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國人透過某族群了解台灣,就像台灣透過魏京生了解中國一樣可笑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lomgray)時間12年前 (2012/02/14 12:5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38 (看更多)
其實各個產業之間中臺之間的差別是不同的,要一個一個行業去對比, 而且要業內人士才有資格,大家像現在這樣盲人摸象,只看特定行業 的特定方面,永遠都打不完的口水戰。 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來看問題:某一個國家的科研機構產出。 某個國家的在某一個行業的科研產出其實與本國這個行業的工業能力 是有很強的正相關的。 快速的搜索了一下中日韓臺在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等等方面最頂級 的期刊上的表現,包括1990年到1999年這十年,以及2011年這一年, 對比各個國家之間對比的變遷。 可以看到日本一直都保持在很強的產出上,直到現在仍然是東亞最強 (算人均就更強了),但是近年增長不快 韓國以前比中臺強,近年在快速增長中 臺灣以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中國強,但近年的增長明顯的乏力 中國在2000年以前以諾大的國家卻連臺灣的總量也比不過,但是2011 年來看,已經超越了臺韓很多 有意思的是,在所有這些學報的統計上都出現了一個現象:臺灣所有 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加總,還不如中國某一個大學獨自的產出。 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的科研機構貧富差距很大,好的很好,差的也很多; 另外一方面說明臺灣的科學研究真的落伍了,一味沉浸在科技島、臺大 在亞洲只比東大差之類的幻想裡是很可笑的。 類似的,可以看看IEEE和ACM之類的跟工程相關的期刊,這種趨勢也存在。 想想看,如果臺灣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學研究比不上大陸,你又憑什 麼以小搏大能在產業上強過中國呢?中國文革切斷了將近15年大學教育, 中國其實是少了整整一代科研力量,缺少人才的支持,所以大陸真正開始 投身產業升級不到10年時間。等到現在在學的研究生們投身工業界的時候, 我真的看不到臺灣還有多少競爭的優勢。 1990年到1999年十年數據統計 中 臺 韓 日 Science 7 5 4 100 Nature 1 1 4 100 Cell 0 1 0 60 JACS 30 100 150 2000 PRL 100 60 80 1000 2011年統計一年數據 中 臺 韓 日 Science 15 3 5 30 Nature 20 0 5 25 Cell 4 1 1 7 JACS 200 20 50 300 PRL 150 10 30 1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lomgray 來自: 76.21.253.171 (02/14 16:14) Adelman,你說這些文章是老美幫寫的,你回一篇文章來講吧 逮到這些第一affiliation是中國機構的論文其實是美國人做的 可以揣掉一堆美國人的飯碗 如果講不出來根據就當你擾動空中氣流 ※ 編輯: lomgray 來自: 76.21.253.171 (02/14 16:17)

02/14 18:42, , 1F
請注意#1D-BqWTN 推文刪除管理辦法
02/14 18:42, 1F
文章代碼(AID): #1FEUc7as (CrossStrai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38 篇):
文章代碼(AID): #1FEUc7as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