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上課說話 藤條打到斷 國中生半夜常哭醒

看板Education作者 (N￾N )時間18年前 (2005/12/29 10: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45 (看更多)
※ 引述《senza (逆髮)》之銘言: : 說了那麼多,還是為許多「不得不然的體罰」合理化,不是嗎? : 所以你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教育局賦予你權利, : 在你無能為力,無心管教,沒有時間好好講的時候可以打孩子,是嗎? : 反正打了最快,打了孩子就乖了,管他後續會怎麼樣,是嗎? : 反正當下他乖乖聽我的話就好,在其他情況環境之下隨便都沒關係,是嗎? : 反正他在我的課堂乖乖聽話, : 而讓學生養成對待溫柔或是對他們諄諄教誨的教師反而不尊重, : 因為這些老師不會打人是嗎? : 好像你的思維從來沒有想過,在完全的零體罰之下, : 該怎麼處理這些問題? : 因為麻煩吧。:p : 然後你一再地要人家提出方式,說我不能以問話來質問你? : 我無法相信這樣的話語是出自於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口中, : 每個情況,每個孩子,每個老師碰到的情況都是特殊而有個別性的, : 你只是廣泛的說老師「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 然後就將邏輯指向「所以在非常情況下老師還是非得打孩子不可」, : 接著便是質問我「喜歡用疑問句丟問題出來,卻看不到具體的辦法」 : 那麼,你又有提出任何「讓你非打不可的特殊情況」嗎? : 你可以提出某個學生被你打了之後就變成這社會的中堅份子嗎? : 你要不要先去寫一篇論文,題目是「論體罰與成就的關係」? : 我現在如果有一點成就,跟老師打不打一點關係都沒有, : 更何況老師打人通常不是因為我不乖,而是因為其他莫名其妙的因素, : 包括沒有帶手帕衛生紙,在老師遲到上課前跟同學借橡皮擦,分數沒有到一百。 : 這些跟打不打有什麼關連? : 我弟弟曾被打到進醫院,因為他被老師誣賴偷東西,而他當時不太會講話, : 在牆壁上抓到十指出血。 : 而他現在是醫生,是那個體罰他的老師的關係嗎?我告訴你!絕不是! : 我身邊的朋友都有一大堆被打的斑斑血淚史,而他們都是社會的中堅份子, : 有一個人感謝老師打他們嗎?並沒有! : 甚至每個人都可以舉出一大堆例子,例如:國中時候的訓導主任多麼機車, : 把一堆本來就很頑劣的孩子打出了校門, : 上個禮拜還在新聞上看到這個同學進了監獄。 : 你還要更多的反證嗎?那我可以繼續提供給你。 : 當然,以前有那種本來頑劣不堪被老師打到回頭的, : 但是這是多數嗎?你統計過嗎? : 但是那些老師是像你一樣,像這篇題目中的老師一般, : 因為時間不夠,因為學生上課講話,沒有辦法管教才打的嗎? : 他們在當時也許打了學生,但是他們是否花了其他更大的心力去輔導學生? : 難道就只是把藤條打斷孩子就乖乖變好嗎? : 除了那種天生基因有問題,或是精神障礙的人以外, : 哪一個人的頑劣,哪一個人的不會唸書,哪一個人的反社會人格,不是有原因的? : 教育工作者可以忽視這一切,反正對於這些難教的學生「打了就對了」?? : 傷害與暴力永遠只能招致傷害與暴力,這是不變的道理。 哦..建議你..把所有刑法都廢除掉.. 因為傷害與暴力永遠只能招致傷害與暴力........ 那些人在侵犯別人的權益的時候.. 有沒有考慮到別人的人權嗎!? 你講的例子可以代表現今教育界的常態嗎?? 還是只是代表你的不滿?? 為什麼你一再強調學生不斷被打..而沒強調學生做錯了什麼事?? 這是"人"的問題..而不是制度本身.. 為什麼什麼事情都不看來龍去脈..而只看到"老師體罰學生"?? 現在教育的現況..早就變成學生不服管教.. 當面罵老師"x你娘"..翻桌子..打老師......... 你還覺得"適度"的體罰是不必要的嗎!! 若您還認為"零體罰"是必要的.. 那..我希望..有一天..若你的小孩在學校被同班流氓打個半死.. 老師不敢管..然後跟你說.. "現在不能體罰..學生就是頑劣..老師講不聽..又不能做適當處置..學生可以打老師.. 老師罵學生還會被說傷學生自尊心" 希望到時你能很開心的說.."好啊..不體罰學生很好啊!!" 我不贊成太過份的體罰.. 但是當其他人的權益都已受損的時候..適度的體罰是必要的!! 一個人不會尊重他人..憑什麼要別人尊重他?? 我是覺得老師應該要自保.. 只要是在處理學生事情的時候..全部"偷偷"錄影下來...... 因為現在的學生很會賴..家長又超不明事理的溺愛學生.. 到時如果有什麼爭議.. 我是建議..老師不要再退縮了......."告"..就對了!! 告家長誹謗..順便告來處理的教育官員瀆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38.71
文章代碼(AID): #13iqyemm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5 之 45 篇):
文章代碼(AID): #13iqyemm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