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教師滿街師培政策挨轟◎中央日報

看板Education作者 (yayaya)時間18年前 (2006/05/26 16:19),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 (看更多)
http://tw.news.yahoo.com/060512/45/34oq1.html 【中央日報 張達智.臺北訊】 今年臺北市教師聯合甄選名額二十名,預估將有一萬二千人報考,明年臺北市甚至可能不 辦聯合甄選,流浪教師問題引發各界關注。但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長史英反問,從來沒 有數學系何去何從、中文系何去何從的問題,為什麼會有師資培育何去何從的說法?提醒教 育問題改革,應從觀念轉化做起。 由臺灣民主基金會主辦的「師資培育何去何從」座談會,昨晚在臺北教育大學舉行,受邀 來賓包括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劉源俊、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臺北教育大學教授吳清山和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長史英。 史英率先向現場學生提問,他說,他是臺大數學系畢業的,從來沒有人問數學系何去何從 ,為什麼要問師資培育何去何從?如果「流浪教師」很多,那麼流浪數學家、流浪文學家更 多,甚至只要年滿四十三歲、又有學士資格的人,都可稱為「流浪總統」,那更是滿街都是 。史英認為,這是觀念問題,如果過去吃大鍋飯的觀念不能轉變,「何去何從」的問題永遠 存在,其他科系畢業生求職(新聞、網站)都會遇到碰壁問題,何獨取得教師資格的人不然? 提升師資培育品質方面,史英提到十年教改(新聞、網站)、九年一貫(新聞、網站)現在為 人詬病,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教改中沒有針對「師資培育」的部分著墨,如果老師的老師都 有問題,怎能期望培育出優秀師資?他認為,所有開「教材教法」課程的教授都應該到中小 學真正教過,有實務經驗才不致流於空談。 吳清山教授則指出,原本的師範教育法改為師資培育法,最大用意是開放,但經濟惡化、 少子化和多元化打倒了師資培育。他認為,現在的教育大學學生應培養第二專長,儲備轉業 能力,師資培育機構應有退場機制,透過評鑑,淘汰績效不佳的學校。同時應降低班級數, 增加老師聘用。此外不適任老師仍多,應加速有效處理。 吳忠泰理事長強調,全面降低班級人數到三十人是現階段增加老師聘用的有效方法,他並 批評目前保留缺額的作法應改善,某些學校甚至要缺額達百分之四十才開放甄選,非常糟糕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2.133

05/26 17:04, , 1F
這個要推一下
05/26 17:04, 1F

07/07 15:45, , 2F
降低班級人數只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07/07 15:45, 2F

07/07 15:46, , 3F
將來如果越來越少人生小孩 那班級數要一
07/07 15:46, 3F

07/07 15:46, , 4F
降嗎? 少子化根本無解
07/07 15:46, 4F

07/07 15:46, , 5F
不要以為經濟好一點 大家就會多想生小孩
07/07 15:46, 5F

07/07 15:47, , 6F
現在想當頂客族的 多的是
07/07 15:47, 6F

12/16 16:48, , 7F
經濟不好的話,會有更多人當頂客族..
12/16 16:48, 7F
文章代碼(AID): #14ThdvpI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4ThdvpI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