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復健科醫師和治療師開戰啦~~

看板Gossiping作者 (水印)時間4年前 (2019/12/13 20:56), 4年前編輯推噓6(11531)
留言47則, 1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6/19 (看更多)
我是覺得討論的對象如果是身體無不適, 本身也沒有高強度運動習慣, 也不熟悉復健和物理治療領域的人, 跟這些人討論不會有啥交集. 我不是醫科相關出身的, 職業也跟這個行業無任何交集, 但我本身有在運動(舉重), 因為運動的強度和風險較高, 所以常會接觸到物理治療師 職能治療師和復健科醫師. 我在健身房也有認識幾位物理和職能治療師. 以一般人的角度來看, 假設你現在年過30, 然後因為工作或生活習慣的關係, 開始出現肩頸 下背痠痛的情況, 那先去診所找復健科醫師診斷, 醫師診斷後排除"有病"或是有"身體結構損傷"之後, 之後就沒醫師的事了... 之後能給你幫助的就是物理治療師的領域. 當然醫師應該也是能做拉, 但是150的門診費, 醫師不會耗在你身上太多時間. 那如果後續的處理都交由物理治療師, 那麼收益是否也該全給物治師呢? 如果這樣, 醫師那邊少抽一筆, 民眾這邊負擔的費用能不能更低一些. 或者說民眾在接受物治師一對一治療的收費是否能更便宜些, 這是我比較關心的部分. 一般復健科診所的電療 熱敷那都是沒用的, 安慰劑效果而已. 但是你只花150的門診費的話, 通常能得到的就只有這些. 如果你的身體不適是來自長期不良生活習慣, 或是高強度運動導致, 又或者還有身體老化的因素, 怎麼可能只靠儀器電一電就能改善... 就民眾的角度來看, 台灣目前在這方面的法規確實很落後, 因為民眾在尋求幫助時往往遇到的情況是這樣, 去骨科 復健科看, 醫生說沒有"病" "損傷" 然後就是開個肌肉鬆弛劑+消炎藥, 或是電療 熱敷, 就把你打發了. 如果說你是像我一樣, 雖然不是醫科出身, 但因為運動訓練的關係 有了解一些基礎的人體 結構 肌肉 甚至一點解剖學的知識, 那當你在看診期間向醫師提出及時問題時也許還能得到些較有用的資訊, 但對一般完全無相關知識的民眾來說, 醫師通常也懶得跟你解釋這麼多. OK好, 我知道真正能給我幫助的是物治師, 但其實物治的涵蓋範圍也挺大, 台北物理治療所的行情大約是一小時1500, 那我又要如何去挑選符合我需求的物治師? 高齡者老化引起的下背痛, 職業勞損導致的下背痛, 高強度運動導致的下背痛 我要如何知道哪一家的物治師擅長的分野是哪種? 身體各部位出現痠痛不適是現代人常常有的症狀, 不管是勞動工作者或是白領工作者都會因為工作型態的關係 而出現不同的徵狀, 但往往這些徵狀又很"典型" 出現的徵狀有時會大幅地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 但是去了醫院, 醫師又說你"沒病" 這種時候民眾就很容易出現求助無門的感受, 同時也很困擾, 我到底該找誰來幫我處理我身體的問題? 事實上, 台灣一些國術館 推拿 整復中心,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得到發展的機會. 因為民眾無法得到透明 清楚的管道和資訊, 往往只能靠親友間的"口耳相傳" 那既然是靠口耳相傳, 那證照學歷什麼的就不那麼重要了. 我知道台灣的醫師地位高大上是有理由的, 畢竟從考上醫大開始, 直到能拿到"主治醫師"身分, 整個過程要花上十年以上, 台灣的醫師培訓過程很長也很嚴謹, 所以波波醫師才會這麼受到反彈, 因為素質就不能比唄. 喔對了, 我聽說youtube的一分鐘健身教室, 史考特醫師最近也取得 主治醫師證照了, 在這邊先恭喜他, 也希望未來不要因為工作繁忙而減少發片. 總之, 台灣在在方面的醫療法規相當落後是事實, 民眾在這方面的知識也不足, 而在尋求幫助時得到的資訊更是不夠清晰 透明, 雖然現在也有類似"三個字"這類的網紅物治師在做推廣, 但這些知識要在民眾間普及還很遙遠, 諷刺的是, 復健科醫師 物理職能治療師等 對於現代人來說, 可能對你生活品質和健康的影響 比耳鼻喉科 牙科等來的更為密切, 但大眾卻又對此相當陌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44.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76241804.A.045.html

12/13 20:57, 4年前 , 1F
專業推
12/13 20:57, 1F

12/13 20:58, 4年前 , 2F
對阿
12/13 20:58, 2F

12/13 20:59, 4年前 , 3F
優文
12/13 20:59, 3F

12/13 20:59, 4年前 , 4F
我覺得很多身體問題根本原因就是骨盆歪掉
12/13 20:59, 4F

12/13 20:59, 4年前 , 5F
在翹腳ㄚ 翹乎你爽!
12/13 20:59, 5F

12/13 21:05, 4年前 , 6F
真的 復健科醫生真的沒什麼用 還不讓出診斷
12/13 21:05, 6F

12/13 21:05, 4年前 , 7F
12/13 21:05, 7F

12/13 21:07, 4年前 , 8F
要徒手治療還要收費便宜,應該也不是治
12/13 21:07, 8F

12/13 21:08, 4年前 , 9F
療師期望的啦。 獨立接案的健身教練課也
12/13 21:08, 9F

12/13 21:08, 4年前 , 10F
不會都比在大健身房有抽成的便宜吧
12/13 21:08, 10F

12/13 21:10, 4年前 , 11F
骨科大不是說過脊椎歪掉是天生的嗎
12/13 21:10, 11F

12/13 21:13, 4年前 , 12F
下一篇,給藥藥師,打針護理師,醫師
12/13 21:13, 12F

12/13 21:14, 4年前 , 13F
給了什麼治療和幫助,為什麼要抽一筆
12/13 21:14, 13F
當初醫 藥分家也是吵很大啊, 但是藥師成功了 術業本來就有專攻唄. ※ 編輯: watwmark (1.171.144.135 臺灣), 12/13/2019 21:23:09

12/13 21:26, 4年前 , 14F
醫藥分業,拿藥也要有醫師處方籤啊。
12/13 21:26, 14F

12/13 21:26, 4年前 , 15F
不是啊 診斷仍然是醫師的專業,也是先有
12/13 21:26, 15F

12/13 21:26, 4年前 , 16F
你既然知道術業有專攻,怎麼會覺得一
12/13 21:26, 16F

12/13 21:26, 4年前 , 17F
醫師診斷開處方籤再給藥師調劑啊,為什麼
12/13 21:26, 17F

12/13 21:26, 4年前 , 18F
一堆人診斷跟治療分不出來?
12/13 21:26, 18F

12/13 21:26, 4年前 , 19F
個12年培養出來的復健科醫師,只會講
12/13 21:26, 19F

12/13 21:26, 4年前 , 20F
有病沒病收150這樣?
12/13 21:26, 20F

12/13 21:27, 4年前 , 21F
因為復健科醫師不會幫你徒手所以把診斷轉
12/13 21:27, 21F

12/13 21:27, 4年前 , 22F
成治療師的工作?
12/13 21:27, 22F

12/13 21:31, 4年前 , 23F
醫師診斷只一次150 然後治療師以後每次1500
12/13 21:31, 23F

12/13 21:33, 4年前 , 24F
樓上傻了啊 150不含健保補助呵呵 含健保
12/13 21:33, 24F

12/13 21:33, 4年前 , 25F
就不只1500了啦呵呵
12/13 21:33, 25F

12/13 21:35, 4年前 , 26F
給你健保多個三百多好了 一個病人就只500
12/13 21:35, 26F

12/13 21:36, 4年前 , 27F
加上藥費多100好了 以後治療費全給治療師賺
12/13 21:36, 27F

12/13 21:52, 4年前 , 28F
一個病人值五百 PT 一小時至少可以跑 五
12/13 21:52, 28F

12/13 21:52, 4年前 , 29F
組簡單與中複 個案
12/13 21:52, 29F

12/13 21:52, 4年前 , 30F
醫生抽1700以上 又對民眾沒有療效 還有
12/13 21:52, 30F

12/13 21:52, 4年前 , 31F
額外檢查費 好不好賺?
12/13 21:52, 31F

12/13 21:55, 4年前 , 32F
況且拿健保比自費 根本是不同層級的醫療
12/13 21:55, 32F

12/13 21:55, 4年前 , 33F
品質,你可以沒帶健保卡去看自費醫師 那
12/13 21:55, 33F

12/13 21:55, 4年前 , 34F
個錢可不是小數目呵呵
12/13 21:55, 34F

12/13 23:00, 4年前 , 35F
12/13 23:00, 35F

12/14 00:39, 4年前 , 36F
遇到一堆醫生只會寫XX痛 然後熱敷 IFC T
12/14 00:39, 36F

12/14 00:39, 4年前 , 37F
ENS 再來個拉腰拉脖子 或是超音波 還要
12/14 00:39, 37F

12/14 00:39, 4年前 , 38F
覺得這醫生好棒棒嗎..
12/14 00:39, 38F

12/14 11:40, 4年前 , 39F
最後能幫助你的不是醫師, 也不是任何治療
12/14 11:40, 39F

12/14 11:40, 4年前 , 40F
師, 是你自己!
12/14 11:40, 40F

12/14 11:43, 4年前 , 41F
把自己講的太神的醫師、治療師,把自己的
12/14 11:43, 41F

12/14 11:43, 4年前 , 42F
健康責任賴到別人身上的病人,都很有問題。
12/14 11:43, 42F

12/14 11:45, 4年前 , 43F
以牙醫來講最明顯, 蛀牙經醫師根管治療之
12/14 11:45, 43F

12/14 11:45, 4年前 , 44F
後, 每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間刷,是病人
12/14 11:45, 44F

12/14 11:45, 4年前 , 45F
自己的責任
12/14 11:45, 45F

12/14 11:47, 4年前 , 46F
任何號稱要替你守護什麼,叫你一直花錢的,
12/14 11:47, 46F

12/14 11:48, 4年前 , 47F
都要有所保留。
12/14 11:48, 47F
文章代碼(AID): #1TyugC15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6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TyugC15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