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什麼老高每次講動漫都被噴?

看板C_Chat作者 (吃紙小鹿)時間3年前 (2021/01/29 01:20), 3年前編輯推噓25(2506)
留言31則, 2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9/29 (看更多)
離題 發現有些人對大陸飄移說以及板塊構造學說的演進有點不完整,在這裡稍微補充一下 ※ 引述《TED781120 (蒼夜歌)》之銘言: : 舉個例子,以前考古學家很疑惑一個問題, : 那就是為什麼被大洋分割的不同陸塊會出現完全相同的物種化石, : 現代我們知道大陸飄移理論,但大陸飄移理論在1912年才由韋格納提出, 嚴格來說"大陸飄移"並非韋格納第一個提出 早在1596年就有人提出類似的假設,出發點就是南美和非洲的海岸線相似 韋格納的貢獻在於他把過去幾十年上百年的成果整合起來 根據全球各地大陸之間化石、地層、冰河地形...等的連續性 拼出了所謂的"盤古大陸",包含了現在所有主要的大陸 這才是韋格納厲害的地方,他不是第一個提出的,但他是集大成者 而且這個盤古大陸的架構在100年之後的今天基本上還是適用的 另外,他也不是拼完之後兩手一攤說"反正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他也有提出"大陸漂移的動力可能是來自於月球的重力"這樣的假說 不過沒幾年就有物理學家計算出來,月球的重力不足以拉動大陸飄移 : 但是對化石的研究很早就開始,早在17世紀就已經知道了恐龍的存在, : 那板塊推移說出現前考古學家如何解釋這個現象? : : 於是出現了「雷姆利亞大陸」這類假說, : 這個假說認為印度洋中間曾經存在巨大的陸地,後來沉沒, : 用來解釋為什麼南非跟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會存在同樣物種的化石, : 此假說是1887年提出, : 也有其他類似的學說在那個年代借用亞特蘭提斯等神話名詞去解釋大西洋兩岸的狀況。 嚴格來說,韋格納的"大陸飄移說"比"雷姆利亞大陸說"優秀 因為前者的解釋範圍幾乎涵蓋全球,後者只有解釋印度洋 其實不只是雷姆利亞,太平洋的姆大陸、大西洋的亞特蘭提斯都是類似的學說 但都只是局部解釋某個範圍而已 以科學來說,如果有多個學說在討論類似的事 可以涵蓋的範圍比較大那個學說會被認為是"比較好" 而且前面幾個假想大陸的學說中,對動力的來源也沒有比較好的解釋 所以其實大陸飄移說在被提出之後,並不是被否定 相反的之後越來越多地質學家的研究是以這個為基礎在做解釋的 但由於他也沒有直接提出"其他大陸一定不存在"的證據 在1950年代以前,這些理論其實都是並存的 : 推 felixchen000: 這個例子好 一開始有人看著地球儀 說“這些大陸好像 01/28 17:33 : → felixchen000: 可以拼起來誒” 這時候還是偽科學 01/28 17:33 這個說法並不是偽科學,相反的這完全是科學 只是以現在已知的知識來說這個證據非常的粗糙 但以當時有的證據來說,這是一個在科學上有效的假說 : → TED781120: 不對,說好像可以拼起來的階段也是假說,所謂偽科學是 01/28 17:34 : → TED781120: 都已經證明不對了還在嘴硬科學家是錯的。 01/28 17:34 對,偽科學和陰謀論會喜歡拿已經被證偽的理論說嘴 : → galilei503: 後來二戰後海斯的海底擴張發現中洋脊, 才進一步推演 01/28 17:37 : → galilei503: 出板塊構造學說 01/28 17:37 其實海底擴張本質上只是大陸漂移的補充 海底擴張說的誕生基本上要感謝二戰時的反潛艇戰,這段時間聲納的技術突飛猛竟 戰後之後被拿來用在海底地形探勘,才發現了中洋脊、大陸棚等海地地型 這也進一步減少其他幾個假想大陸理論的說服力 因為在海底幾乎沒有沒有這幾個大陸的痕跡 唯一例外的是亞特蘭提斯 現在的亞速爾群島周圍的海底地形相對來說高很多,當時被認為是亞特蘭提斯的遺址 不過現在的地質對這塊海域有明確的解釋 是當初大西洋張裂開的時候,美洲、歐洲、非洲各自往兩側離開 剩這一小塊留在大西洋的中間,並且有最早張裂開始時的火山活動跡象 其實除了中洋脊以外,大陸棚的發現也非常重要 在韋格納提出了大陸飄移以後,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就是大陸之間的海岸線乍看可以拼起來,但真的仔細拼就發現並沒有那麼吻合 但是當我們了解了海底的地形之後 發現除了海平面以上的陸地,這些"大陸"有一部分邊緣是被淹在海裡的 如果把這些部分納入拼圖當中,整個形狀會更完整 除了地形以外,中洋脊兩側地磁對稱的證據也為大陸飄移提供了新的證據 但無論海中發現多少證據,"海底擴張說"依然無法解決最核心的問題 "推動這些的動力何在?" 真正解決問題的並不是"地質學家",而是"地球物理學家" 在這離題一下,地球物理當初是從物理學分出來的 所以有些地球物理學家是不會認石頭、化石、岩層之類的東西 他們認的是數據,例如:地震波、重力異常、地磁變化...等 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進步,地質和地球物理之間已經不再那麼涇渭分明 但"地球物理學家不是地質學家"這個梗基本上還是常常被拿出來講 回到正題,解決大陸漂移的動力問題是基於對"地球內部"結構的了解 由於人類很難觸及地球的深部,因此必須藉由地震波來推測地球內部的結構 此時就要倚靠地震波的分析地球深部的組成 實際上地球的主要分層界線早在1934年就已經大致確認了 地核、地函、地核的分層,甚至在1914年就大致建立好了,那時韋格納還活著呢 然而,真正提供地球表面陸塊移動的動力是"軟流圈的對流" 雖然早在1926年就已經有人提出"軟流圈"這個東西的存在的假說 甚至在二戰之後也有人將"軟流圈假說"和"大陸飄移說"做連結 但真正確立軟流圈的存在是1960年 其實在這之前,地震儀已經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了 針對地震波的研究也都算是準備好了,就等一個震穿全球的大地震 在這一年,發生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位於南美洲智利大地震 由於其釋放的規模足夠讓全球各地的地震儀都有反應 其地震波甚至在地球內部反射了2~3次後,都還能被偵測到 因此提供了相當充足的地震波資料,藉此證明了軟流圈真的存在 不過統合這些資料前前後後也花了很多年 所以真正確立整個板塊構造學說大概也是1970年代的後期了 所以綜觀板塊構造學說的歷史大概是長這樣 年代 關於大陸分布的理論 關鍵的技術或證據 1596年 南美洲和非洲好像可以連在一起欸 地圖繪製 | 漫長的歲月 不同大陸的化石和地形有相連欸 古生物學 地形學、地層學 | 1912年 韋格納把全球陸地拼成盤古大陸 統整前人的地質資料 | 1914年 地球內部分成地殼、地函、地核 地震波的探測 | 1926年 地函的上部好像有一塊軟軟的區域 地震波的探測 | 二戰後 這個軟軟的東西可能跟大陸飄移有關 地質和地球物理整合 | 1950年代 海底有中洋脊、大陸棚等地形 聲納的進步 基本上鞏固大陸飄移說的地位 | 1960年代 軟流圈是確實存在的 智利大地震 | 1970年代 大陸飄移+軟流圈=>板塊構造學說 研究資料累積 大致上就是這樣,可以發現其實目前所謂的板塊構造學說是經過複雜的演變的 地質學家經過幾百年的化石、地層研究,統整出了大陸飄移說 海洋學家藉由聲納探測海底地形,進一步驗證了大陸飄移說的可靠性 (一開始管這個叫海底擴張學說) 同時地球物理學家藉由地震波,一步步推出地球內部的結構,並證明軟流圈的存在 最後統整出了我們現在主流的"板塊構造學說" 很多科學理論都是這樣 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由不同的角度切入,提出不一樣的理論 甚至有些學科一開始想知道的事情根本不一樣 這些研究都在同步進行,甚至剛開始都不知道互相的存在 直到了某個時間,有人發現其他學科研究成果可以整合成新的理論、或是駁倒其他理論 科學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不斷進步的 現在的主流理論未來不一定會一直正確 但都是從過去眾多假說之中被篩選出來漏洞最少的那個 而且這些理論在推翻其他的假說時,也持續納入更多證據完善自身 現在所淘汰的"假說",在過去都有可能是"理論" 未來回頭看現在的"理論",也可能被視為是錯誤或不完整的"假說" 如果有什麼錯誤也歡迎指正 -- 不是我喜歡po廢文 是我真的缺P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7.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11854407.A.7D3.html

01/29 01:23, 3年前 , 1F
地科王是你
01/29 01:23, 1F

01/29 01:30, 3年前 , 2F
01/29 01:30, 2F

01/29 01:31, 3年前 , 3F
比起這一串標題的廢文,你的文內容充實
01/29 01:31, 3F

01/29 01:32, 3年前 , 4F
多了
01/29 01:32, 4F

01/29 01:34, 3年前 , 5F
反過來說,這一串廢文能釣出這一篇優文,就值得了
01/29 01:34, 5F

01/29 01:43, 3年前 , 6F
01/29 01:43, 6F

01/29 01:49, 3年前 , 7F
專業
01/29 01:49, 7F

01/29 03:32, 3年前 , 8F
太專業惹吧
01/29 03:32, 8F

01/29 04:03, 3年前 , 9F
讚啦,這就是我要的希洽板!
01/29 04:03, 9F

01/29 04:37, 3年前 , 10F
清流
01/29 04:37, 10F

01/29 08:03, 3年前 , 11F
01/29 08:03, 11F

01/29 08:06, 3年前 , 12F
左轉地科板==
01/29 08:06, 12F

01/29 08:16, 3年前 , 13F
01/29 08:16, 13F

01/29 08:17, 3年前 , 14F
應該要爆的
01/29 08:17, 14F

01/29 08:20, 3年前 , 15F
幹你地科系喔==
01/29 08:20, 15F
不,我地質系的

01/29 08:20, 3年前 , 16F
好長 先推再看
01/29 08:20, 16F
其實我原本沒想打那麼長的...

01/29 08:20, 3年前 , 17F
老高激起了知識的激盪、文明的發展,偉哉老高==
01/29 08:20, 17F

01/29 08:52, 3年前 , 18F
謝謝分享
01/29 08:52, 18F

01/29 09:29, 3年前 , 19F
認真文大推
01/29 09:29, 19F

01/29 09:38, 3年前 , 20F
推這篇
01/29 09:38, 20F

01/29 10:12, 3年前 , 21F
推 但我還是覺得說邊緣形狀很像就是在唬爛
01/29 10:12, 21F

01/29 10:12, 3年前 , 22F
後來有那些非直接的證據出來之後才算假說吧
01/29 10:12, 22F
以科學的觀點來看 只要一個推測有可證偽性,且有提出如此解釋的理由,在尚未被驗證前就是假說 無論聽起來再荒唐、再粗糙,都是符合科學的 現在由於科學研究的累積,再加上資訊流通的便利性 很多靠直覺生出"大膽的想法"往往都有被檢驗過,且很多是錯誤的 但只要接受討論、前人的驗證,就是科學的過程 這些"大膽的想法"都算是"被證偽的假說" ※ 編輯: papertim (123.193.17.98 臺灣), 01/29/2021 10:52:05

01/29 10:49, 3年前 , 23F
推優文
01/29 10:49, 23F

01/29 11:12, 3年前 , 24F
01/29 11:12, 24F

01/29 11:15, 3年前 , 25F
喔喔好的 謝謝解釋
01/29 11:15, 25F

01/29 11:18, 3年前 , 26F
01/29 11:18, 26F

01/29 13:31, 3年前 , 27F
諷刺的是這樣內容的聲量跟影響力卻比廢高還低 唉 盲目的愚
01/29 13:31, 27F

01/29 13:31, 3年前 , 28F
民過多
01/29 13:31, 28F

01/29 15:18, 3年前 , 29F
01/29 15:18, 29F

01/29 17:23, 3年前 , 30F
認真給推
01/29 17:23, 30F

01/29 17:56, 3年前 , 31F
01/29 17:56, 31F
文章代碼(AID): #1W4l97VJ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9 之 29 篇):
文章代碼(AID): #1W4l97VJ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