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成像圈大小會造成接受光強度改變嗎

看板DSLR作者 (等待)時間10月前 (2023/07/04 13:01), 編輯推噓21(21075)
留言96則, 18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最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成像圈大小和CMOS接受到的光強度關係 得到了一個結論 Apsc 機身 接FF 同焦距鏡頭 光強度會減弱 相同光圈下 相同焦距 進光量相同 F=定值=焦距/光圈直徑 同焦距下的FF 鏡頭 成像圈面積為A Apsc 鏡頭 面積為A/2.25 進光量相同 成像面積不同 是否代表 光強度差了2.25倍 也就是說apsc 機身 接FF鏡頭 ISO 要多加一檔 我這樣理解有錯誤嗎 還是有什麼地方有問題 本身沒有這樣的設備也沒辦法驗證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3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88446863.A.5A7.html

07/04 13:17, 10月前 , 1F
理解有誤....其實要測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借台
07/04 13:17, 1F

07/04 13:17, 10月前 , 2F
nikon的ff機身,裝上鏡頭後測試看看FF與DX模式下
07/04 13:17, 2F

07/04 13:17, 10月前 , 3F
曝光是否有差異就可以知道...
07/04 13:17, 3F

07/04 13:21, 10月前 , 4F
理解有誤,單位面積受光量不變,強度沒差
07/04 13:21, 4F

07/04 13:26, 10月前 , 5F
比較好奇你第二行是怎麼會有第三行的結論
07/04 13:26, 5F

07/04 13:40, 10月前 , 6F
問題可大了 照你的推論 那我雙手都伸到窗外給太陽
07/04 13:40, 6F

07/04 13:40, 10月前 , 7F
曬 左手正常 右手只曬到小拇指 照你的推論 我的小
07/04 13:40, 7F

07/04 13:40, 10月前 , 8F
拇指應該會瞬間燒起來才對
07/04 13:40, 8F

07/04 13:41, 10月前 , 9F
單位面積下的受光量沒差的話ff鏡頭也不會比較多進光
07/04 13:41, 9F

07/04 13:50, 10月前 , 10F
不是 你先弄清楚"光強度""進光量"的定義
07/04 13:50, 10F

07/04 13:51, 10月前 , 11F
"光強度"應該是在講照度 照度跟你用啥sensor無關
07/04 13:51, 11F

07/04 13:52, 10月前 , 12F
照度x受光面積 = 進光量 看懂公式的話你就懂了
07/04 13:52, 12F

07/04 14:26, 10月前 , 13F
我的想法是 光圈進光量 經過鏡組透光度固定比例折減後
07/04 14:26, 13F

07/04 14:26, 10月前 , 14F
會全部照射在成像圈上 因此成像圈面積會影響強度 所以
07/04 14:26, 14F

07/04 14:26, 10月前 , 15F
鏡頭會用某種機制使不管成像圈大小為何 強度都為固定是
07/04 14:26, 15F

07/04 14:26, 10月前 , 16F
07/04 14:26, 16F

07/04 14:35, 10月前 , 17F
成像圈大小與F值沒有關連阿...
07/04 14:35, 17F

07/04 14:45, 10月前 , 18F
沒這回事,你搞錯了。單位面積受光量不變
07/04 14:45, 18F

07/04 14:48, 10月前 , 19F
那是哪一個假設有問題
07/04 14:48, 19F

07/04 14:48, 10月前 , 20F
1.相同光圈 相同焦距 進光量相同
07/04 14:48, 20F

07/04 14:48, 10月前 , 21F
2.光圈進光量經過固定比例折減後全部投射在成像圈上
07/04 14:48, 21F

07/04 14:48, 10月前 , 22F
3.FF 鏡頭成像圈面積比apsc大2.25倍
07/04 14:48, 22F

07/04 14:48, 10月前 , 23F
4.成像圈截取固定比例為CMOS面積(圓裡取方)
07/04 14:48, 23F

07/04 14:55, 10月前 , 24F
你拿著手電筒往牆壁照然後用手遮住外圈內圈會變暗嗎?
07/04 14:55, 24F

07/04 15:07, 10月前 , 25F
所以大家的意思是第2點是錯的是嗎
07/04 15:07, 25F

07/04 15:07, 10月前 , 26F
成像圈的大小是用遮住的方式實現
07/04 15:07, 26F

07/04 15:07, 10月前 , 27F
而不是用折射匯聚光線的方式
07/04 15:07, 27F

07/04 15:08, 10月前 , 28F
導致apsc 的進光量減少 因此光強度不變
07/04 15:08, 28F

07/04 15:08, 10月前 , 29F
所以其實apsc鏡頭進光量可以減少
07/04 15:08, 29F

07/04 15:08, 10月前 , 30F
因為多的也只是被遮住
07/04 15:08, 30F

07/04 15:35, 10月前 , 31F
1就錯了啊,誰跟你說不同成像圈的鏡頭進光量相同?比較大
07/04 15:35, 31F

07/04 15:35, 10月前 , 32F
的成像圈就會有比較大的進光量啊,成像圈比較小的鏡頭表
07/04 15:35, 32F

07/04 15:35, 10月前 , 33F
示有一些光沒有辦法成像,就不會算在進光量裡面好嗎
07/04 15:35, 33F

07/04 15:36, 10月前 , 34F
錯得離譜
07/04 15:36, 34F

07/04 15:37, 10月前 , 35F
你真的該說的其實應該是cmos上每個感光顆粒的大小會有差
07/04 15:37, 35F

07/04 15:41, 10月前 , 36F
才對,同樣2400萬畫素下,APSC、FF單個感光顆粒大小不一樣
07/04 15:41, 36F

07/04 15:42, 10月前 , 37F
大,造成了單個進光量不同
07/04 15:42, 37F

07/04 16:08, 10月前 , 38F
APSC上的56 f/1.2鏡頭,裝上全幅機,會
07/04 16:08, 38F

07/04 16:08, 10月前 , 39F
等效全幅84mm的視角,全幅f/1.8的景深,但機上還是標f/1.2,
07/04 16:08, 39F

07/04 16:08, 10月前 , 40F
ISO也一樣
07/04 16:08, 40F

07/04 16:18, 10月前 , 41F
FF跟aps用鏡頭相當於大小水管,但是水流(光)的速度都
07/04 16:18, 41F

07/04 16:18, 10月前 , 42F
一樣。
07/04 16:18, 42F

07/04 16:28, 10月前 , 43F
*漏打快門也一樣
07/04 16:28, 43F

07/04 16:43, 10月前 , 44F
我知道cmos大小造成的裁切影響
07/04 16:43, 44F

07/04 16:43, 10月前 , 45F
我討論的情景是 同焦距鏡頭 會不會因為成像圈大小不同
07/04 16:43, 45F

07/04 16:43, 10月前 , 46F
而光線會變集中 導致強度改變
07/04 16:43, 46F

07/04 16:43, 10月前 , 47F
我自己也覺得很怪 才來問看看哪裡有問題
07/04 16:43, 47F

07/04 16:43, 10月前 , 48F
看大家推文 是無論如何強度一定一樣
07/04 16:43, 48F

07/04 16:43, 10月前 , 49F
所以可以推論光線不會變集中 只是被遮蔽
07/04 16:43, 49F

07/04 16:43, 10月前 , 50F
因此不能用成像圈面積來反算
07/04 16:43, 50F

07/04 16:43, 10月前 , 51F
我想了一下 影響強度 不用成圈像面積來算
07/04 16:43, 51F

07/04 16:43, 10月前 , 52F
而是成像的大小來算 成像成一公分 物體 對比成像成兩公
07/04 16:43, 52F

07/04 16:43, 10月前 , 53F
分物體 如果光強度要相同 那進光量差四倍
07/04 16:43, 53F

07/04 16:43, 10月前 , 54F
焦距35mm成像成一公分 若要變成兩公分 應該是要用70mm
07/04 16:43, 54F

07/04 16:43, 10月前 , 55F
又因固定F值情況 70mm 光圈口徑是35mm 兩倍 因此光圈面
07/04 16:43, 55F

07/04 16:43, 10月前 , 56F
積是四倍
07/04 16:43, 56F

07/04 16:43, 10月前 , 57F
恰好能達成要求的進光量
07/04 16:43, 57F

07/04 16:43, 10月前 , 58F
感覺剛好能自洽了 不知這麼理解是否正確
07/04 16:43, 58F

07/04 17:21, 10月前 , 59F
光圈描述的進光量是單位進光量 所以不管誰接誰亮度都不變
07/04 17:21, 59F

07/04 17:21, 10月前 , 60F
但是同光圈鏡頭接小篇幅機身 總吸光變少 同iso雜訊會變多
07/04 17:21, 60F

07/04 17:23, 10月前 , 61F
因為光圈在講的是感光元素單位面積進光 感光元素大小固定
07/04 17:23, 61F

07/04 17:23, 10月前 , 62F
所以不論你是什麼焦段 光圈一樣都在講一樣進光量
07/04 17:23, 62F

07/04 17:42, 10月前 , 63F
i 大提到
07/04 17:42, 63F

07/04 17:42, 10月前 , 64F
不同成像圈進光量是不同的
07/04 17:42, 64F

07/04 17:42, 10月前 , 65F
由於光圈口徑是相同的 所以是透過光圈前鏡片匯聚光線達
07/04 17:42, 65F

07/04 17:42, 10月前 , 66F
成嗎 這樣不會造成焦距改變嗎
07/04 17:42, 66F

07/04 17:42, 10月前 , 67F
如果到達cmos的光強度要相同是正確的
07/04 17:42, 67F

07/04 17:42, 10月前 , 68F
那如何讓成像圈大的鏡頭光強度減弱
07/04 17:42, 68F

07/04 17:56, 10月前 , 69F
你回去看公式 F=焦距/口徑... 所以越長的焦距要做到同光圈
07/04 17:56, 69F

07/04 17:57, 10月前 , 70F
口徑就會越大 但是當光透過透鏡打在感光元件上時 光圈恰好
07/04 17:57, 70F

07/04 17:57, 10月前 , 71F
也是單位面積上的進光量 所以不論你有沒有裁切 都不影響亮
07/04 17:57, 71F

07/04 18:02, 10月前 , 72F
度 我其實沒很懂你為甚麼會把成像圈也拿進來這裡討論 這些
07/04 18:02, 72F

07/04 18:02, 10月前 , 73F
公式都跟成像圓沒有關聯阿...
07/04 18:02, 73F

07/04 18:33, 10月前 , 74F
回C大
07/04 18:33, 74F

07/04 18:33, 10月前 , 75F
因為我誤以為所有能量都會投射在成像圈上
07/04 18:33, 75F

07/04 18:33, 10月前 , 76F
所以才會用成像圈面積計算得到奇怪的結論
07/04 18:33, 76F

07/04 18:57, 10月前 , 77F
如果你的推導一直不正確 那代表你有個基礎搞錯了
07/04 18:57, 77F

07/04 18:58, 10月前 , 78F
你該做的應該是從基礎開(物理)始讀起 而不是一直要
07/04 18:58, 78F

07/04 18:58, 10月前 , 79F
別人從你錯誤的推導一直幫你debug
07/04 18:58, 79F

07/04 20:22, 10月前 , 80F
大家人真好
07/04 20:22, 80F

07/04 22:00, 10月前 , 81F
你把流量跟總量的概念搞錯了,全幅受到的總量是APS-C的二
07/04 22:00, 81F

07/04 22:00, 10月前 , 82F
倍多沒錯,但在同單位面積下是相同的
07/04 22:00, 82F

07/04 22:01, 10月前 , 83F
在同一個光學系統下(同一顆鏡頭),光線並不會因為裝在較
07/04 22:01, 83F

07/04 22:01, 10月前 , 84F
小的片幅上就額外匯聚了光線
07/04 22:01, 84F

07/04 22:04, 10月前 , 85F
因為實體焦距並不會因為片幅改變
07/04 22:04, 85F

07/04 22:06, 10月前 , 86F
你把鏡頭想像成你的眼鏡,眼鏡會因為你眼睛瞇起來就匯聚光
07/04 22:06, 86F

07/04 22:06, 10月前 , 87F
線嗎?當然不會
07/04 22:06, 87F

07/04 22:10, 10月前 , 88F
還以為是等效光圈系列文再開,沒想到第一篇沒人提?
07/04 22:10, 88F

07/04 23:45, 10月前 , 89F
不想那麼早提到
07/04 23:45, 89F

07/05 00:23, 10月前 , 90F
答案是不會,光圈影響更大
07/05 00:23, 90F

07/05 00:24, 10月前 , 91F
一樣的光圈,等於一樣的進光量,感光元件不管尺寸為何,
07/05 00:24, 91F

07/05 00:25, 10月前 , 92F
接收到的進光量都一樣
07/05 00:25, 92F

07/05 19:34, 10月前 , 93F
實驗室情境可以有很多可能,但商業上除了目標片幅其他用法
07/05 19:34, 93F

07/05 19:34, 10月前 , 94F
都是順便應急而已,連算等校的必要都沒有,你只是順便用一
07/05 19:34, 94F

07/05 19:34, 10月前 , 95F
07/05 19:34, 95F

07/06 00:07, 10月前 , 96F
建議看看冼鏡光老師的文章
07/06 00:07, 96F
文章代碼(AID): #1aewUFMd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5 篇):
文章代碼(AID): #1aewUFMd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