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中醫、糖尿病的文,為什麼一直提血糖

看板ChineseMed作者 (大城市的游牧民族)時間5年前 (2019/02/01 18:58), 5年前編輯推噓14(1406)
留言20則, 1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因為想講的東西很多,於是嘗試重組雙方對話刪除無異議之處再做回應 回應不是不認同,主要是站在補充的角度嘗試增加對談深度。 : : 中醫的辨病診斷有很全面跟精細嗎? : : 這不用說當然是沒有,而且還很粗糙, : : 一堆在目前醫學可以找出病因的疾病, : 西醫的確很多東西都有病因, : 就連找不出原因的都能生出一個病名. : 然後再產生一些他們覺得有關係的病因, : (但是這個病因真的是對的嗎?) : 很多的自體免疫問題,我們知道是免疫細胞出了問題, : 找不出原因~~結果病因就歸納成基因, : 但是為什麼不是所有帶有相關基因的人都會病發? : 為什麼有人病發很早有人病發很晚? : 以他知道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幾乎都是抑制症狀和表現, : 那真正源頭是甚麼?為什麼會有差異? : 依舊是不知道... 1.「病」的一字多議性,與中西醫的核心臨床診斷差異。 關於中文"病"一字可代表 illness、sickness、disease、symptom、syndrome 這些在英文上完全不同的概念這件事,我在此板不只提過一次, 因為這件事與後面要論述之處非常相關,所以我再提一下。 由於我們習於使用此類不精確語言,所以在國內中西醫對談時, 非常容易陷入定義模糊、雙方各說各話其實不是在講同一件事的情境 久而久之,雙方歧見就會趨向異、而非同。 中醫其實並沒有操作型定義的「病(disease)」 因為中醫蒐集患者情報時使用的手段是個人化而非標準化,倚賴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 其實歸納出來的偏向證型(syndrome)、或解決患者不適(illness、sickness、symptoms) 所以呼應一下題目,糖尿病是一個定義的疾病(disease) 中醫蒐集的這些主訴是 symptoms、illness、sickness 控制了這些主訴並不代表正在治療疾病,當然需要繼續作疾病的追蹤(驗糖化血色素)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脈、氣」這部分,很大程度的影響了中醫的診斷, 而西醫完全沒有關於這部分的對應診斷與治療。 我親身體驗過操作此類現象對於患者不適感的神效, 因此我對此類療法之能並不懷疑,這是中醫相較西醫的潛在長處- -但相對的此類經驗的傳承極為困難,很多中醫也並沒有掌握在現須滿足的條件; 所以很常是「依據經驗」這種情況用了效果很好,但別人用不出來。 其實我覺得中醫界也不用氣餒,醫學本來就充滿我們忽略掉的變因, 繼續深度去討論如何細緻化診斷、現在能用,但能不能更精確描述能用的場合跟族群 只要療效存在,這是可以依靠努力跟討論去逐漸構築起來的戰場。 回到病名,我發現許多中醫站在對立面去看現代醫學對疾病的命名, 但也許並沒有深入去理解為什麼現代醫學需要如此。 首先是,病名沒有命名的病,現代醫學就不會治療了嗎? 我們需要釐清的是,這些舉例者背後舉出的案例真的是 disease 嗎? 臨床上 Disease 跟 symptoms、illness、sickness 的連結其實是很弱的, 最常見的舉例就是 HIVD,疾病嚴重度跟患者自身感受可以說是無關的。 但患者在意的是什麼呢?是現實上真實的不適。 現代醫學當然有很多症狀處理藥物,但許多人的不適並不是真正有結構生化異常 現代醫學大砲沒有施力之處,自然會出現許多「我很不舒服,但醫師說我沒病」的狀況。 這正打著中醫著重 symptoms、illness、sickness 的描述與處置,中醫的命脈在療效。 因此我很常說現代醫學與中醫,是在適應症的部分就可以拉開了,互相抨擊沒意思。 --- 其次,現代醫學到底為什麼要操作型定義 disease?甚至繼續去分 grading? 中醫界對此似乎不認同的居多,我家長輩也長期都對此感到不解。 其實真正去接觸後就知道,病名的診斷分級,是因為這關乎處置與預後。 現代醫學基於龐大的資料庫與大數法則去探討疾病與人的關係,其命脈在於診斷。 藉由各種方式將人身上發生的事情給定義,干擾,嘗試將人推向預後較好的方向。 所以當現代醫學在討論人身上的疾病,使用的是數據、比例、可行共識。 中醫當然可以不認同,但你很難證明你的勝算比較大 因為這不是任何一個中醫曾經試圖去蒐集定義與干擾過的結果, 你覺得勝算比較大,說難聽點只是猜的(此處指符合操作定義之 disease 治療)。 --- 最後,為什麼現代醫學定義 disease 後,所有的治療似乎都走向越來越差,甚少治癒? 因為除去那些特定幾種類型之外, disease 本來就很難治癒。 基於現代醫學的精神就舉最常見的,糖尿病跟高血壓好了,這兩種病很容易治癒嗎? 我基本上這問題不是問無臨床者,反正這些人不會害到很多人; 有臨床看病人的,糖尿病跟高血壓,非新診斷、非有明顯可逆原因者,治癒比例高嗎? 既然大家定義的治癒是可以不再天天服用藥物, 自然這邊講的是藉由中醫療程後,達到免服用包含中藥在內所有藥物的治癒 (不然現代醫學藥物往往都比中藥便宜了..又更容易服用) 排除新診斷與包含疼痛/感染/生活型態改變等等可逆原因, 是因為現代醫學本來就會在新診斷時,嘗試排除這些誘發因。 把這些符合定義的東西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才有可能真的找出些什麼寶藏。 不然天天在那邊X腑XG4XX,大家高來高去連定義都不做,真的浪費時間。 --- 不知道諸位行醫路上有沒有聽過很多「你這東西去切片就死定了」的說法? 有沒有想過,其實是因為切片確診後,這個疾病本來的表現就偏向預後非常差 而不切片,所謂的被治癒,會不會根本就是因為這不是同一個疾病的診斷? 我一路上聽過很多胰臟癌被治癒的神蹟,故事的套路都差不多, 平常很健康、發現就黃疸、影像出現胰頭癌、西醫建議手術/切片檢查、吃中藥吃好了 由於聽過的案例實在不少,我對於那句「你去切片就死定了」深感震撼- -直到我學到了「自體免疫性胰臟炎」這個疾病。 為什麼這種神蹟越來越少了?是因為現代中醫程度太差?神醫都躲深山? 還是現代醫學診斷的精確度上升讓我們對疾病表現更理解了? : 中皮西骨的重點不是在於器具的使用, : 而是你得到資訊以後是怎麼去分析和思考的, : 如果用器材就算西骨了, : 每個用壓舌板的中醫是不是都該死了... : 療效的部分,部分能用西醫的病名去連結,但部分不行, : 因為我說過了,同一個病名可能真正的病因都不同, : 你怎麼去做連結? 2. 現代醫學與中醫、與人類疾患的經緯。 前面敘述了現代醫學與中醫看待人類疾患的重點不同、但又說此二者為適應症差異 很多人會很輕易的推想我所謂的適應症不同,是指你西醫診斷沒病再來看中醫, 似乎有種大病不要找中醫、小病沒事再去看爽的那種感覺,這絕非我所要表達之事。 除去脈與氣這個完全迥異、現代醫學完全缺乏的領域, 現代醫學在疾病的歸納分型時,甚少著墨在同一診斷卻有相異甚至相反主訴這件事。 例如高血壓患者表現有非常多相異之處,現代醫學當然有根據生化檢驗檢查繼續分型, 但大比重的患者最後仍是落在「原發性高血壓」此診斷,而用藥有其標準, 對於身材壯實與否、便祕與否、易倦與否、易口乾與否等等不列入鑑別之中 (我離開中醫臨床非常久了,對於中醫看待此類病人所著重之處多有遺漏,還請見諒) 但這些問診與理學檢查的部分尚可落入中醫證型, 且改善此類主訴亦可降低血壓波動、增進患者生活品質; 這代表一件事--現代醫學的診斷仍有繼續細緻化的空間,而個人化是其中關鍵之一。 這像是我們無法純靠經度決定一個人的位置,還有緯度、還有高度。 而在這樣的關係中,現代醫學與中醫可以互補,絕非對立。 例如免疫疾病這種潛伏期-爆發期-潛伏期型態的疾患、 例如血壓血糖血脂波動的穩定與減藥 例如確認病因的止痛 當然,還有所有與氣機相關,而現代醫學無從下手之處。 合作關係要破壞很容易,要互相信賴則很困難。 我們成為醫師是要證明自己比較行,還是想要病人得到比較良好的治療選擇? : 有很多很強的醫師, : 只是相對沒有能力的醫師來講, : 量還是少太多了... : 所以中醫界很難整體起來, : 還是顧好自己比較重要~~ 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是合作。 合作我想需要先從互相看到對方的長處開始。 --- 最後自行回答先前推文的問題 什麼叫做純中醫?傳統中醫? 脊醫學、結構醫學、筋膜理論算不算傳統中醫? 有查過的就知道,脊醫學發軔於美國。 結構醫學建築在完整解剖學與肌肉動力學之上。 筋膜理論相當新穎,自然不是傳統中醫的範疇。 小針刀與近年流行之浮針,與其說是中醫療法,不如說是用他的剛好中醫為多。 本來硬去區分醫療是中醫西醫 就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了,分是中骨還是西骨更無聊。 我知道很多人認為需要進入中醫邏輯才能從資料庫中對應提取療法 但我要說這跟現代醫學不見得是互斥的關係, 西醫不見得不看整體性、中醫不見得每一個病人都抓的到對應的整體病機。 --- 所以為什麼中醫治療糖尿病看個血糖很合理? 因為中醫有這樣的訓練知道血糖控制不好,是整體大小血管處在易發炎狀態; 各種痰濕瘀阻甚至到濁都會堆積在身體各處、這會嚴重干擾治療效果。 長期這種狀態會造成包含神經系、眼系、腎系、心血管系的多發病變。 現代醫學沒有著重在病理產物的部分,而這在中醫有相對應的療法可以嘗試 現代醫學沒有討論到氣的部分,而中醫有很多甚至不吃藥的手段可以施用 但是現代醫學控制血糖的手段很兇殘,基本上中藥不需要去跟他搶飯碗 中醫應該嘗試的是藉由調整這些中醫擅長的領域,來降低現代醫學藥物的施用劑量 這才是對病人好,而不是直接叫他不用驗血糖。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65.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ed/M.1549018684.A.3B6.html

02/01 19:06, 5年前 , 1F
超認真回,推推
02/01 19:06, 1F

02/01 19:10, 5年前 , 2F
推認真回
02/01 19:10, 2F

02/01 19:19, 5年前 , 3F
02/01 19:19, 3F

02/01 19:37, 5年前 , 4F
樓上很大的面子了,很多醫界很認真的醫師都出來回
02/01 19:37, 4F

02/01 19:37, 5年前 , 5F
文了
02/01 19:37, 5F

02/01 19:42, 5年前 , 6F
大推,這篇真的說得不錯...不過話說醫師怎麼不當中醫了
02/01 19:42, 6F
每個人有對自己在醫道上貢獻的期許, 達成的手段也各有不同,不只有成為中醫師這條路。

02/01 20:51, 5年前 , 7F
對西醫比較有信心的 就去當西醫
02/01 20:51, 7F
※ 編輯: giveUstars (42.77.65.72), 02/01/2019 21:30:40

02/01 21:35, 5年前 , 8F
02/01 21:35, 8F

02/01 22:57, 5年前 , 9F
病人在意的就是"生活的不適",這才是中醫治療的目的。
02/01 22:57, 9F
的確,因此中醫的命脈是療效。 但當現代醫學探討疾病與人類的關係時,很常發現改善不適(增進生活品質) 跟預後、與是否能規避重大併發症很常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現代醫學在這部分走得非常前面,一個疾病以幾十年計的自然病程長什麼樣子、 以及接受不同干擾後的人會長成什麼樣子,在規避各方面重大併發症的勝算如何如何 因此現代醫學的命脈是診斷。 回到題目的舉例就是我們也許能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所有不適主訴, 但真正跟心血管風險、避免洗腎、眼病變神經病變等等有關聯的...還是血糖。 當然人有選擇自己療法的自由,他願意不打針不吃藥不抽血, 換來比別人更早進入洗腎、周邊血管疾病、糖尿病足、視力衰退等等等是患者自由 但醫者不能剝奪患者選擇療法的權利,我們必須先假定醫病間有資訊不對等; 你必須要全力解釋並且再三確認他就是不要接受那些治療,就算已經證明有這些壞處。 上面敘述可以彙總成一段經典的八卦版攻防 就是現代醫學擁護者引論文表示「中醫療法不改善疾病預後」 而中醫擁護者找到表格裡面一塊說「但是它的確改善了生活品質」 有些疾病可以這樣說服大眾與自己,但真的不是糖尿病。 然後看到這種對話我都覺得...那不就是告訴我們要嘗試一起用嗎? 如果是非藥物的中醫介入(針灸或推拿),因為避免了藥物間作用更該一起用才是啊...

02/01 23:38, 5年前 , 10F
給你星大大應該是跑去炒股惹www
02/01 23:38, 10F

02/02 00:58, 5年前 , 11F
很認同星前輩這篇的想法,推
02/02 00:58, 11F

02/02 01:47, 5年前 , 12F
讚,說的好。
02/02 01:47, 12F

02/02 02:28, 5年前 , 13F
推薦這篇文章
02/02 02:28, 13F

02/02 19:47, 5年前 , 14F
我的想法是,改善不適基本上都是治標的行動,包括控制血
02/02 19:47, 14F

02/02 19:47, 5年前 , 15F
糖,治療感冒,治本才是醫療最後也是最難的。只治標不治
02/02 19:47, 15F

02/02 19:47, 5年前 , 16F
本,隨著老化,問題更多。所以不是控制血糖不好,而是最
02/02 19:47, 16F

02/02 19:47, 5年前 , 17F
後的問題並沒有解決。
02/02 19:47, 17F
我知道你想要表達的意思, 但很不幸的造成血糖失控的原因眾說紛紜 中醫界很多前輩非常努力在各種可能的中醫原因, 例如病理產物、氣機、胃火、隨症施藥等等等..我覺得都很有潛力,也可能都有幫助 但抽血一驗,很多時候都不如我們所預想。 但這畢竟是個高血糖狀態造成血管多發性發炎傾向的疾病, 我們除了標之外,還有一個表面的本(糖化血色素)需要去追蹤; 當然臨床者可以繼續提出假說像是其實我們可以直接排除病理產物、逐瘀排濁 在這種治療下我們能繞過血糖監測、就算高血糖狀態患者的健康仍得到保障- -但這是真的嗎? 這種說法只能是假說而已,因為我們只是想當然耳的推估 但要挑戰的卻是科學界幾十年超過幾十萬人參與的研究結果,是不是有些疑慮呢? ※ 編輯: giveUstars (42.77.65.72), 02/02/2019 21:05:22

02/03 15:23, 5年前 , 18F
02/03 15:23, 18F

02/18 16:53, 5年前 , 19F
邏輯清楚,不過對於很多思路有問題的版眾可能還是太難
02/18 16:53, 19F

09/15 23:03, 4年前 , 20F
推,謝謝學長
09/15 23:03, 20F
文章代碼(AID): #1SL2OyEs (ChineseMe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SL2OyEs (Chinese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