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江燦騰:證嚴是清海無上師新翻版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9年前 (2015/03/25 22:17), 9年前編輯推噓3(307)
留言1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整理推文: 板上曾發文過東南亞國家佛教遺跡考古: #1JwgALyJ 印尼婆羅浮屠佛塔。印度本土 來說,壓倒印度佛教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伊斯蘭教軍團摧毀那爛陀寺,而印尼古代原本也 興盛佛教,如婆羅浮屠佛塔遺跡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佛寺,但同樣的,印尼古代佛教亦 因伊斯蘭的入侵印尼,而遭受摧毀。 社會學角度來說,佛教並非屬於印度本土的原生文化,而悉達多本人,和跟隨侍奉他 後來成為五比丘的侍者,也都熟悉當時印度的傳統文化。 印度傳統文化原本就熱衷修行,古來即有許多不同宗教宗派的修行者。在悉達多遊四 城門的典故中,悉達多看到生、老、病、死的各種現象,深深思惟,後來見到出家沙門而 興起出家修行。古印度原本的宗教文化裡,有的修行者依其實修的禪定能力,在禪定中觀 見六道輪迴的現象,也有依業的觀念來解釋輪迴的流轉,與由此中求解脫的追求,而早於 佛教的耆那教,將其體證的解脫亦說為涅槃。 悉達多後來所宣說的教法,也有輪迴、業、解脫、涅槃等印度古來即有的概念用語, 但他對原本就熟知輪迴與業這些名詞,以及同樣追求解脫的五位侍者,解釋了產生這些生 死輪迴、以及如何得解脫的正確內涵,也就是不共世間的四聖諦真理,因此四聖諦的正理 是佛法檢別內外道的核心。成道證果後的佛陀,宣說四聖諦,被稱為轉正法輪。 在《釋量論》裡,即以四聖諦的正理,深細地如理檢擇業果、前後世、解脫知見、解 脫者、三寶等,佛法所詮釋內涵與外道的差別。外道同樣有這些名詞,而《釋量論》以四 聖諦的正理,來論證住持佛法清淨的教說,同時依此如理思惟檢擇,亦是佛法實修之道。 從社會學來說,印度本土後起的佛教,不僅不能說是印度本土的原生文化,悉達多所 從事的還有對原本社會的改革,亦即對種姓階級制度的挑戰,從這方面來說,他也是入世 的從事社會改革。所以其本懷,毋寧說是所謂大乘入世性的,而非只求他個人性的解脫。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7293024.A.3F8.html

03/25 22:24, , 1F
南無阿彌陀佛~印度很多可以去朝聖的地方,現印度佛教信
03/25 22:24, 1F

03/25 22:24, , 2F
仰不到一成。
03/25 22:24, 2F

03/25 22:25, , 3F
佛世時也沒有所有印度人都成為佛弟子,更多的是其他宗教
03/25 22:25, 3F

03/25 22:58, , 4F
這幾年才開始有系統去接觸佛學後,才發現地球上居然有
03/25 22:58, 4F

03/25 22:58, , 5F
這麼好又很合乎邏輯的信仰,可惜色身不再年輕,此只能
03/25 22:58, 5F

03/25 22:58, , 6F
在有限的時間多學習矣。
03/25 22:58, 6F

03/25 23:10, , 7F
不要再一直評論證嚴法師了,適可而止吧
03/25 23:10, 7F

03/25 23:20, , 8F
S大~內文與探討都和主題沒有交集到啦~請放心~
03/25 23:20, 8F

03/26 20:41, , 9F
所以常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對於年輕人,應該要有於法有系
03/26 20:41, 9F

03/26 20:42, , 10F
統次第深入學習的自我期許,時間寶貴,莫讓時光輕易流逝
03/26 20:42, 10F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3/26/2015 20:44:10
文章代碼(AID): #1L4iDWFu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4iDWFu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