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上課筆記]05.03.15

看板NTUShingYi作者 (月映千江)時間18年前 (2005/09/10 11: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23 (看更多)
※ 引述《MGCP (hehe)》之銘言: : 感覺上好像有了個文字擂台 : 小弟疏於來訪 : 卻讓觀眾忍不住想要上台一顯身手呢 : 不回應似乎失禮 : 但又寫不出啥道理, 哈哈 : 簡單說說, 還請不吝分享 : 急死觀眾可是罪過 : 第一個想法是 : 整勁對整勁, 仍有勁大勁小之分, 是嗎? : 應當不是勁大打勁小 : 不然就沒有拳技可言了, 是嗎? 不好意思 忍不住插花一下 希望不要見怪 個人粗淺認為勁除了分大 小之外 也許還可以分 巧不巧 靈不靈 以軍隊做比喻 勁好像運隊平時的訓練出的實力 巧 與靈 就好比 兵法上的佈陣 指揮與運用 : 前兩天不是有個一女小轎車撞翻載滿人的娃娃車嗎? : 瑞二哥當然懂得這粗淺的道理 : 所以不要一直強調形意的必殺必破必中嘛 : 會誤導小孩子的, 一個個練成硬梆梆的坦克 : 搞不好還內傷 : 第二個是孫祿堂書中講的 : 橫順要知清, 起鑽落翻要分明 : 不是有人說了嗎: 一橫一豎, 天下無敵 : 拾人牙慧加以發揚罷了 個人雖不是學形意 但武學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最近在小架太極的金剛搗碓,老師好意細細修正 可是總覺得味道不足 上網看到兄台寫著橫順要知清, 起鑽落翻要分明 突然心若有所感 原來 這一式練不好的原因就是在此呀 說來真是要感謝你們幾位。 : 所以想練好拳得先多讀讀古文觀止啊 : 可恨那政客卻想摧毀中華文化的根基 這美其名為本土化 去中國化 實則為斷文化之根 每次出國到日本 韓國 或是東南亞 這些都算是中華文化的文化圈 他們都可以相融的很好 又有自己的特色 為何我們就會有這種問題 ,選舉也許就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元凶吧 :-p : 題外話 : 大陸網站的文章說了 : 陳發科說他的纏絲勁纏不住孫存周 : 就是纏住了也沒用 : 孫則說他不知啥是纏絲 : 他只知道裡裹外翻就好了 : 我深有同感, 名詞越多, 人心越迷惘啊! : 順便一提 我到目前為止 ,還是分不清楚什麼是順纏絲 什麼是逆纏絲 反而是孫存周的裡裹外翻比較好理解 最多為了記方位,多加了所謂 太陽 少陽 陽明 老陽 太陰 少陰 老陰 等等而己 : 這禮拜得空, 每天回家看周寶富的光碟片學練螳螂梅花拳 : 有幾個心得 : 1. 懂了形意, 其他拳法還蠻容易理解的, 但我恐怕練不成那種快速連續的身手 : 2. 不練螳螂還真不懂, 形意真的是全身整勁啊 : 3. 把套路當一回事, 螳螂拳的減肥效果應當遠勝過形意, 跳上跳下 哈 哈 以我個人而言 如果要減肥 快走 跑步 或是國標舞可能比太極拳 效果要大多了 :-p 而且國標舞還以教女生跳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0.191
文章代碼(AID): #138bK4xb (NTUShing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8bK4xb (NTUShi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