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個人成就是個人決定還是環境決定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9月前 (2023/08/13 21:26), 9月前編輯推噓4(4030)
留言34則, 2人參與, 9月前最新討論串9/12 (看更多)
※ 引述《fatdoghusky (胖胖哈士奇)》之銘言: : 因為家庭較富裕甜點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少見的東西,自然更能控制自己的慾望 : 所以就這個實驗而言,環境真的沒有影響嗎~? 是,富裕家庭的小孩比較高比例會有耐心,是事實 我很早之前就說了「有錢-->較可能有德」是成立的,也是社會上的常識 但是,我前面有回過非常多同樣的問題 問題就是你對你的問題用錯回答,做的實驗設計並不能回答問題 你要做的實驗是,找一群家境通通很窮的小朋友,結果你會發現,裡面還是有很有耐心的 如果是環境決定論,窮人小孩裡面應該沒有半個有耐心的,或是非常少,只有特例 (譬如你發現他其實出生在有錢家裡,只是家道中落,或是被有錢人養過) 但並不是這樣,窮人小孩裡面只是比例少一點而已 所以個人特質還是大於環境 另一個重點是自由意志選擇 小時很沒耐心的人,成長過程中,自由意志決定自己要有耐心,能變得有耐心而能翻身 這種例子非常多 如果這種例子一個都沒有,那就是環境決定論沒錯,但這就是最大的歧視 等於說你出身低就一定是垃圾,無藥可救 但並不是如此,出身低的有決心上進幾乎都能翻身,不能翻身的通常是自甘墮落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57.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1933193.A.7B8.html ※ 編輯: plamc (111.248.157.235 臺灣), 08/13/2023 21:49:33

08/13 22:04, 9月前 , 1F
統計資料拿出來吧,以收入分成幾等分,各等分的孩子有
08/13 22:04, 1F

08/13 22:04, 9月前 , 2F
耐心的比例多少?沒有資料兩邊都在各說各話有意思嗎?
08/13 22:04, 2F

08/13 22:27, 9月前 , 3F
另外,統計學上兩個變量的相關性是有明確定義的
08/13 22:27, 3F

08/13 22:36, 9月前 , 4F
當你也同意有錢較有可能有德 我覺得雙方已經在同一個
08/13 22:36, 4F

08/13 22:37, 9月前 , 5F
共識上了,你後續要做的專門做窮人孩子的實驗只是想
08/13 22:37, 5F

08/13 22:37, 9月前 , 6F
找出特例值,即便找出特例值你還是不能解釋有錢&窮
08/13 22:37, 6F

08/13 22:38, 9月前 , 7F
孩子之間的差距如何解釋,其時這很簡單就是環境影響
08/13 22:38, 7F

08/13 22:39, 9月前 , 8F
人定勝天(天代指環境),跟人很難勝天兩者是不矛盾的
08/13 22:39, 8F

08/13 22:39, 9月前 , 9F
但不懂你為何執著在以人定勝天的例子來堅持天不重要
08/13 22:39, 9F

08/13 22:40, 9月前 , 10F
尤其你自己也同意"有錢(天)較有可能有德"的邏輯
08/13 22:40, 10F
1.環境本來就有影響,我前面屢次很強調有錢即有德的社會常識是正確的 2.但是,個人特質遠遠勝過環境的影響 不只窮人的小孩中有耐心的,而且很多,不是只有特例 富人的小孩,也有很沒耐心的,而且很多,不是只有特例 這表示環境的影響不能決定一個人是怎樣,只是有部分影響而已 3.更重要的是,個人決心可以克服環境影響 不管是環境影響還是天生沒耐心的人,決心想改,可以變得有耐心 4.所以一個人若因為沒耐心而沒成就,不管他窮不窮,不要怪環境,要怪他自己 或是寬容點,20歲以前可以怪環境,20歲以後就要怪他自己

08/13 22:51, 9月前 , 11F
數據拿出來,看看是顯著相關,高度相關,還是中等相關
08/13 22:51, 11F

08/13 22:52, 9月前 , 12F
,還是低度相關,不就一清二楚了?
08/13 22:52, 12F

08/13 22:52, 9月前 , 13F
所以我舉的那個實驗例子不就是在告訴你,有耐心或說
08/13 22:52, 13F

08/13 22:53, 9月前 , 14F
有自制力是能夠靠環境培養出來的嗎...
08/13 22:53, 14F
你講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我說的是已經被培養成沒耐心,或是本來就是沒耐心的人 後來覺得自己這樣不好,決心變得有耐心,是可以克服變得有耐心的,實例很多 ※ 編輯: plamc (111.248.157.235 臺灣), 08/13/2023 22:55:15

08/13 22:54, 9月前 , 15F
有錢較有可能有德 這背後的邏輯就是有錢比較容易培養
08/13 22:54, 15F

08/13 22:55, 9月前 , 16F
出有德的孩子,這也能說明那個社會學實驗,為什麼窮
08/13 22:55, 16F

08/13 22:55, 9月前 , 17F
孩子比較多難忍住而有錢孩子比較少難忍住,因為甜點
08/13 22:55, 17F

08/13 22:56, 9月前 , 18F
對兩者族群的吸引力根本就是不同的
08/13 22:56, 18F

08/13 22:57, 9月前 , 19F
本來就沒耐心 => 基因問題無解
08/13 22:57, 19F

08/13 22:57, 9月前 , 20F
已經被培養成沒耐心=>窮的環境比較容易培養
08/13 22:57, 20F
你這種說法就會進入一個危險的邏輯,就是乾脆把窮人都驅逐出境是不是呢? 但並不是如此,這類實驗都是只做到有統計上的意義的差距,但是都不是絕對性的差距 最重要的還是人的意志是可以克服先天環境給你的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在於自由意志 很多窮人出身最後結果比富人出身者成功,窮反而激發他奮鬥,這是個人意志的成就 因為窮的環境都是會把他培養成沒用垃圾,但是能克服的人很多,能翻身的佔多數 很多歷史上特殊因素造成的大型社會實驗都是如此結果,譬如逃難的猶太人剛到美國 窮翻到一個極致,結果反而都變成創業家,兩代之後平均比普通美國人更成功更有錢 當然你可說這是因為這些人本來是中上階級的DNA是好的,那也就表示環境影響小於DNA 如果有窮人出身的隨波逐流,窮就爛,那是因為爛,不是因為窮 ※ 編輯: plamc (111.248.157.235 臺灣), 08/13/2023 23:06:01

08/13 22:59, 9月前 , 21F
而且你太低估培養自制力的難易度了,以個體而言當然
08/13 22:59, 21F

08/13 23:00, 9月前 , 22F
不是做不到的事情,但放大到整個族群來說就沒那麼容
08/13 23:00, 22F

08/13 23:00, 9月前 , 23F
易,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台灣肥胖人口比例跟日本的差距
08/13 23:00, 23F

08/13 23:01, 9月前 , 24F
這個就是很標準環境影響整個族群,台灣飲食跟社會對
08/13 23:01, 24F

08/13 23:02, 9月前 , 25F
肥胖人口的容忍等外在環境因素就是造成兩國比例差距
08/13 23:02, 25F

08/13 23:02, 9月前 , 26F
那麼大的因素,但你不能跑去fitness抓幾個大胖子減肥
08/13 23:02, 26F

08/13 23:02, 9月前 , 27F
成功的例子然後說環境不重要
08/13 23:02, 27F

08/13 23:08, 9月前 , 28F
你過於延伸我的意思,重點在於窮的環境讓窮人翻身比
08/13 23:08, 28F

08/13 23:08, 9月前 , 29F
較困難,但不是完全做不到,但相反你完全無視這個困
08/13 23:08, 29F

08/13 23:09, 9月前 , 30F
難度堅持人定勝天,這在個體可能成立,但放到族群上
08/13 23:09, 30F

08/13 23:10, 9月前 , 31F
就沒那麼理所當然,你舉猶太人翻身但相反黑人族群呢?
08/13 23:10, 31F
我前面文章有數據,黑人只是沒有猶太人那麼成功,但人家也有71%翻身了 年收10萬美元以上的還佔2成,可不要歧視黑人啊 那剩下的29%,不要怪環境,幾乎所有黑人家族都從零(南方)或接近零(北方)開始起跑 人家大多數黑人家族幾代能翻身,這29%不行,是他家的問題還環境的問題? 這些實驗的「窮人」,都遠比南北戰爭結束時解放黑奴一無所有還好得太多太多 你說環境造成無法克服的障礙,那戰後台灣人窮到營養不良比下一代矮了十幾二十公分 比這些實驗中的窮人(常常是過胖)受環境影響惡劣太多了,直接傷害身體以及大腦發展 但是戰後台灣人絕大多數通通克服翻身成中產階級 有這些歷史大規模社會實驗,我可以很篤定的說,窮絕對不是困難到不能克服的障礙 它的難度大概在於,你想克服就能克服(絕大多數戰後台灣人),你不想克服就無法克服 (29%的黑人家庭) ※ 編輯: plamc (111.248.157.235 臺灣), 08/13/2023 23:49:27

08/14 00:10, 9月前 , 32F
數據拿出來,原生家庭收入跟小孩成人後的收入,之間的
08/14 00:10, 32F

08/14 00:11, 9月前 , 33F
相關係數是多少?不就一清二楚?不然純嘴砲的文章一篇
08/14 00:11, 33F

08/14 00:11, 9月前 , 34F
就夠了
08/14 00:11, 34F
文章代碼(AID): #1asDe9Uu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asDe9Uu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