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讓文字作品「無障礙」吧

看板Literprize作者 (居隱)時間14年前 (2010/03/20 21:17), 編輯推噓11(11054)
留言65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0 (看更多)
看完各位的回應... OK,先放《讓文字作品「無障礙」吧》內文和引用文章上來: 上月拜讀二零零八時報文學獎評審吳晟(華語音讀「成」)的大作《找回最初的感 動》,提到不少詩人偏好製作語意模糊、意象含混作品,使得一般人因為看不懂而 拒絕閱讀詩詞。前日又閱覽中國時報《兩岸三地流行詞,有看沒有懂》報導,覺得 文字工作有更多進步空間,對此筆者提出「無障礙作品」概念回應,想和各位分享。 無障礙作品概念是借用身心障礙福利界提倡的「無障礙空間」目標,因為身心障礙 者受身心狀態影響,行動能力有限,所以透過改善馬路、房屋甚至網路,方便他們 行動。應用到文字工作上,就該注意一般人的語文程度多比不上文字工作者,為何 要用字詞欺負一般人欣賞文字作品權利? 因此筆者從幾個方面訂定無障礙作品原則:先考慮作品是給誰欣賞?再決定用這些 人看得懂的詞句敘述,並避免使用難讀難懂字詞,例如想給香港人欣賞,但當地人 看不懂注音符號,就少用注音符號。引用古代文章或專有名詞得提供簡單說明,且 字詞如沒有需要,應保持一致方便理解。 雖然無障礙作品概念會造成製作作品時間變長,花更多心力思考,但文字就是用來 方便分享想法、說明事物,不是拿來向人證明自己的語文能力多強! 引用文章: 《2008時報文學獎新詩組評審外記:找回最初的感動》 吳晟 (20081121) 本屆時報文學獎新詩類評審會議,討論再三,做了一項「痛苦」的決定──首獎從 缺。其實這次的結果絕非「突發事件」,而是潛在已久的「伏流」,到了本屆才「 爆發」出來。過去遇此現象,大多私下搖頭,而無公開說明。這次,主要目的是想 突顯某些「警訊」,提出對詩的看法,供有志於新詩創作的年輕朋友參考。 評審會議一開始,各自抒發評審標準,我「含蓄」表述:一首詩如果反覆閱讀多遍, 仍難以體會大致含意,掌握不住到底要傳達什麼,只好承認讀詩能力不足而放棄。 詩人張香華接著發言,略帶苦笑,坦率指出:看來我已不適合擔任評審,因為這些 作品我實在大部分看不懂。 這一句簡單的看不懂,不只直接了當表白了一位前輩詩人的憂慮、困擾,也傳達了 多年來早已在廣大讀者之間普遍流傳的疑惑。在多達好幾百件的參賽作品中,能夠 脫穎而出,理應是優秀作品,然而許多屆以來,疑惑越來越擴大,為什麼得獎作品 大多那麼難懂?難道難懂(甚至看不懂)的詩,才是好詩?或是,越複雜越難懂的 詩,越有機會得獎? 這樣的疑惑幾乎形成一股「民怨」,只是「宣洩」方式不是「抗議」,而是採取「 誰理你」的冷漠以對,阻絕了無數有可能喜愛詩、享受詩的讀者,也讓詩集的銷售 量越來越少。至於有意參賽的創作者,則「有樣學樣」,惡性循環,難懂的詩風越 來越烈。 數年前,在一次評審場合中,我曾聽到一位推動台灣詩運貢獻甚大的前輩詩人,近 乎「氣憤」的敘述一件事,他說前幾天接到一位年輕詩人的電話,興奮「報告」又 獲某報首獎的訊息,他回應到:那又怎樣?詩寫成這樣子,誰看得懂?讀者看不懂 的詩,得獎有什麼意義? 他的語氣中,明顯很不悅。我聽得十分訝異。這位前輩詩人一向不是倡導「前衛」 嗎?竟然連他也對「得獎詩風」看不下去。 「懂」與「不懂」(或說「隔」與「不隔」),包含層面甚為複雜,歷年來已有不 少申論(不少爭辯);我只想純粹就參與多次評審的觀察心得,略抒己見。 詩的創作,固然是一種技藝,但若流於為求炫耀,過度耍弄,真情太少,技巧太多, 往往就是作品讓人看不懂的肇因。 我們所謂看不懂的詩,可以歸結為語意模糊不清、意象含混不明,因而造成晦澀難 懂。問題在於很多年輕創作者,卻誤以為晦澀難懂的詩才有深度,才有「詩意」, 以至「爭相仿效」。 語言的晦澀,常來自於思想的晦澀。也就是說,創作者很多情感,未經沈澱;很多 想法,未經梳理。使用的語言,也未經多加錘鍊,幾乎全完「顛覆」,「詩是精鍊 語言的藝術」特性,冗長現象往往讓人讀得「喘不過氣」。思想晦澀、詩句冗長、 語意模糊,有其緊密的「因果關係」。 詩重意象經營。意象經營來自想像,也來自現實生活,想像無論如何跳躍,總需奠 基在現實生活之上。而每組意象應該是有機體,段落分工、句子相互合作,和核心 主題有其「合理」的統一連結。 我們讀到很多詩作,意象過於繁複、近乎龐雜,「企圖心」太大,在一首詩中承載 過多意涵,又流於「支離破碎」的拼湊,密密麻麻堆疊,無比擁擠的並列一起,各 個句子、各個意象,只著重把「自己」精心打扮,披掛上一堆炫奇的裝飾品(形容 詞),卻彼此疏離。這種詩,乍看之下,也許會讓人覺得「很厲害」,卻形同「佳 句集錦」(佳句大雜燴),無法建立完整的組織架構。一連串看似「豐富」,實則「 零碎」的意象,反而顯露出創作者欠缺邏輯思維的能力。 這不應該是詩的「常態」。 也許,透過這次的「從缺」,坦白把問題攤開來,能引發一些討論,最重要的是, 希望能重新找回,詩最初讓人感動的本質。 >>>>>>>> 回覆一下各位的回應: 1.的確,「考慮作品給誰欣賞」與「媚俗」就在一線間 弄不好的話會影響形象,就像想當藝人的少女跑去當A片演員衝知名度 即使能順利進演藝圈,還是會被人稱前A片演員(參考《百日不斷電》比喻)~~ 還是依本身能力、興趣、良心再決定 2.OK,以後會慎選與版有關的資訊再貼,且盡量貼出內文~~ 3.詳細順序不得而知,但拿小弟我看電影、書本經驗 作品如能讓人看了想打瞌睡(而且是越多人),就傷腦筋了... 4.在此向各位說明一下,之前觀察其他部落格圖文並茂,吸引很多人欣賞 小弟我以作品內容盡量選放有關相片,由於當時照片有限 且當時文字工作未損益平衡,年年被押去考高普考而無法去海邊參加音樂活動 而選用火車階梯相片... 至於發明「無障礙作品」一詞...多謝提醒 嗯,有一點修辭失誤且太重,可能跟製作時的心境有關,該改善了... ----------------------------- http://f14mp5.spaces.live.com 居隱的文藝創作總站 歡迎常來看看^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81.136

03/20 22:13, , 1F
我在poem有轉貼蘇紹連的《少年的詩課十六則》,可以參考。
03/20 22:13, 1F

03/20 23:07, , 2F
老實說,我很懷疑這幾位〔前輩詩人〕有什麼發脾氣的資格.
03/20 23:07, 2F

03/20 23:09, , 3F
目前詩壇(或許也包括小說)之所以變成如此,大部份也是老
03/20 23:09, 3F

03/20 23:10, , 4F
師和評審的胃口養出來的.
03/20 23:10, 4F

03/20 23:12, , 5F
學生或參賽人為了滿足老師或評審的胃口(或表演欲),所以
03/20 23:12, 5F

03/20 23:12, , 6F
口味愈下愈重.
03/20 23:12, 6F

03/20 23:18, , 7F
另外,史蒂芬金的確說過〔先考慮作品是給誰欣賞〕,但他在
03/20 23:18, 7F

03/20 23:19, , 8F
嗯,這是個好問題
03/20 23:19, 8F

03/20 23:19, , 9F
後面也說〔作家的第一個職責是說實話,害怕作品的用語會觸
03/20 23:19, 9F

03/20 23:20, , 10F
怒讀者的作家,是不誠實的〕
03/20 23:20, 10F

03/20 23:25, , 11F
這些所謂的〔前輩詩人〕現在與其說在指正晚輩,看起來倒像
03/20 23:25, 11F

03/20 23:26, , 12F
某些在公共場所打小孩的父母,只是為了向外人炫耀自己家教
03/20 23:26, 12F

03/20 23:27, , 13F
嚴明,教子有方而已.
03/20 23:27, 13F

03/20 23:31, , 14F
推樓上最後兩行XDDD
03/20 23:31, 14F

03/20 23:37, , 15F
我倒是認同裡面提的,有些得獎作品已經到了難以辨明的
03/20 23:37, 15F

03/20 23:38, , 16F
地步。
03/20 23:38, 16F

03/20 23:41, , 17F
但是這個現象已經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至少有十年左右.
03/20 23:41, 17F

03/20 23:42, , 18F
如果說這種運用文詞的方法是〔錯〕的,為什麼這些評審前幾
03/20 23:42, 18F

03/20 23:42, , 19F
年的評語都是溢美之詞,直到今年才發作?
03/20 23:42, 19F

03/20 23:46, , 20F
真正可怕的是 很多所謂的「文青」也都在跟隨這種現象
03/20 23:46, 20F

03/20 23:47, , 21F
看不懂不要緊 無法引起共鳴也不要緊
03/20 23:47, 21F

03/20 23:48, , 22F
只要文辭優美 晦澀一點反而更好 這種作品才能在小圈子
03/20 23:48, 22F

03/20 23:49, , 23F
得到讚賞 現在越來越多人寫詩像李商隱一樣
03/20 23:49, 23F

03/20 23:50, , 24F
其實這個現象並不是我們這一代的專利,蒲松齡在聊齋裡就有
03/20 23:50, 24F

03/20 23:51, , 25F
一篇〔詩社〕,諷刺清朝詩人用字矯揉造作,反而失去唐詩的
03/20 23:51, 25F

03/20 23:51, , 26F
質樸之美
03/20 23:51, 26F

03/21 01:27, , 27F
(可以跳針一下嗎,吳晟老師的名字不是讀「勝」嗎.... XD)
03/21 01:27, 27F

03/21 01:44, , 28F
難道詩就是要寫來讓大家看懂的!
03/21 01:44, 28F

03/21 10:26, , 29F
回樓上的樓上:唸「勝」或「成」都可以
03/21 10:26, 29F

03/21 10:45, , 30F
推誠懇回覆
03/21 10:45, 30F

03/21 12:07, , 31F
"台灣的電影工作界最近幾年...."這句有兩個問題
03/21 12:07, 31F

03/21 12:08, , 32F
1.台灣電影沉寂很久是事實,可是這段時間真的出產的都是
03/21 12:08, 32F

03/21 12:10, , 33F
晦澀的電影嗎?如果不是(其實真的不是)那就不能把沒落跟
03/21 12:10, 33F

03/21 12:14, , 34F
晦澀視為有因果關係 2.若粗分電影為A討好觀眾想賺錢的
03/21 12:14, 34F

03/21 12:16, , 35F
(這目標沒有錯) B電影團隊主要是有話想說的(這也沒錯)
03/21 12:16, 35F

03/21 12:20, , 36F
狀況是A衰落了,不是叫A振作卻是叫B轉型作A作的事,
03/21 12:20, 36F

03/21 12:21, , 37F
這不是很怪嗎? 然後某個年代作家說的"晦澀"參考一下就好
03/21 12:21, 37F

03/21 12:24, , 38F
因為1.他們那時候環境真的不一樣,他們說的晦澀實際看
03/21 12:24, 38F

03/21 12:25, , 39F
作品,對現代人來說其實還好 2.他們有時候對表現手法的態
03/21 12:25, 39F

03/21 12:27, , 40F
度會不小心摻入政治意識形態這樣 好了我推完了 XD
03/21 12:27, 40F

03/23 13:59, , 41F
原PO看不懂想睡覺請睡,我輩藝術家又不是賣咖啡的。
03/23 13:59, 41F

03/23 14:01, , 42F
我幫PO原寫一首詩,不知原PO喜不喜歡?
03/23 14:01, 42F

03/23 14:01, , 43F
〈現代詩〉
03/23 14:01, 43F

03/23 14:01, , 44F
03/23 14:01, 44F

03/23 14:01, , 45F
我好簡單
03/23 14:01, 45F

03/23 14:01, , 46F
我好簡單
03/23 14:01, 46F

03/23 14:01, , 47F
快來讀我 讀讀我
03/23 14:01, 47F

03/23 14:01, , 48F
我好簡單
03/23 14:01, 48F

03/23 14:18, , 49F
我很好讀 快給我推文
03/23 14:18, 49F

03/23 14:18, , 50F
大家都 別噓我
03/23 14:18, 50F

03/23 14:18, , 51F
我愛你們
03/23 14:18, 51F

03/23 17:19, , 52F
   「且我是善良的……」
03/23 17:19, 52F

03/23 17:20, , 53F
   我好簡單
03/23 17:20, 53F

03/23 17:24, , 54F
超簡單
03/23 17:24, 54F

03/29 01:56, , 55F
李商隱是用他的生命去面對他自身的脆弱和他的纖細的
03/29 01:56, 55F

03/29 01:56, , 56F
如果你有聽過方瑜教授解過李商隱的詩就會明白為什麼
03/29 01:56, 56F

03/29 01:57, , 57F
方瑜這些年來執意要把李商隱開成正課還將他與Proust
03/29 01:57, 57F

03/29 01:57, , 58F
寫在論文內比較。他們都是時代中被遺忘又被記起來的
03/29 01:57, 58F

03/29 01:58, , 59F
人物,因為他們執意而獨樹一幟的記情記感記述生命的
03/29 01:58, 59F

03/29 01:59, , 60F
熱烈與苦痛程度讓他們足以延著歷史的長河走向「近不
03/29 01:59, 60F

03/29 01:59, , 61F
朽性」。因此請不要誤會李商隱的生冷與晦澀了,讀過
03/29 01:59, 61F

03/29 01:59, , 62F
他的生平就會知道在他的晦澀中隱藏多少生命的艱難
03/29 01:59, 62F

03/29 15:13, , 63F
書寫服膺的是生命。而非生命服膺書寫。如此而已。
03/29 15:13, 63F

03/31 00:46, , 64F
推李商隱和方瑜老師
03/31 00:46, 64F

04/06 18:50, , 65F
這因噎廢食阿 重點是作品有無感情跟感染力阿
04/06 18:50, 65F
文章代碼(AID): #1BfCheBp (Literpriz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fCheBp (Liter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