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對於內勁原理的發現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秋天的回憶)時間16年前 (2008/05/06 14:02), 編輯推噓14(14049)
留言6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0 (看更多)
上週末去宜蘭拜訪縱鶴的教練 順便去宜蘭玩 感覺突然懂了一些東西 在此分享 連同這位老師 截至目前 我拜訪了三個懂內勁的師父 被打到的感覺實在是令我百思不解 那個觸感實在太特別了 而且完全無法抵抗 第一次 八十多公斤的學長也是被打好玩的@@ 對方至少中年 矮小 瘦小 到底是為什麼產生這麼大的力量 這一趟旅程 我找到了一個可行性的解答 很多人在講氣 然而氣實在是很玄 就算我練到手麻手脹 仍然不懂何謂氣 喜歡說的 大多是聽真懂功夫的老師講的 要做出內功老師的那種感覺仍有相當的困難 我不喜歡把事講玄 一定會有物理上的解釋 或是一般人能夠接受的答案 真正傷人的並不是氣 而是體內的血液 家父懂些中醫 偶爾會跟他請教 得知 氣跟血是分不開的 但是我當下並沒想這麼多 而這趟旅程 跟他們一起演練以前練過的功法 突然覺得這種搖晃身體的姿勢 身體很像一個容器 在搖晃裡面的流體 接著老師也很直接的教我一招 練拳至今 這是我學過最簡單的動作(外型上很簡單啦...) 可是他打出來的力量完全跟我不一樣 那個動作看起來很慢 但是在正前方被打到會覺得很快 之前有人說國術的動作是設計讓對手看不到 我認為並沒有這麼單純(往前雙手推算那門子的設計動作...) 老師也非常強調 都不能用力 也的確 他的肌肉完全沒有緊繃 回停車的地方時 突然想通 如果對方手只是搭到我 停下來時血液往他的手掌集中 的確很有可能產生那樣的力道 此時我想像一瓶水撞擊瓶子的感覺 人體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 血液佔據相當的量 而且 人類體內血管可是貫通的 林英明掌門那本縱鶴拳提到 氣落湧泉穴 渾身是勁 應該就是要造成推動血液量達到最大 我不懷疑這種可能性 一般人只要打打太極 站站樁就會感覺到手掌有東西在流動 練得越久的 感覺會更強 很多人說氣在動 我認為是血在動 如果 這個理論可通 很多關於內家的東西變可解釋 的確不用力 因為用力造成肌肉緊繃 血液無法傳導順暢 身體越鬆 血液傳遞越快 源源不絕 爲何會產生彈抖的現象 因為血液的撞擊而產生 之後越能控制 彈抖漸小 力量擊中一點 手指碰觸對方身體 便能將對方發出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功夫越老越好是因為他們練得非常久 傳遞的效能非常好 或許 氣是控制血液的動能之一 但是 真正作用在人身上的是血液的撞擊力 而那種突然的撞擊力 很有可能會使強壯之人無法抵擋 而這理論 暫時無法解釋 爲何身體不怕打 肢體硬度高的原因 可能有其他功法的輔助 手力大應該是結構力運用的好 這跟其他拳種應無差異 武術心得分享至此 以下比較屬於心情文 這些理論 是用我國高中學來的物理知識 加上我親身去拜訪老師 去體驗 去經驗 才有的結論 我不敢說一定正確 也不知道這理論是創新還是老調重談 但是都是我的切身經驗 大四要畢業了 要準備去充軍了 回顧這四年 從大一看到國術社有教劍術 因為高中對於劍術非常嚮往 (大概是因為霹靂布袋戲跟漫畫 浪人劍心的影響吧) 之後發現不學長拳的拳術 光靠空手道的動作感覺是不夠的 所以開始接觸長拳 網路上看到陳小旺在陳家溝打二路砲捶 便對太極很有興趣(剛好另一位老師有教陳太) 藉由陳太的老師接觸到縱鶴 經由網友的介紹拜訪趙堡架的高手 藉由老爸得知縱鶴的高手 跟人去宜蘭玩順便去找當地的教練 大二期間武術性社團聯合表演 便時常跟其他武術性社團玩 玩過的武術瞬間增加 (為何花蓮沒有擊劍QQ) 得知附近有國中拳擊校隊 也去打打沙袋熱血熱血 喔 還有最重要的 上ptt武術版來跟大家哈拉嘴砲 這四年的武術生活還滿豐富的 沒踏入國術社 也許還會繼續碰空手道也說不定 這四年 似乎沒有練出些什麼 但是 這些探索都很值得 以前大多喜歡私下玩玩無所拘束 看到練武的搭訕一下 切磋玩玩 第一次參加武聚 還是有點不習慣 雖然對於對打並不是很擅長 可是看到別人打心裡就會癢(有人說這叫賤...) 真的覺得 與人切磋是一種交心的過程 而非無情的拳腳 學武術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 大家網路約一約 聚一聚 交交朋友 其他種類的運動很少見 (非主流運動的現象吧) 然後一起嘴砲 (那種感覺就像討論電玩如何攻略) 一切都是值得的! 希望台灣學武的人越來越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92.23

05/06 14:33, , 1F
這個,請先念一下蓋統生理學吧...
05/06 14:33, 1F

05/06 14:34, , 2F
另外人光靠肌肉能造成的力量,就非常大了,真不必靠那些
05/06 14:34, 2F

05/06 14:35, , 3F
額外的神奇來源,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05/06 14:35, 3F

05/06 14:58, , 4F
氣是幫助你統合身體的感覺,讓力達成一致. 血液跟打擊無關
05/06 14:58, 4F

05/06 15:08, , 5F
手,皮膚表面只有微血管, 如果要靠血的壓力去發勁,微血管早
05/06 15:08, 5F

05/06 15:09, , 6F
就爆了. 再者, 你發勁時會覺得手比 甩動時更漲嗎?
05/06 15:09, 6F

05/06 15:10, , 7F
三者, 把心肌所有的力量加起來, 也無法靠血液把人噴走.
05/06 15:10, 7F

05/06 15:24, , 8F
想太多
05/06 15:24, 8F

05/06 16:04, , 9F
把心肌所有力量加起來,其實可以把人噴走耶..看出口壓力XD
05/06 16:04, 9F

05/06 16:52, , 10F
我記得...心臟的輸出功率很弱 主要還是看血管壓力
05/06 16:52, 10F

05/06 17:06, , 11F
推薦這篇文章
05/06 17:06, 11F

05/06 17:08, , 12F
不神奇 但是要練打的確不需要去學這種東西 至於腫脹 的確有
05/06 17:08, 12F

05/06 17:09, , 13F
人出拳時 食指跟中指與手掌的關節會腫脹 原因也許是這個
05/06 17:09, 13F

05/06 17:10, , 14F
也可能是像errant提的血管壓力 在生理回饋實驗中 原本以為
05/06 17:10, 14F

05/06 17:11, , 15F
人類不能控制的不隨意肌 也是可由意念練習加以控制
05/06 17:11, 15F

05/06 17:12, , 16F
另外 血液的撞擊 並不是單純的撞擊 而是用流動的方式 不確定
05/06 17:12, 16F

05/06 17:13, , 17F
這是不是所謂的纏絲勁的原理 每個接觸點 有出去跟回來的力
05/06 17:13, 17F

05/06 17:14, , 18F
不過 也可能是指作用力跟反作用力
05/06 17:14, 18F

05/06 17:15, , 19F
另外 人類動脈破掉 好像可以噴四公尺高 (還是不止?)
05/06 17:15, 19F

05/06 17:21, , 20F
血管的彈性似乎非常好 而身體外圍可以解釋成厚一點的水瓶
05/06 17:21, 20F

05/06 17:22, , 21F
而血液是作用在外壁上 (好有研討會的感覺 刺激思考)
05/06 17:22, 21F

05/06 17:59, , 22F
很有趣的想法
05/06 17:59, 22F

05/06 18:24, , 23F
建議先定義一下中醫的"血液"跟西醫一不一樣
05/06 18:24, 23F

05/06 18:25, , 24F
如果真的一樣的話,從原理上就不可行
05/06 18:25, 24F

05/06 18:26, , 25F
推一樓
05/06 18:26, 25F

05/06 19:31, , 26F
手麻手脹...不要去注意....這樣反而變成內求的氣功
05/06 19:31, 26F

05/06 19:32, , 27F
專注身外的東西....
05/06 19:32, 27F

05/06 19:34, , 28F
然我我自己覺得是..........武術重精不重廣...
05/06 19:34, 28F

05/06 19:46, , 29F
沒想到 chind 這麼年輕 比我有些學生還年輕 ( ̄□ ̄|||)
05/06 19:46, 29F

05/06 19:47, , 30F
我還以為你是唸研究所的底迪說 ╮( ̄▽ ̄")╭ 好驚訝
05/06 19:47, 30F

05/06 19:54, , 31F
這篇文章蠻新奇的 不過我想內勁應該不是你所說的 顯揚於
05/06 19:54, 31F

05/06 19:55, , 32F
外的發勁 隱於內的貫串集中 理論上 內勁不會隨時間年齡
05/06 19:55, 32F

05/06 19:55, , 33F
只有親眼看過腳背的動脈破掉可以噴30-40cm高
05/06 19:55, 33F

05/06 19:58, , 34F
而改變 將自身既有所能運用的力量 集中爆發出去也好 凝於
05/06 19:58, 34F

05/06 19:59, , 35F
一點 壓制對方也好 這都是內勁的表現吧 呃 要談 可能
05/06 19:59, 35F

05/06 20:00, , 36F
會談很多 而且涉及個人看法不同 意見也會分歧 印象最深
05/06 20:00, 36F

05/06 20:01, , 37F
是某一本跆拳七段的師範著作 提到他爺爺在七十多歲時 拿
05/06 20:01, 37F

05/06 20:03, , 38F
鵝卵石 沒做任何準備動作 只輕輕壓下 鵝卵石應聲斷裂 其
05/06 20:03, 38F

05/06 20:03, , 39F
祖父為南拳高手云云 這本書 不知道還在不在 書中對內勁的
05/06 20:03, 39F

05/06 20:04, , 40F
描述 很不可思議 但小弟親眼見過我的老師示範過手揮琵琶
05/06 20:04, 40F

05/06 20:05, , 41F
劈斷手臂粗的樹上樹幹 沒啥預備動作 跟砍柴一樣....Orz
05/06 20:05, 41F

05/06 20:06, , 42F
到現在 我還印象非常深刻 他是太極拳家 姓楊 .....
05/06 20:06, 42F

05/06 20:11, , 43F
還有一些事 老實說 我也搞不太懂 有些像內勁之類的 後
05/06 20:11, 43F

05/06 20:12, , 44F
來久了 可以慢慢了解 可是有些事實在很....奇怪
05/06 20:12, 44F

05/06 21:10, , 45F
我算是年輕小朋友吧 哈 突發奇想
05/06 21:10, 45F

05/06 22:50, , 46F
我認為應該跟血液沒關係....
05/06 22:50, 46F

05/06 22:52, , 47F
我說血液能走全身是因為血管細...不是指發勁啦XD
05/06 22:52, 47F

05/06 22:53, , 48F
只是要強調心臟一整個就是小而巧沒功率有效率而已
05/06 22:53, 48F

05/07 08:10, , 49F
雖然我不贊同這個觀點,不過真的是有創意的想法
05/07 08:10, 49F

05/07 08:11, , 50F
多想是好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就是了
05/07 08:11, 50F

05/07 10:12, , 51F
忘了說 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幫助我練功 至於對錯嘛......
05/07 10:12, 51F

05/07 10:12, , 52F
基於科學精神 不會百分之百肯定 但是勇於猜測倒是很敢XD
05/07 10:12, 52F

05/07 11:48, , 53F
話說回來那個手揮琵琶好想看
05/07 11:48, 53F

05/07 19:11, , 54F
唉 20年前 若有手機攝影 就方便多了...話說回來 這種到
05/07 19:11, 54F

05/07 19:11, , 55F
底是很難 還是很容易做到? 台灣有無武家也可以做到這樣的
05/07 19:11, 55F

05/07 19:13, , 56F
演武方式呢 我曾在十多年前問過一個陳太的 他說可以 不過
05/07 19:13, 56F

05/07 19:13, , 57F
老實說 我沒看過他表演過 大概我看過的 是沈茂惠老師的表
05/07 19:13, 57F

05/07 19:14, , 58F
演劈開鵝卵石 大概接近那本跆拳入門內的描述 至於手輩粗
05/07 19:14, 58F

05/07 19:15, , 59F
樹幹劈斷 老實說 我到現在沒看過人家表演過 *^^? 台灣有
05/07 19:15, 59F

05/07 19:16, , 60F
這樣可以將長在樹上的樹幹劈斷的太極拳家嗎 另 他手掌很
05/07 19:16, 60F

05/07 19:16, , 61F
軟 沒有粗硬的樣子 像肥厚的棉花.... 他聽勁也很強...
05/07 19:16, 61F

05/07 19:23, , 62F
我想理論上可以做到 因為松井章圭可寸勁破十二塊磚 但...
05/07 19:23, 62F

05/08 00:05, , 63F
打樹幹滿危險的 有彈性 沒打斷很傷手
05/08 00:05, 63F
文章代碼(AID): #187_HnXt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7_HnXt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