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乘是佛說論

看板Buddha作者 (^^)時間7年前 (2017/02/09 21:03), 7年前編輯推噓4(4046)
留言5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0 (看更多)
一、對大小乘的看法 聖嚴法師在《什麼叫作大乘和小乘?》文中說道: 「只顧自己乘著佛法而得解脫,不願回過頭來救度其他的眾生,所以稱為小乘。 菩薩是上求無上佛道而自己解脫生死,下化無量眾生而同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大乘。」 --------------------------------- 因此大小乘本來就是「發心」的不同。 1.一直搞不懂為何有人要用地區分別,這分別是很亂的。 ex:南傳佛教是小乘,北傳佛教是大乘。 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怪的分別。 2.「只顧自己生死」這句話對我來說,並無任何的貶義。 不過有些人就認為有貶義,因人而異吧! ex:就跟天台判教,有人指責:誰會承認自己是劣根一樣。 就跟教導學生,沒有家長會承認自己的小孩比較不聰明一樣。 相反的,當然也造成一些自認大乘的人有優越感, 所以就會引起一些爭端了。 ======================================= 二、「佛說」的看法 有二個角度: 1.一定要釋迦牟尼佛or經釋迦牟尼佛認證的(就是佛在世時的弟子說) 判別方式:學術上的歷史考證。 補充:不過在學術上,常常新的推翻舊的,也無直接證據(因為沒有時光機呀!) 當然也有派系之爭,所以進板畫面才有:學術上並無結論。 2. 大智度論:「佛法有五種人說:一佛自口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 五化人說。」 判別方式:三法印(or四法印) 補充:符合三法印,會認為:說法的眾生,在過去世聽佛所說。故為佛親口說。 這說法在學術考證上來說,是難以依據的,也是不可信的。 所以有法師為順應大眾,會說「大乘為佛法」。 不過有修學有成的法師,以一生的作為來證明是佛說。 就看自己有沒有相信法師,有的話就會相信佛說,直到自己能證到為止。 ------------------------------------- 所以了解自己用什麼角度是滿重要的。 但是一直拿著第1種打第2種,是不必要的。 或你是第2種人,卻不用第2種的判別方式, 只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是詢問親近的法師,那就更有趣了。 ======================================== 結論: 聖嚴法師在《什麼叫作大乘和小乘?》文中最後,說道: 「中國真正的大乘精神,從未普及到民間,更說不上成為中國民間生活信仰的依歸了。 所以也有人說:中國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 因此林崇安教授才會勸導說:先修到了解自己的發心為解脫道或菩薩道。 不然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真的會滿好笑的! 或是用小乘的思想,判別大乘的行為。....這一定燒腦呀! (親近善知識、與善知識問答,果然是好的~~) 所以才會有二個字的心得: 真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0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6645417.A.C72.html

02/09 21:16, , 1F
真幹!
02/09 21:16, 1F

02/09 21:22, , 2F
就對了!!!
02/09 21:22, 2F

02/09 21:27, , 3F
這就是廣結善緣~廣修共養XD。總算引出文章了~XD
02/09 21:27, 3F

02/09 21:43, , 4F
我曾經也認為是發心的不同,不過菩薩乘與聲聞乘之別並不只是
02/09 21:43, 4F

02/09 21:43, , 5F
如此而已。簡單打個比方,一片披薩,切16份不會比切八份吃得
02/09 21:43, 5F

02/09 21:43, , 6F
更飽一些;而佛與二乘無學聖者的差別有如雲泥,因此菩薩道的
02/09 21:43, 6F

02/09 21:43, , 7F
修行也絕不是把聲聞乘若干劫可以完成的修行內容分成無數央劫
02/09 21:43, 7F

02/09 21:43, , 8F
來完成,若是這樣,那叫吃飽撐著沒事幹。發心,雖然是很重要
02/09 21:43, 8F

02/09 21:43, , 9F
,但僅是兩者間其中一個不同之處而已。
02/09 21:43, 9F
是的,可惜末學知識淺薄~QQ~ 不過可以提個小看法,之前在PTT也會與現實友人交換看法, 但現實碰面後,卻發現對方的理解跟你想傳達看法差很多, 因此就了解到,文章精簡,注重焦點是重要的。

02/09 21:54, , 10F
再者,所謂五種人說,最根本的仍然是佛親口說。固然不必所有
02/09 21:54, 10F

02/09 21:54, , 11F
的大乘經都是佛自說,事實上也不是;但雖非佛親說仍然是要佛
02/09 21:54, 11F

02/09 21:54, , 12F
所印可,比如心經、維摩詰經、勝鬘經等等,這才是通五種人說
02/09 21:54, 12F

02/09 21:54, , 13F
的真實意義。因為只有一種人才能真正建立成佛之道,那就是佛
02/09 21:54, 13F

02/09 21:54, , 14F
,不是其他人能夠整理、演化或發展出來的。
02/09 21:54, 14F

02/09 22:00, , 15F
大乘是佛法但非佛說就是一種包裝過話術。
02/09 22:00, 15F
有在文中再補充了一下,感謝X大。 ※ 編輯: yaqqq (61.223.102.27), 02/09/2017 22:42:47

02/09 22:28, , 16F
所謂發心是指初學時就決定解脫後要做什麼事嗎?佛陀
02/09 22:28, 16F

02/09 22:28, , 17F
並非在苦難中成長的人,所以初期的發心為何?不管是佛
02/09 22:28, 17F

02/09 22:28, , 18F
陀還是菩薩,在得解脫後,智慧圓滿的情況下,不應有
02/09 22:28, 18F

02/09 22:28, , 19F
這樣才是對這樣才是錯的分別,一樣都得要智慧圓滿才
02/09 22:28, 19F

02/09 22:28, , 20F
有資格渡眾,而佛陀解脫後做的事是否稱為大乘?而後面
02/09 22:28, 20F

02/09 22:28, , 21F
修習解脫道的聖者中是否有智慧圓滿但自私的小乘人?個
02/09 22:28, 21F

02/09 22:28, , 22F
人以為,當達到解脫並智慧圓滿,了悟宇宙真理實相的
02/09 22:28, 22F

02/09 22:28, , 23F
聖者們,同樣皆不會有二元對立的做法,一切皆是以當
02/09 22:28, 23F

02/09 22:29, , 24F
時的因緣而定,每個人有每個人需要在這世間去體驗的
02/09 22:29, 24F

02/09 22:29, , 25F
事與業力,並非人人都想被渡,而當自己已經解脫,當
02/09 22:29, 25F

02/09 22:29, , 26F
有因緣到來即可渡人,佛陀為第一人,所以必須將真理
02/09 22:29, 26F

02/09 22:29, , 27F
實相傳世,若當時人人皆是基督徒,無因緣,或許他也
02/09 22:29, 27F

02/09 22:29, , 28F
不會去做那些事,所以大與小本來就是沒有的事,跟三
02/09 22:29, 28F

02/09 22:29, , 29F
毒一樣都是造作出來的苦集,而分歧紛爭並不會讓任何
02/09 22:29, 29F

02/09 22:29, , 30F
人成為菩薩再來渡眾,一直在苦海中想著要解脫還是乘
02/09 22:29, 30F

02/09 22:29, , 31F
願再來實在沒意義,所以不論是大還小,在還保有人身
02/09 22:29, 31F

02/09 22:29, , 32F
時先解脫圓滿智慧吧,不論大小,有人會不削智慧嗎?
02/09 22:29, 32F

02/09 22:29, , 33F
還是說只要將來去西方就自然會有,現在沒關係?有了智
02/09 22:29, 33F

02/09 22:29, , 34F
慧,現在的一切問題皆會有答案的,屆時該做什麼也自
02/09 22:29, 34F

02/09 22:29, , 35F
然會知道,所以現在還是該著重在覺知自身自心上吧!
02/09 22:29, 35F

02/09 22:44, , 36F
是否為佛說也不重要,重點不在是誰說,重點在真理實
02/09 22:44, 36F

02/09 22:44, , 37F
相上,而誰說的是真誰說的是假,直接實行就知道了,
02/09 22:44, 37F

02/09 22:44, , 38F
所以科學家還是以實驗結果為主,佛經為參考書,誰寫
02/09 22:44, 38F

02/09 22:44, , 39F
的都沒差,不用一直抱著也不必爭論,對自身無益。
02/09 22:44, 39F

02/10 10:11, , 40F
著重於"論",並非為"諍"
02/10 10:11, 40F

02/10 10:19, , 41F
誰寫的都沒差?那板上正在連載的大作就不會被說成那樣了
02/10 10:19, 41F

02/10 10:52, , 42F
連載大作被批不是因為是誰寫的,是因為與傳統教理脫勾,又沒
02/10 10:52, 42F

02/10 10:52, , 43F
有實際經驗對應。
02/10 10:52, 43F

02/10 11:46, , 44F
樓上,你這就是排骨酥湯邏輯,沒發現嗎?
02/10 11:46, 44F

02/10 12:19, , 45F
如果他寫的是合乎傳統教理,也能與實際禪觀經驗連結,那我想
02/10 12:19, 45F

02/10 12:19, , 46F
應該不會被批那麼兇吧(至少我不會喇) 所以誰寫的沒差啊 我
02/10 12:19, 46F

02/10 12:19, , 47F
對事不對人的XD
02/10 12:19, 47F

02/10 17:32, , 48F
作品呈現出何種樣子,是作品本身的問題還是作者的問題呢?當
02/10 17:32, 48F

02/10 17:32, , 49F
然評論是針對作品而不是人沒錯,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作者自身是
02/10 17:32, 49F

02/10 17:32, , 50F
否具足相當的條件,這就是誰寫的當然有差別的意思。
02/10 17:32, 50F
文章代碼(AID): #1Od6Yfno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d6Yfno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