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北核災應變無解? 柯P轟馬政府擺爛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123)時間9年前 (2014/09/26 22:21), 9年前編輯推噓7(92123)
留言134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 引述《hamasakiayu (ayumi)》之銘言: : ※ 引述《Hyuui (修)》之銘言: : : -- : : → Tomwalker : 先想想若真發生人為疏失的核災,願意聽從政府宣導乖 09/26 18:48 : : → Tomwalker : 乖躲在家裡不逃的台北市民有多少?核災演習有上每年 09/26 18:49 : : → Tomwalker : 寫錯。核災演習有常上新聞播報給民眾知道嗎?有沒有 09/26 18:50 : : → Tomwalker : 讓參與民眾相信乖乖在家不逃比較好?我參加的演習有 09/26 18:51 : : → Tomwalker : 安排心理師來作創傷後輔導,但好像沒有這種“不疏散 09/26 18:52 : : → Tomwalker : 在家待著”的宣導資料。 09/26 18:53 : 這坦白說真的是核能防災教育的失職 : 基本上放射線是可以用水泥所阻隔以減少傷害的 : 這也是為什麼放射師會躲在隔壁房間即可,沒在穿防護衣 人家牆壁有貼鉛板的............. 除非小功率,不然一般X光室周圍都是用鉛板全封的............. : 而車諾比核災要跑去灌水泥 車諾比石棺非常厚。 不用講的好像一片水泥不論厚度就可以全擋一樣。 麻煩展現一點專業,謝謝。 : 原能會專業解釋(懶得看可以跳過): : http://ppt.cc/BypU : 掩蔽是防止遭受輻射落塵或輻射體外曝露的一種防護措施,一般來說進入鋼筋混凝土建築 : 物內可達到最佳輻射防護效果約80%以上。 : 掩蔽指藉由屏障(如房屋)阻擋吸收游離輻射,減少人員在核子事故時受到輻射曝露的動作 : 。當政府指示採行掩蔽措施時,表示此時掩蔽將比疏散來的安全。收到掩蔽通知時,請依 : 下列指示行動:如人在外面請進入鄰近建築、待在室內,關掉冷氣(外部循環)、保持通訊 : 設備暢通,聽從下一步的指示。 : 掩蔽的輻射防護效果受下列2種因素影響 : (1)房屋材質:房子是木造的(防護加馬射線效果為10%~40%)、商業大樓等鋼筋混凝土(防 : 護加馬射線效果為80%或以上) 看吧,人家也只敢說八成。 而商業大樓的厚度,和一般的厚度,還很有的吵。 : (2)氣體交換率,此外曝露期間也會有不同的影響,防護效果為17%~97%。 : 因此當核災發生之時 : 有所謂的撤離區(人員淨空),與隱蔽區(請於室內躲避) : 依據IAEA的報告,福島核災其實於10~30公里內的居民應以室內掩蔽為比較好的選項。 : (“Criteria for Use in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for a Nuclear or : Radiological Emergency”, IAEA General Safety Guide No. GSG-2。) 是嗎?不是因為無法短時間疏散大量人口,所以只能建議就地隱蔽? : 而日本當時的作法 : 福島第一核電廠撤離範圍至半徑3→20KM,室內隱蔽範圍為半徑3-10→30KM : 福島第二和電廠撤離範圍至半徑3→10→8KM,室內隱蔽範圍為半徑3-10KM : 而即便是撤離區 : 由於核災的特殊性 : 沒有立即的危害(電廠人員比較有) : 核災的過程是漸進並有其時序性的 : 因此,沒有必要非搶在第一時間內將民眾全部撤光(所謂黃金XX小時) 很抱歉,核災很難講是否有立即危害,有沒有時間撤離也完全無法預測, 如果慘烈一點的,短短幾小時爐心融穿圍組體,不跑,真的是找死。 所以不用懷疑,一旦核電廠出事,就是跑,跑不掉才是就地掩蔽。 : 而隨著時間推進 : 修補善後工程的進行 : 封鎖區的範圍也會隨著輻射量的減低而逐漸縮小 是不會繼續上升,不是逐漸降低,兩個觀念完全不一樣, 核種出來就出來了,附著就附著了,他不會自己消失, 你有兩種作法,一種是等,看等幾分鐘,幾十年,幾百年等他半衰期走走走, 慢慢降低輻射,另一個作法就是去清,把核種收集,裝袋, 收到遠遠的地方放著。 非常困難的工作,大概只有PTT核工專家覺得清理非常簡單。 : 這其實是比較正確的核災防護知識 : 但可惜我們在媒體上接收到的資訊有很多錯誤的東西 : 如日本福島以發生核災的核電廠為中心,半徑30KM內為撤離區(人員淨空) : http://blog.udn.com/grace127/7397356 : 「政府竟幫忙隱瞞事實,美國建議福島核電廠半徑八十公里的居民要撤退,政府卻堅持只 : 撤離三十公里內的居民」 :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0321/33262143/ : 政府在核安演習規畫的安置地點汐止保長坑訓練中心,距核二廠14.7公里,距核一、四廠 : 亦約僅25公里,仍在其他國家核災撤離範圍內,等於「從災區撤離到災區」,顯無法保障 : 國民安全。 : https://www.facebook.com/nonuker/posts/476856065709590 : 諸如此類的資訊都在向我們宣導說封鎖區範圍須達三十公里才安全 : 且不論台灣地形有高山阻隔的問題 : 國際上世界核能先進國家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也可以值得我們參考 : 如下表所示: : http://www.cie.org.tw/nuclear_energy_qa_detail.php?id=11 : 民眾防護區半徑(公里) : 國別 疏散或早期警戒 掩 蔽 : 比利時(BELGIUM) 5 5 : 加拿大(CANADA) 10 10 : 芬蘭(FINLAND) 20 - : 法國(FRANCE) 5 10 : 西德(GERMANY) 10 - : 義大利(ITALY) 3 8 : 日本(JAPAN) 8- 10 8 - 10 : 荷蘭(NETHERLANDS) 5 - : 台灣 5 → 8 5 → 8 : 西班牙(SPAIN) 3 10 : 瑞典(SWEDEN) 12 - 15 - : 瑞士(SWITZERLAND) 20 - : 英國(U.K) 1 - 3.5 - : 美國(U.S.A) 16 16 : 然而即便不像某些錯誤資訊般範圍這麼誇張 然後,其他國家一時懶得查,以美國和日本就好。 先講美國。 http://www.nrc.gov/about-nrc/emerg-preparedness /about-emerg-preparedness/planning-zones.html 這個網址被orz視為不安全網址,我就不縮了。 NRC建議分成兩組: Plume Exposure Pathway EPZ 挖拉挖拉挖拉的,反正十英里=16公里你們自己去因地制宜。 Ingestion Exposure Pathway EPZ 挖拉挖拉挖拉的,反正五十英里=80公里內飲用水食物等可能被污染。 日本呢......... 在經歷福島核災的慘痛教訓,一堆PTT核工專家又老是在宣稱疏散有害無益論, 根本不用疏散之類的言論,那經過福島核災後日本人的作法怎麼樣? 直接抓一張圖。 http://www.bousai.go.jp/kaigirep/hakusho/h24/bousai2012/html/zuhyo/zuhyo01_01_26.htm 縮網址:http://0rz.tw/VjJMQ 簡單來說,原先日本人規劃核電廠8-10公里內為EPZ(Emergency Planning Zone), 福島核一廠事故後細分成三區,分別為PAZ(Precautionary Action Zone)、 UPZ(Urgent Protective Planning Zone)、PPA(Plume Protection Planning Area), 距離分別是核電廠半徑五公里,五~三十公里,三十~五十公里。 簡單講,五公里內,輻射物放出前就準備要跑, 五~三十公里內,視核災嚴重程度決定要躲屋內,還是直接跑, 三十~五十公里範圍內,原則上躲屋內。 『然而即便不像某些錯誤資訊般範圍這麼誇張』......... 我想擁核的還是更新一下資料好了,畢竟日本這樣規劃已經....兩年了吧。 而日本的反核者還在主張要把UPZ拉到五十公里,PPA進一步劃到八十公里..... : 但考量到台灣人口稠密 : 若真的有大規模核災發生之時影響人數恐怕絕不在少數 : 以在家隱蔽範圍內的人來說好了 : 也不是在家隱蔽就沒事了 : 物流阻塞後導致的物資分配問題 : 後續的醫療與心理輔導問題等等 : 這些都是政府核災應變所必須有的配套方案 然後......看起來是沒有的。 : 當然 : 我必須說不單是核災而已 : 台灣面對大型複合式災難有多少應變能力? : 執政者真的要好好思考 : 台灣沒辦法應付車諾比等級的核災(雖然我知道不會發生同類型) : 但若我們要求政府的思考僅止於此 : 那麼如果我們發生美國卡翠娜等級的風災之時 : 又該怎麼辦呢? : 台灣的政治人物真的要有幾個不避怨懟,不怕得罪百姓 : 堅持作對的事的人在 這邊同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12.16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11741275.A.DF3.html

09/26 22:24, , 1F
補充一下,幾天前日本福岡搞的核災演習,距離核電廠
09/26 22:24, 1F

09/26 22:25, , 2F
『40公里』。我想只有PTT核工專家反對疏散吧。
09/26 22:25, 2F

09/26 22:49, , 3F
疏散我想沒人反對,但只會對距離有所意見
09/26 22:49, 3F
麻煩某群擁核的多更新一下資料,然後, 某些擺明了挺核的與台電牽扯很深人士搞的網頁, 基本上對於他的專業度,還是不要太相信比較好。 ※ 編輯: xxyxx (218.161.12.161), 09/26/2014 23:24:08

09/26 23:28, , 4F
你要不要去算一下從海嘯來到福島二號機氫爆隔了多久
09/26 23:28, 4F
依稀記得我有提過。 然後?

09/26 23:30, , 5F
專業度我想你找核終去戰吧,絕對沒意見
09/26 23:30, 5F
可是我問那個HU...的問題,他答不出來耶。 ※ 編輯: xxyxx (218.161.12.161), 09/26/2014 23:33:14

09/26 23:33, , 6F
質疑立場之前是不是要先把專業打倒
09/26 23:33, 6F

09/26 23:35, , 7F
對了,你上次說MOX還沒實用化,要不要出來澄清一下
09/26 23:35, 7F
還是看不懂中文啊....... 那個HU...後來有看懂,你如果一直看不懂,可以去問他。

09/26 23:38, , 8F
那我先建議你重開一篇新的挑戰他,他的確回得很簡略
09/26 23:38, 8F

09/26 23:42, , 9F
而且他挑戰柯我也蠻有意見的
09/26 23:42, 9F

09/26 23:43, , 10F
但這是個好機會,反核的可以寫好資料給柯辦回答
09/26 23:43, 10F
我已經回過了,而且..... 如果他要回早就可以回,不回,我也沒興趣壓著逼他。

09/27 00:07, , 11F
問他們終處在哪 也都答不出來 只能拉火力出來跳針XD
09/27 00:07, 11F
沒有答案當然只能跳針。

09/27 00:10, , 12F
我記得終處在哪有回答了,就是秘密,免得被抗議
09/27 00:10, 12F
不用想太多,台灣要找真正地質可以符合的地方,基本上........ 看看美國歐洲規劃中或理想中的地質就知道了,台灣要找類似地質,難。

09/27 00:16, , 13F
當然不能講啦,被抗議到時誰負責找新地點啊XD
09/27 00:16, 13F
你中文去重學了嗎? ※ 編輯: xxyxx (218.161.12.161), 09/27/2014 00:22:25

09/27 00:23, , 14F
但如果你願意幫柯辦整理資料回答倒是不錯
09/27 00:23, 14F

09/27 00:24, , 15F
而且,他就會很有興趣回你
09/27 00:24, 15F

09/27 00:25, , 16F
不要小看台灣的地質,領海也要算進去喔
09/27 00:25, 16F

09/27 00:26, , 17F
把這種東西封桶放在高鹽分高腐蝕性的海底?
09/27 00:26, 17F

09/27 00:27, , 18F
鹽加水後是很可怕的。
09/27 00:27, 18F

09/27 00:30, , 19F
純放在水當然不ok囉 = =
09/27 00:30, 19F

09/27 00:33, , 20F
終處在哪裡,在台灣,這樣可以嗎?
09/27 00:33, 20F

09/27 00:33, , 21F
不過純推測來說,東部的機會比較高喔~
09/27 00:33, 21F

09/27 00:33, , 22F
就還在地質探測階段,說了幾次了
09/27 00:33, 22F

09/27 00:34, , 23F
你告訴我,下任的總統是誰?回答不出?
09/27 00:34, 23F

09/27 00:34, , 24F
沒有答案?廢話,就還沒選你會知道下任總統是誰?
09/27 00:34, 24F

09/27 00:35, , 25F
同樣道理,現在回答不出終處具體位置有甚麼問題?
09/27 00:35, 25F

09/27 00:35, , 26F
甚至台灣地質是否真的適合終處也未知
09/27 00:35, 26F

09/27 00:36, , 27F
還是你要說,除了軍事、核工甚至連地質水文你專精?
09/27 00:36, 27F

09/27 00:37, , 28F
台電花大錢跟白癡一樣找了一群學者搞地質探測
09/27 00:37, 28F

09/27 00:37, , 29F
你只要隨便一瞄就知道台灣地質不適合?
09/27 00:37, 29F

09/27 00:42, , 30F
09/27 00:42, 30F

09/27 00:43, , 31F
我想到時候說不定終處也要來搞公投決定
09/27 00:43, 31F
還有 63 則推文
09/27 02:39, , 95F
讓他塞滿滿,然後台電去想怎麼樣塞更多有比較好?
09/27 02:39, 95F

09/27 02:40, , 96F
讓核廢料依循正常方式處理,有甚麼好反對的?
09/27 02:40, 96F

09/27 02:56, , 97F
就不想又多一間讓他繼續塞滿滿阿 好像很難懂一樣
09/27 02:56, 97F

09/27 03:04, , 98F
你一定會問 那123廢料怎麼辦? 關我屁事~叫台電想阿
09/27 03:04, 98F

09/27 03:05, , 99F
說要乾貯的又不是我 被反被抗議想辦法阿 (菸~
09/27 03:05, 99F

09/27 08:05, , 100F
很難懂啊,不想多一間塞滿滿,就說我連一間都不要了
09/27 08:05, 100F

09/27 08:05, , 101F
甚至說這間使用的科技太危險,會害死一堆人
09/27 08:05, 101F

09/27 08:06, , 102F
這種心態是啥心態?因噎廢食?
09/27 08:06, 102F

09/27 08:06, , 103F
朱立倫說不想讓核廢料留在新北市(乾儲)中
09/27 08:06, 103F

09/27 08:07, , 104F
所以就讓核廢料留在新北市(濕儲)中
09/27 08:07, 104F

09/27 08:07, , 105F
大概是差不多等級的邏輯 = =
09/27 08:07, 105F

09/27 08:27, , 106F
有廢料等著要處理就該有終處,拖下去不是辦法
09/27 08:27, 106F

09/27 08:28, , 107F
擁核者沒辦法回應終處在哪是最終弱點,不應該用未知
09/27 08:28, 107F

09/27 08:28, , 108F
帶過,這不是科學精神。我們都知道乾儲放五十年,
09/27 08:28, 108F

09/27 08:28, , 109F
到時有多少把握找到終儲?不要說核四,現在就有問題
09/27 08:28, 109F

09/27 08:29, , 110F
一邊是覺得現在有問題所以不該有,另一邊是覺得反正
09/27 08:29, 110F

09/27 08:29, , 111F
現在就有問題那就乾脆多來點問題。這兩邊不會有交集
09/27 08:29, 111F

09/27 08:35, , 112F
科學精神跟找終處並公開的關係在哪裡?
09/27 08:35, 112F

09/27 08:36, , 113F
而且那是弱點嗎?XD
09/27 08:36, 113F

09/27 08:37, , 114F
還是你覺得終處,反核們什麼事都不用做?
09/27 08:37, 114F

09/27 08:39, , 115F
T大你難道不知,廢核也還是有核廢料嗎?
09/27 08:39, 115F

09/27 08:41, , 116F
責任推到擁核身上,然後來反,根本上就違反面對共同
09/27 08:41, 116F

09/27 08:41, , 117F
處理問題的心
09/27 08:41, 117F

09/27 08:43, , 118F
還是T大你認為反核擁核可以區分住在這土地的人?
09/27 08:43, 118F

09/27 09:14, , 119F
責任是推到台電身上 不是擁核或是反反核身上 你錯了
09/27 09:14, 119F

09/27 09:15, , 120F
同樣道理 反反核也不應該責怪反核 該怪政府與台電
09/27 09:15, 120F

09/27 09:17, , 121F
推台電身上?T大說的可是擁核唷,你要T大談好再來
09/27 09:17, 121F

09/27 10:12, , 122F
@TonyQ大,不是用未知帶過,我甚至承認有可能
09/27 10:12, 122F

09/27 10:12, , 123F
台灣地質並不適合終處條件
09/27 10:12, 123F

09/27 10:13, , 124F
我只是說在研究報告還沒出來之前
09/27 10:13, 124F

09/27 10:13, , 125F
抓著沒有確切地點來反終處,十分古怪而已
09/27 10:13, 125F

09/27 10:14, , 126F
終儲有問題,那自然該反,但我們必須問是甚麼問題
09/27 10:14, 126F

09/27 10:14, , 127F
而目前我們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09/27 10:14, 127F

09/27 10:15, , 128F
台電計畫2016還18要公布地質探測結果,可能有地點
09/27 10:15, 128F

09/27 10:15, , 129F
結果出爐,不適合,就該立即著手後續計畫研擬
09/27 10:15, 129F

09/27 10:16, , 130F
在甚麼結果都沒有情況下,去反對一個國際認可的方式
09/27 10:16, 130F

09/27 10:17, , 131F
既然要反對,是否我們連事前探測都乾脆省了?
09/27 10:17, 131F

08/12 04:09, , 132F
承認國際行之有年的處理 https://noxiv.com
08/12 04:09, 132F

09/13 19:32, , 133F
少了個談判籌碼想必你超 https://daxiv.com
09/13 19:32, 133F

12/29 02:17, 5年前 , 134F
就不想又多一間讓他繼續 https://noxiv.com
12/29 02:17, 134F
文章代碼(AID): #1K9NPRtp (PublicIssu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K9NPRtp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