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有關頻率與訓練量

看板MuscleBeach作者 (大頭兒)時間8年前 (2016/03/13 02:10), 8年前編輯推噓113(115242)
留言159則, 10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網頁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57806256.A.BE6.html http://imgur.com/eP8qeyF
上面這位是古早的知名健美選手Steve Reeves,他練成這樣時類固醇還沒在 世界體壇擴散,因此FFMI26的他被認為大約就是natural bodybuilder能達到的極限, 他提倡的訓練方式是每次練全身,一個禮拜練多次, 訓練模式跟現在健身房的大眾或舞台上的職業健美選手有很大的不同。 今天要探討的主題其實水肥哥在一年半前就說過了, 只是迴響似乎不是很大,不知道是大家不能接受,還是沒看到? 今天我把理論跟研究都給搬出來,希望能夠加深大家的印象 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健身房前輩講過: http://imgur.com/AK0PHXs
「一個禮拜那塊肌肉練一次就夠!」 「把胸、背、腿、肩分開四天練,那天就把那個肌群好好操個夠,一個禮拜操一次就可以 了!」 「一次練全身那是新手不懂,亂練的方法。」 「一次只練一個部位,操個20 30組!才是長肌肉最好的方法!」.....等 然後你也觀察到,健身房90%,甚至100%的壯哥、巨巨都這樣練, 於是乎你就跟著這樣練,胸一個禮拜只練一次、背一個禮拜只練一次, 腿也是......。 但是水肥哥這樣說: http://imgur.com/CK6oIQM
大家都知道,雖然水肥哥不是科班出身, 但他對於阻力訓練的了解可以說是罕有敵手。 水肥哥表示, 一、一個肌群一個禮拜至少要練兩次以上 二、每一次訓練,如果練到十組以上,後面都是白練的。 完全跟主流健美觀念相反那麼,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兩方各執一詞? 我猜你一定混亂了 到底誰對誰錯? http://imgur.com/bKPuV6w
我直接給大家結論: 第一個問題,一個禮拜該練幾次? 就理論而言,水肥哥占了上風, 就實驗結果而言,最後也是水肥哥獲勝。 第二個問題,一次該練幾組? 這邊我先賣個關子。 所以每週每個肌群要練兩次以上會比較好嗎? 怎麼說呢? 先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份研究論文: http://imgur.com/BwJ52ca
這是肌肥大權威Brad Schoenfeld博士在去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註1), 這篇在探討到底一個禮拜 一個部位只練一次,也就是俗稱的bro-split, 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呢?以至於大家都讚賞 而一次練全身,但是一個禮拜練三次的total-body training是否就這麼爛呢? 以至於大家都唾棄。 簡單來說就是研究 "Bro-split" vs. "Total-body" 研究內容如下: 博士找來了19個年輕人,平均訓練年資4.5年,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群, 其中一群執行bro-split,另外一群則執行total-body,詳細課表如下 http://imgur.com/iNIVP6G
以上課表為三天份,分散在一個禮拜內完成,總共執行8週。 每一個受試者 一個禮拜內的所有動作、所有組數都相同, 一週內胸、背、下肢前側、下肢後側各9組;肩、二頭、三頭各6組 (是不是跟你練的比起來少很多呢?想知道為什麼要看到最後喔~) 只是一群人一次只練一個肌群,另一群人一次練全身。 (e.x.大雄一次把9組胸練完,小杉把9組胸分三天練完) 每一組都操作8~12下到力竭,組間休息90秒。 博士 預期bro-split會長比較多肌肉, 因為他假定一個肌群高組數會累積龐大的代謝壓力, 而代謝壓力是肌肥大的重要因子; 相對的,total會進步比較多力量,因為經常性的練習會帶來比較多的神經適應性變化, 對於力量的產生能夠更有效率。 但,真的如此嗎?博士的預料成功嗎?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http://imgur.com/kPnTdw8
結果出人意料, 不管是肌肉大小或力量的進步bro-split跟total-body相差不遠, 甚至,total-body有贏過bro-split的趨勢。 詳細數據如下: split total 二頭 4.4% 6.5% (Total勝,統計上有顯著差異) 三頭 5.0% 8.0% (Total勝,但統計上無顯著差異) 股外廣肌 2.1% 6.7% (Total勝,但統計上無顯著差異) 1RM臥推 6.8% 10.6% (Total勝,但統計上無顯著差異) 1RM深蹲 10.6% 11.3% (Total勝,但統計上無顯著差異) 上面的數據代表各二頭、三頭、大腿外側肌肉大小成長幅度(註2), 與臥推、深蹲進步幅度。 雖然上面數據只有一項符合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但一連串的比較下來,total-body占了所有項目的上風, 因此Brad Schoenfeld博士認為這些差異雖然不顯著,但卻是有意義的, 我們不應該因為統計因素忽略這些差異。 https://i.imgur.com/Yc5DCrO.jpg
你問 "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差異? 所以我們直接認為total-body屌打bro-split嗎?" 不是的,這樣認定有點太武斷了。 博士有幾點聲明要說: 1. 這個實驗設計只有八週,我們不能確定在更長期的情況下,這些差異是會逐漸增大或 逐漸減少 2. 我們量測肌肉的方式是量肌肉的中間,但肌肉不一定會整個都變大, 有時候會出現頭端跟尾端的成長幅度特別大, 這種區域特定(regional specific)成長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實驗結果。 3. 這19位受試者有高達16位先前是使用bro-split在訓練,我們不能確定total-body會勝 過bro-split,會不會只是因為新鮮的訓練模式, 造成身體重新適應;而非total-body本質上比較好? 4. 但就退10步講好了,total-body根本沒有傳統健美講得那麼糟糕! 從研究結果來看,你從bro-split轉成total-body還可以獲得額外效益, 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5. 以往有篇研究(註3)顯示,阻力訓練過後蛋白質的合成時間大約只有36~48小時(註3), 全身高頻率訓練可以不斷維持蛋白質的合成, 這或許能成為total-body佔優勢的有力理論。 6. 另外total-body因為每次練全身,相對的每個部位組數較少,於是乎每一組幾乎都 維持在高檔的表現,能夠累積較多的訓練量(volume)。 想想看,一個部位練到第9組、10組是否還能維持相同的訓練品質呢? 所以你該怎麼利用這個實驗結果? 博士推薦,你不一定要捨棄bro-split,但你最好考慮把total-body加進你的訓練週期, 一個禮拜一個肌群練2~3次,以期待不同的刺激,造就更多的肌肥大效應。 你以為故事到這邊就結束了嗎? 我也有話要說! 我認為Brad Schoenfeld博士太保守了!! 一系列他的研究看下來,我個人覺得他一直在為傳統派講話。 接下來我要講的可能會冒犯到很多人...... 下個話題 "練肌肉,練到十組以上都是白練的?" 不過要先富姦 (因為上次二頭肌那篇明明推很多,但是網誌瀏覽人數卻很少, 老婆大人下令這次要保留一些) 想知道後續請見: 長肌肉,一個肌群一個禮拜最好不只練一次!!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94409538 練肌肉,練到十組以上都是白練的?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95368713 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有關頻率跟訓練量(懶人包)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96363027 如果各位版友願意積個陰德的話,麻煩進入網誌後幫忙點一下文章開頭的讚, 這樣文章觸集率會更高,更多人能看見,感激不盡! 為了彌補我的富姦,這次決定分享私藏!! ── ─ ─ ─ ─ ─ ─同場加映─ ─ ─ ─ ─ ─ ── 以下介紹的是我訓練時最喜歡聽的三首歌,以及他們的經典歌詞與翻譯 這三首歌來自同一組合Rob Bailey & The Hustle Standard 不管是編曲、歌詞、唱腔幾乎都是為肌肉狂身量身訂做 如果你最近缺錢買preworkout,那麼你一定要聽, 興奮程度堪比BSN的N.O. Xplode!! 以下: 第三名《We're doing it!!》(我們正在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gDvo7vOcg
經典歌詞 "We're doing it!!!!" (我們正在做!!!!) 第二名《Hold strong》(猴死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a5N1hwy6s
經典歌詞"Hold strong~~~I'm battle tested." (猴死壯~~~我被電池測試過) 第一名《Beast!!!》(畜生) 我的最愛((大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2ZljzdGPUg
經典歌詞 "I'm a MotherFuking Beeeeeeeeeeast!!!" (我是一隻與母親性交的畜~畜~畜~畜~畜~牲) 文長,感謝大家花時間看完。 我們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fitnesscouple.piny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121.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57806256.A.BE6.html ※ 編輯: serenake (220.141.121.151), 03/13/2016 02:23:03

03/13 02:18, , 1F
03/13 02:18, 1F

03/13 02:21, , 2F
大推 我胸背腿一星期6天 效果顯著阿
03/13 02:21, 2F

03/13 02:23, , 3F
第一次搶到這麼前面的粉絲 LOL
03/13 02:23, 3F

03/13 02:28, , 4F
推好文也有抱持科學的懷疑態度~
03/13 02:28, 4F

03/13 02:34, , 5F
推精彩
03/13 02:34, 5F

03/13 02:36, , 6F
03/13 02:36, 6F

03/13 02:38, , 7F
推一個
03/13 02:38, 7F

03/13 02:39, , 8F
其實我現在的練法就跟這文章內的科學實驗一模一樣。
03/13 02:39, 8F

03/13 02:39, , 9F
不過當然我也是看研究學來的!不是我自己發明的!ha
03/13 02:39, 9F

03/13 02:40, , 10F
可我在健身房這樣教新手 結果他跑去買課後教練不知道怎麼
03/13 02:40, 10F

03/13 02:41, , 11F
反過來變我在誤導他(攤手)
03/13 02:41, 11F

03/13 02:47, , 12F
說真的 一週練一個部位 一次25組 反而不太適合新手 第一個
03/13 02:47, 12F

03/13 02:49, , 13F
排的課表或訓練計畫 光怎麼出力正確肌肉作動 一週練一次
03/13 02:49, 13F

03/13 02:51, , 14F
八週下來 也才做八次而已 運氣好撐過去 開始加重 動作跑掉
03/13 02:51, 14F
※ 編輯: serenake (220.141.121.151), 03/13/2016 02:57:28

03/13 02:53, , 15F
借力甚至是代償 越練反而累積更多傷害 像臥推對一堆巨巨
03/13 02:53, 15F

03/13 02:54, , 16F
根本肩膀殺手就是這樣來的
03/13 02:54, 16F

03/13 03:04, , 17F
推推推~~~~
03/13 03:04, 17F

03/13 03:52, , 18F
推文等下集
03/13 03:52, 18F

03/13 07:03, , 19F
03/13 07:03, 19F

03/13 07:10, , 20F
03/13 07:10, 20F

03/13 07:13, , 21F
猛文推一個
03/13 07:13, 21F

03/13 07:27, , 22F
03/13 07:27, 22F

03/13 07:41, , 23F
好文推一下
03/13 07:41, 23F

03/13 07:43, , 24F
推推推
03/13 07:43, 24F

03/13 07:48, , 25F
我自己目前也是每週練2次多一點 回想起來 要這麼做
03/13 07:48, 25F

03/13 07:48, , 26F
的前提是技術得很成熟 動作標準下才能維持在少組數下
03/13 07:48, 26F

03/13 07:48, , 27F
給予足夠的刺激
03/13 07:48, 27F

03/13 08:14, , 28F
03/13 08:14, 28F

03/13 08:18, , 29F
推個
03/13 08:18, 29F

03/13 08:25, , 30F
推,目前胸背腿各兩天
03/13 08:25, 30F

03/13 08:28, , 31F
推 各部位一星期都會操個2~3次
03/13 08:28, 31F

03/13 08:31, , 32F
03/13 08:31, 32F

03/13 08:46, , 33F
03/13 08:46, 33F

03/13 09:10, , 34F
好文
03/13 09:10, 34F

03/13 09:18, , 35F
換著練用來刺激身體也不錯啊
03/13 09:18, 35F

03/13 09:21, , 36F
推好文
03/13 09:21, 36F

03/13 09:28, , 37F
這篇不像之前那篇是許多研究歸整,只有一篇的研究且沒有顯
03/13 09:28, 37F

03/13 09:28, , 38F
推翻
03/13 09:28, 38F
還有 83 則推文
還有 9 段內文
03/13 18:11, , 122F
推 期待日後好文
03/13 18:11, 122F

03/13 18:47, , 123F
03/13 18:47, 123F

03/13 19:23, , 124F
原po大正妹>\\\<
03/13 19:23, 124F

03/13 19:36, , 125F
03/13 19:36, 125F
※ 編輯: serenake (220.141.121.151), 03/13/2016 19:46:35 ※ 編輯: serenake (220.141.121.151), 03/13/2016 19:49:23

03/13 20:10, , 126F
好文,謝謝分享!
03/13 20:10, 126F

03/13 20:10, , 127F
沒推到sorry
03/13 20:10, 127F

03/13 20:12, , 128F
推用心好文!
03/13 20:12, 128F
※ 編輯: serenake (220.141.121.151), 03/13/2016 20:35:15

03/13 20:52, , 129F
因為我自己也是採一次練全身 一周兩次 精神上真的很累
03/13 20:52, 129F

03/13 20:54, , 130F
一次時間大概會一至兩小時 全身肌肉神經連動的結果 休息
03/13 20:54, 130F

03/13 20:55, , 131F
不足夠 隔天會很累 然後免疫力下降很明顯..每次從鼻子過
03/13 20:55, 131F

03/13 20:56, , 132F
敏程度(依我自己的狀況) 就可以約略判斷出
03/13 20:56, 132F

03/13 20:56, , 133F
03/13 20:56, 133F

03/13 20:57, , 134F
會這樣練倒不是因為原PO的原因 主要是時間配合上的問題XD
03/13 20:57, 134F

03/13 21:02, , 135F
只是某些多關節動作 導致多次重覆鍛煉三頭或二頭疲勞
03/13 21:02, 135F

03/13 21:03, , 136F
有些部位 還是會穿插在其他天找零碎時間補充
03/13 21:03, 136F

03/13 21:24, , 137F
……分次練主要還是時間因素吧
03/13 21:24, 137F

03/13 22:11, , 138F
推 感謝分享
03/13 22:11, 138F

03/13 22:55, , 139F
長知識了
03/13 22:55, 139F

03/13 22:56, , 140F
可是如果每次去只練卧推 硬舉 深蹲之類的話夠嗎? 每次
03/13 22:56, 140F

03/13 22:57, , 141F
訓練量大概要多少啊?
03/13 22:57, 141F

03/13 23:07, , 142F
推!
03/13 23:07, 142F

03/13 23:48, , 143F
!!!!!!!!!!!!!!11111111111111
03/13 23:48, 143F

03/14 00:12, , 144F
我練兩年 也是每天練兩次全身...
03/14 00:12, 144F

03/14 00:55, , 145F
這必須推阿,強者同學!!!!
03/14 00:55, 145F

03/14 05:53, , 146F
只好是是看了
03/14 05:53, 146F

03/14 09:02, , 147F
03/14 09:02, 147F

03/14 11:16, , 148F
03/14 11:16, 148F

03/14 13:34, , 149F
推~
03/14 13:34, 149F

03/14 13:57, , 150F
推 好文
03/14 13:57, 150F

03/14 15:16, , 151F
中立又科學值得一看
03/14 15:16, 151F

03/15 07:17, , 152F
精彩,不推不行!!!
03/15 07:17, 152F

03/15 12:01, , 153F
体質因人而異
03/15 12:01, 153F

03/17 19:18, , 154F
03/17 19:18, 154F

03/17 22:40, , 155F
03/17 22:40, 155F

03/20 03:24, , 156F
03/20 03:24, 156F

03/23 10:34, , 157F
03/23 10:34, 157F

04/20 01:37, , 158F
04/20 01:37, 158F

09/20 17:32, , 159F
09/20 17:32, 159F
文章代碼(AID): #1Mv5kmlc (MuscleBea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v5kmlc (Muscle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