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傳統與現實的衝突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琴心)時間13年前 (2011/07/05 08:51),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7 (看更多)
※ 引述《stevegreat08 (古典經濟的看門狗)》之銘言: : ※ 引述《ckr (琴心)》之銘言: : 前恕刪,看到板大這樣的語氣,我開始慚愧了...但該說的還是要說 : : 儒家的道德價值深入在華人文化圈 日用而不知 如何說不是主流? : : 從仁出發的人道不行嗎? : 不是以「仁」出發的人道不行, : 而是每一個道德規範或文化,都會面臨「道德兩難」的困境, : 以及在推論上與測試上的出入,到底會對學生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道德理論給人思考的原則與方向 而實作中的兩難則見仁見智 這狀況無論是教四書或教西哲都一樣 有時候我們不能只從讀書人的角度 認為每個人都具有思考理論與法則的能力 四書有很多具體的倫理價值 善於思考的人能夠學習"法其所以為法" 對這類議題沒興趣的人則可以從善如流 相對來說 西哲重原理法則固然對喜好思考的讀書人有益 但脫離現實的抽象法則是否切合庶民素樸的道德需求呢? : 在具體上,除了四書文字外,是否能夠應用在生活之中呢? : 四書是一個有年代的書,所以才稱的上是「經典」, : 但既然是「經典」,就會發生與現實中可能有「落差」的部分, : 或者在「道德的抉擇」上,可能會出現與現在價值觀不符合的現象! : 也因此,我認為如果真的要教育「文化」,而非「古文學」的話, : 一些「思維上的危險」必須要先釐清,才不至於讓學生誤會 : 而經典上「仁」的標準,與現實中待人處世之道,是不是有衝突呢? 所以這裡的問題再次回到"怎麼教"而不是"教什麼" : 儒家被人說成迂腐,不是沒有原因,不只是因為可能不懂儒家, : 甚至應該說,每個人的解讀與理解範圍並不相同, : 所以在這方面,要做的是先釐清「定位」,才能進行討論!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 但基礎教育只是給個引子 把爭議較少的部分帶給學生 : : 用哲學解決人道 環保 與經濟問題? 這是個可以做的發展方向 : : 但小的沒聽太多師長提出論述 倒是佛家先前有人跳出來聲援同性戀就是了 : : 現階段來看 若商人能夠重仁義 又怎麼會有黑心添加物? : : 從西方角度看中哲 似乎面對環保經濟問題不夠與時俱進 : : 但我們看西哲 連孝順倫理這樣基本的日常需求教化都很弱啊 : 其實,每個社會科學領域都有自己的「哲學」,也就是「價值觀」, : 而且也都是在為解決社會問題而努力著 : 對於亞當斯密的誤會,我想在也沒有比忽略「道德情操論」更甚了, : 大家只重視應用板---國富論,卻沒去深思其中的思想與人性的必然! : 孝順,到底是怎樣的行為才算呢? : 子女因為生活而讓父母住進養老院,卻不時的到養老院探望與接回去住, : 跟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結果因為價值觀不同與衝突,每天拉嗓子, : 哪一個是孝順呢? : 倫理到底怎樣才算正確呢?父母就是個家長,還是說應該如孩子的朋友? : 一家人吃飯時開心大笑,嘴巴的飯都噴到對方碗裡都不介意, : 兒子洗澡,作媽媽的還可以進去拿垃圾而不覺得奇怪, : 父母尊重小孩的秘密,不會隨便的去動小孩的東西, : 小孩的事情也能與父母一起溝通,敞開心胸,而無明顯輩分關係! : 這樣是不是孝順呢? : 我認為,價值觀的衝突,與儒家文化長期自成一家言難讓人理解, : 才是當今文化教育與儒家傳統教育的重要問題! 形式主義固然有其弊病 但若執行者從執行過程中得到正向回報 也不乏內化的例子 比如說博愛座固然是重外表重實質 但從中帶給弱勢的福利 以及部分人行善後的內化 這些優點大過缺陷 所以是個值得持續的政策 我還是不了解您所謂"儒家文化長期自成一家言難讓人理解"是從何而來 也不清楚為什麼價值觀衝突這種隨處都有的狀況可以歸罪到儒家文化 : : 前面許多板友提過了 真正問題不在教什麼 而在怎麼教 : : 四書選有關生活的部分可以實作 以教材來說是比較務實的 : : 如何以啟發取代教條 則是現有師資訓練必須努力加強的部分 : : 這樣的教學方法問題出在師資培育而非四書 : : 難道廢掉四書 中學公民課就不填鴨了嗎? : : 討厭國文的人有多少是討厭四書選? 問題究竟是考試方法 教學方法 還是教材內容? : : 社會組討厭數理生物 數理生物就得廢掉嗎? : : 小弟大學時代詩社學寫近體詩 裡面幾乎全是理工醫農 : : 有時候討厭一個科目只是因為沒有遇到投緣的老師罷了 : 我一直把文化教材的問題,歸納成三個層次問題: : 第一個層次是:定位 : 第二個層次是:程度 : 第三個層次是:教育方法 : 而第二個層次與第三個層次的問題,都是建立在第一個層次上的問題, : 因此,第一個層次不解決,後面兩個層次也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 倘若把這課程當成考試的一部分,那麼理工科就應該「豁免」, : 就像社會組的數學不用算微積分,也不用上高年級物理化學生物一樣, : 那麼教育方法,按台灣人的「教學傳統」就是填鴨 : 倘若把這課程當成「通識」,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動機能讓學生乖乖上課? : 有的應該是老師在台上說,學生在台下準備待會要考的內容! : 那麼教育方法,也應該不用多說了..... : 也因此,我期待把這課程變成一種「思辯」的課程, : 而非當成唯一價值,我們史書的「史觀」幾乎是儒家傳統的! : 也因此就解讀上,以及資料的重視上,到底客觀不客觀呢? : 譬如,我老師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是誤會,儒應是方士而非真的儒家, : 唐太宗是聖君與魏徵視為千古美談,卻不去思考唐太宗即位前與魏徵死後的事, : 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鑑,或者其他由讀書人所編撰的史書, : 他們的價值觀上本來就已經有了「自己觀點」,那寫出的東西也是一樣的! : 所以,到底文化教材要怎麼教,首先必須要先釐清定位,否則討論再多都是模糊焦點 定位問題討論起來看似重要 但實務上卻未必 如前所述 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在同樣教材中得到不同的啟發 您整個討論串下來用教育方法的缺陷否定教材價值 是否混淆了不同層次的問題 國中理化人人上 小學雞兔同籠問題人人學 請問出社會用到多少? 還是小弟前面所說 對懂思考的人這些是思考的材料 文化的薰陶 情意的培養 不善思考者則重在薰陶以及社會化 試想一個心存仁義的人會走向反社會嗎? 您一直一口咬定教四書對佛道是排擠 是誤導 不知您的言論根據四書選哪段? 另外小弟提過佛道經典教學的困難以及許多部分不適合作為教材的理由 不知您怎麼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4.107.153.60

07/05 09:27, , 1F
他連自由主義都搞不清楚 就別為難他了吧。
07/05 09:27, 1F

07/05 10:21, , 2F
連自由主義反對什麼,反對者支持的有何不妥都不知,
07/05 10:21, 2F

07/05 10:21, , 3F
就請樓上的別沾沾自喜
07/05 10:21, 3F
文章代碼(AID): #1E4c0GvX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4c0GvX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