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全片幅的通透感/立體感/層次感 是什麼?

看板DSLR作者 (大叔)時間5年前 (2019/02/28 08:06), 5年前編輯推噓7(7025)
留言32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12 (看更多)
你的「解釋」本身就把太多東西混著講了。 ※ 引述《stuartfamily (life is art)》之銘言: : 應原PO要求將推文整理成文章,以下為個人的經驗和淺見,還請各位先進指正: : 一.解釋: : 1.通透:指能還原現場光線的解析能力, 除大進光量也需克服耀光色散鬼影干擾 : 以反映出光線在直射,折射,繞射,穿透時所展現出的不同光線細節的表現. 要說「還原現場光線的解析能力」,不如把問題分成鏡頭的成像性能以及 Sensor的轉換效率及品質(如果我們不論後處理的話)。 : 2.層次:表現畫面中物體距離遠近以及顏色變化或由深至淺的細節色彩表現能力. : 例如白就會有淺白,米白,灰白等等由淺到深的細節差異而不是一片死白. 遠近距離,用壓縮效果解釋會更明確。至於顏色深淺變化,用色彩飽和度來看會比較好。 : 3.立體:表現光線強弱差異細節的能力,就像用鉛筆素描以黑色的深淺描繪出物體 : 的明暗分佈,並透過明暗效果在2D的平面圖或照片上營造出3D的立體效果. 表現光線強強,除了進光量的大小外,sensor的動範圍也是關鍵因素。 : 二.分析: : 1.原理:通透/層次/立體都是光線透過鏡頭收集光線然後透過感光元件接收轉換 : 光線成為數位資訊.所以鏡頭解像力和感光元件接收能力都是非常重要. : 2.鏡頭:在通透及立體感主要是光線解析能力,所以鏡頭的影響會大於感光元件大小. : 3.感光:在層次表現上感光元件的影響略大於鏡頭.(取決於感光元件的寬容度) : 4.片幅:物理上越大片幅可容納畫數值越高,同畫數條件下受到電子雜訊干擾越少. : 理論上片幅越大寬容度會越高,但片幅只是影響寬容度高低的原因之一. : 大片幅的好處是在更高的可用iso,更淺景深,可裁切及後製的細節更多. : 三.結論: : 1.對通透/層次/立體感的影響:鏡頭品質>感光元件(寬容度>>片輻大小) : 2.總結:你朋友說的通透/層次/立體感和是否升級全片幅並無直接的關係. : 3.建議:升級鏡頭會比較容易達到你朋友形容的通透/層次/立體感的效果. 這三個名詞本身就沒有明確定義,也沒有人用來評估一個相機系統的好壞。 或許可以用這三個名詞來評論一張照片作品的好壞,畢竟作品好壞很主觀。 但要拿來評估相機那真的有點雞同鴨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0.3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51312412.A.8E1.html

02/28 08:43, 5年前 , 1F
照這樣來說層次應該類似色階概念?而不是飽和度吧,
02/28 08:43, 1F

02/28 08:43, 5年前 , 2F
像是8bit跟10bit
02/28 08:43, 2F
是有點像動態範圍,但主詞又是顏色,所以我猜測他想講色彩飽和度。

02/28 08:58, 5年前 , 3F
這種和音響 "高音甜" 一樣完全沒辦法定義它是什麼的 "通
02/28 08:58, 3F

02/28 08:58, 5年前 , 4F
透感" 竟然還十能有這麼一大串的攻防…
02/28 08:58, 4F
其實也沒有攻防,就雞同鴨講各自表述... ※ 編輯: kiyoshi520 (1.170.32.21), 02/28/2019 09:38:25

02/28 10:58, 5年前 , 5F
為啥跟顏色有關就是飽和度...
02/28 10:58, 5F

02/28 10:58, 5年前 , 6F

02/28 10:58, 5年前 , 7F

02/28 11:00, 5年前 , 8F
由淺到深的表現能力...
02/28 11:00, 8F
當我們在討論純白或乳白的差異時,講的是色彩飽合度的差異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812/

02/28 11:03, 5年前 , 9F
我比較同意樓上的說法,層次應該類似色彩色階的概念.
02/28 11:03, 9F

02/28 11:04, 5年前 , 10F
例外通常我們覺得通透的照片,現場的光源都比較充足,
02/28 11:04, 10F

02/28 11:06, 5年前 , 11F
甚至到光源混亂的狀況,所以鏡頭在抗耀光,色散,鬼影
02/28 11:06, 11F

02/28 11:07, 5年前 , 12F
的能力也相對重要,所以說鏡頭的影響會大於感光元件.
02/28 11:07, 12F
我同意鏡頭的重要性,但評估鏡頭的方式有更精確的方法。

02/28 12:03, 5年前 , 13F
gn大那張8bit 10bit是比較誇張的表示 實際上8bit對一般
02/28 12:03, 13F

02/28 12:03, 5年前 , 14F
人都很足夠了
02/28 12:03, 14F
其實不太夠,因為人眼的動態範圍遠比數位相機大。 也因此怎麼樣在有限的動態範圍內做出人眼能接受的影像是一個很大的研究課題。 ※ 編輯: kiyoshi520 (1.170.32.21), 02/28/2019 17:17:22

02/28 19:02, 5年前 , 15F
動態範圍跟8bit 10bit是兩回事吧...
02/28 19:02, 15F
兩者有關。 簡單來說Sensor是線性系統,也就是亮度跟輸出值是線性關係。 當你轉成8/10 bit的時候,那最亮跟最暗的比例就只有256/1024倍。 而人眼的動態範圍是10000倍。 當然,你可以用非線性轉換來做處理這個問題,但這算是有損壓縮會失去部份細節。 不過人眼反應其實也非線性,所以這種處理人眼其實也能接受。 但說夠其實也不夠、尤其在高度逆光的狀況下這種方法還是有其限制。 若8/10bit夠,一些好一點的相機RAW也不會弄到14 bit。有夠好的動態範圍也要有 有足夠的bit數去表示它們。

02/28 19:04, 5年前 , 16F
顏色飽和與否跟要切幾階沒相關性阿……
02/28 19:04, 16F

02/28 19:20, 5年前 , 17F
跟pm2.5有關
02/28 19:20, 17F

02/28 19:21, 5年前 , 18F
Pm2.5綠色的時候 手機拍照一樣通透
02/28 19:21, 18F

02/28 19:58, 5年前 , 19F
飽和度跟動態範圍根本兩回事...顏色可以不飽和但很有
02/28 19:58, 19F

02/28 19:58, 5年前 , 20F
層次感
02/28 19:58, 20F

02/28 19:59, 5年前 , 21F
壓縮效果跟焦段比較有關係吧?如果同焦段這很難比較
02/28 19:59, 21F

02/28 20:35, 5年前 , 22F
飽和度 色階 動態範圍 要不要搞清楚...
02/28 20:35, 22F

02/28 20:39, 5年前 , 23F
最簡單的操作去拉PS的飽和度...拉到最低
02/28 20:39, 23F
※ 編輯: kiyoshi520 (1.170.32.21), 02/28/2019 20:54:54

02/28 21:04, 5年前 , 24F
統整無法量化的事情,永遠會對得到別人回覆「但我認為.
02/28 21:04, 24F

02/28 21:04, 5年前 , 25F
..」。即使我們這個版在短期內討論出一個不會有人有「
02/28 21:04, 25F

02/28 21:04, 5年前 , 26F
但我認為...」的版本,也只能代表「ptt的DSLR板」,red
02/28 21:04, 26F

02/28 21:04, 5年前 , 27F
dit ? Mobile01 ? 色影無忌?當然交流看法是好事,但是
02/28 21:04, 27F

02/28 21:04, 5年前 , 28F
這種「感覺」的事情。不像是「任何東西無法超越光速」
02/28 21:04, 28F

02/28 21:04, 5年前 , 29F
一樣,不管心裡有再多想法,他就是個無堅不摧的事實。
02/28 21:04, 29F

02/28 21:04, 5年前 , 30F
建議大家開心拍照就好,雖然我相信這不會是最後一次的
02/28 21:04, 30F

02/28 21:04, 5年前 , 31F
討論串。
02/28 21:04, 31F
完全認同你的看法。 但相機有很多東西其實是可以量化評估的,而不僅僅是憑感覺而己。 在評論APS-C跟FF的差異就是如此,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很多專家的詳細說解說。 若只是用這幾個虛無飄渺的名詞來解釋,那反而沒法FF的優點講清楚。 ※ 編輯: kiyoshi520 (1.170.32.21), 02/28/2019 21:14:15

02/28 22:13, 5年前 , 32F
哈,你看,你對我的回應又是一次「但....」XD
02/28 22:13, 32F
啊,一不小心就用了但字...XD 對無法量化的東西我是同意你的講法,而APS-C跟FF的差異不是不能量化。 這兩件事並不違背。 ※ 編輯: kiyoshi520 (1.170.32.21), 03/01/2019 01:18:36
文章代碼(AID): #1SToOSZX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SToOSZX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