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六祖談佛性

看板Buddhism作者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時間8年前 (2016/04/22 11:48), 8年前編輯推噓3(3032)
留言3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25 (看更多)
※ 引述《eoka (懶得取)》之銘言: : 在此說一下末學對y板友推文之感想,與認知上的差異 : 1.修學緣起法好不好?當然很好,緣起法是佛所說法, :  依末學所學,當然要學習四念處與十二因緣,並且要修習定力,學習正見 :  才能於日常生活中現前觀察五陰十八界之虛妄與生滅,具末學所知, :  此觀察不是單用語言文字去想,去認知,去理解,去壓抑 :  不會是去思惟世間法是善是惡,更不是只是用文字去思惟說這世間法非善非惡 法友,當看到您說出,"不會去思惟世間法是善是惡",這已經中毒頗深, 我不是在批評您,請發揮包容心,這是當前佛教界的病,教出來的典型樣板, 佛陀是一個 是非不分 的人嗎? 佛陀是講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 而且 未生善要令生、已生善要令增廣,很多佛教徒認為這是幼稚園程度, 但是其中關鍵,在於一開始怎樣區別 善、惡,也就是 正見, 目前的佛教徒,就會講出您這一套,偉大的高調,老實說卻不講出一個所以, 惡 若淺白來講,只要會助長 煩惱 就是 惡,我先不談 出離輪迴 的高調, 光是生活中簡單觀察: 嫉妒、憤怒、說謊、委過、傷害人或眾生的身體或心靈、 ...、飲酒、藥物傷害身體,都是惡。 這些 惡 發源於對 緣生法 的 貪愛妄見與期待,導致欲求不滿,行種種惡。 緣生法是中性的,惡是發源對緣生法的貪求,就好像人生順遂時,就會希望 這天不要過去或者天天都順遂,這不需要高深佛理,你只要正常直觀就好, 人生有起有落是緣生法,順遂有順遂的因緣,你有努力增上這個因緣嗎? 還是你是靠拜佛像一直誦經 在那邊乞求永保平安,你可以檢視你學的法, 你可以反思看看,你學的佛法是教你怎樣解決這些 現實之惡,是否是用忍耐, 修苦行的方式,在解決這些問題,最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還是有斬草除根。 :  僅是去觀察五陰十八界法之緣起性空,如實而行,必能有所體驗,這點無需懷疑 : 佛所說的妄,是五陰十八界,而不是僅是遇到境界起煩惱之妄念與苦受而已 : 你說煩惱和苦受在不在五陰十八界?當然是! : 但五陰十八界的觀行與解脫是否僅止於此?當然不是! : 當然,Y大在此也有可能只是方便說,先吸引受煩惱所苦的人修學佛法 : 末學只是雞婆怕有人誤會所以強調一下  這些名相,離生活太遠,辯法者愛用,辯得很強,是否能落實於日常生活 ?? ,所以我目前不想談玄理,但是,緣起不是性空,緣起 就是 緣起, 你我都活在因緣中,房貸不會性空,富爸爸都留很多房產給兒子, 有房產的富兒子,又好好經營,又會青出於藍,好好經營跟敗掉家產也有因有緣, 你說當前身心的苦惱(五陰十八界),不現觀因緣來解決,還有別種方法可以解, 你可能不知道,你這種說法,是有點超越 釋迦牟尼大長老,你若說你可以求外力, 我想問 那個來解問題的,要不要 現觀因緣 ? 另外求往生 那只是把問題打包帶走。 : 2.以學佛人來說,既然信受諸法為緣起法, : 那麼應能接受,現起遇到的所有事情無論善惡,皆有其因有其緣 : 有些是往世所造有些是今世所學,至於究竟因緣為何,惟有 佛能究竟了知 : 若要說能否用緣起法對治惡法,解脫世俗煩惱?當然可以! : 因為在修習的過程中,心性會改變,心性改變,緣就變,結果自然會變 : 在此舉一個很粗淺的例子,當一個人遇到惡境界惡因緣(如沒繳房貸 銀行法拍)時, : 以前是用貪嗔癡去應對, 但因為改變心性改變,用戒定慧去應對 法友,你學的法 教人用這招 熄滅貪嗔癡 常修戒定慧 去解決房貸問題, 今天如果把 房貸問題,改成 疾病,你一定還是那一套, 可能要加上 拜懺, 你持戒跟在那邊坐禪,都很好,不過還是解決不了,繳不出房貸的燃眉之急, 修慧是對的,但是你是要修什麼智慧,就是正觀 房貸繳不出來 的因緣, 我不是說你去算命,說有什麼業障那種,而是你要趕緊找人先墊錢, 然後趕緊去找工作,努力上班,繼續去繳房貸。還是說這個房貸, 已經超出你的能力,例如你發生意外之類,無法挽回,那只好捨掉, 趕快再找地方住。 你正再 "動手" 處理你的問題,化解煩惱。 : 此緣有沒有改變該人原本的苦受而變為正見或正念?當然會! : 或者念佛保持正念而不隨境界而轉也很好 : 所以如實認知五陰十八界緣起性空,當然可以幫助人對治粗重煩惱 : 所謂的改變,並不是只有不會遇到惡人或不好的境界而已 : 不過佛法,不只是教人對治煩惱而已,那只是佛法的其中一個部份 : 甚至也只是佛法緣起法的一部份而已 : 緣起法的益處當然不僅於此 : 那麼請恕末學要在此提出異議,因為 佛所說法不只於此,佛有說此法,但此法非究竟法 關於因緣法,你先別管這個方法 究不究竟,我只想問你, 解決問題是不是要 現觀因緣,好險! 你也有說 佛陀 有說此法, 你也說 這個可以對 粗重的煩惱 有效, 你先拿去解粗重的煩惱,不好嗎? 您的糾結,只是在於 這是不是 完美的解法,:) 要餓死的時候,你會不會計較這個地瓜不夠完美,唉 能吃 先吃下去再說吧! : 佛說了更多深細微妙的法,而大乘經所提出種種不思議法亦確實存在 : 念佛拜佛修習六度甚至修習緣起四念處12因緣種種善法,不是虛妄,不是沒用 : 皆會被自性記存,當因緣成熟,此善因之結果自然顯現 是! 受教了,那種不可思議的奇蹟,可欣賞讚嘆,的確 "不可" 思議 每天的日子,現觀因緣,好好解問題,從生活中的煩腦解脫, 你覺得要等待奇蹟來解決每天的問題,還是要用可解決的辦法 最好不要去想那些不可思議,除非你生活真的都沒問題了, 如果真的你解到都沒問題了,你就是奇蹟。 : 自性確實存在且非等於五陰十八界的法,如此很多東西的才能被解釋 我們先擱置,這個 "非等於" 這個身心的 "自性" 如同我們都住在地球,你跟我談論火星的事情,這個解決不了地球生活的煩惱。 : 比方說: : 1.一個班級的學生聽同一個老師說法,為何認知不同理解不同?其因緣何在? 你認為這樣不正常嗎? 理解不同是很正常,有兩個人的因緣際遇會相同嗎? 就算雙胞胎,也有先後,... : 2.為何很多時候意識明明知道做某件事是錯的,卻無法控制自己去做? :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求不得苦? : 末學以為只有八識論完全能解釋, 是,你要的是解釋,還是要解決方案? 你想想你學到的解釋,能不能解決, 還是說要善觀因緣,著手改變 ? : 至於關於五陰十八界與自性之差別,自性之體性 : d大過去所言所引已經太多,末學再說也不會比d大所說更詳細 : 依末學修學到現在,亦只能說若學佛只學習五陰十八界會有其限制, : 理由很簡單 : 正因為五陰十八界是緣起法,是生滅法,所以必有其限制和無法解釋的地方 你有慧根,一切緣起法都有限制,無法解釋只是沒觀察清楚, 就是因為有現制,所以你有機會可以解脫,你有辦法解決 : 依末學所知只能粗淺說,正是因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自身因緣尚未具足, : 佛菩薩了知所有因緣,甚麼時候該講甚麼法,甚麼人適合甚麼法,甚麼人該得甚麼法 諸法因緣生不是這樣用的,因緣的現況,舉例來講,你想開門,你看到門鎖住, 你有需要求佛菩薩瞭知所有因緣嗎? 你都知道門鎖住的因緣現況,就動手去找鑰匙開! 因為不了知所有因緣,不知道過去被誰鎖上,你就開不了門嗎? : 若要說此語言文字之說明和形容 : 也在五陰十八界中,仍落在五陰十八界 : 那末學只能再次重複:真妄和合運作,非一非異,去妄才能顯真 : 真心的體性,d大引的種種經文都說得很清楚了 顯真能去妄,但去妄不能顯真, 例如:我id 是 yctsai 顯真,若說我的id "不是 abcd",去妄但不顯真, 顯一真,破萬妄 ! : 末學會不會相信網路上的種種指控?會不會懷疑此團體?坦白說:會 : 如上所述,對於某些行為末學一開始就有懷疑,只是因為種種因緣而沒有直接否定而已 : 所以對於種種指控,末學可以理解,也無意說太多 : 就末學認知,這其中有太多正邪混合之處 : 末學只能慶幸自己往世曾和善知識結緣吧 : 雖然對有些人而言,末學可能是被惡知識壟罩XDD : (不過,這不也證明了,很多法是互斥的嗎?) 你心中的法,沒有辦法顯正,就算沈迷一陣子, 當解不了問題,就會有疑,打回原形,不然就是要自我催眠 你心中的法如果能顯正,就會安住,你會明辨善惡 並得到 法 的幫助,不斷解決生活煩惱與問題。 佛陀會講出 自相矛盾或者互斥 的法 嗎 ? 不會! 善知識 要 梵行潔白 純一滿淨,你確定你真的遇到善知識? 梵行 很不容易的! : 若不能接受此團體之說法,末學以為和廣欽老和尚學念佛,(看其法語集) : 至心念佛,得蒙阿彌陀佛接引,一心念佛定力也能成就,亦能對治煩惱 : 或者學一些方法和佛法結緣,或者行善培養世間福德,消除一些煩惱也是很好的! : 若看完之後您對末學所學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 謝謝 您的善意! 我已經從佛陀的因緣法,得到現實生活的法益, 我看你還是有點茫茫渺渺,問題沒辦法解決,然後準備叫人打包問題, 我真的很想問一句,就當我是門外漢好了,請包容我的好奇 臨終時候,說看到阿彌陀佛,怎麼知道那是阿彌陀佛而不是魔 ? 世人一輩子都沒看過阿彌陀佛,只看過佛畫像,佛陀也不是佛像頭上一顆顆那種樣子, 有陌生某某跑來放光說,我是阿彌陀佛,我是XX菩薩,來接你了! 你真的要去 ?? 而且是有去,目前沒人回來過? 無對證 你真的推薦人作這種事情 ??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只看過某人畫像,有個多種版本,也不確定, 有天陌生人跑來說他就是某某要接小孩,你平白會讓你家小孩,被一個陌生的某某接走 ? 你真的這樣推薦人,作這種事 ?? 最後! 法友! 用 "對治" 在解決煩惱,辛苦呀! 善觀因緣~ 是很有幫助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92.71.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1296890.A.375.html ※ 編輯: yctsai (140.92.71.130), 04/22/2016 11:52:12 ※ 編輯: yctsai (140.92.71.130), 04/22/2016 11:54:53

04/22 12:57, , 1F
我不是很懂所以如果問的問題不好還請見諒,以文中
04/22 12:57, 1F

04/22 12:57, , 2F
房貸的例子來說,趕快找工作還房貸,能力不及就捨
04/22 12:57, 2F

04/22 12:57, , 3F
掉房貸...等等,感覺就算沒學佛法的一般人也能做到
04/22 12:57, 3F

04/22 12:57, , 4F
,所以我有點不懂,如果用因緣法(用詞不正確的話請
04/22 12:57, 4F

04/22 12:57, , 5F
見諒)來解決日常生活煩惱,感覺好像大部分人都想得
04/22 12:57, 5F

04/22 12:57, , 6F
到或做的到==?
04/22 12:57, 6F
live法友,你說對沒錯 善用因緣法 先讓你成為 有能力處理生活煩惱 的正常人, 你看我公布答案很簡單,但遇到事情了,你能把這個法用出來,才是真修行, 一般人困在各種煩惱,常在沒有能力處理生活煩惱,因而訴諸宗教, 當人遭遇不順,房子快被法拍了,生活過不去,當下煩惱是很大的, 當事人晚上會焦慮到睡不著,一般佛教徒會怎樣勸當事人? 空性.. 念佛.. 求菩薩.. 無常.. 煙貢.. 持咒.. 打坐.. 放生.. 佈施.. 很少人會勸說,居士你是不是要檢討一下,為什麼會造成目前的困境, 你的生活態度 或者 哪裡是不是出問題了? 你目前還有哪些資源可以解問題, 當這位居士知道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他內心就平安,不焦慮了。 這大部分正常人都做得到,佛教徒卻不教人這麼做,...。 佛陀在原始聖典都是鼓勵居士,認真工作,慈愛家人,妥善管理財富。 這只是因緣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先安住因緣法(正念),才能進階到捨貪(正智),

04/22 13:01, , 7F
房貸的例子我覺得算比較具體的,還算好找出方法,
04/22 13:01, 7F

04/22 13:01, , 8F
不過有些煩惱感覺很難找出它的原因跟解決方法,比
04/22 13:01, 8F

04/22 13:01, , 9F
方說遺傳性疾病或是其他的(一時想不到..)
04/22 13:01, 9F
※ 編輯: yctsai (140.92.71.130), 04/22/2016 13:55:51

04/22 14:06, , 10F
這篇中肯,不過雖然大多數的漢傳佛教徒可能如此,但也
04/22 14:06, 10F

04/22 14:09, , 11F
有少數佛教徒,算是會明理分別,而且還是淨土宗的@@?
04/22 14:09, 11F

04/22 14:10, , 12F
只能說僅淨土宗的分別派系都很多了,何況出世間法?
04/22 14:10, 12F

04/22 14:14, , 13F
或許可說一種漢傳佛教融合儒道民間信仰的文化包袱....
04/22 14:14, 13F

04/22 14:48, , 14F
你們在講的是兩回事 如果因緣觀只教人如理作意 看到問題的成
04/22 14:48, 14F

04/22 14:49, , 15F
因與解決方式 那麼它不脫離世間法能處理的範疇 這在一些心理
04/22 14:49, 15F

04/22 14:50, , 16F
療法就是類似的進行方式 原文說的不去思維善惡 那是指在運用
04/22 14:50, 16F

04/22 14:51, , 17F
正知正念在觀照目標時 不能對目標加以判斷思考 當思考(想蘊
04/22 14:51, 17F

04/22 14:51, , 18F
)涉入的時候 心就無法安住在當下的目標上 而只會在概念中打
04/22 14:51, 18F

04/22 14:52, , 19F
轉。事實上房貸繳不出來應該努力工作 生病了應該要看醫生 這
04/22 14:52, 19F

04/22 14:52, , 20F
些都不需要學習佛法就能知道 但是為什麼有人就是不去做呢?這
04/22 14:52, 20F

04/22 14:53, , 21F
並非是他不知道應該這樣做 而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煩惱阻礙了行
04/22 14:53, 21F

04/22 14:54, , 22F
動 極端一點的例子就像是憂鬱症患者 明明知道問題在哪 也知
04/22 14:54, 22F

04/22 14:54, , 23F
道應該怎麼做 但是就是被極端的負面情緒困住而無法採取行動
04/22 14:54, 23F

04/22 14:55, , 24F
對這樣的人來說 文中說的善觀因緣是根本幫不了他的 拉回比
04/22 14:55, 24F

04/22 14:56, , 25F
較"正常"人的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不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或者做了
04/22 14:56, 25F

04/22 14:57, , 26F
不應該做的事情 也並不是因為不知道這樣的後果 而就是被心中
04/22 14:57, 26F

04/22 14:58, , 27F
的煩惱使役。對這樣的情況 除了如理作意以外 也應該要練習念
04/22 14:58, 27F

04/22 14:59, , 28F
處禪法 培養正知正念 這裡所說的正念不是這篇文中曲解的如理
04/22 14:59, 28F

04/22 15:00, , 29F
作意 而是對任何升起的目標保持開放與不思考判斷的覺知 透過
04/22 15:00, 29F

04/22 15:00, , 30F
這樣的訓練 可以讓心的覺察力敏銳 任何升起的善或不善思維都
04/22 15:00, 30F

04/22 15:01, , 31F
可以被覺性捕捉到的時候 不善思維自然就不會容易在心中紮根
04/22 15:01, 31F

04/22 15:02, , 32F
茁壯。這是每一個修念處禪修的人都可以體驗到的利益 並且也
04/22 15:02, 32F

04/22 15:04, , 33F
可以清楚看到當下所謂的"因緣觀"無法脫離概念思考的侷限性
04/22 15:04, 33F

04/22 17:59, , 34F
等我有時間我來回回你
04/22 17:59, 34F

04/23 08:41, , 35F
yctsai版友分享修行心得很好,在下整理完後,再回文感謝您
04/23 08:41, 35F
文章代碼(AID): #1N6PxwDr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6PxwDr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