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以血腥的手段讓眾人敬仰你

看板Economics作者 (低調的悠閒)時間12年前 (2012/03/09 16: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1 (看更多)
※ 引述《obov (恩登)》之銘言: : ※ 引述《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之銘言: : : 不用到戰場上就可以知道人殺到眼紅的樣子 : : 商紂王是一例,董卓也是 : : 不但把漢靈帝的後宮通通收編 : : 還常常在宴會上隨機挑大臣拖出去殺 : : 心理學另有 Paul Milgram 所做的服從權威實驗,有搬上銀幕 : : (想看書的參考《路西法效應》,電影是《叛獄風雲》) : : 無論是張獻忠的七殺碑也好,商紂王或董卓也好 : : 拿這些來合理化,都會顯得很愚蠢 : 哪裡愚蠢? : 我反而覺得紂王張獻忠這兩個例子有問題 : 對歷史稍有接觸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兩者很可能只是被後世當權者醜化 : 話說我也沒看到董卓像你講的那樣亂殺 : --不過董卓殺大臣跟"戰場上"殺紅眼是兩回事吧? 回歸 mk2 的說法 他先提以前糧食戰爭的血腥,上戰場會殺到眼紅來對照 能夠這樣比的嗎?(那以後竊賊都用他只是偷,沒有殺人的辯解帶過好了) 人的殘酷只有上戰場才會爆發嗎? 最重要的是,這是二擇一的情況嗎?(不這樣就會倒退回原始戰爭殺紅眼?) 所以我認為用那種方式來合理化很愚蠢 那是右派常用的一種說服技巧(屬措辭學範圍,rhetoric) 比如 Thomas Friedman 在《世界是平的》用過,但未必經得起邏輯與事實的檢驗 董卓那邊是根據易中天的品三國一系列演講(第四集:能臣之路) 你不妨提出那兩位其實是被醜化的翻案史料,我也可以多見識一下 前幾天東森電視台的節目還講了北齊高洋、明朝朱棣等皇帝的嗜殺 同樣說明人類的殘酷不是在戰場上才爆發 : : 國際關係倒會探討一些 : : "理論上",是有透過加強貿易互存度以減少開戰可能性的說法 : : 過去也有人說兩岸貿易依存度增加的話,就可以減少打仗機率 : : 但這論調其實在一次大戰前就已經出現過,那時候的貿易往來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 : : 20世紀中期反而還降低(參考《全球化迷思》) : 20世紀中期沒爆發大規模戰爭的關鍵因素,就是原子彈&相互保證毀滅->冷戰這些東西 : 一次大戰背景因素講起來也很複雜,哪可能是經濟貿易可以概括的? mk2 說法是,用貿易取代戰爭是經濟學引導的慈悲做法 一來,經濟學不是在教這個 再者,用貿易取代戰爭的說法早在一戰前便有人提,且經不起檢驗 你這段回文根本在狀況外,風馬牛不相及 而且在講 20 世紀中期降低的,是貿易來往程度,不是戰爭 : : 有些左派會砲這種一戰前大談國貿興盛帶來和平的右派,因為沒多久以後就開戰了 : : 這東西其實沒那麼單純,如果中東、中南美不是因為石油礦藏,美國會把黑手介入嗎? : : 難道美國沒有其他購買的管道嗎? : 那不然你認為應該誰來介入? : 很多經濟理論都是基於某些假設,套到國際關係上不適用本來就沒啥好奇怪的? : 倒是美元-石油-強大軍事力帶來的和平穩定,你我都是受益者 : 難不成人民幣or其他大國貨幣為主的體制才是最好的? 這邊是第三,點明貿易離不開政治,像美國會干預他國內政以取得經濟利益 (國際關係名言:外交是內政的延伸) 你又再次狀況外,才會說出認為誰該介入說這種莫名其妙的話 : : 把時間往前推到帝國主義時代,那就反過來是用戰爭來增加貿易的可能性 : : 日本的江戶幕府、清末都是例子 : 為甚麼會需要用戰爭來增加貿易的可能性 : 那就是因為清在當時持續對歐洲進行不對等的貿易,造成歐洲白銀流出 : 江戶幕府則是偏要只跟幾國做生意,害其他國家被剝皮賺一手 : 這種情況下拳頭沒別人大,被扁也只能說當權者/官員腦殘 mk2 說法是貿易取代戰爭 我只要指出,戰爭在過去曾經是拓展貿易的手段,兩者並非互斥的取代關係 反而能並行,這就夠了 : : 如果是如理想家描述的那種自由對等的貿易型態,那ok : : 但那篇文砲的一點是不對等貿易下(大國補貼,小國產業被摧毀),經濟學的歪曲濫用 : : 很粗略地來說,明明就不是很自由對等 : : 卻還用這種條件下做的成本效益分析來合理化現狀 : 國際間本來就是這麼回事 : 台灣不也是大量補助電子業 : 對消費者來講又如何呢? : 電子產品一年比一年便宜,效能一年比一年好 : 誰是全球化貿易的受益者? 你如果連主流經濟學的論述都不知道,就無法理解我在講什麼 另外,"補助"跟"電子產品一年比一年便宜,效能一年比一年好"無關 後者是跟產業特性(成本遞減)有關 而全球化貿易的受益者,則又是另一個問題 會把這三件事混在一起講,恰好暴露出你的經濟學知識恐怕連大一程度都沒有 : : 比方說,"就好像拿不到好薪水,過不了好生活,就怨天怨地…"這段話 : : 為什麼你薪水高,別人低?因為你貢獻的產值高是嗎? : : 產值的差異哪裡來?產業狀況、過去投入的人力資本這一類是嗎? : 薪水高低不就是老闆願意花多少錢請你而已 最起碼還有行情如何、你要多少錢才願意做這些工作 沒人是全知的,但來噓之前,請先唸點經濟學並加強閱讀能力 要別人看這種沒什麼內容又狀況外的回文很辛苦 (如果其他版友也都說看不懂我的文而狀況外,那我自當反省表達能力) 引用易中天對袁紹的評價(第十集:勝敗有憑): 他的愚蠢、固執和狂妄是三位一體的……他狂妄,所以他聽不下別人的意見, 所以他固執;因為他固執,他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他愚蠢;因為他愚蠢 ,他不知道自己的份量,所以他狂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6.183.156 ※ 編輯: DarthRaider 來自: 114.46.221.39 (03/09 18:04)
文章代碼(AID): #1FMRt5Ik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FMRt5Ik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