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解放軍墜毀一架直升機,或許是武直10

看板Military作者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時間7年前 (2017/01/21 06:3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chungminchun (酸旻)》之銘言: : 其實我有三個跟新聞關係不大的小白問題想問 : 1. 現代戰爭中是否有戰鬥直升機互相纏鬥的戰例? : 我所聽說的戰鬥直升機戰例似乎都是攻擊地面目標 : 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看到的電視劇"飛狼"好像偶爾還是有戰鬥直升機互相對決的劇情 : 現實中有嗎? 還是說戰鬥直升機不是用來做這種事情的? : 那一般對戰鬥直升機的反制方式是啥? 像那個阿富汗(還是伊朗? )用刺針打? 直升機空戰一直都有,兩伊戰爭中特別常見 通常是攻擊直昇機會掛肩射輕型防空飛彈 例如美系的刺針飛彈或是中共的天燕飛彈 友趣的是,過去有傳言說, 中共早年的武直九攻擊直升機其實主要的任務不是攜帶紅箭八打地面目標 而是用天燕飛彈打直升機空戰 但是這聽聽就好, 我也不清楚實際的狀況 : 2. 以前玩一些軍事題材的遊戲的時候 : 好像是MGS吧...裡面有HIND-D擊落F-16的劇情 : 這種事情有可能嗎!?一般應該是反過來比較有可能吧!? : 另外HIND好像也是很強大的直升機,但是似乎新聞很少? : 至少我是覺得各種小說或是影視作品很喜歡拿這台直升機當腳色 : 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俄製所以可以參一腳(反派)的概念? 我個人認為直升機要擊落戰鬥機是一件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射控 當代戰鬥機多半都有裝備對空和俯視(對地和對海)的射控雷達 但是直升機通常沒有, 所以直升機如何"看到""發現"戰鬥機都是問題 更不要提直升機的任務特性會使得他們貼地面飛行 這讓戰鬥機通常在空戰中有高度優勢, 戰機可以空戰中利用高度較高 在更遠的距離之外發射空對空飛彈 : 3. 如果....我是說如果(非關政治) : 中國對台進行登陸戰 : 中國方面會有武直參戰的可能性嗎? 主要的困難點是航程,直升機或是說陸航營的有效作戰半徑通常是100km 但是台灣海峽的寬度超過100km 所以部屬在福建的陸航團很難飛渡台灣海峽到台灣上空作戰 但是極有可能會使用陸航團打擊我們的金馬烏坵外島 但是,中共可能會在不久的未來建造並且操作直升機兩棲突擊艦(LPH) 因為中共已經在國際的軍火展上推出出口型的兩棲突擊艦設計模型 通常中共出口型軍艦就是在預告未來的建軍方向 假設中共有LPH 就可以在離岸大概40公里的外海讓直升機起飛, 對台灣進行垂直登陸作戰 : 還是說等輪到武直上場其實台灣這邊已經反登陸打完轉變成城市巷戰了? : (不過一般到這個階段大概台灣已經要打出GG了....哭哭....) : 會有這些問題,主要還是看到的新聞或是電視節目 : 大部分還是著重在戰鬥直升機的反坦克或是反步兵能力(像是NGC之類的軍武相關節目) : 那這樣看來,戰鬥直升機的工作範圍是不是跟攻擊機有些重合了? (以美軍為例) 你可以參考美軍兩棲突擊的編制和戰術 通常在美式的兩棲突擊作戰中 輕步兵會搭乘直升機在敵人海岸線後方垂直登陸(機降) 然後重裝部隊以及補給品用LCU/LCAC搶灘 而攻擊直升機一方面保護運輸直升機 另一方面是登陸戰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 會一直在登陸部隊頭頂上清除反登陸的守軍 這就是為何美軍目前沒有再使用大口徑艦砲支援兩棲作戰的原因之一 因為兩棲作戰的主要火力支援腳色從艦砲轉移到攻擊直升機AH-1W身上 還有台灣如果真的打仗 非常可能的是反登陸/登陸戰會和城鎮戰同時間開打 因為台灣的城鎮離海岸線太近 例如你可以看地圖 台北港/觀音海灘離台北市區/桃園市區多近 很有可能變成我講的 登陸艇/戰車登陸海岸的同時 直升機在海岸後方的城鎮放下機降部隊 然後控制城鎮來控制通往海岸線的公路幹道防止守軍沿著公路殺去海灘 -- 夫英雄者 胸懷大志 腹有良策 有包藏宇宙之心, 吞吐天地之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2.23.205.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484951638.A.AE5.html

01/21 13:41, , 1F
「據說」,AH1W的NTS可以當有限度的IRST
01/21 13:41, 1F

01/21 14:21, , 2F
01/21 14:21, 2F

01/21 15:36, , 3F
原來如此 解答了我許多疑惑 非常感謝
01/21 15:36, 3F

01/21 17:02, , 4F
觀音喔~看龍潭吧.......
01/21 17:02, 4F
文章代碼(AID): #1OWf1Mhb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Wf1Mhb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