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夠了 理財素養才是重點

看板CFP作者 (逍遙遊)時間14年前 (2009/12/07 16:29), 編輯推噓9(10140)
留言5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7 (看更多)
※ 引述《falseshelter (一個開始一個結束)》之銘言: 恕略... : 我是認為投資以外的理財不見得是教不會的 : 人性固然是難以克服的部份 : 但不代表這樣的理財教育幫不到部份人 : 最後 : 我也要推薦e大說的那本書《推力》 : 人性的缺陷之一就是懶 : 因為懶所以才對事情沒有足夠的了解就投入或直接否決 : 政策也許多數是沒什麼幫助的 (或越搞越糟) : 但比起直接放任 : 在給予選擇自由的情況下給予輕輕的推力 : 不見得是不好的事 你前講面的很好,我很認同。 但是,這是「理想情況」, 而現實與現想,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推力」這本書,我只看過「導讀」,而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就在導讀而已。 我是不曉得有沒有人注意到這一段內容, 但我認為此人已把這本書應該要思考的地方講完了。 轉錄一部份內容: 導讀:一種觀念與提醒 ◎文/朱敬一(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中研院院士) === 簡單的說,塞勒與桑思坦雖然臚列了許多輕推情境的條件與原則 (例如要留給人們相當的選擇空間), 但始終沒有交待「輕推」這個動作的主詞是誰、受詞又是誰? 誰能決定自己是資訊優勢者、自己看得比別人清楚、 自己可以決定自助餐菜色的排列、自己是智識優勢者、 自己能推別人而不是被別人推的人? 在兩位作者所舉的例子中,資訊優勢與理想的選擇方向都非常清楚, 此時往哪個方向推,所有人都沒有異議,故輕推一把爭議不大。 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有時候資訊優勢並不清楚; 往東輕推最後會跑到花蓮、往西輕推最後落點在澎湖, 那麼輕推的人幾乎就有主宰結論的生殺權,聽起來有些恐怖。 例如諾貝爾獎得主愛羅(Kenneth Arrow)著名的論點, 就是議程設定常能主宰譯事結論。 因此,放任在議程上「輕推」,當然是十分危險的。 此時,我倒認為 輕推與費希金(Fishkin)所擔心的操控(manipulation),其實沒有多少差別。 === 我說過了:政策要考量很多地方, 你不能只看到正面,也要想想看反面。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143.221

12/07 16:49, , 1F
我了解輕推有操控的部份,可是這樣的理財教育政策不
12/07 16:49, 1F

12/07 16:50, , 2F
好嗎?畢竟現代人雖然很容易接觸各種金融資訊,但處
12/07 16:50, 2F

12/07 16:51, , 3F
理能力普遍很差,因為懶和人性。對於一個對投資較沒
12/07 16:51, 3F

12/07 16:51, , 4F
著墨的理財教育,我不曉得為什麼沒有幫助,反而會輕
12/07 16:51, 4F

12/07 16:52, , 5F
易的連結到投資,然後再連結到輸家和贏家的分別
12/07 16:52, 5F

12/07 16:55, , 6F
我表達能力太差了,恕我無法回答此問題,請多見諒^^"
12/07 16:55, 6F

12/07 18:24, , 7F
12/07 18:24, 7F

12/07 19:15, , 8F
理財的部分應該是以理規為原則 投資是理規的一部份
12/07 19:15, 8F

12/07 19:16, , 9F
但不是全部 理財教育應該是對錢的態度 該怎麼買保險
12/07 19:16, 9F

12/07 19:17, , 10F
該怎麼規劃自己的資金 但這教育最怕的是被金融業拿去推銷罐頭
12/07 19:17, 10F

12/07 19:18, , 11F
商品 今天老一輩強迫儲蓄用的不是零存整付 而是儲蓄險
12/07 19:18, 11F

12/07 19:18, , 12F
我問他到時候沒錢交怎麼辦 他說保單可以借錢阿 利息又低
12/07 19:18, 12F

12/07 19:19, , 13F
我實在被打敗 用零存整付 自己的錢 拿出還要被算利息嗎??
12/07 19:19, 13F

12/07 19:20, , 14F
他還說到時候交不起也沒關係 解約也有一筆錢 但他不知道的是
12/07 19:20, 14F

12/07 19:21, , 15F
拿交儲蓄險的錢 拿去定存 到時候的那筆錢比解約多多了
12/07 19:21, 15F

12/07 21:09, , 16F
樓上o大漏淖保險的基本意義了.那筆錢放儲蓄險比定存期間多了
12/07 21:09, 16F

12/07 21:09, , 17F
一道壽險的作用.兩者無法完全以'投報率'的角度來相比.
12/07 21:09, 17F

12/07 21:10, , 18F
儲蓄險本身有其意義,只是看個人的理規計劃當中怎麼運用.
12/07 21:10, 18F

12/07 21:11, , 19F
儲蓄險的壽險低,基本上除非買的前幾年死去 否則沒意義
12/07 21:11, 19F

12/07 21:11, , 20F
一些天災人禍早已證明儲蓄險形同垃圾
12/07 21:11, 20F

12/07 21:17, , 21F
那就買短期儲蓄險啊~又不是非得買終身的不可.不過對於年紀大
12/07 21:17, 21F

12/07 21:18, , 22F
又保守的人來說,還是有人願意保終身的.你也不能說他'錯',他
12/07 21:18, 22F

12/07 21:18, , 23F
就是這麼保守.
12/07 21:18, 23F

12/07 21:29, , 24F
問題在於 他還有買其他保險 這是它存錢的方式
12/07 21:29, 24F

12/07 21:30, , 25F
這是我覺得問題大的地方 哪有人買保險做儲蓄
12/07 21:30, 25F

12/07 21:30, , 26F
我要講的重點在這裡 不是這個保險規劃是好或者不好
12/07 21:30, 26F

12/07 21:31, , 27F
他不知道解約拿不回本金嗎?? 一個簡單不知道以零存整付替代
12/07 21:31, 27F

12/07 21:32, , 28F
效果好很多嗎?? 這些才是我覺得問題最大的地方
12/07 21:32, 28F

12/07 21:35, , 29F
請注意我的前題是強迫儲蓄
12/07 21:35, 29F

12/08 10:12, , 30F
我個人是覺得買保險做儲蓄並沒什麼不好,除了太保守外,或許大
12/08 10:12, 30F

12/08 10:14, , 31F
議他這樣買,簡單明瞭.省得萬一扯上其它投資工具還要解釋老半
12/08 10:14, 31F

12/08 10:14, , 32F
天,日後一旦有價格波動又要擔心跑來問東問西的.:P
12/08 10:14, 32F

12/08 10:15, , 33F
哇..上面漏掉一段話.X(
12/08 10:15, 33F

12/08 10:17, , 34F
-- 不好意思, 以下重打一遍 --
12/08 10:17, 34F

12/08 10:17, , 35F
我個人是覺得買保險做儲蓄並沒什麼不好,除了太保守外,或許大
12/08 10:17, 35F

12/08 10:17, , 36F
部份的年輕人都興趣缺缺.不過如果要我向長輩出主意的話,我建
12/08 10:17, 36F

12/08 10:17, , 37F
議他這樣買,簡單明瞭.省得萬一扯上其它投資工具還要解釋老半
12/08 10:17, 37F

12/08 10:17, , 38F
天,日後一旦有價格波動又要擔心跑來問東問西的.:P
12/08 10:17, 38F

12/08 11:14, , 39F
事實上 學過經濟學和財管的人都會避免買儲蓄險
12/08 11:14, 39F

12/08 11:14, , 40F
所以才會有X鷹保經出書說儲蓄險不要賣聰明高學歷的人
12/08 11:14, 40F

12/08 11:15, , 41F
反過來說,呆呆的好人就會呆呆買儲蓄險 科
12/08 11:15, 41F

12/08 11:15, , 42F
如果按80/20法則 20%的聰明人絕對避免鎖長期金流的傻事
12/08 11:15, 42F

12/08 18:59, , 43F
唉~~小弟也有儲蓄險, 可是是為了幫老爸做業績啊Orz
12/08 18:59, 43F

12/08 19:53, , 44F
建議bo 大爬一下irr 在找張現在的儲蓄險算算 考慮解約風險
12/08 19:53, 44F

12/08 19:54, , 45F
儲蓄險 並不保守 風險很高 在我生活週遭很少人如期繳完
12/08 19:54, 45F

12/08 19:55, , 46F
要保守用零存整付 就有替代儲蓄險強迫儲蓄的功能 加上免得本
12/08 19:55, 46F

12/08 19:55, , 47F
金拿不回來
12/08 19:55, 47F

12/09 23:01, , 48F
朱可能沒有看完,因為作者有另闢一章談到相關的疑慮
12/09 23:01, 48F

12/09 23:02, , 49F
《如何閱讀一本書》也建議不要先看導讀,因為這樣很容
12/09 23:02, 49F

12/09 23:04, , 50F
易受到誤導或先入為主的影響,未能有效與原作者對話
12/09 23:04, 50F

12/09 23:04, , 51F
畢竟好的導讀不多見
12/09 23:04, 51F
文章代碼(AID): #1B7BpeIG (CF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7BpeIG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