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假設中醫老祖宗的智慧重現人世間會怎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竹碳烏龍)時間2年前 (2021/07/01 00:18), 編輯推噓1(1012)
留言13則, 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3/18 (看更多)
※ 引述《saviora (颶風之翼)》之銘言: : 假如一個藥的成分是A+B+C A是有效成分 BC是賦型劑 : 通常安慰劑就是B+C 如果A是有味道的 還會將安慰劑調成那個味道 : 不是隨便的東西都可以當安慰劑 : 再來就是當要收納病人進臨床試驗時 : 會讓病人閱覽同意書 並會讓病人知道他們有可能吃到安慰劑 : 只是在醫生提供藥品的當下 醫生和病人不會知道病人會吃到啥 : 接下來回到祝由科 這個可以考慮Add-on的方法 : 兩方都提供正常的治療 一方再加上祝由科的協助 : 然後觀察祝由科是否會提升治療能力即可 看來都不知道我在講甚麼的居多 醫學上面有宗教療法,這是經過證實的東西,簡單講就是經由患者所信仰的宗教 藉由該宗教儀式來讓患者恢復正常或者是更加正面的接受療程面對死亡等等 有時也會用在心理學上面,因為患者自認被鬼或甚麼附身這類的心理疾病,那麼 使用宗教信仰的方式來治療,簡單講他根本沒病只是利用他信仰的邏輯來治癒他 信上帝的找神父牧師、信佛的找和尚等等 前面這一堆就是我前面說的,你不會因為不相信所以吃了氰化鉀不會死 回到安慰劑上面,我當然知道維基在寫甚麼東西而是你們有沒有去看些安慰劑 的內容是甚麼意思 簡單說安慰劑的狀況類似前面的宗教療法,欺騙患者這個藥物是有效的 比如欺騙患者這是普拿疼可以緩解疼痛 基於患者相信這個藥物的療效最後客觀的證明是有效的才叫安慰劑,而他比對和 代入的前提是:普拿疼可以緩解疼痛 一個是毫無實際效果一個是可以治療疼痛,那麼你才可以說毫無實際效果的是安慰劑 ,才能拿它來做對照 基於前面的邏輯其實你並不能說祝由科是安慰劑懂嘛? 祝由科本身是一個療程不是安慰劑 你如果要做實驗其實很簡單拿童綜合醫院或馬偕醫院的存活率或是甚麼非計畫性住院 案件出院後十四日以內再住院率這種來比較不就好了 童綜經常接受白沙屯媽祖賜福,馬偕就是長老教會嘛,另外我們拿台北榮總和聯合醫 院比較,比較項目出院後14日再住院率,越高就是越差越低就是越好,資料來源衛福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0.0601 臺北榮民總醫院 0.0725 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 0.041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0.0383 因此得證祝由科確實在醫療上面有顯著的幫助,而以平均值來說因馬偕醫院於全台 多處均有院所,其平均值為0.0478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0.0601 臺北榮民總醫院 0.0725 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 0.041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紀念醫院 0.0478 結論就可以這樣寫嘛,傳統祝由科藉由儀式讓值星天官賜福的方式來讓病患獲得心 靈上的舒緩或遵從醫囑使其得到相對良好的治療,從數據上可顯著證明,多次受到 媽祖賜福的童綜以及以基督教信仰為主的馬偕醫院再住院率明顯低於榮總和台北聯 醫,因此宗教信仰對於使病患遵循醫囑,做好自我健康照護有正面積極的影響 在信仰類別方面,台灣傳統宗教相對於西方主流基督教更具有影響力,因此醫療人員 或可藉由宗教影響的方式來提升病患的配合度 另一種寫法,從以上數據可證明祝由科中天官賜福的效力對於病患的治癒是有明顯的影響 其中東方宗教中的媽祖能力較西方的上帝更有功效,因此建議可多向媽祖祈福等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83.2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25069911.A.D13.html

07/01 00:41, 2年前 , 1F
安慰劑不是用來安慰的, 前面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了
07/01 00:41, 1F

07/01 00:43, 2年前 , 2F
安慰劑在醫學/實驗中有很嚴謹的定義, 沒搞懂的人是你
07/01 00:43, 2F

07/01 02:32, 2年前 , 3F
安慰劑在雙盲試驗中,的確有定義
07/01 02:32, 3F

07/01 02:32, 2年前 , 4F
俗稱的安慰劑跟學理上的安慰劑不一樣
07/01 02:32, 4F

07/01 08:54, 2年前 , 5F
那是安慰劑效應 不是安慰劑有效
07/01 08:54, 5F

07/01 08:54, 2年前 , 6F
這兩者是不同的
07/01 08:54, 6F

07/01 08:58, 2年前 , 7F
各國醫生可能開無藥效的藥劑 給想吃藥
07/01 08:58, 7F

07/01 08:58, 2年前 , 8F
但又不需吃藥的人,因為其心理需求
07/01 08:58, 8F

07/01 08:58, 2年前 , 9F
那是俗稱安慰劑. 但醫學準則其實不允許
07/01 08:58, 9F

07/01 08:58, 2年前 , 10F
開安慰劑不告訴病患 有道德問題
07/01 08:58, 10F

07/01 09:05, 2年前 , 11F
開藥者已知無效仍開藥 才稱為安慰劑效應
07/01 09:05, 11F

07/01 16:08, 2年前 , 12F
你把醫學研究想得太簡易了,建議看些已發表的醫學論文
07/01 16:08, 12F

07/01 16:10, 2年前 , 13F
多重變因與干擾因子都沒排除,連預設都未經科學驗證的前提
07/01 16:10, 13F
文章代碼(AID): #1Wt9bNqJ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Wt9bNqJ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