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松下政經塾和共產黨黨校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3年前 (2011/03/09 15:35),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 引述《LibrePourpre (武陵漁父)》之銘言: : 你這個話題好,不過現代政府,政務官和事務官的來源和訓練,是很不同的。 : 中共選拔官員的方式,如果排除它意識形態和某些馬列政黨特性的部分,很多方面其實 : 是傳統的東西。比方說他們選拔官員,除去忠誠,要考慮資歷、年齡、政績等,有些, : 比如選拔中央大員,要同時考慮中央和地方、東部和西部的工作經驗適當均衡。這類做 : 法其實是對的,也是中國傳統文官制度的優點。若和西方國家比較,比較接近法國,法 : 國的政治家一般都是那幾所行政或商業學校出來,很多也在政界和國有企業互相流動。 : 英國有很好的文官體系,政治家一般從議會出,牛津劍橋的畢業生一般會在國會做助理 : 見習一段時間,然後到地方選區服務,最後再有所發展。牛津有一個領導人項目,要訓 : 練很多內容,從哲學、歷史、經濟、心理等都有,培養通才。我更喜歡英國這種,中國 : 傳統的四書五經其實也是培育類似的通才(只不過是適應古代社會罷了)。美國一般是 : 律師出身,比較強調專業。臺灣這方面受美國的影響比較大。 : 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只能在縣市以下的範圍實施,現代民主制是一種多頭競爭的制度, : 本質上還是從政治精英中間選擇,縣市以上的民主或自治,只能是監督意義上的。究竟 : 是選舉好還是選拔好?我能肯定的是民眾並不總是理性的,也未必能選出最優的官員。 : 因為這種先天的脆弱,現代民主其實是更需要優秀而有責任感的政治精英。臺灣這方面 : 還沒有很好的成績,過去戒嚴時代尚有一些優秀的政治家,開放中央政權后,優秀的人 : 才反倒少了。本來議會是一個很好的培養政治人才的地方,但是議會這個應有的功能也 李登輝是近二十年來最厲害的政治人物 後期也是靠民選上台 : 沒有很好的發揮。政治家的養成,要花費很多時間、投入和心力,那些群眾運動的頭頭 : ,也許可以憑藉風雲際會登上舞臺,但執政一段時間,肯定會原形畢露。說到這裡想必 : 大家都心領神會了,確實如此。但可悲的是臺灣還是有那麼多人選擇他們,只能說自作 : 自受了。 最後一段資料來源是錯誤的 陳水扁擔任過立法委員和台北市長 也是因為台北市長任內政績評價高而有機會參選總統 謝長廷擔任過兩任高雄市長和幾屆立委 呂秀蓮也擔任過桃園縣長和幾屆立委 蘇貞昌擔任過兩屆台北縣長,一屆屏東縣長,幾屆立委 蔡英文是學者出身,當過事務官和政務官 你看到的民進黨檯面上的人物幾乎都是: 帶領群眾運動,有的被抓去關 PS: 一堆都法律系畢業 出來後擔任幾屆立委,因為地方評價高,而跑去選縣市首長,當選幾屆後跑去中央 政務官任職 美國也是如此,台灣早期在弄社運的若沒有參選並擔任過地方行政首長過,大都被排除在 權力核心之外 話說回來,會去搞社運的,是因為對這體制不滿,有自己另一套理想 才有辦法組織,動員群眾參與,而且要論述清晰,才有辦法說服別人加入 光是批判性思維且有執行力和論述能力這幾點,就已經比一般人所擁有的能力來的強 政治本身就是人人都可以參與,需要專業沒錯 但若是沒有不同思維,沒有跟著時代需要,沒有符合人民期望 那只是壓迫人民的工具而已,而不是真的為人民解決問題 PS: 壓迫人民更有效率?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42.210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40.117.42.210 (03/09 16:03)

03/09 23:51, , 1F
但不一定更有效益
03/09 23:51, 1F

03/10 04:31, , 2F
就像當年的共產黨一樣,有一點良心的,面
03/10 04:31, 2F

03/10 04:32, , 3F
對國民黨,就是搞社會運動、走上街頭
03/10 04:32, 3F

03/10 05:06, , 4F
民調高就能治好國,顯然是不肯定的
03/10 05:06, 4F

03/10 07:26, , 5F
民調高不一定治的好國,民調低更不可能治的
03/10 07:26, 5F

03/10 07:26, , 6F
好國
03/10 07:26, 6F

03/10 13:10, , 7F
感覺有點像是馬上得天下就一定能治天下的
03/10 13:10, 7F

03/10 13:10, , 8F
說法,但沒能力得天下就一定治不好天下
03/10 13:10, 8F
文章代碼(AID): #1DTot7mv (CrossStrai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Tot7mv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