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十二年國教之後的台灣..

看板Policy作者 (Freude am Fahren)時間11年前 (2013/06/04 21:43), 編輯推噓13(13053)
留言6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9 (看更多)
※ 引述《kevinjl (無神論者-無神得自由)》之銘言: : ※ 引述《Bifrons (比夫龍)》之銘言: : : 我真的不能理解為什麼台灣要推行12年國教,美其名是提昇人力資本 .. : : 但是,摧毀掉技職體系,再把所有人變成高中生...意義是在於? : : 以後...要買高中女生原味內褲比較容易嗎?(誤 : : 個人一直覺得,台灣這種沒有天然資源的小島,還是要把資源做些適當的配置.. : : 我是指..培育專才跟菁英才是我們競爭力所在吧? : : 而不是,大家均分這個資源,這樣講好像不公平 : : 但是,公平跟競爭之間,要有個取捨吧? : : 十二年國教讓大家都變成高中生,真的有提升到人力資本嗎? 我懷疑... : : 我相信是台灣過去數十年的教育改革路線錯誤讓國家變成現在這般...要負很大責任。 : 當一個公務人員說:他辛苦讀書考上公務人員,所以公務人員的優渥待遇是應得的。 :  認同這句話的人越多,則表示受升學主義影響的人越多。 :   因為所謂"民主制度" 每人一票 政治操作就變成民粹 菁英族群 在世界各國中 總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 或是說 鐘型曲線右側的少數 偏偏中間的才是掌握選票的大多數 有人就是愛鬥 當然這樣才有政黨存在 政治操作的空間 反正號稱"民主 每人一票" 民主 一直就是未開化國家最大的錯誤 新加坡之所以成功 一來就是並非民主 再來就是菁英政策 現在台灣社會趨向 並非要求"公平" 而是假借"公平"的名義 行"清算" "鬥爭"之實 至少在經濟 教育這塊是這樣 中產階級消失 菁英人才外流 十二年國教 只會是另一個廣設大學的翻版 以後變成高中生和現在大學生一樣爛 人總是有惰性 有些號稱"民間團體" "改革團體" 就是不願意去面對這種黑暗的人性 這就像物理學上 物質會有向最大亂度 最低能量 靠攏的趨向一樣 就是要有些制度 來吸引人克服自己的劣根性 (當然啦 這些團體背後是啥人在支持 在贊助的 就更黑暗複雜了 XD 反正現在只要能上媒體 呼攏一下 以台灣人逐漸下降的智慧 理盲爛情的狀況下 登高一呼 還是有些操作空間和選票) 篩選菁英是克服惰性設計下的制度 世界各國都在做 只有台灣在民粹領導下 假借左派 (很潮?) 再走回頭路 日本 德國在技職體系的努力有目共睹 你可以不易成為書本裡的菁英 但是你可以成為修車的菁英 或是手工藝界的菁英 這是他們的概念 台灣呢? 被幾個觀念搞死 1.最重要的是 社會瀰漫著 每個人收入應相等的普世價值 擺爛人當道 2.價值單一 唯有讀書高 3.民粹 考不上明星學校的 開始想搞爛考上的 部檢討自己不努力 4.見不得人好 為什薪水比我高? 讓你死 5.政府選票至上 只會選舉 不會治國 要解決1.~4. 和為了自己選票 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拉低大家水準 要拉低大家水準 比提升精英人才 進而提升中下階層人才 再來提升競爭力 這種方法 快又有效 所以菁英人才外流 中產階層無產化 中等學校劣化 菁英學校斷層 反正 很多人 民間團體看得也爽 何樂不為? 繼前朝 廣設大學 即使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 現在政府也幾次公幹"反觀前朝...." 還是要硬幹 重蹈前朝覆轍 只是變成高中而已 :  台灣資源有限,如果這句話是共識 :  那麼關鍵是,怎樣分配資源? :  閣下認同的是升學主義方式,由考最高分的人選擇最輕鬆最多錢的工作 :  是這樣嗎? 沒出過社會吧 現在根本沒有輕鬆多錢的工作 :  而個人認為市場機制是分配資源最佳的方式 :  當從事餐旅 美容美髮 護理師 汽機車修護 水電工....收入高時 : 自然會有人競相投入這些行業 : 根本不需要依賴升學主義去分配人們進入這些工作 薪水要從哪來? : 升學主義的優勝者,那些聰敏的人,為了穩定的工作進入公務體系 :   進入單調難以發揮創意的公務中 為啥你不去檢討工務體系變成現在熱門的行業? 以前電子業科技業月入百萬 年薪千萬 當公務人員是很可恥的 :   而樸實沒有甚麼創造力的小孩,進入需要針對不同客戶有不同造型的美髮工作 :   我不知道這樣的資源分配有什麼效率可言 你只看到美髮工作 眼界放開點好嗎 社會上不只要有瑪法餐旅汽車修護水電工 當個決策者 制度設計者 發明研發科學家 更需要創造力和腦力 你到底有沒有在工作阿?....    :   -- BMW M Power Gmb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5.218.5

06/05 04:37, , 1F
後續就是 教育不競爭 人人進入社會"大學"競爭?
06/05 04:37, 1F

06/05 20:45, , 2F
我總是在說:原力總是會在一個地方找到平衡
06/05 20:45, 2F

06/05 20:45, , 3F
不在學校,就在社會,然後就會有人想輒去打破原力平衡
06/05 20:45, 3F

06/05 20:46, , 4F
現在已經把教育體系基本破完了,下一步?
06/05 20:46, 4F

06/05 20:47, , 5F
用更簡單的話就是:有些人就是眼紅
06/05 20:47, 5F

06/05 21:04, , 6F
孔子雖然講:有教無類,但也會講『因材施教』
06/05 21:04, 6F

06/05 21:08, , 7F
另外推『人總是有惰性』
06/05 21:08, 7F

06/06 18:22, , 8F
民主是眾民的民主 民主不保證最有利的決策
06/06 18:22, 8F

06/06 18:23, , 9F
國家不強大 也不應該質疑民主 因為這本是公民所應得的
06/06 18:23, 9F

06/06 18:23, , 10F
民主國家的進步 要靠公民的進步
06/06 18:23, 10F

06/06 18:23, , 11F
民主只會讓公民得到他們所應得的 值得的
06/06 18:23, 11F

06/06 18:25, , 12F
像是近期很熱門的菲國 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嘻皮笑臉的官員
06/06 18:25, 12F

06/06 18:27, , 13F
透過各種方式 也略可以看到他們的公民素養 然後再想想我國與
06/06 18:27, 13F

06/06 18:28, , 14F
其他民主國家 我們就可以知道興敗的道理
06/06 18:28, 14F

06/06 18:29, , 15F
民主國家的公民不進步 然後指望國家興盛 這是不合理的
06/06 18:29, 15F

06/06 18:30, , 16F
任何想要繞開公民素質 以求興盛的想法 ;或者指望明君聖主
06/06 18:30, 16F

06/06 18:31, , 17F
去改革使國家興盛 .... 都是空中樓閣水中泡影
06/06 18:31, 17F

06/06 19:36, , 18F
討論時請聚焦政策~勿夾雜政治議論~謝謝
06/06 19:36, 18F

06/15 20:34, , 19F
原po對民主政治與理論的認識有很大的錯誤。
06/15 20:34, 19F

06/15 20:35, , 20F
板主請不要讓我再提醒你,政治理論是政策的前提。
06/15 20:35, 20F

06/15 20:35, , 21F
請勿以自身偏頗的認識就逕自決定討論的範圍。
06/15 20:35, 21F

06/15 20:36, , 22F
從學理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管理標準也不明確。
06/15 20:36, 22F

06/17 04:48, , 23F
也請別再讓人提醒您,討論政治請往政治版
06/17 04:48, 23F

06/17 04:50, , 24F
版主本就有權責設定底限與範圍,本版主旨為政策討論
06/17 04:50, 24F

06/17 04:52, , 25F
討論政治制度與學理跟議論政治現象肯定是兩回事
06/17 04:52, 25F

06/17 04:57, , 26F
陷入政治面的爭論後,往往就難以進行理性的討論政策
06/17 04:57, 26F

06/17 15:04, , 27F
其實樓上可以上網參考公共行政所和政治所的宗旨
06/17 15:04, 27F

06/17 15:05, , 28F
會和您認為的政策和意識型態的區分有很大的出入
06/17 15:05, 28F

06/17 15:06, , 29F
我是認為從這幾個系的宗旨是可以作為管版標準的
06/17 15:06, 29F

06/17 16:53, , 30F
政策版可提及政治~但並不是為了討論或議論政治而設~謝謝
06/17 16:53, 30F

06/17 16:54, , 31F
討論改革政治制度的政策當然可以~但偷渡政治議論就不行
06/17 16:54, 31F

06/17 16:58, , 32F
若這樣的底線都守不住~那當初根本沒必要從另外設一個版
06/17 16:58, 32F

06/17 16:58, , 33F
若連這樣的底線都守不住~那當初根本沒必要另外設一個版
06/17 16:58, 33F

06/17 16:59, , 34F
就是因為政治面的爭論往往模糊了焦點~政策反而晾在一邊
06/17 16:59, 34F

06/17 23:07, , 35F
你從來沒有提出過你的底線,你的底線叫做『我覺得』。
06/17 23:07, 35F

06/17 23:09, , 36F
從來沒有操作定義過,就在那邊講底線,線也不會掉下來。
06/17 23:09, 36F

06/17 23:12, , 37F
很久以前我再這板上就點過這個問題。
06/17 23:12, 37F

06/17 23:17, , 38F
會模糊焦點是版面的風氣,以及管板的素質,不是政治議論
06/17 23:17, 38F

06/17 23:18, , 39F
如果要一直這也是那也是,何不廢板呢?
06/17 23:18, 39F

06/18 01:54, , 40F
從學理上來討論吧,不要用一堆自以為的定義
06/18 01:54, 40F

06/18 06:33, , 41F
議論政治不符創版主旨且易引起爭論~管理就是為設定底線
06/18 06:33, 41F

06/18 06:34, , 42F
放著不符版面使用主旨的文章不管理~不就等於鼓勵此風氣?
06/18 06:34, 42F

06/18 06:37, , 43F
明顯想藉政策之名議論政治的~拜託請移駕政治版議論~謝謝
06/18 06:37, 43F

06/18 06:43, , 44F
提及名稱無妨~但偷渡對於政治或政黨的議論~就違反了版旨
06/18 06:43, 44F

06/18 23:53, , 45F
我不就在問你什麼叫政治議論嘛?為什麼不可以嘛?
06/18 23:53, 45F

06/18 23:55, , 46F
嚴格來說板規根本沒這樣詮釋的餘地,請不要過度擴張。
06/18 23:55, 46F

06/18 23:56, , 47F
可能不議論政治,而討論政策?政策不就是政治的一環?
06/18 23:56, 47F

06/18 23:57, , 48F
我開始懷疑是我念的系是社會系而不是政治系。
06/18 23:57, 48F

06/18 23:57, , 49F
或是我念的公共政策較該改稱「政治議論學」之類的
06/18 23:57, 49F

06/19 04:27, , 50F
可能啊~如果不能~當初就沒必要從政治版分一個政策版出來
06/19 04:27, 50F

06/19 04:29, , 51F
反正什麼都跟政治有關~那只要有政治版就夠了~沒必要另設
06/19 04:29, 51F

06/19 21:50, , 52F
這是你自己的擅斷,吾人無看見任何論述。
06/19 21:50, 52F

06/19 21:51, , 53F
也就是我一直說的,都是『你覺得』而已。
06/19 21:51, 53F

06/19 21:52, , 54F
我們無法從創板宗旨或板規找到與你宣稱相符之處。
06/19 21:52, 54F

06/20 02:11, , 55F
置底文章有~請參閱
06/20 02:11, 55F

06/20 02:15, , 56F
其他:但 需符合規範、理性、並與選舉、政治支持適度脫勾
06/20 02:15, 56F

06/20 02:16, , 57F
前面還有一段:也因為這個看板只歡迎實際就政策討論
06/20 02:16, 57F

06/20 23:51, , 58F
政治議論就不是實際就政策討論嘛? 我要昏倒了。
06/20 23:51, 58F

06/20 23:52, , 59F
而這篇哪裡不是規範、理性、並與選舉、政治支持脫鉤?
06/20 23:52, 59F

06/20 23:53, , 60F
另外,政治支持本來就是政策討論的核心,抽離是無法討論
06/20 23:53, 60F

06/20 23:53, , 61F
如果對政策的核心都無法合理化,這裡到底討論的是什麼?
06/20 23:53, 61F

06/20 23:55, , 62F
置底文章都說容忍政治學理討論,你說不可以?
06/20 23:55, 62F

06/20 23:57, , 63F
依據版規,嚴格來說並沒有提及你說的判斷標準。
06/20 23:57, 63F

06/20 23:57, , 64F
說穿了就是你個人的主觀理解導致的不合理的規範。
06/20 23:57, 64F

06/21 15:51, , 65F
開放政治議論就無需另開政策版,政治版足矣
06/21 15:51, 65F

06/21 15:53, , 66F
若對版主群判決有疑慮,可上訴組務由小組長裁決
06/21 15:53, 66F
文章代碼(AID): #1HhUxfCx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hUxfCx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