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灣專利申請問題

看板Patent作者 (HelloWorld)時間10年前 (2014/07/08 21:55), 10年前編輯推噓0(008)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25 (看更多)
※ 引述《hh47 (百事可樂)》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台灣專利申請問題 : 時間: Tue Jul 8 19:12:37 2014 : : ※ 引述《VanDeLord (HelloWorld)》之銘言: : : 優先權,這個就要看對方有沒有申請台灣專利,至少台灣案沒公開之前,都無法確定, : : 如果萬一對方申請PCT/CN,就有申請日起30個月的優惠期,可以申請PCT內的指定國家。 : : : : ※ 引述《hh47 (百事可樂)》之銘言: : : : 這篇有問題。 : : : 確定?若沒記錯,不管是臺灣新舊專利法,應該是不太可能讓申請案申請日可等效回逤到 : : : 前30個月的優先權日期。這有待確認。 好奇V大有台灣專利局的明文網址連結、台灣專利 : : : 法、或台灣審查基準說是30個月嗎? : : PCT/CN, : : 剛看了一下,既然有人誤解,還是解釋一下好了~ : : h大應該知道台灣(ROC)目前非PCT內指定國家, : : 我所謂的30個月優惠期指的是"PCT內的指定國家" : : 補充說明: 台灣目前承認PCT申請日(12個月內),但是沒有30個月優惠期。 : : 也是有問題。 : : 你的第一句『優先權,這個就要看對方有沒有申請台灣專利,至少台灣案沒公開之前,都 : 無法確定,』 : : 你的第二句『如果萬一對方申請PCT/CN,就有申請日起30個月的優惠期,可以申請PCT內的 : 指定國家。』 : : 兩句話邏輯關係在哪? 既然你也覺得台灣是不給30個月優惠期,你提30個月優惠期跟在台 : 灣主張優先權,或台灣案還沒公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 : 30個月前在PCT有主張申請,所以這台灣案的告發侵權行為日期,可由台灣申請日回朔到 : 30個月前的申請日嗎? 不會吧。 還是你是指PCT30個月後提台灣申請,台灣只會給一年, : 也不是吧。我完全看不懂你第二句接第一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在哪。 嗯嗯~ 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 : : 小弟曾是智慧局的審查官,不過已放棄公務員身份了。目前在美國也是從事專利事物。跟 : : : 以前同事們也還有連絡。 : : : 但我實在不認為台灣新舊專利法針對新型專利有執行檢索工作。 新型專利只有形式審查 : : : ,沒有實體審查,只講個『基本上不會』過,這可能尚欠說服力。智慧局並不會因為你個 : : : 人在ptt說基本上不會過就不會過。官方的作法,格式ok,基本上就會過。 我個人以前所 : : : 經手過超過700件新型案都是如此。 : : : 新型專利最多最多最多也就判斷是否違反單一性原則。專利局黃副組長兼科長一直是這樣 : : : 的把關,這已經非常負責、稱職了。小弟認為i大的觀點比較符合我的經驗。 : : 你說的也沒錯,就申請新型未經實審的角度,是沒問題。 : : 就發明經實審的角度,就有問題。 : : 這也是我提到"就算運氣不好給你取得專利權"的原因, : : 這包含新型與發明審查未檢索前案的情況(以台灣檢索水準應該不太可能發生)。 : 我想i大明顯在說明新型專利。這也是我上篇的篇旨。就算是發明,檢索的到,也未必就 : 一定核駁。的確是端看說明書怎麼寫、看撰寫人的功力如何,承如o大所說。 跑去堆疊文字磚塊去了~ 嘖嘖... 敢問貴代理人您那間事務所,讓小弟開開眼界,觀摩一下你堆文砌字的功力? : 申請人事先有檢索,這本來就是好事,當申請人來找事務所,如果這申請人不是智障,我 : 相信他找事務所是要尋求如何包裝他的創作或技術,以取得專利,而不是要撰稿人照著他 : 所檢索到的前案照著寫而不做任何區隔與包裝,以渴望核駁。這種認知應無需多提。而一 : 位撰稿人做不到,切勿以為其他每位撰稿人也做不到。 : : : : 就如同上次你與deathcustom大討論美國專利法或台灣法似乎也不盡正確,當時多人指正 : : : ,我來不及參與。無冒犯意,單就覺有些地方可能有誤導之嫌。 : : : 還有,我同意台灣專利權人訴訟勝率低,沒記錯好像10%左右,(這裡說是11.6%: : : :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 : : : publish-179.htm ) : : : 但總之可能不是20%,而美國超過5成,並不是你所說的比美國略低。 : : : V君對資訊正確性的來源取得或確認可能尚須加強。 http://patentlyo.com/patent/2010/05/patent-litigation-forum-shopping.html 這我臨時找的,給你參考一下~(這是講District Court) SSRN這種實證資料太多,有興趣自己多研究一下,可以避免閉門造車~ : 一般勝訴,就是非這幾種:敗訴、勝敗互見、和解、駁回、撤回。引自2014年2月理律簡 : 律師台灣智財法院2008~2012的統計。2013或2014有些訴訟可能還在進行中。 : 原告勝訴確實很低。 : http://scitechreports.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19.html : : 以下是美國1995~2012的統計(3b圖),不管有無陪審團評議,明顯看出整體平均超過5成。 : http://ppt.cc/nDMa 3b, 看bench trial vs jury trial !? 這串主題是講patent holder,幫忙一下,別跑題,看5a~5c, 你自己引的資料都不看?? 還是臨時抓到的資料? : : 2014.06.27 交大科法專利實證研討會資料,台灣智院提供的資料 ^^ : : 這個我錯過電子檔下載, : : 而紙本不在身邊, : : 你應該可以透過人脈問看看吧~ : : 年底(11月底吧)交大科法年度研討有可能應該會release更詳細的相關資料~ : : 這? : : 話說回來,有點奇怪。某君檢索不是常吹噓很厲害嗎,怎麼一點資料卻自己檢索不到?論 : 舉證責任的認知實非君只開口,而吾人卻要幫忙求證、找數據資料。 以某君這種PCT、優 : 先權等言多必失有如爭訟最忌諱的論據之舉,在下還真替君捏把冷汗。 看到這我終於理解你前面為何看不懂了~ 有勞費心,感謝提醒, 但我看到你這樣的PK內容,不用捏就已經替你的客戶出很多汗了~ --------------------------------------------- 檢索強不強看檢索工具,再弱的人只要有好的語意檢索工具,也會變強, 我比較強的地方在於檢索後的專利資料分析(Patent information profiling), 想學嗎? 我教你啊 ^^ ---------------------------------------------- pk這種中間插枝的比較沒興趣, 要玩我們找個主題, 報上真名號,有機會大家交流一下 ^^ 在大陸論壇,要pk前都要先報上名號,套句楊老董的話"沒名沒姓的誰跟你pk啊" 讓我想起學生時代的宅男生活,只敢發看似意氣風發實無營養的酸文啊~~~~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6.14.148.217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atent/M.1404817960.A.590.html : 推 brson:專業推 07/08 19:26 : 推 ipme:精彩 專業 推一個 07/08 19:41 : 推 dakkk:拉凳子 買雞排 =.=! 07/08 19:43 : → VanDeLord:3b,看bech vs trial, 呵呵~ 5a~5c patent holder才對喔 07/08 20:51 : 推 brson:我差點噴飯,V大我建議你寫私信給h大刪掉你推文,我也認為是 07/08 21:36 : → brson:3b。 07/08 21:37 -- 樂創意 飆創新 玩專利 超過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9.5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atent/M.1404827739.A.1CA.html ※ 編輯: VanDeLord (220.129.19.50), 07/08/2014 22:12:16

07/08 22:12, , 1F
連結的大意是說美國勝訴隨地方而變異大(這當然).不過這不是討
07/08 22:12, 1F

07/08 22:12, , 2F
論的主軸,討論的主軸是美國整體勝訴是多少,不是討論美國勝訴
07/08 22:12, 2F

07/08 22:12, , 3F
隨地方而變,說真的,我也認為是3b.
07/08 22:12, 3F
我開始噴汗...= =" (應該是臨時抓的資料,雖然也是臨時看看) Our Methodology: The study focuses on 1,856 district court patent decisions issued since 1995. A success includes instances where a liability and damages/permanent injunction (if included) decision was made in favor of the patent holder. ※ 編輯: VanDeLord (220.129.19.50), 07/08/2014 22:44:02

07/08 23:04, , 4F
這三句哪裡說到美國專利訴訟勝率整體是多少. 若我是你,我不會
07/08 23:04, 4F

07/08 23:05, , 5F
再辯下去.
07/08 23:05, 5F
這份資料一看就知道有在玩弄數據分析的成分在, 數據資料引用數據籠統,沒給完整的基本數據資料,更沒辦法逆推, IPWatchDog就有人質疑 h大提供的研究資料內容, http://www.ipwatchdog.com/2014/02/25/why-npes-lose-less-often-in-court-than-operating-companies/id=48256/ ※ 編輯: VanDeLord (220.129.19.50), 07/08/2014 23:26:46

07/08 23:47, , 6F
唉 你可能要弄清甚麼是Non-Practicing Entities 及Practicing
07/08 23:47, 6F

07/08 23:47, , 7F
Entities有包含 或 沒包含什麼
07/08 23:47, 7F

07/09 00:33, , 8F
囧rz.
07/09 00:33, 8F
文章代碼(AID): #1Jk_XR7A (Pat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k_XR7A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