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人的一廂情願判斷法(割闌尾無用論)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自立而後立人)時間10年前 (2014/05/06 08:27), 10年前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ccc73123 ()》之銘言: :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427948 : 來分享一下不同的觀點 : 拜託不要噓我XD : 以下為節錄: : 6. 透過邏輯思考,決策樹,賽局等工具預先分析評估可能的成效與困難的能力。 : 只會下那種只看一步的棋的,甚至只會用試誤法的,會說不做做看怎麼知道不會成功的, : 就是沒有戰略規劃能力最明顯的症狀。」 : 罷免立委種東西我一講再講,結果大家的看法是什麼? : 就是「不做做看怎麼知道不會成功」 : 罷免為什麼不可能成功?我這邊有算給大家看了: : 割闌尾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403867 我覺得其中的重點在於, 如果我們用了這麼多人、這麼多力氣,民意相對過去高都做不起來, 這樣才能成為未來修法下修的契機。 別忘了,修改鳥籠公投之一的契機也是過去六次公投都未達標準。 當然執政黨用議題不是民生相關反擊, 這次當然也可以用民意不夠來說, 但至少我們如果能拱出前期總投票人口的一定比例(舉例像是50%)以上, 作為未來抗議的後盾是很夠力的,至少下次選舉前這個訴求就能有更多力量。 更不用說,讓公民親身體驗罷免權的行使是我們遺失多少年的公民課了。 我們覺得加總後的一千萬很多嗎? 要看用在多少人多少事情身上,以這件事情來講, 是多了一點,但沒多到用不完。 我捐的不多,只有一萬多塊; 但至少我支持用這筆錢, 讓更多人有機會上更多這樣的公民實務課程。 我個人是認為寫了目標捐了錢就是希望他這麼用, 如果有人覺得有更棒的事情可以作, 麻煩自己去開新的專案說服大家去投資他。 當初的買廣告也好、割闌尾也好,有人會去作自然有其訴求; 請用建設取代批評。 我們每個人的最終目標跟我個人的最終目標或許一樣,也或許根本就不一樣, 有些人是想推翻政府、有些人想奪回正當的公民權、 也有些人還卡在藍綠,有太多種人了。 但至少,我很確定: "一百萬滿好用的啦,你不如捐給公投盟買防護具, 甚至捐給我,我都至少還可以保證一年後 可以生一篇推翻政府各國實例論文給你。" 這種題目是拿不到我個人一毛錢捐款的。 我也懷疑這個題目可以吸引這一千萬裡面多少比例的人去捐款, 如果有些團體用這種方式哭窮,我覺得為什麼會窮的理由就很清楚了。 憑良心講這件事情的門檻很高、成功率也很低, 但是去作這件事情有他的價值。 我認為 "不去作作看怎麼知道" 是假命題。 我認為現實是,這是我們除了號召人民上街頭以外, 少數可以再號召或拉近更多一般的平民百姓一起參與的活動。 而且至少還能打著大義的旗幟。 -- 之間的世界,反抗軍啟蒙軍的交集 帶著 Android 去旅行、去發現 在身邊渾然不覺的 另一個世界。 全世界,都是我們的 足跡與遊樂場。 ~ The world around you is not what it seems. ~ http://ingress.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5.71.8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399336074.A.978.html ※ 編輯: TonyQ (58.115.71.80), 05/06/2014 08:28:36 ※ 編輯: TonyQ (58.115.71.80), 05/06/2014 08:29:11 ※ 編輯: TonyQ (58.115.71.80), 05/06/2014 08:29:47 ※ 編輯: TonyQ (58.115.71.80), 05/06/2014 08:31:46

05/06 08:33, , 1F
推請用建設代替批評
05/06 08:33, 1F

05/06 08:50, , 2F
割闌尾無用 其實根本是在讓焦點轉移而已
05/06 08:50, 2F

05/06 08:51, , 3F
割闌尾活動的進行,就是民意對於目前代議制度不滿的展現
05/06 08:51, 3F

05/06 08:52, , 4F
要成功實屬不易,過程中更是要一路把不合理的現象 一一挑出
05/06 08:52, 4F

05/06 08:53, , 5F
呼應更多人 一起來監督代議政治
05/06 08:53, 5F

05/06 10:03, , 6F
推!
05/06 10:03, 6F
文章代碼(AID): #1JQ2oAbu (PublicIssu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Q2oAbu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