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中醫為何不能科學一點呢?

看板ChineseMed作者 (4314隊的七星劍)時間18年前 (2006/08/31 16:27),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40 (看更多)
※ 引述《delphi (delphi￾N ￾N￾N )》之銘言: : 1. 其實中醫可以用科學化統計治療成效阿 為什麼不做? 有人提過。而確實是中醫的主要治病方法:辯症。 症狀相同,原因卻有可能不同。怎麼科學化統計呢? 吃的藥相同,所欲治的病卻是不同。怎麼科學化統計呢? 但其實,內經裡的十九病機本身就是非常科學化的統計。 將所有的病分為十九條。這不是很科學嗎? □ 諸風吊眩,皆屬於肝 只要是這樣症狀的,就從肝來著手。 或許我對經文的理解還相當地有限, 但各位不能否認這是一種 "驗證之後的歸納" 也無法否認這是一種邏輯的推演。 有實驗、有歸納、有邏輯演練,這樣科學嗎? : 問題是 難道人們要憑感覺 來決定自己未來的健康嗎?? 是憑日常生活的作息來決定自己的健康。 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陰陽 和于術數 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 看不懂陰陽術數沒關係, 總看得懂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 也就是說,平常跟著天氣的變化做日常生活的微細調整, 飲食控制,生活起居,運動工作都搭配好,根本不會生病..... : 高血壓 糖尿病初期本來就沒什麼症狀 : 或有 可能就只是依些不典型的身體倦怠 不舒服 : 或許中醫對這些症狀會改善 : 但是高血糖和高血壓 指數據不正常的狀況下 : 本來就會對身體慢性的傷害 : AIDS愛滋病感染到的病人也是沒有什感覺阿 : 難道未來就不會發病 死亡?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 不治已亂 治未亂 此之謂也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 譬猶渴而穿井 鬥而鑄兵 不亦晚乎』 意是就是說,還沒生病的時候我們就要去預防 快要生病的時候我們就快點治療 等到生病了才去看醫生,就好像口渴了才挖井,打戰了才鑄兵器一般。 天生的高血壓、糖尿病,的確得靠著藥物治療 天生的愛滋亦然。 我只是生手,讀經典也沒幾天,我不知道怎麼站在中藥的觀點 "治療先天疾病" 但就如經典所說 你節飲食、慎起居 (當然不只這麼簡單)。怎麼還有可能生病? 似乎是扯遠了。 但回歸到科學化的議題。 或許先提出,中醫哪裡不科學? 我接觸中醫不過四個月多,但所觸及的是古老經典的部份。 就古老經典而言,如果你不相信他,那我們怎麼討論都是白搭。 那如果你相信古老經典而去研究。 你將會發現古老經典中有著許許多多難以 "用現代科學來解釋 的科學" 有點難懂,用英文解釋就如下: " the (ancient) science that can not be explained by modern science " 如我之前所提, 我所接觸到的中醫,有實驗、有理論。有推理,有歸納。 那,中醫是否為一門科學? : 2. 中醫到底有沒有持續在進步呢? : 中醫的進步到底是找到新的草藥? 還是配出新的配方? 我個人倒認為中醫的進步是接近岐伯、仲景 如果一種病只要拿甘草一味就能輕鬆解決,為什麼要配上好多種藥呢? : 我想中醫常常為人攻訐就是處方保密 : 反正就是家傳神藥 : 或許吧可能真的有神效 但是哪天失傳了呢? 別擔心 中醫開藥不是重點 重點是辨症。 也就是辨認出,病人為什麼會生這種病? 假設一位中醫生知道你為什麼生病,怎麼可能開不出藥? 神不神,在於他能不能看出真正的病因,而不在於他開的藥。 中醫的科學問題 有興趣的話,參考: 劉力紅,思考中醫,積木文化出版,城邦發行。 李陽波講述,劉力紅等整理,開啟中醫之門 運氣學導論,相映文化出版。 這是我目前四個月來所拜閱的兩本書 隨意看看就足夠解答你對中醫的 "科學與否" 的疑問。 -- Chaque chat parle en francais. 每隻貓都會說法文. Vraiment! 真的! Si vous le demandez, "Quand aimez- 如果你問他, vous le mieux le soleil?" "你最喜歡什麼時候的陽光?" " Mi-aou^t ", " Mi-aou^t ".(喵,音義同 八月中旬) il vous repondra. 他會這麼回答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12.69

08/31 17:55, , 1F
寫的很好
08/31 17:55, 1F

08/31 18:41, , 2F
補充一下 病機十九條中的"皆"解釋為"大多"比較好一點
08/31 18:41, 2F

08/31 18:42, , 3F
而病機也不僅僅這十九條 只是作者用來提示舉例而以
08/31 18:42, 3F

08/31 18:43, , 4F
皇帝內經包羅萬象 不只蘊含了中國古代許多的哲學思想
08/31 18:43, 4F

08/31 18:43, , 5F
在一些預防、描述疾病的方面上在兩千年後的今天還很好用
08/31 18:43, 5F

08/31 21:36, , 6F
這兩本書對於這個主題個人實在是認為沒什麼幫助...
08/31 21:36, 6F

08/31 22:55, , 7F
不知道何不合這主題 不過我推作者提到的兩本書 還不賴
08/31 22:55, 7F
文章代碼(AID): #14zfs6T8 (ChineseMe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40 篇):
文章代碼(AID): #14zfs6T8 (Chinese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