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江燦騰:證嚴是清海無上師新翻版已刪文

看板Buddhism作者 (零零漆)時間9年前 (2015/03/24 20: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smallkelp (小海帶)》之銘言: : 分享 聖嚴法師的法華經講記的部分 : 自序 :    : 當我編撰《印度的佛教》時就已知道,初期的大乘經典之中, : 《般若經》的性空思想,與被貶為小乘的《阿含經》緣起論,是很相應的。 : 《華嚴經》與《維摩經》,本質上是站在排斥小乘的立場。 我不會因為一部經典中有些許排斥小乘的經文就認為這部經是站在排斥小乘的立場。 主要還是要看這部經典哲學內涵有沒有與四阿含相衝突。 如果一部經典的內涵並不與四阿含相衝突,就算有少許排斥小乘的經文,我也不會 認為這是排斥小乘。 反之,如果有內涵與四阿含完全衝突,卻認為小乘只是佛一時權宜之說,彷彿 當初那一千兩百五十阿羅漢都是無價值的的,或那一千兩百五十阿羅漢 的修為與存在是無義意的。 就算將小乘說為是三乘中的一乘,而佛陀主要以一乘為主,實際上經文內涵哲學卻 與四阿含經相衝突,那不論這部經典說得多好聽,其實就是主張四阿含經沒有存在 感的意思。 慈濟妄然將證嚴法師的行腳說成是現代版阿含經,也是一種降低四阿含經 存在感的作法。因為證嚴法師本來就秉持『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 會這樣做就毫不稀奇。 : 《法華經》則起而作綜合性的調停,誘導大小三乘,歸入唯一佛乘, : 處處指出,二乘三乘是權非實,唯一佛乘才是究竟。 : 將二乘置於階段性的地位,承認其有進入化城的價值, : 鼓勵其當更上一層樓,捨二乘三乘而直達一乘。 : 二、方便品──唯一佛乘,方便說三 :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 「為什麼呢?所有的諸佛就是為了一椿大事因緣,而來到這個世界。」 : 什麼叫作「一大事因緣」?因緣即是諸佛說法的由緣, : 「一大事」即是要使各種層次的眾生,不論凡夫、二乘及大乘,都歸一佛乘。 : ---- :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 : 諸佛,法亦如是。」 : 舍利弗!如來單單是為了以一佛乘而對眾生說法,沒有二乘,也沒有三乘,釋迦牟尼佛如 : 此,十方三世諸佛也是這樣,所有諸佛所說的佛法都是相同,都是為了引導一切眾生成佛 : 。 : 佛法方便說有五乘,乃是為接引各種根機的眾生,故分別說為人乘、天乘、聲聞、緣覺、 : 菩薩、佛。但是到法華會上,說唯一乘法,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成佛之法。至於二乘 : 、三乘,猶非究竟,何況人乘、天乘。 : 「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現在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 : 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 。」 : 這一段是補充說明,所有諸佛都用能使眾生成佛的方法來幫助眾生,現在的十方諸佛如此 : ,過去的十方諸佛如此,未來的十方諸佛也是如此。他們雖然用許多的方便,以種種因緣 : 、譬喻、言辭,使眾生能夠聽懂,進而接受,這都是為使眾生理解到佛法只有一種,既沒 : 有以聲聞及緣覺的二乘為究竟,也沒有以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為終極。諸佛來世間, : 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皆以唯一佛乘開示眾生。使一切眾生從諸佛那裡聽到唯一乘的佛法之 : 後,都能得到「一切種智」,也就是實證佛的智慧。 : ---- : 「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 雖然如實而說沒有三乘,諸佛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而方便地把一佛乘分別說成三乘, : 使得各種層次的眾生,都有入門處的著力點。 : ---- : 這一品的結論 : 又偈:「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 附上全文: :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49&cid=80&page=4 : 願一切眾生,解脫三界苦,悉發菩提心。 要知道佛陀是不異與者,不妄語者。很難相信佛陀會一邊對以咒術咒人的六群比丘 尼制禁咒戒。一邊又與弟子說種種咒術,尤其那群弟子又是境界比阿羅漢高超許多的 菩薩摩訶薩。 教菩薩摩訶薩咒語其實也是對菩薩摩訶薩的一種反肯定。一定是你 沒有壓制群魔的能力,一定是你境界不足以抵禦外道咒術,一定是你內心不夠堅定 ,不具備已經是大神咒大明咒的般若波羅密,才會想念咒。 很難相信佛陀會制大小不同階級的戒律,講求平等的佛法,同一僧團卻分兩種 不同階級的戒律,是不可能的。 要三乘合一可以,第一,戒律要相同,第二,法理要相同,第三,佛陀要相同 。 如果戒律不同,法理不同,佛陀不同一位,要講三乘,是文過飾非而已。 聖嚴法師說的沒錯,大乘佛法裡面最有資格說一佛乘的就大般若經,因為 大般若經並沒有出現戒律法理佛陀不同的現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226.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7200712.A.064.html
文章代碼(AID): #1L4Lh81a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L4Lh81a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