 (不逃避也不面對)時間17年前 (2007/06/09 19:4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引述《trilvie (新鞋新希望)》之銘言: : 那天下午我們爭論"弗"的韻部 : 我回去查古韻22部 : 果然是微部 而不是脂部! : 哈哈 我記憶力應該沒有你好啦 : 只是今年幫同學複習聲韻 有重背過一下下  ̄▽ ̄ : ----------------------------------------------------------- : 不過天玓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察 : 為什麼墨子裡寫到"義"時 都寫成"羛"呢? : 而且是墨子特殊的用法? : 那天我的解釋是 "我""弗"對墨子來說應該是同音或近似音 : 所以可以拿來做聲符的替代 : (芳敏姐出研究所考題最愛的題目? XD) : 不過天玓認為 這兩個音在古代相差很遠 : 所以我們才討論起這兩個音的韻部 : 現在小結是:我--歌部、弗--微部 差兩部 : 我是覺得旁旁轉可以通 因為詩經裡面有先例 : 天玓則是認為還是很遠 不能通 : 這方面有分歧 :p 就暫時並存吧 : 不過--我還想到方言的問題 : 韻書畢竟是中原雅音 然而 如果墨子使用特殊的方言呢? : 那麼字面上的聲母、韻母就算差很多 : 仍然要回到他所屬的語言中去看才準確 : 而且 既然"羛"這個字只有墨子用 : 會不會它真的代表了一種很在地的方言用法呢? : 說不定這個字可以用來解決墨子的籍貫問題! @@ : 照天玓說 現在大陸還不確定墨子的籍貫 : 然而 如果能去做田野調查 : 找出哪個地方的方言"我""弗"兩音相同相似 : 再配合現有的旁證 說不定就能確定墨子的籍貫了!!! : (*以上是我個人天馬行空的胡亂推測*) : anyway...... 希望有能人志士從這個角度去研究看看 : 如果真的寫出了劃時代重要的論文 XD : 請別忘了在後語部份提到天玓兄跟在下我 我們會很感動的! XDD : (*以上是我個人天馬行空的胡亂建議*) 我對語言文字一竅不通,幾乎都還給老師了Y_________Y 只是看到這個問題覺得有趣 抱著閒聊的態度鬼扯一下吧~~ 除了形.音兩方面去做探究外,不知道是否能從"思想"的角度去做補充? 我注意到的是:義這個字下面是"我",羛這個字下面是”弗” 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愛,他認為天下之大利在於天下人能兼相愛交相利 也就是他所謂"義",這個義指的是就是公利 他所謂的"義"指的是"公利" 從這個角度來看墨子精神是無我去私 而儒家講的義利之辨,義是人路,是做身為一個人該做的事情 該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合乎道德仁義就是了 而儒家講的道德是從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去講的 換言之就是推己及人,立足於人倫之情上去說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墨家講兼.儒家講別 儒墨都強調義,思想意義卻不同 或許墨家為了和儒家有所區別,而故意運用這個字 或許墨家認為儒家用”義”字,強調了由”我”而”人” 但墨家卻不同,他的兼是要泯滅差別性的,所以他用下面是”弗”的”羛”字 以與儒家思想抗衡 但這並不表示羛這個字是墨家所創, 異體字形成自有其複雜的歷史或地域因素 從語言文字的研究角度切入,可以探究義、羛這個兩字相通的原因 但可能會引起一種質疑,即墨家為何不用較為通行的義字, 而要用比較生冷的羛字呢? 其實我也不是研究思想的,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26.136 ※ 編輯: freesmile 來自: 220.140.126.136 (06/09 19:52) ※ 編輯: freesmile 來自: 220.140.126.136 (06/09 19:52)

06/09 20:18, , 1F
耶~~~~~~ 好有趣喔 ^^ 很有意思的思考呢
06/09 20:18, 1F

06/09 20:23, , 2F
剛剛查異體字字典 說文解字:「魏郡有羛陽鄉」 不知有關否
06/09 20:23, 2F
文章代碼(AID): #16QfFR5U (R951210X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討論
0
1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5 篇):
討論
0
1
文章代碼(AID): #16QfFR5U (R95121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