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中的抉擇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鐵提督萊茵哈特)時間10年前 (2013/09/06 09:39), 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5 (看更多)
※ 引述《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之銘言: : 西安事變從來就不是歷史轉捩點,是『想像的』歷史轉捩點 : 國共想像的歷史轉捩點有以下幾個熱門 : 一、西安事變 : 蓋西安事變前夕,國軍派出以東北軍為主力的剿共部隊已經是全面失敗 : 就算沒有事變發生,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蔣可以在那一年,用什麼部隊, : 發動多少人,多少天,把共產黨殲滅在何處,一點這種樂觀的形勢都沒有。 : 這個條件還附帶倒數計時,七個月,七個月後日本就要發動事變 : 蔣軍根本沒有能力在七個月內殲滅共產黨 : 所以西安事變是歷史轉捩點,根本純屬虛構,乃敗者的牽拖之詞。 : 沒有事變,歷史進展根本差不多。這才是最關鍵的。 我認為西安事變還是一個轉捩點 我認為就算沒有西安事變,中共也不可能完全被消滅 因為當時中共在很多地方打游擊,不只是陝北 還包跨華南和海南 所且游擊隊政權是很難被消滅的 後來歷史上的印度毛派共黨游擊隊 哥倫比亞革命軍 光明之路 或是馬共 就算在很龐大的武力劣勢下也沒有被徹底剿滅 但是,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中共在陝北的兵力很有可能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也可能失去少數的城市據點, 也可能使當時控制陝北的毛澤東失去政治上的優勢. 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共軍在陝北的兵力 當時共軍在陝北的主力部隊有三個 紅一方面軍 紅四方面軍 紅二方面軍 在歷經長征後抵達甘陝蘇區只剩下3萬人 後來中共又發動西征 計畫打通往蘇聯的交通線 西征軍2萬人幾乎全軍覆沒 也就是說 當時中共中央蘇區的軍力應該不超過2萬人 當時國軍的戰略是想要先圍困住中共 因為當時中共想要往西打出一條通往蘇聯的交通路線, 所以和國軍(胡宗南部)爭奪寧夏. 但是當時在寧夏的戰爭也戰敗,中央軍即將要開進陝北. 共軍只有不到兩萬人,要如何抵擋中央軍進入陝北? 並且當時沒有人知道77事變即將爆發, 所以中共還有死守陝北的計畫和意願? 所以有一種說法, 當時會發生西安事變,是因為中共已經在陝北待不住了 而張學良想要和中共合作. 但是現實上已經希望渺茫, 所以出此下策.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yangkuisong/detail_2010_09/20/2559978_2.shtml 如果不發生西安事變,不外乎幾種可能 1.中共向國民政府投降, 接受國民政府改編, 將領放洋(可能性不大) 2.中共中央離開陝北蘇區, 向蒙古轉進, 3.張學良改變主意, 不再與中共合作. 如果是1, 那就算中共還存在, 放洋後的毛澤東等人還會有這麼大政治影響力影響日後? 如果是2, 中共有辦法在蒙古建立地盤? 就算能抵達蒙古, 還能夠在日後抗戰在華北建立龐大根據地? 如果是3, 中共能在接下來半年,抵擋中央軍進入陝北? 並且一但中央軍進入陝北, 東北軍很有可能無法持續提共中共援助. 甚至會成為共軍敵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70.141.22

09/06 09:40, , 1F
不過這不能當藉口 一直沉溺在過去 當事人全走了
09/06 09:40, 1F
我沒興趣找啥藉口 只是覺得有趣搞搞歷史推演而已~~XDD ※ 編輯: reinherd 來自: 71.70.141.22 (09/06 09:44)

09/06 09:50, , 2F
還是歷史轉捩點無誤。如果是1或2,根本就換了一個歷史
09/06 09:50, 2F

09/06 09:51, , 3F
如果只是3,對中共也影響很大
09/06 09:51, 3F

09/06 09:52, , 4F
結果阿共把跟KMT鬥爭的史實放大100倍.
09/06 09:52, 4F

09/06 09:52, , 5F
還沒發生七七事變前,誰知道中日什麼時候會正面衝突?
09/06 09:52, 5F

09/06 09:52, , 6F
要搞放大其實誰都比不過阿共的, 還是老實走正常的路子好
09/06 09:52, 6F

09/06 09:53, , 7F
沒必要誇大或縮小。只是西安事變的確是一個關鍵歷史節點
09/06 09:53, 7F

09/06 11:39, , 8F
總而言之 言而總之 我的論點是極為正確的 西安事變就是
09/06 11:39, 8F

09/06 11:40, , 9F
國共盛衰的轉捩點
09/06 11:40, 9F

09/06 22:30, , 10F
自己說自己的論點是極為正確的... 謙虛點好
09/06 22:30, 10F
文章代碼(AID): #1IAJ93Mt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25 篇):
文章代碼(AID): #1IAJ93Mt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