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各位指導學生的經驗

看板PhD作者 (知識天的圖書館員)時間16年前 (2007/12/11 12:39),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過程中的努力」與「結果」不應該相提並論, 但也不應該凡事皆以「是否有結果」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 有很多純理論的學門, 全人類花了兩三百年的時間,才從A發展到B進而到C, 難道我們可以說真正有價值的,只有發現A、驗證B、歸納C的那幾個學者嗎? 人類知識的發展,是集體性的。 除了少數領域之外,單一個天才如果完全不靠前人的知識積累作為基礎, 照樣很難作出真的了不起的結果。 因此,「結果」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單單以此作為判斷標準。 只不過話又說回來, 對於一個碩士班的研究生而言, 要念完老師所安排的課程,對研究大綱進行較深的討論,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如果今天老師要求學生一個星期念完五本原文書, 學生念不完,這還算合理;因為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念不完。 但若老師今天對學生的要求, 是全國同領域研究生多半都能達成者, 若該生無論過程中多麼努力,還是無法完成預定目標, 則或許該生真的不適合走研究這條路; 既然如此,當老師的就不應該給予過多的同情: 一方面是要為全國的學位水準把關, 另一方面其實是要讓該生早點認清自己能力不在於此。 所以,到最後問題的關鍵,其實在於「老師對學生所設定的目標是否合理?」上頭。 但合理與否的問題,始終沒辦法找到普遍的共同標準; 老師們也只好摸著石頭過河唄。 -- 知識天的公共論壇: Yahoo!分站:http://tw.myblog.yahoo.com/public-forum UDN分站:http://blog.udn.com/linpeps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72.198

12/11 14:01, , 1F
12/11 14:01, 1F
※ 編輯: pepsilin 來自: 140.112.172.198 (12/11 14:55)

12/12 02:12, , 2F
中肯
12/12 02:12, 2F

12/12 02:14, , 3F
超喜歡這篇文章的
12/12 02:14, 3F
文章代碼(AID): #17NXI7Hp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NXI7Hp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