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高捷何不低價甚至免費拼運量?消失

看板MRT作者時間9年前 (2015/01/31 22:40), 9年前編輯推噓19(19073)
留言92則, 2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以前大學時修過一些基礎的經濟學, 這讓我想到若用價格彈性來解釋,或許就能解答了 若有說的錯地方請鞭小力一點... 可以試先想想看票價減少能否明顯增加需求量? 不以票價來衝高運運,或許就是因為大眾運輸工具的價格彈性很小關係 也就是說票價能夠影響運量的效果很有限 以目前左營站到高雄車站25元 的價格水準下 25元 -->日均18萬人 那你覺得 調成20元-->日均會有多少人? 調成10元-->日均又會多少? 從營收的角度來看 當你調到10元的價格水準時, 若日運量沒達到45萬人以上,那絕對比現在更虧錢! 但你覺得調成10元真的能在高雄吸引到45萬人搭捷運嗎? 簡單來說, 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就是會搭, 這些旅客大多數是學生、沒騎(開)車的人、老人、觀光客等 而不搭捷運的機車族, 騎車除了便宜,不外乎就是方便 很少人會因為捷運便宜個十塊二十塊就改成天天搭捷運吧? 這也是為什麼大眾運輸價格彈性小, 很難以價格來改變多數人的交通習慣... 雖然交通本身有公益的目的, 但不論是政府或高捷, 任何組織都若要永久營運,皆需要考量到收益, 若今天冒然降價,很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更有可能造成營收大量減少... 希望這有解釋到你的疑惑! ※ 引述《reil (REIL)》之銘言: : 捷運投入成本很高 : 興建成本高 營運和維護成本也高 : 如果運量低迷 捷運利用率不足 : 這些成本等於是打水漂 : 雖然說使用者付費是原則 : 但是大眾運輸具有公益目的 : 很難靠票箱收入維持 : 多少都還是需要納稅人的補貼 : 如果高捷運量低 : 何不降價促銷 : 看是全面免費搭到爽 : 每站一元 或是限橘線一站一元 : 把運量拼起來 習慣養成 : 捷運各站會更發展 更加強捷運的吸引力 : 就當成是鼓勵大眾運輸的成本 : 公車可以免費 BRT可以免費 : 捷運也來搞免費搭乘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0.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22715249.A.8D5.html

01/31 22:42, , 1F
除非高雄市政府跳下去吸收 不然降價對高捷沒有幫助
01/31 22:42, 1F
※ 編輯: edyucheng (180.218.0.237), 01/31/2015 22:47:49

01/31 22:54, , 2F
正解 推
01/31 22:54, 2F

01/31 22:59, , 3F
沒錯,這是價格彈性的問題
01/31 22:59, 3F

01/31 23:05, , 4F
高捷狀況現在已經類似高鐵了,調貴還是那些人在搭
01/31 23:05, 4F

01/31 23:06, , 5F
因為搭高鐵的人,就已經是把錢看得不重要了,再貴也得搭
01/31 23:06, 5F

01/31 23:06, , 6F
相對會搭高捷的人,就是非得搭不可,因為客觀上沒得選
01/31 23:06, 6F
沒錯!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會做的人就是會做!

01/31 23:07, , 7F
經濟學角度上看運價制定比較接近專業!
01/31 23:07, 7F

01/31 23:07, , 8F
族群就那些 老人、學生、單趟轉乘、沿線通勤者 會去搭
01/31 23:07, 8F

01/31 23:07, , 9F
只要不是價格漲到飛天,是不至於影響到他們的搭乘意願
01/31 23:07, 9F

01/31 23:24, , 10F
依賴公共運輸的族群不管運價漲跌都還是會依賴!
01/31 23:24, 10F

01/31 23:27, , 11F
01/31 23:27, 11F

01/31 23:57, , 12F
現在高雄市政府就已經跳下去吸收虧損了,那個狗屁不是理
01/31 23:57, 12F

01/31 23:57, , 13F
01/31 23:57, 13F
重點在於 即使高市府再跳更深 吸收降價的虧損, 能達到的效果似乎很有限....

02/01 00:09, , 14F
高捷比較吃虧的就是跨縣市通勤者量不足 這對高捷運量很吃虧
02/01 00:09, 14F

02/01 00:11, , 15F
如何吸引台南溪北以北以當日通勤來高雄工作就學是個難題
02/01 00:11, 15F

02/01 00:14, , 16F
不需要什麼溪北,日均40萬人次的話就是20萬人靠高捷通勤
02/01 00:14, 16F

02/01 00:16, , 17F
高雄市健保投保數約167萬人,換言之有167萬個有收入的勞動
02/01 00:16, 17F

02/01 00:16, , 18F
人口,只要1/8搭高捷,就能達成日均40萬人次目標
02/01 00:16, 18F

02/01 00:18, , 19F
根本不用好高騖遠去想什麼吸台南的人....
02/01 00:18, 19F
你應該是指勞保人口吧?

02/01 03:42, , 20F
推專業文
02/01 03:42, 20F

02/01 03:47, , 21F
健保投保人數跟勞動人口有啥關聯?小朋友,學生也有投
02/01 03:47, 21F

02/01 03:47, , 22F
保但他們算勞動人口嘛?
02/01 03:47, 22F

02/01 04:09, , 23F
我身邊同學不少都是台南高雄用機車互跑的 中南部的堅持
02/01 04:09, 23F

02/01 04:10, , 24F
他們是覺得捷運太貴了 騎機車真的是又省又方便沒錯啦..
02/01 04:10, 24F

02/01 04:12, , 25F
雖然我也喜歡騎機車 但發生兩次車禍後就刻意慢慢減少了
02/01 04:12, 25F

02/01 04:17, , 26F
除非哪天高雄道路縮小擠爆 不然要一時間改變通勤習慣難
02/01 04:17, 26F
跟台北相比,高雄的路其實還好而已, 只因為高雄車少,所以有路很大的錯覺

02/01 08:50, , 27F
免費一定坐到爆
02/01 08:50, 27F

02/01 10:10, , 28F
學學台北,減少機車格,停車格通通收費,增加開單人員
02/01 10:10, 28F

02/01 10:10, , 29F
,停沒多久馬上能開單。並且加強拖吊開紅單。減少騎開
02/01 10:10, 29F

02/01 10:10, , 30F
車意願。就看敢不敢做而以。
02/01 10:10, 30F
高雄早已這樣做很久了! ※ 編輯: edyucheng (180.218.0.237), 02/01/2015 11:35:55

02/01 11:59, , 31F
車少卻還有大路,那就是真的大。
02/01 11:59, 31F

02/01 11:59, , 32F
路寬本來就該和車流成正比
02/01 11:59, 32F

02/01 12:03, , 33F
畢竟台北有600萬人口要進城。
02/01 12:03, 33F
還有 21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02/01 23:21, , 55F
台北路幅比高雄大很多 用雙腳走仁愛路或中山南北路超有感~
02/01 23:21, 55F

02/01 23:22, , 56F
只是台北車會更多 畢竟是要承載北北機桃竹宜的通勤車輛阿
02/01 23:22, 56F

02/01 23:25, , 57F
是北北基桃竹宜縣市車輛 高雄頂多就多承載屏東與少許台南
02/01 23:25, 57F

02/01 23:27, , 58F
敦化南北路跟建國南北路,正常速度要花兩次綠燈過馬路!
02/01 23:27, 58F

02/01 23:29, , 59F
承德路在台北算重要幹道 但也只能算是很一般的幹道
02/01 23:29, 59F

02/01 23:31, , 60F
承德路的幹道重要性還沒有重慶北路來的重 更別說中山南北
02/01 23:31, 60F

02/02 08:03, , 61F
類似微X公司先讓學生海盜熟悉辦公室軟體後,使用人口提升
02/02 08:03, 61F

02/02 11:56, , 62F
台北的路寬比較平均, 一堆幹道都有40米寬
02/02 11:56, 62F

02/02 12:01, , 63F
高雄相對落差比較大, 第一級的幹道很寬, 次一級的
02/02 12:01, 63F

02/02 12:01, , 64F
就只剩30米寬了
02/02 12:01, 64F

02/02 15:17, , 65F
台北市"一堆"幹道都有40米寬??比起來高雄比較"路寬平均"
02/02 15:17, 65F

02/02 15:17, , 66F
台北市:仁愛路三~四段(60~100m),中華路一段(80m),敦化北
02/02 15:17, 66F

02/02 15:18, , 67F
路(70m)建國北路(70m),重慶北路四段(60m),承德路(50~60m
02/02 15:18, 67F

02/02 15:18, , 68F
),經貿二路(50m),南京東路六段(50m),羅斯福路(40m),艋舺
02/02 15:18, 68F

02/02 15:18, , 69F
大道(40m),凱達格蘭大道(40m)
02/02 15:18, 69F

02/02 15:18, , 70F
高雄市:時代大道(100m),新光路(80m),民生一~二路(60m),
02/02 15:18, 70F

02/02 15:19, , 71F
民族二路(60m),民權一路(60m),中山四路(60m),中華一~二
02/02 15:19, 71F

02/02 15:19, , 72F
路(60m),民族一路(60m),中華一路(60m),高雄大學路(60m),
02/02 15:19, 72F

02/02 15:20, , 73F
興楠路(60m),中正四路(40m)
02/02 15:20, 73F
討論到離題了… 不過jack大的意思應該是指 在台北即使是次級的幹道,還是有很多都很寛 而高雄主幹道道也都很寬沒錯,但次一級的就明顯窄很多 此外高雄的主幹道也不一定都很寬,比如五福路、三多路 但每個城市的交通狀況不一樣,其實也沒什麼好比的

02/02 16:15, , 74F
這種比法是??怎麼比都要比到高雄贏為止嗎
02/02 16:15, 74F

02/02 16:15, , 75F
平均值就告訴你台北路比較寬了,事實如此
02/02 16:15, 75F
※ 編輯: edyucheng (49.214.103.190), 02/02/2015 20:10:58

02/03 06:10, , 76F
到底那兒看到說"怎麼比都要比到高雄贏為止??"
02/03 06:10, 76F

02/03 06:10, , 77F
我只是拿出實際統計回應"台北市一堆幹道都有40米寬"
02/03 06:10, 77F

02/03 06:12, , 78F
至於什麼次一級道路就明顯窄很多,也不對~~請問何謂次一
02/03 06:12, 78F

02/03 06:13, , 79F
級幹道?有路寬標準來界定嗎?否則高雄25~40m之間的道路也
02/03 06:13, 79F

02/03 06:13, , 80F
是比比皆是,跟台北一樣
02/03 06:13, 80F

02/03 06:14, , 81F
TurTao大 那種路寬"平均值"沒有意義呀!因為才差幾公尺而
02/03 06:14, 81F

02/03 06:15, , 82F
已 13.47-12.8=0.67公尺=67公分->連塞條"機車道"都不夠
02/03 06:15, 82F

02/03 06:21, , 83F
路寬是一回事,"車道數"對開車的人才是重點
02/03 06:21, 83F

02/03 06:22, , 84F
ex.台北仁愛路二段40米,三段100米,但都一樣是8線車道
02/03 06:22, 84F

02/03 09:22, , 85F
推原PO正解
02/03 09:22, 85F

02/03 10:17, , 86F
台北40米寬的路很多上面都沒列到啊! 故意忽略?
02/03 10:17, 86F

02/03 10:18, , 87F
要比車道數, 台北車道比較窄, 路肩也常常畫滿車道
02/03 10:18, 87F

02/03 10:20, , 88F
比起來高雄不見的佔優勢吧!
02/03 10:20, 88F

02/03 10:34, , 89F
我猜上面台北市的列表是從之前368最寬之路來的
02/03 10:34, 89F

02/03 10:35, , 90F
問題是那個列表是一區一路, 可沒有把所有40米寬的路
02/03 10:35, 90F

02/03 10:35, , 91F
都列出來
02/03 10:35, 91F

02/03 15:09, , 92F
其實私有交通工具節省時間都很多.騎車計次20元就直接去停
02/03 15:09, 92F
文章代碼(AID): #1KpEbnZL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pEbnZL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