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台灣教育的失敗,首推二大功臣,

看板Education作者 (新弦)時間12年前 (2012/02/04 00:22), 編輯推噓12(13149)
留言6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5 (看更多)
台灣是一個完全沒有法治觀念的國家,從這篇荒唐的文章就可以看出來。 如果沒有李遠哲和史英兩位,就不會有文中這樣的學生? 在他們提出他們的主張之前,就不會有文中這樣的學生? 從教改到現在,歷經了多少教育部長,體制內可以制定政策的他們都沒有被追就功過 卻來怪罪從來沒有進過教育部的這兩位先生? 這位老師的偏見恐怕也存在很多教師之中。 你體制內的政務官沒有自己的主張和理想,把政策中負面的效果怪到體制外的學者? 再反向思考,制度很難完美,尤其是教育制度。 如果台灣教育制度維持教改前的制度維持到現在,社會會是什麼光景?那真的好嗎? 上一代總是看不慣下一代,下一代總是責怪上一代 但是你不要看不起草莓族,E世代,他們會很多你LKK不會的東西, 也許紀律差一點,也許比較不踏實,但是他們追夢的勇氣,他們思考事情的創意 你教改前的那一代沒得比。 翻翻20年前的台清交畢業冊,現在的台清交學生沒輸給你什麼專業 還多了青春應有的活力 教改失敗?有沒有想想這一代當父母的有沒有比較成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189.58

02/04 03:22, , 1F
逐夢不夠踏實 惡夢 創意無視現實 跳tone
02/04 03:22, 1F

02/04 03:24, , 2F
只拿台清交比? 怎麼不拿現在科大跟過去五專比?
02/04 03:24, 2F

02/04 03:24, , 3F
青春活力? 過去建中整體在社團的活力比現在多很多
02/04 03:24, 3F

02/04 03:25, , 4F
現在建中玩社團的少很多 都跑去補習了 = =
02/04 03:25, 4F

02/04 10:31, , 5F
02/04 10:31, 5F

02/04 13:06, , 6F
現在科大跟五專就不同學制,比較方法有沒有這麼隨便
02/04 13:06, 6F

02/04 13:07, , 7F
亂比一通,乾脆高中比科大好了
02/04 13:07, 7F

02/04 14:24, , 8F
人都是愛抱怨的 覺得過去很美好
02/04 14:24, 8F

02/04 15:04, , 9F
這串看下來幾乎會讓人誤以為教改=零體罰
02/04 15:04, 9F

02/04 15:05, , 10F
找幾個大家都熟悉的人 然後把錯歸給他們 很省心
02/04 15:05, 10F

02/05 00:29, , 11F
一樓:沒有人有能力比較全部學生,但我的學生台清交居多
02/05 00:29, 11F

02/05 00:29, , 12F
所以難免失之偏頗,抱歉。
02/05 00:29, 12F

02/05 00:29, , 13F
但至少不同時代相同PR值,可以參考參考。
02/05 00:29, 13F

02/05 00:30, , 14F
就是因為沒有法治觀念,再好的體制也沒甚麼用處不是嗎~~
02/05 00:30, 14F

02/05 00:36, , 15F
另外再一樓,網路已經使得全體學生不再(或不必)熱衷社團
02/05 00:36, 15F

02/05 00:37, , 16F
這可完全不代表建中學生活力降低。以往建中生儘管思想
02/05 00:37, 16F

02/05 00:37, , 17F
奔放,但表達的活潑性和多變性畢竟是被壓抑的。參考
02/05 00:37, 17F

02/05 00:38, , 18F
不客氣的講,舊式教育讓學生清一色的"呆"化。
02/05 00:38, 18F

02/05 00:52, , 19F
但不少五專改制科大後 基礎訓練反而變差了
02/05 00:52, 19F

02/05 00:53, , 20F
你看到的 都是基礎學科頂尖的學生 但技職教育?
02/05 00:53, 20F

02/05 00:58, , 21F
另外 也不是每所學校都真的都轉型了 還很多還是死板...
02/05 00:58, 21F

02/05 01:01, , 22F
並不是說教育不需要改變 而是教改到底有沒有達到目標
02/05 01:01, 22F

02/05 23:58, , 23F
台灣的問題就是缺乏責任政治的觀念。所以疊床架屋搞一個教改,
02/05 23:58, 23F

02/05 23:59, , 24F
會,請了一堆非專業的人來指導教改,然後改失敗了完全不用負
02/05 23:59, 24F

02/06 00:00, , 25F
責。請記得,李遠哲是教改會召集人,不是什麼你說體制外的人
02/06 00:00, 25F

02/06 00:01, , 26F
士。史英就更糟糕了,什麼也不是,卻掐住媒體自居民意,以利
02/06 00:01, 26F

02/06 00:02, , 27F
益團體角色掌握教育政策走向,好一個不用負責啊!多爽,事情
02/06 00:02, 27F

02/06 00:03, , 28F
要照他們講的方式做,做錯了他們不用負責。本篇作者基本的責
02/06 00:03, 28F

02/06 00:04, , 29F
任政治,權責相符的概念都沒有,還有什麼好談的。
02/06 00:04, 29F

02/06 00:12, , 30F
哈哈哈 李遠哲還道過歉 我從沒看過教育部次長司長道過歉
02/06 00:12, 30F

02/06 00:15, , 31F
教育部的改革跟教改會的也不一樣 教育部改的真的很"專業"
02/06 00:15, 31F

02/06 10:39, , 32F
我不知道一個召集人有什麼實質責任,特別是還被拒絕。
02/06 10:39, 32F

02/06 10:39, , 33F
既然要談責任政治,那一定是政府官員要負責
02/06 10:39, 33F

02/06 10:40, , 34F
還是責任政治有其他解釋方式?
02/06 10:40, 34F

02/06 10:50, , 35F
決策是政府官員做的還是召集人做的? 這很簡單吧
02/06 10:50, 35F

02/06 10:50, , 36F
若李要負責,我都不知道台灣可以審查言論了
02/06 10:50, 36F

02/06 13:01, , 37F
李遠哲道歉是因為他是教改會裡小咖的 又是召集人 有知名度
02/06 13:01, 37F

02/06 13:03, , 38F
教改會沒有權力這句話其實不對 委員中後來當行政院長
02/06 13:03, 38F

02/06 13:04, , 39F
教育部官員 行政院官員者一堆
02/06 13:04, 39F

02/06 13:09, , 40F
當時教改會的功用 其實是向行政院針對教育提出改革方向
02/06 13:09, 40F

02/06 13:10, , 41F
基本上只是方向 如何做還是要靠教育官員的執行
02/06 13:10, 41F

02/06 13:12, , 42F
然後 當教改會解散後 裡面的委員當教育官員的 若去看他們
02/06 13:12, 42F

02/06 13:13, , 43F
教育理念 會發現就是教改會的東西 名義上解散了 但實質上
02/06 13:13, 43F

02/06 13:14, , 44F
卻一直影響教育政策 甚至比教改會時還有力量
02/06 13:14, 44F

02/06 13:15, , 45F
萬一做得不好 就有教改會這個擋箭牌 然後有知名度的召集人
02/06 13:15, 45F

02/06 13:15, , 46F
就會變成箭靶 一般人可能只知道李遠哲是教改會的 但像後來
02/06 13:15, 46F

02/06 13:16, , 47F
當行政院長的劉兆玄 游錫堃 教育部長的黃榮村 次長楊國賜
02/06 13:16, 47F

02/06 13:18, , 48F
就很少被提及要為教改負責
02/06 13:18, 48F

02/06 16:25, , 49F
樓上補充的甚好
02/06 16:25, 49F

02/06 17:12, , 50F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注意到另一部份次長司長未必同意教改會
02/06 17:12, 50F

02/12 14:18, , 51F
教育部次長出來道歉?為何部長不出來道歉?院長不出來道歉?
02/12 14:18, 51F

02/12 14:20, , 52F
因為他們是政治人物,道歉跟放屁一樣簡單沒意義。為了選票與
02/12 14:20, 52F

02/12 14:21, , 53F
官路,說道歉就道歉,哪值得一提。李遠哲道歉,代表他的風骨
02/12 14:21, 53F

02/12 14:21, , 54F
也代表真誠想改善教育環境者的反思,誰會期待教育部長道歉?
02/12 14:21, 54F

02/12 20:42, , 55F
真慘 結果教育改革外行道歉 少有人問"內行"出了甚麼問題
02/12 20:42, 55F

02/12 20:42, , 56F
嗚呼
02/12 20:42, 56F

02/12 21:17, , 57F
乾脆請PTT站長出來道歉好了
02/12 21:17, 57F

02/13 23:09, , 58F
其實什麼什麼委員會成立的目的就是扛責任(背黑鍋)
02/13 23:09, 58F

02/13 23:09, , 59F
教育部旗下就有八十幾個委員會 委員是教育部找的 這樣就知
02/13 23:09, 59F

02/13 23:10, , 60F
道這些委員會的成員一定是支持教育部立場的
02/13 23:10, 60F

02/13 23:10, , 61F
然後有相關的決策 就會以尊重該相關的委員會意見辦理
02/13 23:10, 61F

02/13 23:11, , 62F
出包就推給該委員會 部長本身也是行政院長的擋箭牌
02/13 23:11, 62F

02/13 23:12, , 63F
行政院長要達到某個目標也是指示部長做 不做就換人
02/13 23:12, 63F
文章代碼(AID): #1FB0dZIa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FB0dZ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