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建議] 擇善固執還是偏執?

看板PhD作者 (NUNCA MAS)時間13年前 (2011/01/18 02: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 引述《guare (瓜籽)》之銘言: : : 在博士班的養成教育上,該偏向專業還是全人教育,認為不該成天關在實驗室,我再度與 : 在化學系會有這樣的問題!本以為只有人文社會科學比較會接觸到。 : 如果時光倒回100年,我會100%支持你,但是現在大學已經和百年前不同了。不只是台灣的 : 大學變得很功利,歐美的大學也很少人在提全人教育專業教育的問題了。沒有辦法,大環 : 境不同。 : 幾百年前大學是貴族念的,幾十年前大學是精英念的,現在台灣人人念大學。 : 幾百和幾十年前博士是有志於研究的人(有錢有閒的貴族或者精英中的精英)來做,現在 : 大學和博士班只是不同程度的專家訓練機構。 : 台灣有許多大學恐怕連專家訓練機構都談不上。 :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原Po還能想到全人教育的問題,真是不容易。敬佩! 其實跨領域也不是不好 專業很重要 譬如原po所說的環保與發展怎麼衡量 這就不是化學系專業可以處理 如果只想關在實驗室研究當然是不需顧及其他的學問 如果作為一個政治人 或是社會人 那麼這就是必須的 這變成另一個層次的問題 我的專業怎麼對這個社會有影響力? 雖然身為一個學術從業者或是學生 但是他另一方面也正在推動社會 以環保為例 你的專業可以支撐你去當一個什麼委員? 你知道除了專業的討論 怎樣的程序與決策過程是符合民主政治規範以及民眾參與? 但是卻有很多專業的人士在擔任這些任務 相信他們的專業並沒有教導他們這些政策或決議的問題以及影響 而相反的只是用專業在蓋章 真正主導價值的是掌控制度與議題設定的官僚或是政治人物 也就是 你了解的學問愈多 你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而真正的能夠下判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232.42
文章代碼(AID): #1DD8FANq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D8FANq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