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和學弟妹討論MTF到心裡很火大...

看板DSLR作者 (Plz don't say u r 雷姬)時間9年前 (2014/11/04 20:18), 9年前編輯推噓8(8028)
留言3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7 (看更多)
在台灣靠經驗也不是新聞了 靠感覺、靠運氣、靠人肉,科技業亦然 所以才會有品牌情節,因為這個標誌有感覺、不必靠運氣(品管)、比眼力 曝光、取景、輸出都是一門學問,光學知識就不是? 要會選鏡頭,要會了解(保養)目前機身、鏡頭的狀態,何時需要送回原廠調整,或是手動 人人都說Zeiss/Sigma好棒棒,有人知道他的精度控管其實低於Nikon/Canon嗎? 例如85mm鏡頭: http://www.lensrentals.com/blog/media/2014/09/85var.jpg
沒有測試過,怎麼會知道? Lensrental為了保養鏡頭,不惜進了許多儀器去調教,有些還是德國製的精密光學儀器 (有買過德國實驗室儀器就知道那個價格有多恐怖,日本製CP值有多高了....) 這些都是一門功夫,全部都進步了,就會踏上另外一個層次 了解自身的狀況,並加以改進,才是不斷上進的動力 讓我想到台灣音響界,有太多傳說/經驗,而且大多是一知半解, 才會有一堆用所謂的"補料",堆疊而成不堪入耳的DIY賣品.... ※ 引述《BearSheep (活著)》之銘言: : ※ 引述《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之銘言: : : 各位先進大家好~ : : 小魯我最近下班後無聊回母校的攝影社逛逛,看到社課一群小大一大二在把玩相機忽然感到好懷念這情形阿~ : : 在社課結束後小魯我和新一屆的攝影社學弟妹幹部們聊天,聊到了買鏡頭時要測試其MTF的銳利度評估 : : 結果被社團現任的教學長打斷話,他說"欸學姊,測MTF,這沒有意義,這些都是商人的把戲,最重要的是技術,技術好就好了 : : 我拿泥坑KIT鏡拍照也可以進行教學阿,你看看我們攝影週的明信片,也有用底片機照相的,說什麼MTF特性圖,沒有人會刻意拉大16倍去看照片啦,都一樣!" : : 其他幹部也認為買鏡頭要測量銳利度和評估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態和技術(結論) : : 說實話我當下被反嗆很火大...但我還是默默不加以反擊... : : 對,攝影人的心態和技術要好是沒錯! : : 但是你買鏡頭連光學測量的知識都不去汲取,那這是要怎麼進步? : : 真的心理替這些學弟妹感到難過,為什麼不求進步呢?天天拿底片機去教學就滿足了嗎? : : 各位大大怎麼想呢? 是我認知錯了嗎? 話說追求鏡頭的銳利度真的是個坑阿... QQ : 聽閣下發言,可以推論,如果不是在學校的時候,沒有參加攝影社, : 大概也是參加的時候,只有聽幾堂社課,然後沾個醬油就閃了。 : 話說,我實在很難想像,有過完整的技術社課,攝影賞析,暗房和明室實習, : 外拍旅行,外加社團聯展經驗的人, : 會跑上來問,婚禮攝影要怎樣拍,這件事情。 : 攝影社一堆傢伙可是都有展覽經驗的,光是有展覽經驗,就打死板上80% 的鄉民了。 : 更別說,如果是超認真練傳統暗房技術還自己放相開展的那種,光技術和觀念練起來, : 根本海放一堆人,好嗎? : 至於器材的事情,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攝影社拍120底片機的人不少, : 而且近年扛45大底片機,似乎才是攝影文青的風潮啊。 : 所以,一個根本只是攝影鄉民的,跟他們講買鏡頭要先測MTF 也太好笑了。 : 而且怎樣當場測呢? : 我只知道幫C 家的數位相機買鏡頭,是一定要先測有沒有準焦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86.1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SLR/M.1415103500.A.FE0.html ※ 編輯: wtsph (59.127.86.10), 11/04/2014 20:18:44

11/04 20:42, , 1F
其實我覺得看組裝精度沒什意義,我比較偏向實際成像,例如
11/04 20:42, 1F

11/04 20:43, , 2F
M16組裝精度優於AK-47,問題是他在火力或是妥善率都低於AK
11/04 20:43, 2F

11/04 20:43, , 3F
所以粗製濫造的AK-47反而是很多戰士的喜愛不是?
11/04 20:43, 3F

11/04 20:44, , 4F
推樓上
11/04 20:44, 4F

11/04 20:44, , 5F
如果看MTF我覺得還有點意義,畢竟那是測成像,但組裝精度這
11/04 20:44, 5F

11/04 20:45, , 6F
這圖表的variation就是指MTF的差異
11/04 20:45, 6F

11/04 20:45, , 7F
種事情除非你是製造業或是廠商才需要關心,不然其實離我們很
11/04 20:45, 7F

11/04 20:45, , 8F
遠。
11/04 20:45, 8F

11/04 20:45, , 9F
我覺得是解讀錯誤,成像的水準差異性比較像是妥善率
11/04 20:45, 9F

11/04 20:45, , 10F
不是啦,我是在講文中的精度那段
11/04 20:45, 10F

11/04 20:47, , 11F
假如都是0,妥善率=100%,精度誤差越大,妥善率越低
11/04 20:47, 11F

11/04 20:48, , 12F
等等我好像誤會你的意思了,你應該是在講成像的精度?
11/04 20:48, 12F

11/04 20:48, , 13F
我先前是誤會你在談"製造"的精度
11/04 20:48, 13F

11/04 20:49, , 14F
如果你是在談成像,我可以理解並且贊同
11/04 20:49, 14F

11/04 20:49, , 15F
有顆鏡頭 中央是100 APSC邊是80 FF邊是60,另一支99/75/50
11/04 20:49, 15F

11/04 20:51, , 16F
按照這張圖,精度=99%/88%/83%
11/04 20:51, 16F

11/04 20:52, , 17F
他那個數據是好幾顆(一批)鏡頭彼此比較,還你是說每次出勤
11/04 20:52, 17F

11/04 20:52, , 18F
鏡頭的表現會不會上下跳動?
11/04 20:52, 18F

11/04 20:54, , 19F
如果是精度,那當然是前者。
11/04 20:54, 19F

11/04 20:56, , 20F
看MTF我覺得OK啦,是重要指標之一。我也會參考,但其實我覺
11/04 20:56, 20F

11/04 20:57, , 21F
得看完MTF還得看看其他MTF沒有的東西,例如星芒、紫邊之類。
11/04 20:57, 21F

11/04 20:58, , 22F
應該也是沒有人會光看MTF就決定要不要敗入一顆鏡頭吧,還是
11/04 20:58, 22F

11/04 20:58, , 23F
會去找實拍圖,所以我分享資訊時,總喜愛PO圖,拍出來的圖最
11/04 20:58, 23F

11/04 20:58, , 24F
有說服力。
11/04 20:58, 24F

11/04 21:04, , 25F
看實拍照當然最好,但是有幾個問題
11/04 21:04, 25F

11/04 21:05, , 26F
1. 檔案的處理方式,包括轉檔軟體、參數及其他後製等
11/04 21:05, 26F

11/04 21:05, , 27F
2. 對光學現象的判讀能力
11/04 21:05, 27F

11/04 21:06, , 28F
3. 看圖的媒介及相關細節等
11/04 21:06, 28F

11/04 21:09, , 29F
1跟3先不管,單是2這一點就不容易,尤其是沒有A/B test下
11/04 21:09, 29F

11/04 21:12, , 30F
對呀,所以要多看幾組,比如我看到某一鏡頭或是某一相機的某
11/04 21:12, 30F

11/04 21:13, , 31F
一組實拍或評測和大部分人都不同,我就會去找變因,而往往是
11/04 21:13, 31F

11/04 21:13, , 32F
可以輕鬆找出來的。但如同你說,只要是人拍,就有主觀因子,
11/04 21:13, 32F

11/04 21:14, , 33F
因此MTF這類基於一定基準做出來的數據,就也可以做為交叉比
11/04 21:14, 33F

11/04 21:14, , 34F
對。但我不會全憑MTF去主觀認定該鏡的全部表現就是了。
11/04 21:14, 34F

11/04 22:08, , 35F
我還以為買鏡頭前要先借一顆或是租來試拍才能知道合不合
11/04 22:08, 35F

11/04 22:08, , 36F
自己的需求
11/04 22:08, 36F
文章代碼(AID): #1KMCGC_W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KMCGC_W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