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空想] 阿共的五年計畫能持續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mustang)時間14年前 (2010/06/10 10:13),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7 (看更多)
: : La在大戰之後最後一款戰鬥機La-15在性能上不輸給MiG-15(都是用英國來源 : ^^^^^^^^^^ : 只要有這個關鍵字,前面已經討論過,技術轉移那就更簡單了.XD 關鍵字要會用,不會用的時候,管你有幾本黨史都不夠。看來你的某黨史沒有告訴 你,儘管蘇聯在30年代已經開始進行噴射發動機的相關研究,儘管1945年初已經 取得德國的噴射發動機,零件,藍圖,人員,以及Tinidur的詳細資料與切割好 的材料作實驗,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蘇聯仿造的Tinidur合金的渦輪葉片,品質上 還是無法和德國貨相比較。 就算是轉到你最愛的某黨過去生產授權過的飛機的記錄,你不知道MiG-19的生產 狀況和問題? 會要求別人”看不懂可以問”,可是..... : 搞飛機我知道您是專家,可否告訴我.一架La-15有幾個零件,一架SU-27又有 : 幾個?二者可是相差幾十年的產品,難不成Yak系統的飛機,還會比視距外空戰 : 時期的戰機更複雜?這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 舉這種對比,怎麼和你誇口最了解的中國近代史有這麼大的差距。 還是先舉個例子。1944年,史達臨下令蘇聯開始全力仿造一架1942年9月第一次試飛 的美國四引擎飛機,透過你掛在嘴上的逆向工程,而且蘇聯本身有設計和生產空冷 發動機的能力,也設計過不太成功的渦輪增壓器,起碼也設計和生產過4引擎的飛機, 年代如此相近的飛機,蘇聯在1947年對外亮相的時候,卻無法解決一堆問題,甚至飛機 上一些相關的射擊控制系統是作不出來,還要再等兩年才把問題全部解決。 蘇聯好歹也是個歐洲有點航空工業底子的國家,上級下令全國仿造一下年代相近的 飛機都會有困難,難不成你以為1950年代的中國的航空工業能力可以和蘇聯相比? 還是你認為倍力橋和中國鋼鐵產量間的關係也可以拿來解釋呢? (不知道倍力橋和中國鋼鐵產量這個梗的人,可以私底下詢問。這裡不花費版面 解釋了)。 請你解釋一下,1935年之前,中國那一點點航空工業可以作些甚麼,1940到1945年 之間,軍用航空器有哪些比較大的變化,,然後,再請你解釋一下,中國在1950年 以前有接觸過多少這些新的技術和設備?同時別忘記說明一下,中國接觸的同時 又有多少是真的開始具備生產或者是設計的能力? 等你把這些說明好了之後(如果你可以不跳針,不改你自己提出的問題,不東拉西扯, 不過,我相信很多人是不敢期待這種奇蹟的),在1950年代中國想要逆向工程 的方式去搞La或者是Yak的飛機會不會很複雜,就不難理解了。 : 我承認這些飛機當然都有相當程度的先進性,但是未必容易仿造或者是生產 : ,與無法仿造,到底還是兩回事.事實上在蘇聯協助下中共生產噴射機也只用了 : 3-4年的時間(至第1架樣機出廠).再怎樣逆向工程破解花3倍時間總行了吧? : 蘇聯的協助只是派幾個顧問,給幾張藍圖就了事,然後MiG-15就自動從工廠跑出來了? 要是這麼簡單,難道你最愛的黨史沒有告訴你這兩國吵架分手之後,MiG-21的生產 發生甚麼事情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2.66.73.130 ※ 編輯: cobrachen 來自: 72.66.73.130 (06/10 10:15)

06/10 17:59, , 1F
你提的問題是說很難克服還是做不出來,請先釐清這點吧?我都強
06/10 17:59, 1F

06/10 18:01, , 2F
調過了,這是要努力8-10年以上時間的.所以請從1960年代開始談
06/10 18:01, 2F

06/10 18:02, , 3F
堅持在1950年代以前的跳針您自己跳得愉快就好,恕我不回覆了.
06/10 18:02, 3F

06/10 18:03, , 4F
如果問題是在1950年代中國想要逆向工程的方式去搞La或YaK會
06/10 18:03, 4F

06/10 18:04, , 5F
不會很複雜,我現在就承認真的會很複雜也很艱鉅,但不會做不到
06/10 18:04, 5F

06/10 18:05, , 6F
可能在1960年代會有所成就,而且不能先逆向La-11或Yak-9嗎?
06/10 18:05, 6F

06/11 01:44, , 7F
光是yak-18那樣全廠設備完全俄製的授權生產,就花了幾年?
06/11 01:44, 7F

06/11 01:47, , 8F
逆向工程更複雜的Yak-9以為十年搞得出來?
06/11 01:47, 8F
文章代碼(AID): #1C44eyEo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7 篇):
文章代碼(AID): #1C44eyEo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