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累世輪迴的那個囗囗是固定主體嗎

看板Buddha作者 (逝)時間1年前 (2023/04/02 20:1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12 (看更多)
本來這個問題以我目前這不足道的實修程度也沒啥好再能說的了。 但還是有一點想法覺得或許可以提出來讓大家笑笑,所以再來扯些。 說話之前先引段經文, 省得那些尋章摘句拘泥不通的傢伙又來自以為是。 (佛曰) 「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 乃至百八受」 (《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85經》) Dvepi mayā…… vedanā vuttā pariyāyena, tissopi mayā vedanā vuttā pariyāyena, pañcapi mayā vedanā vuttā pariyāyena, chapi mayā vedanā vuttā pariyāyena, at.t.hārasāpi mayā vedanā vuttā pariyāyena, chattiṃsāpi mayā vedanā vuttā pariyāyena, at.t.hasatampi mayā vedanā vuttā pariyāyena. (《相應部尼柯耶‧受相應‧第20經》) 佛法的重點在離苦,在慈悲,不在爭論名相。 誠然辨析清楚佛法與其他諸說的差別很重要, 但佛法名相應情況施設,雖有條理架構,卻也不必然死板板地僵硬固定。 重點是因個人的實修情況因種種感受而分析找出苦的原因找出對治的路線。 但有些死腦筋的傢伙但凡聽到不同的說法就覺得非得反駁非得炸鍋, 寧不知「我不與世人諍」? 就連《阿含》裡面釋迦牟尼雖有反駁當時諸種見解 但仍強調對一般沙門、婆羅門保持尊重, 六隨念中連天界(佛弟子所不應嚮往的,並非涅槃之處的)也應敬重。 https://agama.buddhason.org/AN/AN1141.htm (注意含他化自在天 devā paranimmitavasavatti 這個魔王所居之天) 這又豈是那些執著名相的傢伙所能體會?? 在那爭吵鯨魚是不是魚蝙蝠是不是鳥, 但誰在跟你搞生物學解析? 功能上鯨魚在海底就是與魚類有許多趨同演化的特色, 蝙蝠為了適應飛行也與鳥類有趨同演化的特色, 「在一般口語中」就是可以說「鯨魚」 你在那跟我爭吵說鯨魚不是魚那是前肢不是普通魚鰭是怎樣? 好了,回到本題來。 「主體」這個術語來自西方哲學, 指的是知識論上主觀經驗的不對稱性: 「我」能感知到我所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嘗到的觸摸到的乃至想到的, 但「我」無法確定看到的其他來來往往的人、動物、 乃至草木山川是否有此經驗。 極端的情況可以推論出一種唯我論: 只有「我」自己才是真實的(cogito ergo sum), 其他看似有生命的傢伙都是NPC都是擺設。 (當然笛卡兒藉由「上帝」來硬抝說人類皆有心靈,可動物他就不承認了) 即使不那麼極端,也能讓人懷疑那直覺的感受「他/她/牠們與我有同感」 到底是否真實。 (莊子對惠施就不是從理上去辯。他知道這個迴圈繞不完。所以訴諸直覺: 我就是直接知曉魚與我一樣擁有快樂。 你要否決,那你連與我講話都不能成立,畢竟我對你而言也只是NPC。) 很清楚「主體」(以其西方語言很強調的很有分析力道的「主詞」) 這個概念自然而然會帶出一種,佛教術語的「我見」 與之相應的「他者」換言之「人見/眾生見」也相應出現。 「我」與「他者」的經驗上的不對稱造成西方哲學的一大難題。 卻也引發出許多相當有深度的思考。 可是佛教不是來搞哲學搞知識論的(雖說為闡釋現象也發展了些), 佛教的重點是要離苦的。 (這含了慈悲:不只我苦也有眾生苦,嗯嗯我見眾生見出現了,很好。 順帶提,佛教可不是只為人類,打開始佛教就反對殺牲祭祀邪盛大會, 還包括《勒叉那相應》裡明白反對殺戮虐待許多動物。) 不搞那麼多迂曲路線不去探究「物自體」是啥(當然某些大乘某種意義上有論述) 不玩些「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的概念, 而是直接告訴你, 如何從你的日常經驗「色聲香味觸法」中脫離對樂受的貪對苦受的瞋, 如何從生命必然的結果:老病死憂悲苦,追溯回去找回那癡源並斷絕之。 對許多問題,佛教不作解答,認為許多說法都有問題: 這包括了常見與斷見。 但顯然佛教認可「一般而言生命不只一期(除非你到達阿羅漢)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745.htm 「Evaṃ adhiccamidaṃ… yaṃ manussattaṃ labhati.」 獲得人身是偶然的(adhicca)。而還有許多其他可能。 換言之佛教似乎並不反對狗狗一期形壽終後變人, 或人一期形壽終後變狗。 而這個因緣鎖鏈下之業報產生的主觀經驗則仍然存在, 也就是修行所要破除的那個「我 — 主體」 只要癡愚未破,就仍是可感知可受苦的。 那麼以下我來扯些自己的主觀經驗 ※ 引述《Uguar (零零漆)》之銘言: : 如果一個人前世是一隻公狗,看見其他的狗就想聞牠們的屁屁。 : 一樣的靈魂轉世投胎成人以後,這個靈魂是一樣的嗎? : 那隻狗和這個人如果有同一個靈魂,不就產生很多衝突, : 如果前世是母狗,今生是男人 : 怎麼辦??? : 佛法不講靈魂主要是因為佛法講寂滅法, : 有個輪迴主體又講寂滅法會衝突的。 : 畢竟就是要脫離輪迴阿~ : 你終將脫離輪迴的話那靈魂如果不滅要怎樣脫離輪迴??? : 那就一開始不要說靈魂。 : 就跟我上面舉的例子一樣,如果有同一個靈魂, : 這個母狗的靈魂變成一個男人以後, : 靈魂本身是狗狗的性格還是人類的性格??? 我想這位板友或許心性很高尚,沒有任何齷齪的想法, 或許是天界習氣? (不過我倒覺得好些優秀的西方哲學家是帶天界習氣: 他們重點在解釋世界探索世間的奇妙,而不在體會生命的苦。 當然啦想「改變世界」的卡爾馬克思又不同, 他同情勞工的苦但顯然人類以外的生命在他看來就只是物,是財貨。) 我自己坦承, 我接近青春期的時候,好些齷齪的想法或姿勢自然在我腦中生成, 是我那時縈繞許久的一些妄念。 但我出生的家庭,乃至我自己受教育與主觀觀念都很保守。 那些莫名其妙的姿勢,我不覺得是受外界教導才得知。 或許我前世就曾經是狗狗? (當然另一個可能是嬰幼期曾經看了父母的不該看的 造成殘存的潛意識。) 這你可能會反駁:狗狗聞屁屁是社交功能又不是你說的那樣。 但嗅異性犬尾部確實就是狗發情的特色之一。 而且生命的許多現象是會交互影響的。(或說 色受想行識交錯立體影響) 佛洛伊德的口腔期肛門期之說,雖然很可能有問題, 但這思路 —— 各種感官慾望會交互影響變形, 至少我相信非常有可能。 (說到坦承懺悔, 盧梭這個抖M回憶他小時候被女教師鞭打讓他有快感, 倒也是苦受樂受的複雜景況之一例。) 不過要說狗狗,我自幼孤僻不像狗狗有社交性格, 也很難說我就必然與狗狗有關。 但每隻狗狗的個性也未必相同, 「不一不異」, 世間萬象萬法你可以作種種分類,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未必那麼單純。 不認識鴨子之前可能你會覺得每隻鴨子都一樣, 看了鴨子寵物頻道才會發現個個鴨子都有不同個性,卻又有鴨類通性, 不那麼簡單。 (順帶提,鴨子也有強暴與抗拒,也有奸屍、同性戀, 鳥類世界的性慾與審美真可謂多采多姿眼花撩亂, 「雀鴿鴛鴦之報」其此之謂? 但還是那句話,「不一不異」,冷感的鴨鴨照樣有。 不是每隻公鴨都衝動亂來。) 說這你可能會覺得牽強不可體會 「我們人類就是與狗狗不同,你在那鬼扯啥你可能有狗狗習氣?」 那就說人吧。 許多習慣喜好乃至想法也是會改變的。 這才是「無我」的真義。 而不是認定佛教說無我然後落入斷見去:哪有狗變人人變狗的沒有靈魂啦! 說個我一直感到很慚愧的事。 有個對我很好的長輩,在我小時候喜歡吸菸。 幼年的我不懂事,只覺得吸菸不好,就用很激烈的手段向那位長輩抗議。 那位長輩還真因為我的抗議而戒菸了。 但戒菸之後,開始喜歡吃零嘴,本來適中的身材則逐漸發福。 後來身故似乎是心血管疾病,也許與發福有關。 這真讓長大後的我感到慚愧。 不過幸而那位長輩過世很迅速,不是病床上受盡折磨那種, 而是短短瞬間沒注意就沒呼吸了。 或許這也算好吧? 但我要說的是,這種喜好也會變形換樣, 你怎知道前世狗狗的習氣今生換了色身不會轉換個方向去發揮? 也許喜歡亂咬東西轉成了喜歡拆機械研究, 護食變成財務上很謹慎, 忠心則變成認真愛家? 題外話,google 搜關鍵字 小孩 玩大便 你會發現真有父母有此抱怨。 但教育之後會改善。 你怎知道不是有些人是狗狗變來只是新的腦新的教育讓他變了? 當然或許你太純淨都沒這些壞習慣吧? 倒是佛洛伊德口腔期之說,再說個丟臉的事。 我有印象我一直到上小學時還喜歡咬奶嘴。 但今天我對奶嘴可沒半點慾望了。 雖喜歡某些零食但一為修離欲法二為健康, 其實也控制住了。 (另外我曾經非甜飲料不可,現在每天白開水都好。) 光是一個人一生之中就有這許多轉變, 經歷色身壞滅意識轉移之後你怎知不會有許多變化? 但當然,有些情況一期之內會持續較久。 蝌蚪是蝌蚪青蛙是青蛙,毛毛蟲是毛毛蟲而蝴蝶是蝴蝶, 雖說青蛙是蝌蚪變來的而蝴蝶是毛毛蟲變來的, 但中間經歷了一個較大的斷裂變化, 而前後兩期則各有食性各有特色。 或許有些人一生都沒太大變化,比較不會覺察到這種自我的變形? 順帶提一點我自己對「業 — 行為並其後續結果」的想法。 在我的想法,業就是一切行為,並非只是道德的善、惡、無記。 我小時候因癡愚(?), 某天晚上(其實我現在記憶都很模糊了) 在那玩某個很像是盪鞦韆還是搖搖椅的不知啥鬼。 然後一個不小心摔了下來,被那器械的木頭撞到臉, 一顆牙從此長歪,矯正不回來了。 雖說也沒其他痛楚, 但一直到今天每每舌頭碰觸或用牙線時都覺得怪怪的不舒服。 這癡愚行為似乎沒任何道德上的惡吧? 但就這蠢嗜好與調皮不老實(似乎是我盪太大力?), 造成了直到今天我都能感受到的,雖說影響不大的畸形成長。 甚至如今我對那時期的記憶都模糊了, 我也根本對這些鞦韆啥的沒半點興趣了 (寧願打電動 —— 好吧我承認這也是癡愚), 但我也不能說 「今天的我根本跟那個盪鞦韆不老實的屁孩不同。 這牙你給我好好轉正別歪在那!」 沒辦法的事。 行為造成的影響就那樣發生了。 即使一切都變了,除非因緣盡(在我可能就是死亡,或者爛牙或掉牙), 否則這「業」的果就在那兒。 我是覺得業並不只是道德上的而是一切行為的。 只不過由於教學上乃至實踐上的方便, 教人實行善法遠離惡法, 「先為不可勝」(先做到能控制的變因)才成為強調點。 畢竟那些不可控制的蝴蝶效應或者癡愚行為要一一處理是太難了。 最後提一點我對《阿含》實踐的理解。 當然勤修戒定慧三十七助道品等等就不說了。 一個基本的點是離欲,不去對欲味生愛染瞋恚。 舉例來說吧,飲食就不是依欲望而是走健康飲食風, 例如不吃炸雞排而吃水煮雞 —— 成本上健康上都較好, 除非你只有這個雞排別無其他可吃。 但我坦承我自己目前也並未能做到。 我吃青菜豆腐還是加了或許過量的鹽巴,吃燕麥還是加了糖。 這當然是修行實踐不足所致 —— 不是指苦行而是指修心以脫離愛染而走健康風。 當然知道目標就該盡力去實踐就是。 -- Few men think; yet all will have opinio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23.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80437873.A.268.html

04/02 21:03, 1年前 , 1F
如是,如是!
04/02 21:03, 1F
文章代碼(AID): #1aAN9n9e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aAN9n9e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