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萬法唯心造”的科學可能性?

看板Physics作者 (Jimmy)時間13年前 (2011/03/26 09:02), 編輯推噓4(4020)
留言24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 引述《randle (*________*)》之銘言: : 我想先說...靠「聽說」或「空想連結」來的知識是不可靠的 : 人很容易被自己迷惑,所以我們才需要諸多邏輯系統來精確地規範描述推演 : 我看到你裡面有很多對科學理解的謬誤 : ※ 引述《meblessme (眾生之心皆我道場)》之銘言: : : 曾經有位仁兄問愛因思坦, : : 所以月亮在我沒有看它時不存在? : : 還有薛丁格的貓、測不準定律等, : : 似乎闡述了一種可能性, : : 觀察者跟被觀察者,並不僅僅只是觀察跟被觀察之間的關係 : 測不準定律是拿來描述量子微觀現象的,但要是拿它來描述巨觀物體ex.貓 就顯得很奇怪 : 所以才會有人提出那些疑慮 : 但描述微觀現象的量子力學(含測不準原理)早就能推演出描述巨觀現象的古典力學 : 結論:測不準定律本來就不是拿來描述巨觀物體的 ^^^^^^^^^^^^^^^^^^^^^^^^^^^^^^^^^^^^^^ 是誰教你說測不準原理不適用於巨觀物體的..... 測不準原理適用於所有的物體 至少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實驗 都顯示說測不準原理是對的 你把測不準原理用在貓上 得到奇怪的結論 這不代表說測不準原理不適用於貓 只是你把測不準原理用錯了 你可以用測不準原理在貓上 不過經過 quantum decoherence 你所得到的結論會跟你用 古典力學得到的結論一樣 完全沒有矛盾 : : 甚至量子力學還告訴我們, : : 一組對生的粒子, : : 即使相隔遙遠,也還是可以影響對方的, : 你知道並不是隨便兩個粒子就能有這種現象嗎? : 我記得是 Quantum entanglement,你可以先去查查,要達成這種條件不是那麼容易的 : : 如果放在人的身上, : : 我們也常常聽說像雙胞胎或某些親密的夥伴, : : 會有心電感應, : 目前沒聽說任何證據顯示這種現象跟 Quantum entanglement 有關 : 更何況「心電感應」這個現象是否存在還有很大爭議吧 : 這類問題比較有被拿出來討論的,譬如「似曾相識」感(Déjà vu) : Wikipedia上就有好幾篇參考論文了,有興趣去看看吧 : 我從上面推測,你對於量子力學的知識不是從正規教科書而是從科普書籍來的 : 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量子力學並不是很直覺的科學理論,離現實經驗太遠了,很容易學錯 : 加上近年來科普書籍愈來愈多,寫錯誤導的爛書勢必也愈來愈多 : 想深究就不能避免基本功,想練基本功就不能只看科普書 : : 佛經常說萬法唯心造, : : 本來以前會覺得那只是內心世界自己的意識思考而已, : : 但在上面那些例子的顯示之下, : : 我們的思維、觀察, : : 對世界似乎不只是彼此不相連的兩個世界, : 佛典我雖然讀得少,不過我目前對萬法唯心造的詮釋是 : 你的情緒、你的行為、你對世界的觀感都只需自己的心就能決定並影響的 : 但影響的不會是物質世界的科學法則 : 至少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人的意識就能影響物質世界的科學法則 : 假如有,你先問魔術師能不能破解它(通常物理學家反而不一定能看穿) : : 甚至像最近練氣功, : : 身體還真的能夠產生並感覺到氣, : : 還可以用意念去移動它, : 「氣」到底是什麼?現在應該也還沒有精確定論吧 : 我看過一本書《氣的樂章》大抵把它解釋成血脈的共振,但應該也還不是最後定論 : 我們先接受氣是存在的,那麼可以用意念移動氣很奇怪嗎? : 那我們怎麼不覺得可以用意念抬起手來很奇怪? : 這裡我還想講另外一件事:盡信文字是很危險的 : 愈深刻的學問裡用詞絕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 我們講話的語言只是不得已用來溝通的工具,但並不是能精確描述的工具 : 講得愈多並不見得能講得愈清楚 : 這點並不只是適用於「測不準原理」或「萬法唯心造」而已,以中醫為例, : 我讀過一本書《青禾學醫記》有強調中醫裡的心肝脾肺腎並非解剖學上的對應臟器 : 而只是取其名來發展理論而已,這當然是因為中醫發展之時根本還沒有解剖學的知識 : 若不能認識這些學科特性就用之,是危險的,更罔論統整各大學科 : 後面這幾個問題都跟人有關,而科學問題只要扯到人就非常複雜 : 各大心理學尚且不能統合,生命科學也還沒能解釋所有心理現象 : 更不用說從物理、化學要直接連結到生命科學,也還在蛋白質結構或神經系統而已吧 : 大哉問 : : 我越來越相信萬法唯心造, : 你有足夠證據來說服自己了嗎? : 或者只是不自覺地引入各種符合這個理論的不確實證據來自圓其說? : : 只是還覺得少了科學上的解釋, : : 會不會有那麼一個規律可以解釋萬法唯心造呢?? : 最後我想說:提一堆問題是很容易的,只要具有想像力就可以了 : 但提好的問題是很難的,好的問題能相容人類既有的知識系統,但又有機會開創新局 : 才有研究的價值,大家才會願意討論 : 所以你會發現你這些問題,大部分人不願意跟你認真談 : 所以你會發現問某些問題,只會得到像這樣的答覆: : http://www.phys.nthu.edu.tw/~wfchang/a_QUACK.pdf : 你可以做一個期待能回答一切的英雄或上帝的平民,但很可惜目前可能並不存在 : 你也可以好好花時間學習人類長久發展的知識智慧學科,想出些好問題來再提問再研究 : 不然也只是一輩子空想空轉而已,很可惜 : 言盡於此。 : --- : 文章內容若有誤還請指正補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233.151.96

03/26 09:05, , 1F
的確 測不準即使對巨觀物體一樣有效 但是可忽略影響
03/26 09:05, 1F

03/26 09:11, , 2F
雖然不確定性可以適用於巨觀是對的 但是這篇的論述很奇怪
03/26 09:11, 2F

03/26 09:11, , 3F
首先薛丁格的貓並不是因為不確定性而奇怪 而是波函數坍縮
03/26 09:11, 3F
波函數塌縮根本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雖然很多教課書上都有...) 波函數塌縮只是在人們還不是很瞭解量子力學的時候 所創造出的一個試圖想要自圓其說的概念 很不幸的是現在很多量子力學的教課書上還是有波函數塌縮這個錯誤的概念 正確的概念是quantum decoherence

03/26 09:12, , 4F
再來 quantun decoherence也不必然會給你古典結論
03/26 09:12, 4F

03/26 09:13, , 5F
而且原原PO所講的是不適合"描述"巨觀物體
03/26 09:13, 5F

03/26 09:13, , 6F
好像也沒說測不準對巨觀物體無效喔
03/26 09:13, 6F
※ 編輯: Jimmy1820 來自: 71.233.151.96 (03/26 09:29)

03/26 11:01, , 7F
可以麻煩多解釋一下量子脫散嗎?謝謝!
03/26 11:01, 7F

03/26 11:12, , 8F
我不覺得坍縮是個錯誤觀念 quantum decoherence並沒有解答
03/26 11:12, 8F

03/26 11:14, , 9F
之所以會坍縮的機制 只是給一個更適當更少矛盾的描述方法
03/26 11:14, 9F
波函數根本就"不會"塌縮 波函數塌縮不僅是錯誤的概念 而且還跟量子力學本身產生矛盾

03/26 11:31, , 10F
可以問一下meblessme嗎? 真空折射率等於多少? 光速多大?
03/26 11:31, 10F

03/26 11:46, , 11F
真空折射率等於零QK定律 光速要問蔡大師 XDD
03/26 11:46, 11F

03/26 11:50, , 12F
雖然剛剛腦中閃過一個想法 但我還是覺得 QK比米大師強多了
03/26 11:50, 12F
※ 編輯: Jimmy1820 來自: 71.233.151.96 (03/26 12:14)

03/26 15:36, , 13F
感謝你的補充 我也還算明白這件事..所以有原文中的上一行
03/26 15:36, 13F

03/26 15:38, , 14F
下結論時過度簡化文字而失真了
03/26 15:38, 14F

03/26 18:56, , 15F
well 我對decoherence的理解還很皮毛 不過我不同意J的說法
03/26 18:56, 15F

03/26 18:57, , 16F
decoherence只是用了另一種方式描述"量測造成坍縮"這現象
03/26 18:57, 16F

03/26 18:59, , 17F
以前的詮釋是 Sum_i Ci|ai> -(量測)-> |ai> 有Unitary麻煩
03/26 18:59, 17F

03/26 19:01, , 18F
decoherence詮釋: |環境>(Sum Ci|ai>) --> |環境'>|ai>
03/26 19:01, 18F

03/26 19:02, , 19F
解決掉了Unitary的問題 但是它並沒有解釋為什麼"量測"會導
03/26 19:02, 19F

03/26 19:03, , 20F
致待測系統的波函數從 混合態 變到某一個 eigenstate
03/26 19:03, 20F

03/26 19:07, , 21F
它告訴我們的是: 現在我們有更圓滿的說法描述這現象, 這現
03/26 19:07, 21F

03/26 19:09, , 22F
象也許背後有更基本的原因 但我們可以不care
03/26 19:09, 22F

08/13 16:09, , 23F
現在我們有更圓滿的說法 https://noxiv.com
08/13 16:09, 23F

09/17 14:08, , 24F
之所以會坍縮的機制 只 https://daxiv.com
09/17 14:08, 24F
文章代碼(AID): #1DZJiFRK (Phys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ZJiFRK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