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國內外利率足跌活絡了債劵市場

看板Economics作者 (我是素食寶寶)時間15年前 (2009/04/23 10: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6 (看更多)
※ 引述《frankthetank (自動櫥櫃機)》之銘言: : 原文是 : 在央行貨幣政策引導下,國內外利率足跌 : 故國內外上市上櫃公司透過債劵市場, : 或是到國外發行債劵籌措資金的現象大幅增加 : 我的問題是 : 既然利息降了 為何公司不向銀行借款呢? : 如果向銀行借款 那債劵市場反而會不熱了 : 請為我解釋一下 謝謝 個人一點淺見: 原文第一段敘述本收有些問題 央行貨幣政策引導(除美國外) 應該很難影響國外利率走跌 不過 依上述第一段內容 個人試作一個簡單的情境模擬: 某國央行因產業出口競爭力等因素 長期維持低利率與低匯率政策 因而造成其國內利率較外幣利率有相當之利差 此一情形 除誘發該國出口商所賺取之出口外匯不結匯回國 (以持有外匯形式賺取較高貨幣利差) 該國之民眾亦多將手中資金 投資海外證券債券基金等商品 此時 若外國利率下滑 導致國內外利差縮水 該國原本龐大之外流資金在無利可圖 且預期外幣利率仍將持續走跌時 即可能誘使該國之國內公司 赴海外發行公司債(甚至是可轉換公司債) 藉以吸收相關資金 或者因為國內外利差縮小 加上當時該國匯率適時大幅走貶 吸引該國部分外流資金匯回該國 而該筆資金又須尋求適當之投資標的 所以成為潛在的公司債買盤 以上是很隨意的情境假設 想要表達的重點在於 利率走跌或許是公司考慮發行債券之誘因 但這只是公司債市場供給面的想法 所謂市場活絡 仍應考慮需求層面 亦即公司債潛在買盤資金的問題 簡單講就是:你想要賣公司債 也要想想 誰會跟你買?這些錢是從何管道而來?為何會突然看上公司債? 第二點 我覺得可以討論一下 銀行的角色 公司跟銀行借錢 甚至由銀行承辦國內外大型聯貸案 或者公司選擇由 投資銀行(或證券商)承銷發行公司債 這些都是公司籌資之管道 其所需負擔之成本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 能在國內外發行公司債之公司 因公司規模都不小 也常與銀行往來 倘該國貨幣市場因央行調控非常寬鬆 資金相當浮濫 該國銀行之放款部門 與證券承銷部門 都可能會積極向該國公司推銷 聯貸 發行海內外公司債 甚至增資發行新股 或發行海內外存託憑證等方式籌資 因此 即便是一家銀行 也可能因不同部門而推銷不同商品給公司選擇 銀行做為中間者的角色 其最適選擇與誘因結構也值得思考 申言之 公司債發行多為數10億甚至超過100億新台幣之交易 發行公司或公司債之承銷發行券商倘沒有事先掌握相當之潛在購買者 並不會冒然直接發行 且國內實務上所發行之公司債 多為可轉換為股票之公司債 該債券可轉換股票之設定價格與該股票之國內市價價差 甚至是 該公司債發行後 該公司國內股票隨之產生的融券放空所定價差等行為 這複雜且涉及龐大資金配置的遊戲 你覺得銀行與公司財務部(董事長夫人) 或是總裁沒有事先作完整的規劃嗎 最後 想說的一點是 即便有大量發行公司債之行為發生 都不表示公司債市場會因此活絡 因為證券市場有所謂的 初級發行市場 與 次級流通市場 發行公司債發的再多 也只是一次性效果 如果發行完畢後 債券持有人就將該債券持有到期而不進行任何交易 基本上 債券次級流通交易市場 仍是一攤死水 債券市場或公司債市場並不會因此活絡 該發行行為 頂多只能視為一種資金鎖定報酬(籌碼)的行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39.82
文章代碼(AID): #19xz33UW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9xz33UW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