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機場捷運蓋20年?」別再被聳動的標題騙

看板MRT作者 (超星的小隻釋迦)時間7年前 (2017/03/07 13:05), 7年前編輯推噓31(32170)
留言103則, 3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個議題好像蠻有意思的 -- 轉載自https://goo.gl/VBmafW 網友投書:「機場捷運蓋20年?」別再被聳動的標題騙了 機場捷運蓋了20年,終於通車了!等等......,你確定是「20年」嗎?相信各位一定常看 見「機場捷運蓋了20年」這類的標題,乍看之下似乎沒錯,但其實錯大了! 讓我們來整理一下時間軸:桃園機場捷運最早於1990年「提出」,歷經了BOT的失敗, 2002年政府「收回」自建,最後才於2006年於時任總統陳水扁任內「動工」,經過一波三 折後,終於於今年3月2日正式通車。 這樣的過程,被稱為蓋了「20年」,先不論時間起點定義的奇妙,「規畫」過程怎麼能算 做「興建過程」,甚至用來批評台灣的施工效率? 如果把規畫過程算做興建時間,中國三峽大壩自1919年由孫中山提出後,「蓋了」87年才 於2006年完工;日本青函隧道自1954年提出後,「蓋了」62年才於2016年全線完工;貫穿 阿爾卑斯山的瑞士聖哥達基線隧道則「蓋了」69年、美國紐約地鐵第二大道線「蓋了」近 100年才完成四分之一...。 種種案例,都說明蓋了「20年」的說法是荒謬的。 所謂的「蓋」,應該定義為「興建」,「機場捷運蓋了11年,終於通車了!」才是嚴謹而 負責的說法,以大眾捷運系統來說,11年是不足為奇的,不切實際的工期評估,才是最該 關注,且受到檢討的重點。 (作者:揪凱/學生) (圖:桃園國際機場捷運/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 下面幾則留言 郭俊祥 因為有些人就只會看或者聽片面之詞&斷章取義然後不經求證。這種人太多了! 陳昌双 蓋了十一年算是效率?怎麼不說是世界最昂貴機捷,蓋得最爛器材,通車几几歪 歪煞車聲爛透了。一再追加經費,拿人民納稅錢給交通幫填滿荷包。 王守成 大阪市營地下鐵的御堂筋線從開業的1933年到1987年全線通車也花了54年阿 詹童偉 其實不能只看高架 機捷跟北捷最大不同的地方是行經的"地形"太複雜,出北車之 後不是要跨越快速道路就是要爬坡上山 挖隧道 過林口後在下山 中間許多不得已的轉彎 到了桃園機場只能用地下,但施工期間又不能影響飛機運作,這困難度比北捷難太多當然 也拖很久 -- 風向要變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0.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88863155.A.F66.html ※ 編輯: aotfs2013 (111.248.20.43), 03/07/2017 13:06:27

03/07 13:08, , 1F
土建完成到正式通車這段最為人詬病吧
03/07 13:08, 1F

03/07 13:14, , 2F
是有人把電暖風扇轉到別的地方,然後一堆人都跑去那邊
03/07 13:14, 2F

03/07 13:14, , 3F
取暖
03/07 13:14, 3F

03/07 13:25, , 4F
投稿的這說法也不是很好 畢竟長生取得BOT時(1998年)就宣
03/07 13:25, 4F

03/07 13:26, , 5F
布2003年可以通車 對於民眾的資訊而言 起碼當時就起跑了
03/07 13:26, 5F

03/07 13:27, , 6F
中間歷經BOT解約又政府重新規劃自建 不能叫民眾自動抹煞
03/07 13:27, 6F

03/07 13:27, , 7F
記憶吧 ...只能說"工程期確實不是20年"...
03/07 13:27, 7F

03/07 13:31, , 8F
撇開"規劃期"從長生取得BOT資格1998年算起到2017年也歷
03/07 13:31, 8F

03/07 13:31, , 9F
經了快20年
03/07 13:31, 9F

03/07 13:36, , 10F
零分 如果要從"構想"算起 1990年就有機場~首都的軌道運輸構
03/07 13:36, 10F

03/07 13:36, , 11F
想 算起來27年.. 何止20年
03/07 13:36, 11F

03/07 13:44, , 12F
英法海底隧道從拿破崙時代蓋到上世紀末,蓋了幾百年呢。
03/07 13:44, 12F

03/07 13:46, , 13F
相同標準,中橫鐵路 1896 開始蓋、到現在還沒影子,
03/07 13:46, 13F

03/07 13:48, , 14F
降低標準只算近代,則是 1985 開始蓋;
03/07 13:48, 14F

03/07 13:49, , 15F
台北捷運 1977 "開始蓋",到 1996 木柵線才通車。
03/07 13:49, 15F

03/07 13:54, , 16F
應該要有"政府對工程核定"+"提出通車時間表"才開始算
03/07 13:54, 16F

03/07 13:54, , 17F
所以1998年長生取得BOT開始算起還算合理
03/07 13:54, 17F

03/07 13:55, , 18F
至於三峽大壩 青函隧道 聖哥達基線隧道 當年提出構想
03/07 13:55, 18F

03/07 13:55, , 19F
有政府核定工程與相關單位提出通車時間表嗎?
03/07 13:55, 19F

03/07 14:22, , 20F
20年本來就是荒謬的說法
03/07 14:22, 20F

03/07 14:25, , 21F
就算沒有20年,延宕6年也太誇張
03/07 14:25, 21F

03/07 14:32, , 22F
接下來就看新莊線何時能"真正"全線完工了
03/07 14:32, 22F

03/07 14:32, , 23F
新莊機廠不知道延宕的時間有沒有更久
03/07 14:32, 23F

03/07 14:35, , 24F
好奇台灣交通建設有提早完工的嗎?
03/07 14:35, 24F
五楊高架好像有提早完工 ※ 編輯: aotfs2013 (111.248.20.43), 03/07/2017 14:38:50

03/07 14:44, , 25F
五楊高架也延後好幾次,最後還是先通中壢楊梅段
03/07 14:44, 25F

03/07 14:52, , 26F
北宜高蓋多久?五楊高架蓋多久?
03/07 14:52, 26F

03/07 14:52, , 27F
20變15年有比較好嗎
03/07 14:52, 27F

03/07 15:01, , 28F
本來就該從長生那時候起算, 要不是官商勾結........
03/07 15:01, 28F

03/07 15:09, , 29F

03/07 15:10, , 30F
板南線提早通車
03/07 15:10, 30F

03/07 16:28, , 31F
03/07 16:28, 31F

03/07 16:33, , 32F
一直講20年超有事阿;況且11年蓋機捷也不算太久。看看
03/07 16:33, 32F

03/07 16:34, , 33F
北捷除了板南線,近期通車現也都蓋很久啊。
03/07 16:34, 33F

03/07 16:35, , 34F
兒時記憶一直到大學,南京東路沒有一天不在施工的ㄏ
03/07 16:35, 34F

03/07 16:35, , 35F
如果沒有號誌訊號的問題,應該可以早個1~2年?
03/07 16:35, 35F

03/07 16:44, , 36F
不過BOT那段真的很扯 浪費幾年回到原點自建
03/07 16:44, 36F

03/07 16:45, , 37F
前面BOT跟後段丸紅與包商間的問題 都很值得檢討效率
03/07 16:45, 37F

03/07 16:45, , 38F
不是嗎
03/07 16:45, 38F
還有 25 則推文
03/07 20:05, , 64F
上不影響實際營運的排點作業。
03/07 20:05, 64F

03/07 21:35, , 65F
借串提醒,時刻表上線了
03/07 21:35, 65F

03/07 21:36, , 66F
03/07 21:36, 66F

03/07 21:44, , 67F
兩個星期前就有了,現在才發現有點lag。
03/07 21:44, 67F

03/07 21:46, , 68F
我還以為a206大那是各站時刻表上線 被騙了
03/07 21:46, 68F

03/07 21:56, , 69F
喔…我腿了哈哈
03/07 21:56, 69F

03/07 22:53, , 70F
土建其實蠻快的,可惜是機電包商管理出問題
03/07 22:53, 70F

03/07 22:53, , 71F
土建完工很多年後,才終於能通車
03/07 22:53, 71F

03/07 23:53, , 72F
我也想知道 什麼叫機場專用?該不會車廂要純金打造
03/07 23:53, 72F

03/07 23:53, , 73F
吧 機場這樣就堪用了為何要走什麼貴氣風華麗風 現在
03/07 23:53, 73F

03/07 23:53, , 74F
有待加強的只有清潔吧
03/07 23:53, 74F

03/07 23:55, , 75F
椅距可以調整 行李空間可以再加大 還有稍微有台灣的設計
03/07 23:55, 75F

03/07 23:55, , 76F
風格一點(參考JR九州列車的設計概念)
03/07 23:55, 76F

03/07 23:55, , 77F
嘛 現在也是台灣風格啦 台灣公家單位風...
03/07 23:55, 77F

03/08 01:11, , 78F
反正就是要跟SKYLINER一樣跑160才行的概念
03/08 01:11, 78F

03/08 02:15, , 79F
政府釐清又怎樣 媒體了不起給你報在角落 就沒人看到了
03/08 02:15, 79F

03/08 02:16, , 80F
機場專用的內裝喔 大概有空服員然後發車強制繫安全帶
03/08 02:16, 80F

03/08 13:37, , 81F
然後缺失都不用驗收就先通車~神邏輯
03/08 13:37, 81F

03/08 15:23, , 82F
椅子是消耗品,以後希望換薄一點的。
03/08 15:23, 82F

03/08 15:23, , 83F
30分鐘不用太厚墊,厚反而影響伸展空間
03/08 15:23, 83F

03/09 00:04, , 84F
我也同意原文的觀點。
03/09 00:04, 84F

03/09 07:43, , 85F
原文的觀點將來鄭文燦一定拿來說嘴 地下化只蓋幾年而已
03/09 07:43, 85F

03/09 07:44, , 86F
(完全把工程延宕的那幾年跟他撇得一乾二淨)
03/09 07:44, 86F

03/09 13:14, , 87F
嗯,不過兩者不同,Bot失敗不是故意的
03/09 13:14, 87F

03/09 13:14, , 88F
延宕高架,逼著多花700億改地下,是刻意。
03/09 13:14, 88F

03/09 13:15, , 89F
一般人也看得出來不同。
03/09 13:15, 89F

03/09 13:15, , 90F
被選舉支票綁架硬要推翻可行的方案
03/09 13:15, 90F

03/09 15:09, , 91F
如果懂內情就知道 當初長生BOT就注定要失敗收場 政府同樣
03/09 15:09, 91F

03/09 15:09, , 92F
責無旁貸 因為長生的資本額根本玩不起就像太極雙星之於台
03/09 15:09, 92F

03/09 15:09, , 93F
北雙子星的翻版
03/09 15:09, 93F

03/09 17:19, , 94F
不一樣,太極雙星是空殼公司
03/09 17:19, 94F

03/09 17:20, , 95F
長生是不看好房地產發展,覺得持續崩盤
03/09 17:20, 95F

03/09 17:20, , 96F
結果它賭錯了...
03/09 17:20, 96F

03/09 17:21, , 97F
長生BOT是想靠區段徵收來彌補興建營運
03/09 17:21, 97F

03/09 17:21, , 98F
後來沿線還是有大量重劃徵收...進市府口袋
03/09 17:21, 98F

03/09 17:37, , 99F
長億得標後就撞上1997金融危機。
03/09 17:37, 99F

03/09 17:37, , 100F
之前擴張的太歡樂,營造本業營收暴跌就慘了
03/09 17:37, 100F

03/09 19:18, , 101F
你搞錯了 長生當時根本無權搞那些區段徵收 所以也是空殼
03/09 19:18, 101F

03/10 00:14, , 102F
機捷蓋20年是假的 民汐線10幾年還沒環評過是真的
03/10 00:14, 102F

03/10 09:17, , 103F
青函隧道年份算錯啦
03/10 09:17, 103F
文章代碼(AID): #1OlZ-pzc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