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BRT遭糾正 林良泰:任何系統都需調整適應

看板MRT作者 (樓小)時間7年前 (2017/06/08 00:56), 編輯推噓15(15059)
留言74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沒想到回覆一篇BRT的舊聞,居然還有這麼多人討論,其實我當時只是想講一些自己的了解 ,順便可以更正錯誤的資訊。看到大家討論的火氣好像蠻大的,可能是我前文有提到「選 舉」二字吧。當時因為是空閒時間用手機發文,所以大概很多事情沒表達清楚,我沒有想 要評斷是非的意思。回歸正題吧,這篇大概是我在這個版最後一篇文章(上篇是第一篇), 為了一個死掉的BRT發兩篇文,也算對她有愛了(個人很少發文,因為想文章不是很簡單) 。另外,上一篇還被備分到,如果還想繼續討論的朋友,不要再備份我,感恩、感恩。 一、台中BRT在7月被迫停掉以前,一直是有優先號誌的 這一點我很確定,因為整個優先號誌的通訊架構到優先邏輯,是我朋友設計研發的,甚至 營運後還有繼續優化(這個詞好敏感)。這套優先號誌是採車路短距通訊(有一點車聯網 的感覺吧XD),路側運算。這當時可是全台最新技術,比工研院那套還早。現在台南也有 優先號誌,但採用的4G先傳到中心再傳路側,台中BRT那套優先號誌我個人覺得比較強。 (其他問題不談,最基本可以節省通訊費) 二、長、短班距大眾運輸工具的評估指標 在我發文裡有人推文詢問這個問題。我記得好幾年前在某次研討會時遇到中興工程顧問社 土木水利及軌道運輸研究中心的鍾博士,他說「大眾運輸如果班距小於10分鐘,使用者在 意的是headway是否規律,如果班距大於10分鐘,使用者在意的是是否準點」。我有寄信問 他資料來源,出自於《Transit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ual》。 三、班距(headway)規律為何重要? 介紹大家看一科普書,好像叫,公車為什麼一次來三班,有使用簡單的數學例子說明。 四、我覺BRT最重要的元素有三個,1.專用道 2.優先號誌 3.站外收費 因為這三項是穩定BRT班距穩定的最大武器,台中BRT都有。 五、前篇有人發文提到,「號誌調適時間不夠,造成班距崩潰」,BRT倉促上路沒時間 觀察或調整。 其實BRT在上線前已經有模擬路網了,不然怎麼寫可行性評估,我也有看過模擬的情形。 只是模擬是有極限的,還是必須要上線後不斷調整,這是所有運輸系統必經的路。 但也要先上線運作才有實際資料,提早上線調整卻被說倉促上路沒時間觀察或調整。 六、其實BRT還是會受限先天交通環境的影響 那為什麼還要做BRT?為什麼不選最內側車道?為什麼要在台灣大道做? 其實這些問題在「前期規劃報告裡」都有寫,抱歉我是好幾年前看的細節我就先不談了 以前還會想解釋給親朋好友聽,後來覺得好累...你可以不信任顧問公司做的東西 (先自清我跟台中BRT除了興趣以外沒有任何關係),但在更專業的評估出現前,也只能 相信目前最專業的評估。 七、我想問,在後來所謂的體檢報告裡,有看過任何量化的、決定性的指標說BRT要不該 留?至少我沒有啦。我真的覺得這是兌現競選承諾而已...並不是專業的決策。我是中性 的敘述這件事,並逕兌現競選承諾也是重要的事,而一個執政者所推動的也不只是交通 政策。 八、BRT倉促上路 有人說BRT車站硬體設備不完善,倉促上路,我認為沒錯。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行駛 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車子本來能越快上線越好,原因: (一)幹嘛一直空一車道減少道路容量 (二)盡快培養使用者習慣 (三)讓績效比較趕快產生,旁邊的自小客車塞車,而BRT卻有不錯的運作,可以達到吸引 的效果,這個吸引效果需要時間。 九、以前在念書時有個玩笑話,「每個計程車駕駛都覺得自己比教授懂交通」,我覺得 其實也沒錯,交通牽涉的利益關係者太多,有營運者、使用者、管制者等,每個角色在意 的重點不同,就算同是使用者,還是常常很難有交集(看看前幾篇文章的推文)。林前局長 、王局長都是教授,都在同一個地方念過書,意見卻完全相反。 十、我個人覺得台灣的交通適合BRT,台灣的社會適合LRT 在我唸書時,LRT的技術受限於軌道運具的制動力,需要比較長的加速和減速時間和 清道時間,我以前就在想,台灣紅綠燈這麼多,路口間距又短,輕軌豈不只能慢慢開 (現在軌道技術如何我就不清楚了,我想版上很多人都比我懂),但至少軌道代表承諾投資 ,承諾投資,不會換一個執政者就拆掉。另外,也有人得比較潮(我覺得吸引人蠻重要的) 。 十一、靠提速或減速穩定車距,減少優先號誌使用是很重要的,這點BRT膠輪強多了 (因為台灣路口太多) 我大概就先想到這些..... 大 概就想到這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84.2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96854590.A.4DB.html

06/08 01:04, , 1F
你講的東西還是有點含糊....
06/08 01:04, 1F

06/08 01:05, , 2F
太感性,例如什麼是"真正的BRT" 光這就很有得吵了吧
06/08 01:05, 2F

06/08 01:14, , 3F
就我外地人搭過幾次台中BRT,其實感覺不差蠻方便快速的
06/08 01:14, 3F

06/08 01:14, , 4F
真的要挑剔的話,可能就是車道擺放的位置是在外側吧
06/08 01:14, 4F

06/08 01:17, , 5F
看到他在綠川橋上等紅燈的銼樣大概就不會覺得超長公車好
06/08 01:17, 5F

06/08 01:19, , 6F
上面那篇BRT比公車快30%的那篇,大家都裝傻不看不回,然後
06/08 01:19, 6F

06/08 01:19, , 7F
躲在其他幾篇拿著小毛病在那邊唉唉叫
06/08 01:19, 7F

06/08 01:20, , 8F
06/08 01:20, 8F

06/08 01:20, , 9F
沒聽過履勘、壓力測試嗎? 履勘、壓力測試,也就是
06/08 01:20, 9F

06/08 01:20, , 10F
實際讓空車跑以求實際可靠度盡量接近當初的要求
06/08 01:20, 10F

06/08 01:21, , 11F
當初真的要號稱公車捷運的話,一般捷運一定不會漏掉
06/08 01:21, 11F

06/08 01:21, , 12F
的履勘、壓力測試在台中BRT跑到哪裡去了?
06/08 01:21, 12F

06/08 01:22, , 13F
我先說我也支持BRT,但我對為了選舉趕通車砸自己腳
06/08 01:22, 13F

06/08 01:22, , 14F
被搞臭的BRT感到可惜
06/08 01:22, 14F

06/08 01:23, , 15F
樓上是哪來的消息說BRT沒有履勘沒做壓力測試?
06/08 01:23, 15F

06/08 01:25, , 16F
只能說BRT就像內湖線,實際的運量比預估多太多,後面營運
06/08 01:25, 16F

06/08 01:25, , 17F
時的負荷比壓力測試的設定值還高
06/08 01:25, 17F

06/08 01:27, , 18F
看到敢通車的確很讓人皺眉,但是BRT讓人能更快的穿過中港
06/08 01:27, 18F

06/08 01:27, , 19F
路這個大血栓卻是事實,通車沒一周,住東別的朋友就放棄自
06/08 01:27, 19F

06/08 01:27, , 20F
己騎車,改搭BRT去車站上課了
06/08 01:27, 20F

06/08 04:10, , 21F
實際運量比預估運量多太多?
06/08 04:10, 21F

06/08 07:21, , 22F
履勘不可能讓工地車站營運
06/08 07:21, 22F

06/08 07:22, , 23F
推! 我個人曾經在台中使用過兩次,快三年前,由於我住
06/08 07:22, 23F

06/08 07:22, , 24F
台北,當時BRT確實省了我很多時間,能快速的到達我要
06/08 07:22, 24F

06/08 07:22, , 25F
去的地方,不用花太多時間理解路網(對我來說是在台灣
06/08 07:22, 25F

06/08 07:22, , 26F
大道的一直線)
06/08 07:22, 26F

06/08 07:46, , 27F
brt只比一般公車快30%? 那做專用道就好了
06/08 07:46, 27F


06/08 07:47, , 29F
羅斯福路專用道在不簡併路路線保額情況下 都起碼有+28%的
06/08 07:47, 29F

06/08 07:48, , 30F
效果 多花那麼多錢只增加+2%啊...
06/08 07:48, 30F

06/08 08:10, , 31F
羅斯福路跟優化公車的狀況未必相同吧!
06/08 08:10, 31F

06/08 08:27, , 32F
羅斯福路專用道尖峰單向最高可達189班次/時 都還有20+%的
06/08 08:27, 32F

06/08 08:28, , 33F
的加速效果 就參考看看囉
06/08 08:28, 33F

06/08 08:41, , 34F
公車造好看一點 搭乘率也會比較高
06/08 08:41, 34F

06/08 09:10, , 35F
所以樓上更本沒看上面那篇嘛 = =
06/08 09:10, 35F

06/08 09:10, , 36F
裡面寫的是如果與BRT設立前的公車比,是35%
06/08 09:10, 36F

06/08 09:13, , 37F
BRT不歸大捷法管,所以只要市府自己履勘就行,沒找交通部
06/08 09:13, 37F

06/08 09:13, , 38F
。車輛測試在開發試乘時就做了,試乘時是測試優先號誌系統
06/08 09:13, 38F

06/08 09:13, , 39F
,然後像月台門等其他系統,有的是通車後才在半夜進行。
06/08 09:13, 39F

06/08 09:15, , 40F
28%是還沒整併路線 光只有專用到路權哦 排除其他路線駛入
06/08 09:15, 40F

06/08 09:16, , 41F
brt只有35% 那難怪被brt排除其他公車族也很難支持了
06/08 09:16, 41F

06/08 09:21, , 42F
光是多了站外收費,就又多了7%,而且BRT還有一大段沒有專
06/08 09:21, 42F

06/08 09:21, , 43F
用道,這樣叫效果不明顯??
06/08 09:21, 43F

06/08 09:21, , 44F
面板業的毛利有沒有3%都不曉得,覺得增幅35%還不夠多,我
06/08 09:21, 44F

06/08 09:21, , 45F
就不知到該講啥了
06/08 09:21, 45F

06/08 09:23, , 46F
另外,現在的優化公車表現都要退回沒BRT前了,別拿台北市
06/08 09:23, 46F

06/08 09:23, , 47F
的28%來比,優化公車沒那麼快
06/08 09:23, 47F

06/08 09:36, , 48F
還有專用號誌 整併路線 雙節車 而且其他路線都享受不到呢
06/08 09:36, 48F

06/08 17:36, , 49F
台北的情況跟台中完全不同 紅綠燈配置就差很多了 更別說35
06/08 17:36, 49F

06/08 17:36, , 50F
%是平均
06/08 17:36, 50F

06/08 17:37, , 51F
台中公車除了上下班以外時速可不慢啊 不然怎麼會有巨葉傳
06/08 17:37, 51F

06/08 17:37, , 52F
說出現
06/08 17:37, 52F

06/08 18:25, , 53F
老胡BRT剛上路時有些人放棄機車去搭乘 是因為公車都
06/08 18:25, 53F

06/08 18:25, , 54F
被趕到慢車道 慢車道騎機車根本賭命 我覺得排擠私人
06/08 18:25, 54F

06/08 18:25, , 55F
運具換取大眾運輸使用率很合理 但弄到機車族騎車趕到
06/08 18:25, 55F

06/08 18:25, , 56F
威脅又是一回事
06/08 18:25, 56F

06/08 18:28, , 57F
覺得老胡畫出BRT專用道是一大躍進 但設置在快慢車道
06/08 18:28, 57F

06/08 18:28, , 58F
之間確實是致命的敗筆 而且白色站體在汽車駕駛切換車
06/08 18:28, 58F

06/08 18:28, , 59F
道的時候真的很擋視線 設計不良 下雨還漏水 真的不懂
06/08 18:28, 59F

06/08 18:28, , 60F
為什麼不學台北公車專用道站體不是很好嗎
06/08 18:28, 60F

06/08 18:43, , 61F
在BRT之前,台中市公車本來就在慢車道。所謂公車擠壓機車
06/08 18:43, 61F

06/08 18:43, , 62F
騎士,根本是假議題,而且當時慢車道也把停車位畫掉,反而
06/08 18:43, 62F

06/08 18:43, , 63F
多了一線機車道。後來路線整併,慢車道的公車更少
06/08 18:43, 63F

06/08 21:14, , 64F
這篇專業。
06/08 21:14, 64F

06/09 00:12, , 65F
公車都被趕到慢車道www就說以前公車是在天上飛大家都不信
06/09 00:12, 65F

06/09 00:39, , 66F
站體的感應系統太爛 無人站還一直有bug = =
06/09 00:39, 66F

06/09 00:39, , 67F
brt不是不好 但台中的brt只存在某些人夢想中 還沒成形過
06/09 00:39, 67F

06/12 01:39, , 68F
推結論十以及ewings
06/12 01:39, 68F

06/12 14:11, , 69F
第一個 你同學設計的優先號誌系統基本上離有效使用還
06/12 14:11, 69F

06/12 14:12, , 70F
遠 更重要的是 台中市的交通號誌故障率大幅提高 只是
06/12 14:12, 70F

06/12 14:12, , 71F
你同學不知道而已 再來 你同學設計的系統基本上還無法
06/12 14:12, 71F

06/12 14:13, , 72F
達到BRT要求的全線綠燈 因為根本沒有行控中心
06/12 14:13, 72F

06/12 14:13, , 73F
第三個 因為當初林良泰分包方式 造成系統無法整合 你
06/12 14:13, 73F

06/12 14:14, , 74F
不可能不知道吧?
06/12 14:14, 74F
文章代碼(AID): #1PE30-JR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E30-JR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