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關於CCFL螢幕購買?

看板LCD作者 (繼續會十連敗吧)時間10年前 (2013/11/02 23:25), 編輯推噓2(2074)
留言7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23 (看更多)
: : 是能夠把面板的顏色調整的非常漂亮又舒服, : 這句話就無法苟同了 : 電路和IC能做到的是讓顏色盡量「準確」,讓gamma曲線貼近標準2.2 : 可以把deltaE降到最低 : 但絕對沒辦法讓顏色變得「舒服」 : 虧您前面還一直強調要講究科學 : 怎麼會自我矛盾,認為電路和IC能讓色彩變成自由心證的「舒服」呢? 一些語病跟慣用語您要抓,我也只能跟您說抱歉,我的用詞不夠精確 我想以比較平易近人的用語,如此而已 : (嚴格來講也不會讓顏色比較「漂亮」, : 高階電腦螢幕並不可以像SONY bravia電視一樣,任意對顏色加料來討好視覺感受) 不過所謂的「舒服」、「準確」 都必須一定要有一個標準值,這兩個詞語相對來說才有其用意 那「舒服」、「準確」的標準為何? 完全符合gamma 2.2 就叫做舒服嗎?就叫做準確嗎? 我想應該還是看使用者的品味,此處我指的是一般使用者, 非專業繪圖美工的使用者。 : 事實上,影響液晶螢幕舒適程度的主因,其一是合適的亮度 : 再來則是是面板的消反光膜 (AG、AR或最糟的單純鏡面) : 過去三星SPVA面板被認為傷眼、有刺激感 : 真正原因是因為出廠所搭配的霧面AG膜效果太重,產生很多刺眼的散射光所致 : 如果要立竿見影改善一般霧面螢幕的舒適度, : 去找專業人士貼上日本頂級AR膜,肯定比戴上濾藍光眼鏡實際得多 : 而且不會犧牲顏色準確度 我贊同一部分主要影響眼睛所謂「感覺舒服」的原因在於AG、AR部份 : : 那校色器對於一般使用者的必要性呢? : : 坦白說,我實在不知道拿些平價品牌(AOC,笨Q啥會的)的LCD校個鬼色 : : 就算白點座標調到CIE規定的標準白點好了,你敢說RGB色座標一樣嗎? : 您這個論點恐怕有相當大的錯誤 : 平價螢幕常見通病是色偏大、GAMMA不是2.2、色溫偏高 : 但以上三點都可以在校色之後大幅改善 : 竊以為您對校色原理和意義並不是很瞭解 : 所謂校色有3大主要動作,其一是把白點色溫修正成6500K : 再來是將RGB的gamma curve拉成標準2.2 : 最後是檢測螢幕色域,讓有色彩管理的軟體可以轉換 : 這些動作是透過修改顯示卡的輸出LUT強制執行 : 所以不管原本螢幕的控制晶片再怎麼廢、再怎麼爛 : 一樣都能讓整體顏色趨近「標準」 同上面所述,對一般使用者而言,何謂「標準」 真實世界有所謂gamma 2.2?或是一般書本雜誌內容彩頁、攝影美工等 都規定圖片要符合gamma 2.2?我不是這方面的行業,如果有這樣的標準,還請您指教 我只知道一般會希望螢幕、列印的輸出內容會希望達到一致的結果 : (可以想成:顯示卡LUT幫螢幕晶片把沒做好的事做好) : 經過校色之後,好壞螢幕最大的差別,是爛螢幕校色後「掉階」比較嚴重 : (色彩、灰階漸層過渡會不連續,細微色彩部分變得無法細膩呈現) : 另外便宜螢幕可能比較會有漏光或局部亮度不均(MURA)等問題,這些部分是沒救 : 所以必須跟您說,實務上即使是垃圾到不行的三流雜牌電腦螢幕 : 校色之後色彩準確度都會改善非常多,你要用肉眼鑑定或儀器去量測都沒問題 : 不管是我自己的檢測經驗,或者是PRAD、TFT CENTRAL等國外專業評測網站的結果 : 要找到一台校色後deltaE還大於3的螢幕幾乎不太可能 (除非螢幕根本壞了) : 倘若您還有疑問,歡迎直接抱一台普通SRGB色域的廉價螢幕到小弟這來 : 我可以直接當面示範,把這三流廉價螢幕校色讓你side by side比較 : 對照組是我校色後的三菱螢幕(10bit LUT + 友達特製AVMA面板,購入價27K) : 相信兩者校色後的色彩一致性會讓你啞口無言 : (除非那螢幕真的爛到連SRGB色域都無法吻合...那就另當別論) 我想您還是一樣誤會我的意思 您這邊的說明一樣是拿兩個螢幕、標準Gamma 2.2去做所謂校色的動作 但是每個人都認為是gamma 2.2最好看嗎? 就我接觸過的客戶,不同的應用會希望有不同的gamma 如果您不告訴一位「一般使用者」所謂gamma 2.2的概念 純粹挑不同gamma表現的螢幕出來,真的「每一個人」都會最喜歡gamma 2.2嗎? 所以我此處是想說明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 所謂「校色」的動作真的有其必要性嗎?當然....除了爽度問題,那是個人自由了 我只知道我自己沒那麼喜歡所謂「標準gamma 2.2」的顯示效果 在系統端的IC調整gamma功能方面,EE確實亦非我專業,所以略知一二而已 我只知道不同波長的光,通過液晶後,會有色散的狀況發生 這個結果會造成,原始的面板特性裡,不同灰階的白點會有色座標偏移的狀況發生 而就我所知,如果要彌補這個屬於LCD天生的缺點時 除非在系統端能夠對RGB三色的gamma curve做調整,調整至曲線完全重疊 才有可能把「色散」的情形完全消除, 當然,如果校色器能讓顯卡去RGB三條gamma curv調整成完全重疊,那也沒問題 不過我很抱歉或許用詞強烈點,讓大家以為我認為任何使用者都不需要校色 強調一下,我指的是「一般使用者」 : 倒是自從LED背光取代CCFL成主流後 : 原本CCFL時代各家都有差不多標準的srgb色域 : 現在反而出現一些不合乎SRGB色域的怪螢幕了.... 確實LED在色域表現真的很差勁 目前各家面板廠都想改善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如同我文章所述 是拿B+Y=W的方式合成,理想上會希望LED光譜在RGB三處波長有特別峰值 會使色域加強不少。 : : 光是這點,你跟我說你顏色要調到準,我實在不相信 : : 那什麼叫做顏色準?請問標準在那? : : 我只知道CIE協會有規定標準光源的光譜、RGB黑白的色座標 : : 我實在不知道LCD怎樣叫做顏色準 : 白點6500K gamma2.2 色域範圍接近標準 : 這就是基本的公約數 : 至少讓放在網路上的圖大家看起來不會差太多 一樣,我一直是針對「一般使用者」去探討這些所謂「校色」的必要性 並非專業美工繪圖使用者。 當然...我並非指一些偏差非常極端的狀況。 : : 有美工需求的人,會需要LCD上的顏色跟印刷後的顏色一模一樣, : : 這樣才能維護他們的美工編輯品質,這我可以理解 : : 拍照的人,就算拿單眼拍完的照片,顏色都不一定跟真實物體一樣 : : 我不知道可以怎樣要求LCD的顏色跟真實物體一樣? : 有點似是而非了 : 沒有人要求「LCD的顏色跟真實物體一樣」 : 而是只是希望「同一張圖片在不同螢幕上的視覺感受盡量接近」 : 大家的螢幕只要合乎「白點6500K gamma2.2 色域範圍接近標準」這三點 白點規格,系統廠通常會用xy限制供應商,比6500K會更準確的多 : 然後使用有色彩管理的軟體 : 肯定會比各自表述好很多 還是一樣,我一直是指「一般使用者」 pad、手機、pc都有,我想是現在大部分「一般使用者」的狀況 就算今天您能夠調整PC到非常標準的gamma 2.2,pad、手機就算再調到gamma 2.2好了 那「一般使用者」真的注意的到三者之間的色差嗎? 就算注意到,這三者之間的色差真的會影響到「一般使用者」使用嗎? 再次強調,我想我文章裡應該有寫針對「一般使用者」討論這些事情 : : 再來強調一件事,沒有把藍光濾掉畫質還能夠不受影響這種事情!!! : 這點相當同意,所以個人也對戴上「濾藍光」很不以為然 : 更不認同液晶廠商為了嘩眾取寵去提供「低藍光模式」,那是本末倒置 更正一下,面板廠商跟賣液晶螢幕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公司 做的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基本上負責調整顏色的,通常不會是面板廠 而是面板廠的各個客戶們,因為最重要的系統端是好的LCD的價值所在 for example...Eizo : : 順便一提.....IPS的螢幕會略偏黃,或許對那些真的"藍光"敏感的人有效 : 沒這回事,不信你去試試surface pro的螢幕 (IPS),絕對是偏藍 : 可以跟你對賭一台surface pro2 :P 不好意思,我可能沒表達清楚,我指的純粹是面板特性而言 大部分IPS會比VA偏黃,在驅動系統、背光模組完全一樣,白色gamma curve 2.2的狀況下 再次強調,我的文章都是針對「 一般使用者」 不知道什麼是標準白點座標(0.313, 0.329),RGB標準色點座標 也沒看過標準白點、RGB色點座標的使用者 也看不出來白點座標差異0.001的使用者 更不是會裝兩台螢幕修圖的使用者, 也不是會拿LCD修完圖後,再要求列印出來要完全一模一樣的使用者 我是針對「一般使用者」去討論這些的必要性 有上述需求的人,自然會去添購所謂校色器,或使用apple、EIZO等高級品的人 對於那些拿了校色器調整到gamma 2.2後,心情會開心到三天睡不著覺的使用者 也不在我討論範圍之內。 順帶一提,如果有一般使用者可負擔的校色器 測量色點座標能力,可達到+-0.0002的,而且在0.02 nit還能維持這樣能力的校色器 麻煩請告訴我,我或許會很需要XDD -- 女朋友可以不要交,但是曖昧不能不搞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9.181.50 ※ 編輯: wallacelin 來自: 1.169.181.50 (11/02 23:38) ※ 編輯: wallacelin 來自: 1.169.181.50 (11/03 00:09)

11/03 00:06, , 1F
雖然說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顏色爽就好..某方面來說那是因為
11/03 00:06, 1F

11/03 00:06, , 2F
一般使用者沒有被"教育"過色彩正確呈現帶來的好處..
11/03 00:06, 2F

11/03 00:07, , 3F
不過我以ipad當例子好了,ipad的螢幕可說是大家公認不錯
11/03 00:07, 3F

11/03 00:07, , 4F
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因為apple比較重視色彩的正確呈現
11/03 00:07, 4F

11/03 00:08, , 5F
對於ipad用的螢幕的色彩正確性是有一番調整的,而從結果來說
11/03 00:08, 5F

11/03 00:08, , 6F
有去比較過的消費者也大多會認為ipad螢幕品質比較好
11/03 00:08, 6F

11/03 00:09, , 7F
不過討論到這部分就沒有客觀的答案了,只能說一但看習慣去看
11/03 00:09, 7F

11/03 00:10, , 8F
顏色比較接近正確的螢幕,再去看那些不正確的螢幕會很不習慣
11/03 00:10, 8F

11/03 00:10, , 9F
所以我才強調針對一般使用者而言。那另外一點,
11/03 00:10, 9F

11/03 00:11, , 10F
我的意思就是雖然是一般使用者,有比較過也看得出來顏色正確
11/03 00:11, 10F

11/03 00:11, , 11F
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去計較這些事情,我想不出
11/03 00:11, 11F

11/03 00:11, , 12F
的好處的, 只是大多數使用者比較少機會刻意去比較吧
11/03 00:11, 12F

11/03 00:11, , 13F
除了爽度以外的原因...
11/03 00:11, 13F

11/03 00:12, , 14F
可是色彩正確呈現,結果是讓人看得比較爽阿..XD
11/03 00:12, 14F

11/03 00:14, , 15F
就像您所說的,一般使用者知道什麼叫做「正確」的色彩
11/03 00:14, 15F

11/03 00:15, , 16F
嗎?就好像去量一個真實世界的某個紅色物體的色度好了
11/03 00:15, 16F

11/03 00:16, , 17F
一般使用者只要知道哪個照出來比較像真的就好了
11/03 00:16, 17F

11/03 00:17, , 18F
而通常能正確呈現色彩的螢幕呈現出來也比較像真的
11/03 00:17, 18F

11/03 00:17, , 19F
相信一般使用者不會有色度計,那不是自己感覺好就好了
11/03 00:17, 19F

11/03 00:17, , 20F
嗎?
11/03 00:17, 20F

11/03 00:19, , 21F
另外,就我知道的,gamma curve主要定義各色亮度
11/03 00:19, 21F

11/03 00:20, , 22F
應該是沒有定義到色座標。不然系統廠只要規定面板廠
11/03 00:20, 22F

11/03 00:20, , 23F
gamma值就好,不需要規定RGB黑白的色座標了
11/03 00:20, 23F

11/03 00:21, , 24F
再來,我想要定義「色彩」正確與否,應該需要先討論
11/03 00:21, 24F

11/03 00:22, , 25F
「正確」為何?
11/03 00:22, 25F

11/03 00:23, , 26F
如果使用者喜歡「呈現像真的」,而「色彩呈現正確即螢
11/03 00:23, 26F

11/03 00:24, , 27F
幕呈現像真的」,那S社的AMOLED應該不會賣成這樣XDD
11/03 00:24, 27F

11/03 00:24, , 28F
我覺得W兄你的論點已經變悖論了
11/03 00:24, 28F

11/03 00:25, , 29F
"正確"我想IEC那堆standard應該也夠了..
11/03 00:25, 29F

11/03 00:25, , 30F
專業攝影師和美工人員都是在gamma2.2的螢幕製作作品
11/03 00:25, 30F

11/03 00:26, , 31F
也就是說他們是在gamma2.2環境下做出想表達的效果
11/03 00:26, 31F

11/03 00:26, , 32F
你用不是GAMMA2.2的螢幕 自然看不到最佳效果
11/03 00:26, 32F

11/03 00:27, , 33F
色彩正確與喜好可能不同,但最好能喜歡上正確的色彩,不是?
11/03 00:27, 33F

11/03 00:27, , 34F
倒不一定是2.2啦,要看他做哪件事情..Rec.709就是2.4
11/03 00:27, 34F

11/03 00:28, , 35F
當然你要自己曲解 覺得自己對顏色的感覺比原作更清楚
11/03 00:28, 35F

11/03 00:28, , 36F
我一直都說我不是針對專業美工使用者。坦白說我也不想
11/03 00:28, 36F

11/03 00:28, , 37F
L兄講的就是我的意思..XD" 一句話就解釋完了~~
11/03 00:28, 37F

11/03 00:28, , 38F
那就無話可說....自己爽就好
11/03 00:28, 38F

11/03 00:28, , 39F
討論這一塊。我只想把焦點放在藍光傷不傷眼而已
11/03 00:28, 39F

11/03 00:29, , 40F
g兄對美工的專業與堅持我相當了解。問題是我一直都是
11/03 00:29, 40F

11/03 00:30, , 41F
針對不常欣賞藝術品,也對色彩沒有您們這些需求的一般
11/03 00:30, 41F

11/03 00:30, , 42F
攝影師用2.2修出他覺得最漂亮的效果
11/03 00:30, 42F

11/03 00:30, , 43F
使用者啊.....
11/03 00:30, 43F

11/03 00:31, , 44F
你硬要說"不,2.6我看得比較爽" 這合理嗎?
11/03 00:31, 44F

11/03 00:31, , 45F
問題是一般人不懂gamma啥鬼的使用者,會想到g兄所述的
11/03 00:31, 45F

11/03 00:31, , 46F
其實扯到攝影問題就更大了...
11/03 00:31, 46F

11/03 00:32, , 47F
拍出來的照片不一定真實,真實卻又不一定討喜...
11/03 00:32, 47F

11/03 00:32, , 48F
要把用2.2的攝影者拍的照片用最佳的方式看嗎?
11/03 00:32, 48F

11/03 00:32, , 49F
應該說,用顏色標準的螢幕 也是尊重專業創作者
11/03 00:32, 49F

11/03 00:32, , 50F
所以坦白說,我真的不想討論這塊。對於有需求的人,
11/03 00:32, 50F

11/03 00:32, , 51F
例如銳利化是不真實的,卻讓大部分人感覺更清晰。
11/03 00:32, 51F

11/03 00:32, , 52F
自然也是會去校色。
11/03 00:32, 52F

11/03 00:33, , 53F
而且也通常會得到比較好的顯示效果
11/03 00:33, 53F

11/03 00:33, , 54F
不是每個用螢幕的人都要去看那些藝術創作啊...Orz
11/03 00:33, 54F

11/03 00:34, , 55F
所以我從來都沒想要討論關於「藝術」這塊主觀的議題
11/03 00:34, 55F

11/03 00:34, , 56F
身為一個魯蛇理工宅宅,只是想告訴大家那些藍光傷眼
11/03 00:34, 56F

11/03 00:34, , 57F
的論述有問題啊....Orz
11/03 00:34, 57F

11/03 00:37, , 58F
藍光傷眼確實是迷思....
11/03 00:37, 58F

11/03 00:39, , 59F
藍光或許傷眼,但因為W-LED的藍光較多,就說使用該背光的
11/03 00:39, 59F

11/03 00:39, , 60F
TFT-LCD傷眼實在很奇怪。
11/03 00:39, 60F

11/03 00:40, , 61F
最好顯示出來藍光多太多,眼睛會看不出來啦。
11/03 00:40, 61F

11/03 00:44, , 62F
不過這是就色彩的方面,閃爍方面就不知道了。
11/03 00:44, 62F

11/03 00:45, , 63F
這部分可以做個對照組實驗
11/03 00:45, 63F

11/03 00:47, , 64F
正好我手邊有GW2750和GW2760S各一台...該實驗一下嗎?XD
11/03 00:47, 64F

11/03 00:56, , 65F
問題這該怎麼實驗.真的找個黑色箱子裁個洞,把螢幕丟進去嗎
11/03 00:56, 65F

11/03 01:25, , 66F
GW2750與GW2760S是測PWM對吧xd,這個部分沒辦法自己客觀的
11/03 01:25, 66F

11/03 01:26, , 67F
驗證,因為PWM是"看的出來"的,所以有可能因為認知到PWM的
11/03 01:26, 67F

11/03 01:26, , 68F
特徵而感到不喜歡而產生心理疲勞,PWM必須靠醫學實驗來驗證
11/03 01:26, 68F

11/03 01:27, , 69F
主觀觀察可能得不出什麼結論xd.
11/03 01:27, 69F

11/03 01:27, , 70F
LED與CCFL則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測試,消去所有可識別為
11/03 01:27, 70F

11/03 01:28, , 71F
LED或CCFL背光的特徵,例如邊框蓋起來,面板選一樣的,
11/03 01:28, 71F

11/03 01:28, , 72F
表面處理一樣,並且校色至接近一致,然後在CCFL那台上寫一個
11/03 01:28, 72F

11/03 01:29, , 73F
標籤叫做LED,然後請10位不知情的測試者以各種順序使用兩台
11/03 01:29, 73F

11/03 01:29, , 74F
後,請他們猜哪台是CCFL哪台是LED,結果應該相當有趣xd
11/03 01:29, 74F

11/03 02:00, , 75F
印象中是不是eizo有做過實驗?
11/03 02:00, 75F

11/04 08:58, , 76F
eizo那個實驗我沒記錯的話樣本數太少
11/04 08:58, 76F
文章代碼(AID): #1ITHbw-n (LC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THbw-n (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