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乘是佛說論消失

看板Buddha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2/13 16:50), 7年前編輯推噓5(83106)
留言11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0 (看更多)
在上篇文中(文章代碼: #1OdTe4SL),推文有討論到「善知識」的問題。 就用這個舉例,順便聊聊「以學術為基礎」的討論。 ===================================== 這心得從《數學思考》中得來,由建國高中翻自國外的書, 一本薄薄的,可能絕版了,不過滿獲數學教授的推荐。 *問題出現,開始思考* 一、學術分類要有大概的架構:語文、數學、自然與科技、社會、藝術與人文 依我們從小到大的國中小教育來分類,應該最有共鳴。 各科有各科的專業,也是需要討論板存在的目的。 二、一定要提出資料,而非我認為、我覺得.... 為什麼? 講一句酸一點的話,我們是什麼咖小,拜託~你講的話有公信力嗎? 當然如果你是出家人,或是在學術有一定地位的人,絕對可以說。 三、提出疑問 or 提出質疑,並附上資料 or 提出建議。 能力不足,謙虛提問。 有能力者,提出質疑,互相討論。 大能力者,提出質疑,給出建議,了解如何解決。 如果你提出質疑,卻無資料佐證,應該要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偏見造成。 四、找到新的問題,再重覆一~四的動作。 其實這點並不簡單,所以我很佩服《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的作者。 真的很厲害,由此也可知善知識的重要性。 五、問題解決,恭喜。 or 真的無法相容,就是找到關鍵了,那就互相尊重。 很多學術問題,仍有許多爭論,只能期待更進步的科技。 舉例:魚有沒有痛覺,仍是爭辯不休。 ================================ 那就用此步驟來講善知識 一、「善知識」一詞,就是語文,而且是語文中最簡單的名詞。 二、yogi大大就提出了資料:善知識中的mitta就是朋友。 本人也提出資料:看看其它的翻譯…親近善士,親近善男子。 可以得到:善知識一定是人。 三、 Uguar大大提出質疑: 我也有啟發佛學的人啊..(中略恕刪)......那些資料由善知識所寫出整理的。 amidha大大提出質疑,並提出資料: 舉出孫倫禪師的例子,並說明難道親近善知識所寫的書,不能算是親近善知識嗎? (這裡就可以知道,amidha大大的論述就較有力量,因為有提出資料) 四、找出新的問題 善知識 vs 親近善知識 應該看出差別了,二字之差,差的多了。 找到共識:善知識寫的書,一定不是善知識。 找到新的問題:親近善知識寫的書,算是親近善知識嗎? ~~~~~~~~~又跳回到第一步~~~~~~~~~ 一、從「語文」變成「語文、社會、人文」的綜合問題。 (而這種牽涉到人的問題,是最容易有爭論的) 二、提出資料 幸好這題應該有共識,因為從古至今,你找不到「不接觸到人,就能證果的人」。 例子太多了,連舍利弗都要接觸到佛弟子莊嚴的威儀,並恭敬的請法,才能證果。 除非你要證辟支佛,但這時代不太可能。(如果有人不同意,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三、質疑並討論 那「孫倫禪師的例子」,還是沒有解決呀........ 四、找出新的問題 共識:一定要親近到人。 新的問題:若真的一定要親近人,那「親近的時間」要多久? 五、找到關鍵 其實問題到這裡就不用討論了,除非你成佛了。 親近的時間要多少? 我認為當然愈多愈好。 但法華經也有說:佛住世太久,會讓眾生有依賴心,不予行動。 阿含經中的阿難也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就互相尊重吧~~ ======================================= 結論: 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思考流程,本人不才,拋磚引玉丟出來讓大家看看。 我認為最重要的地方:在於提出「資料佐證」。 所以我很佩服很多大大,引經據典替板友解決問題,成為板上的善知識。 而記得: 「討論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來吵架打嘴炮的。」(雖然我喜歡 誤~)。 所以你一來就是抱著小乘不如大乘,或是反彌陀反法華反愣嚴的立場, 不尊重另一方的資料與佐證。我只能說:我尊重你。(但我會酸你,哈哈~) -- 竟然有人會在討論中說:林崇安教授的回答是「毫無內涵的回答」。 真不知哪來的資格和勇氣,我只能說:我尊重你。(我連酸都懶的酸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0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6975851.A.490.html ※ 編輯: yaqqq (61.223.102.27), 02/13/2017 17:00:17

02/13 17:23, , 1F
那段我寫了2~3行說明 你厲害就直接回應 你如今毫無
02/13 17:23, 1F

02/13 17:24, , 2F
辯解何以林崇安打發你的說法何以有內涵的反駁 行嗎?
02/13 17:24, 2F

02/13 17:25, , 3F
長老歡喜-版主可知殊不知我也歡喜他也歡喜 所以呢?
02/13 17:25, 3F

02/13 17:28, , 4F
有助佛法的都歡喜-好耶 真佛宗-淨土宗-如來宗結拜吧
02/13 17:28, 4F

02/13 17:28, , 5F
長老都很歡喜~~~~~~~~~~~~~不錯嘛~
02/13 17:28, 5F

02/13 17:33, , 6F
林的回答的內涵到底在哪?何以淨土宗(可被先天認為)
02/13 17:33, 6F

02/13 17:34, , 7F
正 被認為有助佛法 真佛宗如來宗就不正就無助佛法?
02/13 17:34, 7F

02/13 17:34, , 8F
所以 你認為林打發你的空話叫有內涵?你還想酸?酸啥?
02/13 17:34, 8F

02/13 17:36, , 9F
ps.我不是說如來宗為正 我是舉這個例突顯何以林在講
02/13 17:36, 9F

02/13 17:36, , 10F
空話 而版主竟還沾沾自喜 兼自認為有格調不想酸人~~
02/13 17:36, 10F

02/13 17:37, , 11F
版主憑那一點想酸?
02/13 17:37, 11F

02/13 18:06, , 12F
其實不管是資料佐證還是經驗分享都有一定的難處,因
02/13 18:06, 12F

02/13 18:06, , 13F
為每個人心中早有一把尺,資料方面也未必買帳,因為
02/13 18:06, 13F

02/13 18:06, , 14F
還有大小真偽的偏見在,我覺得跟其他領域比起來,佛
02/13 18:06, 14F

02/13 18:06, , 15F
學方面應該更理性,這是關係到修行證悟的事,甚至你
02/13 18:06, 15F

02/13 18:06, , 16F
身滅後的走向,yogi跟我其實以前還有過節,不過針對
02/13 18:06, 16F

02/13 18:06, , 17F
佛學方面來說,他講的東西都是很關鍵的修行重點,但
02/13 18:06, 17F

02/13 18:06, , 18F
買不買帳都是因緣無法強求,剛好他講話比較那個,所
02/13 18:06, 18F

02/13 18:06, , 19F
以很容易變成對人不對事。我本人雖一面的修習觀照,
02/13 18:06, 19F

02/13 18:06, , 20F
但是對於各方面的知識還是會去思考,因為每個人的根
02/13 18:06, 20F

02/13 18:06, , 21F
器不同,當你做了一段時間你認為是對的修行,但是面
02/13 18:06, 21F

02/13 18:06, , 22F
對境界考驗時依然是原本貪瞋癡的你,這時要停下來想
02/13 18:06, 22F

02/13 18:06, , 23F
想,所以四念處是個很好的法門,因為你習慣去觀照你
02/13 18:06, 23F

02/13 18:06, , 24F
的身心,所以你才能知道自己有問題,才會想辦法去解
02/13 18:06, 24F

02/13 18:06, , 25F
決,在台灣是個不錯的學佛環境,資源很多,要珍惜,
02/13 18:06, 25F

02/13 18:06, , 26F
如果你生在isis那附近,就......且一生很短暫。
02/13 18:06, 26F

02/13 18:23, , 27F
拎北講話剛好比較哪個啦 踹共啊(`皿 ′ ) 我一向對事不對人
02/13 18:23, 27F

02/13 18:23, , 28F
的好咩。你看amidha的文章,該噓的我都噓 該推的我也沒小氣
02/13 18:23, 28F

02/13 18:23, , 29F
過啊XD
02/13 18:23, 29F

02/13 18:40, , 30F
你比較真性情啦~所以別人對你容易對你的人不對你的
02/13 18:40, 30F

02/13 18:40, , 31F
事,嘴巴慈悲一點又不會死,這方面也是修行阿。
02/13 18:40, 31F

02/13 19:34, , 32F
就...很有誠意來討論的我也會很有誠意地討論,很有誠意來尋
02/13 19:34, 32F

02/13 19:34, , 33F
求協助的我也會很有誠意來回覆,很有誠意來戰的我也會很有
02/13 19:34, 33F

02/13 19:34, , 34F
誠意一起來戰囉XD
02/13 19:34, 34F

02/13 19:53, , 35F
基本上我不存在戰輸的壓力。我只是想問知識的傳遞有沒有它
02/13 19:53, 35F

02/13 19:53, , 36F
限定活人開口的制約。
02/13 19:53, 36F

02/13 19:57, , 37F
如果有的話,佛陀當初就該說[活人開口],而不是[善知識
02/13 19:57, 37F

02/13 19:58, , 38F
其實我們也可以繼續探討到底在佛法中,文字傳遞資訊的極限
02/13 19:58, 38F

02/13 19:58, , 39F
是在哪裡??
02/13 19:58, 39F
還有 39 則推文
還有 2 段內文
02/13 22:27, , 79F
或許就能夠增加探究他人境界的能力
02/13 22:27, 79F

02/13 22:29, , 80F
其實產生禪定好像也沒甚麼大不了
02/13 22:29, 80F
我說的是證果,禪定倒是沒有研究。 但可以提個建議: (文章代碼: #1LDNZvkL ) 周利槃陀伽尊者學定的過程。 ※ 編輯: yaqqq (61.223.102.27), 02/13/2017 22:33:20

02/13 22:33, , 81F
說個良心話~~~當傳播方式跟以往不同時候,不仿放開觀念的限
02/13 22:33, 81F

02/13 22:33, , 82F
制,承認除了口傳以外的傳達效果
02/13 22:33, 82F

02/13 22:33, , 83F
我認為這會實際得多
02/13 22:33, 83F

02/13 22:34, , 84F
證果其實也一樣
02/13 22:34, 84F

02/13 22:36, , 85F
不過當有人說自己證果的時候旁人都有持懷疑態度的權利
02/13 22:36, 85F

02/13 22:43, , 86F
我記得慧能大師好像聽到旁人念誦[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
02/13 22:43, 86F

02/13 22:43, , 87F
悟了
02/13 22:43, 87F

02/13 23:05, , 88F
不管親不親近善知識,本來就都是自己承擔不是嗎?又不是信oo
02/13 23:05, 88F

02/13 23:05, , 89F
得越南新娘……我是搞不懂,為什麼親近法師、道場,好像跟什
02/13 23:05, 89F

02/13 23:05, , 90F
麼似的,避之唯恐不及?
02/13 23:05, 90F

02/13 23:13, , 91F
慧能大師真正有所悟入是五祖給說金剛經的時候。退萬步說,就
02/13 23:13, 91F

02/13 23:13, , 92F
算是聽旁人說的時候開悟,六祖一樣懂得問人家何處有善知識可
02/13 23:13, 92F

02/13 23:13, , 93F
以親近。
02/13 23:13, 93F

02/13 23:44, , 94F
我本身是在寺廟皈依過,也曾參加禪修課
02/13 23:44, 94F

02/13 23:44, , 95F
但是自讀的時間佔大多數
02/13 23:44, 95F

02/13 23:45, , 96F
也常看網路法師說法
02/13 23:45, 96F

02/13 23:45, , 97F
就這樣了~~~
02/13 23:45, 97F

02/13 23:49, , 98F
不過禪修課是在我自己學習很長時間之後參加的
02/13 23:49, 98F

02/13 23:59, , 99F
版主也有個強項 有人提出緬甸尊者否定迴小向大的資
02/13 23:59, 99F

02/14 00:00, , 100F
料 版主就當無視 有人提出北傳某些經論攻擊聲聞甚至
02/14 00:00, 100F

02/14 00:02, , 101F
詆毀阿羅漢的資料 版主照樣當無視 再者也不知哪學的
02/14 00:02, 101F

02/14 00:03, , 102F
方法論 人數占大多數就好棒棒?實然以用來推論應然!
02/14 00:03, 102F

02/14 01:29, , 103F
其他的懶得回了。不過Uguar說佛經翻譯「善男子」是否代表女
02/14 01:29, 103F

02/14 01:29, , 104F
生無法成為善知識呢?前面說過善知識原文是
02/14 01:29, 104F

02/14 01:33, , 105F
kalyana-mitta, mitta就是朋友的意思,所以是人不是書也不是
02/14 01:33, 105F

02/14 01:33, , 106F
知識(順帶一提,知識是和製漢語,今天講的知識意思跟古人完
02/14 01:33, 106F

02/14 01:33, , 107F
全不一樣啊XD)。至於為甚麼會翻譯成善男子呢?因為大家都
02/14 01:33, 107F

02/14 01:33, , 108F
知道印歐語系除了和藹可親的英文以外,大多數的語言名詞都
02/14 01:33, 108F

02/14 01:33, , 109F
分陽性陰性中性的。剛好mitta是個陽性名詞..
02/14 01:33, 109F

02/14 01:39, , 110F
當年翻譯經典的大師們可不像我們都從小浸淫過各種印歐語系,
02/14 01:39, 110F

02/14 01:39, , 111F
也從沒讀過文法分析書,當然難免會這樣子翻..所以真的要去
02/14 01:39, 111F

02/14 01:39, , 112F
格經典意義的話,比較保險的做法還是要讀點原文啦。當然與
02/14 01:39, 112F

02/14 01:39, , 113F
其花這個時間,更有經濟效益的方法是在禪師的指導下閱讀自己
02/14 01:39, 113F

02/14 01:39, , 114F
的生命,也就是觀照自己當下生起的五蘊身心。經典要教導我
02/14 01:39, 114F

02/14 01:39, , 115F
們的無非就是關乎生命的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其實都遠不如
02/14 01:39, 115F

02/14 01:39, , 116F
修所成慧來得紮實有力啊。
02/14 01:39, 116F

02/14 19:23, , 117F
我改天找個朋友念一下阿含經給我聽好了,這樣有達成任務嗎?
02/14 19:23, 117F
文章代碼(AID): #1OeNDhIG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eNDhIG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