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劉教授, 我實在無法同意你的政策意見

看板KMT作者 (^^y)時間13年前 (2010/11/08 01: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18 (看更多)
※ 引述《richardleo (戰吧!)》之銘言: : 之前看了政論節目,李永萍有為了這項政策作解釋。 : 我這邊稍微引述寫成我認知的意思,不過詳細可以到youtube去查看。 : 她的意思大概就是:雖然房價很高,但是點燈率很低。就是說沒人住! : 加上房價高,人口流失。這樣造成附近的經濟活動力有下降的趨勢。 : 附近的國小國中的人數也跟著下降。地方政府稅收下降以及公共設施沒人使用而浪費了。 : 可以這樣想像:白天也許人潮洶湧,下班之後可能就一片蕭條。(誇張化) 國外就是這樣,華盛頓市中心一堆豪宅,生活機能普普,白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晚上只是幾個點稍微熱鬧一點(商店聚集地),其他地方人也是少少的。 國中小的人數變少可以撤掉,反正再近,那些有錢人也不會捨得讓小孩走路上下學的。 公共設施怎麼會沒人用?白天很多人使用就夠啦。 喜歡豪宅的就要耐得住寂寞,喜歡熱鬧的就不要沒事把房價炒得半天高再回來抱怨。 怎麼大家都離我而去.. 總覺得這些不是在市中心蓋社會住宅的理由。 : 於是社會住宅,不但舒緩高房價且可以增加地區繁榮。 : 那麼劉教授的講法,我的感覺比較像是怕資源分配的問題。 : 他有說:那麼這一千戶是誰去住?我也想去住。 社會住宅應該不能買賣吧,我猜會不會對普通房子的租金產生很大影響,但是對房子 的售價影響還是有限?因為會去住社會住宅的,應該跟炒房的不是同一批人吧? 所以我對社會住宅舒緩高房價的說法存疑。 增加地區繁榮這點也很奇怪,是怎樣的繁榮?替誰服務的繁榮? 這樣的講法有點像是炒房的有錢人把該區做小生意的都趕跑了,覺得生活乏味。 所以政府應該要引進社會住宅,把做小生意的人再找回來,替有錢人服務? 畢竟做小生意的本來就是跟著需要社會住宅的族群在跑,我們一般人的生活空間 中應該從來都不缺繁榮與方便吧,夜市,菜市場,小商店組成的侷促空間,一直 都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形態,豪宅追求的安靜與舒適與所謂的繁榮不是本來就是對立的嗎? 前一陣子還聽到有信義區居民在抗議信義區蓋太多房子,來的人太多呢。 : 但是不管是社會住宅誰去住,或是地上權賣掉去補助房租, : 我想都會有個問題:誰能去住?誰能獲得補助? : 以在台北市工作的人口來說,我相信應該能取得補助的人都會像抽到樂透一樣幸運。 : 這樣應該會造成更大的反彈聲浪。 這點我覺得只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應該是還好。 : 我反而覺得為了抑制高房價不能單靠單一手段, : 除了社會住宅外,地方政府區域性的針對房屋、土地的相關稅制作個調整。 我覺得不用抑制高房價,政府如果真的想讓人人都買得起房子,該做的應該就是 現在正在做的--把大眾運輸工具做好,把捷運路網蓋好。讓年輕人剛開始打拼在 土城買房子,有點小成就就搬到板橋,真正事業成功再搬進台北市。 當然如果台中高雄的經濟有起色可以替台北分攤掉一點責任,那才是真正解決問題。 要不然越來越多人投入職場,又一味的往台北這個已經沒有發展空間的地方跑。 房價要不漲才奇怪。 : 我這邊要強調區域性,因為目前高房價只在台北可見。也許台中七期也可看見 : 題外話:我住台中,不過七期那邊我之前去辦事情,也是感覺很淒涼。 : 沒什麼人的感覺。 台中七期就很像國外阿...純住宅區,商業活動聚集在特定地區。 喜不喜歡見仁見智,但我是還蠻喜歡這種單純的環境。 另外高雄的清靜我也很喜歡,房價又便宜,如果找得到工作高雄才是我的首選。 : 還要加上銀行強制的手段才能看出成效。 : 不過做得到嗎?也許共產國家比較容易做得到,台灣是自由市場。 : 我想應該有難度吧。 : 不過我也不是經濟達人,沒學過什麼經濟學。只是理所當然的這樣想,希望大家指教。 請多多指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238.185
文章代碼(AID): #1Crj-29Z (KM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6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Crj-29Z (K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