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ARC FB 5u 初感

看板Badminton作者 (杜若)時間11年前 (2013/08/15 12:49), 編輯推噓8(8032)
留言4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3 (看更多)
其實我覺得還有另一個可能,就是拍子不同導致擊頭點(球拍最初 打到球的位置)及出球點(球實際離開拍面的位置)不同, 以下分這兩點 討論: 1. 球拍導致擊球點不同: 雖然原PO可能覺得自己殺球的擊球點都相同, 但事實上不同揮重的球拍 的確可能造成擊球點些微的差異. 如果FB因為球拍輕導致揮拍速度稍慢 (這是很可能的, 輕球拍雖然平抽檔有利, 但對一般人殺球反而可能因太 輕導致難以掌握正確擊球點而使的擊球點比平常偏後), 雖然這差距可能 僅僅一兩公分, 但我門也知道羽毛球殺球在終端速度是衰減極快的, 這一 兩公分的差距可能就足以造成原PO覺得末速差異很大. 相反的, 對於專業選手像阿山來說, 即使是FB他們的擊球點仍能保持恆定, 所以這次世錦賽一樣可以殺遍天下無敵手, 這跟原PO的說法並沒有矛盾. 2. 球拍導致出球點不同: 有些球拍的設計就是比較黏球, 像是ARC系列, 這樣的球拍跟FB相比的確有 可能在相同的擊球點下, 因為黏球使得球實際飛離球拍的出球點更晚更偏 前偏下, 這樣即使在相同的出力跟擊球點下, 也有可能給羽毛球造成1. 更多 的加速時間, 2. 更偏前的出球點. 即使不考慮是否初速已經不同的問題, 相同的初速在不同的出球點下, 黏球的球拍就可能因為出球點較前, 實際飛行 的距離也就較短, 也因此產生末速較高的錯覺. 綜合以上兩點: 我覺得原PO的感覺(FB末速較慢)不是不可能, 但這並不是真的在其他條件均 不變下測得的, 而是擊球點及出球點均較前導致的結果, 實際要驗證,可能 需要高速攝影機才能確定, 但這的確可以在理論上說的通. ※ 引述《s851442 ( {shawn})》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弟是有看過用超高速慢鏡頭拍攝球拍殺球時擊到羽毛球的瞬間的影片 : 請容許小弟發表一下個人淺見 : 當被高高挑起的球 接近垂直落下時 擊球的瞬間拍面擊打到的是球的側面 : 也就是羽毛毛片包含一小部分的球頭 : 這時候有發現到 羽毛球是會有一個球頭方向的改變 : 也就是說擊球的瞬間可細分為三部分 : 1.球頭原本是朝地面的(因為被挑高落下) : 緊接著被球拍擊打到時 : 2.球頭開始由朝向地板的方向改成向前飛行的方向 : 3.當球頭的方向穩定後,球才開始旋轉 : 這一段1~3的時間內,球是不會旋轉的 : 換句話說,排除其他因素,單就力學方面考量 : 這段時間內,球速不會有太大的衰減 : 球拍施加在球上的力量越大,就會造成這個1~3的過程,球的飛行越遠 : 而擊球點到對手球拍的距離是固定的 : 所以當1~3的過程中,球拍擊在球上的力量越大時 : 就會造成球減速的飛行距離縮短,自然末速就會更快 : 所以單就這個現象而論的話 : 在"殺球"(就是最單純的殺球,沒有切到球,決定球的末速的最大因子 : 應該還是在擊球的瞬間,球所受到的力量大小 : ----------------------------------------------- : 小弟才疏學淺,各人拙見,要鞭也請各位大大鞭小力點 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91.66

08/15 12:56, , 1F
其實職業追求的是角度與落點的變化跟準度,其實阿山
08/15 12:56, 1F

08/15 12:56, , 2F
並不算很大門,但是角度夠尖所以不好回
08/15 12:56, 2F

08/15 12:58, , 3F
就算傅海峰這麼大門,殺在對方手上一樣會被大挑
08/15 12:58, 3F

08/15 12:58, , 4F
球速只要到某個標準以上就夠了
08/15 12:58, 4F

08/15 13:00, , 5F
哪隻拍子殺球快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08/15 13:00, 5F

08/15 13:02, , 6F
你說的跟我說的有衝突嗎?我講的是業餘選手可能因換拍
08/15 13:02, 6F

08/15 13:03, , 7F
導致擊球點不同而使末速較慢,你講的是阿山其實殺球不
08/15 13:03, 7F

08/15 13:04, , 8F
算很快, 所以這有反駁到我的論點嗎?
08/15 13:04, 8F

08/15 13:05, , 9F
基本上我認為阿山拿哪支拍子都一樣, 因為他都可以抓
08/15 13:05, 9F

08/15 13:06, , 10F
到正確的擊球點
08/15 13:06, 10F

08/15 13:09, , 11F
至於出球點的問題, 我覺得以職業選手的高磅數來說
08/15 13:09, 11F

08/15 13:10, , 12F
ARC系列跟FB的黏球感已經差異很小了
08/15 13:10, 12F

08/15 13:11, , 13F
有個不太理解的地方是輕球拍導致揮拍速度稍慢這邊
08/15 13:11, 13F

08/15 13:11, , 14F
但一般業餘球員, 我相信黏球感對球速的差異是存在的
08/15 13:11, 14F

08/15 13:13, , 15F
給樓上, 因為揮速跟球拍重是個二次函數, 在一開始隨
08/15 13:13, 15F

08/15 13:14, , 16F
一般使用上不是輕球拍揮拍速度較快嗎@@還請原PO指點
08/15 13:14, 16F

08/15 13:15, , 17F
球拍重量而遞增, 但不會無止盡遞增, 在某個臨界點之
08/15 13:15, 17F

08/15 13:16, , 18F
後開始遞減, 對一般人來說,5U可能已經過了那個臨界點
08/15 13:16, 18F

08/15 13:16, , 19F
T大感覺沒有要反駁的意思比較像補充說明另帶一提這樣
08/15 13:16, 19F

08/15 14:42, , 20F
輕拍不用揮比較慢,只要揮速相同,自然重拍動能高
08/15 14:42, 20F

08/15 14:50, , 21F
另外FB還是ARC系列啊 他是ARC-FB 拍框還是ARC框
08/15 14:50, 21F

08/15 14:51, , 22F
只是中管改用Toray最新產品
08/15 14:51, 22F

08/15 15:23, , 23F
對喔忘記FB也是ARC系列,不過一般評論都很少提到他的
08/15 15:23, 23F

08/15 15:25, , 24F
黏球感,我想他跟其他ARC系列比起來黏球感應該較低
08/15 15:25, 24F

08/15 15:25, , 25F
黏球感我覺得 8DX最淺 FB應該是ARC系列中次不黏球的
08/15 15:25, 25F

08/15 19:03, , 26F
因為這支賣點主打超輕和超快瞬間揮拍速(引->出拍>
08/15 19:03, 26F

08/15 19:03, , 27F
幾乎不提黏球
08/15 19:03, 27F

08/15 19:11, , 28F
我在前面review有提過 香港那個也說了 FB很特別
08/15 19:11, 28F

08/15 19:12, , 29F
所有中管加長的球拍幾乎都會有點延滯感
08/15 19:12, 29F

08/15 19:12, , 30F
但是FB出球卻很清脆,是少數適合雙打的中管加長拍
08/15 19:12, 30F

08/15 19:14, , 31F
FB這支中管,同樣的材料用在NR750的拍框上
08/15 19:14, 31F

08/15 19:15, , 32F
我在等NR750的review,日本已上市,但是google不到
08/15 19:15, 32F

08/15 19:15, , 33F
NR750的review 不知道是日本人不太寫 還是google不到
08/15 19:15, 33F

08/15 19:18, , 34F
yy有概略介紹啊,不過好像是真的沒看到使用者心得
08/15 19:18, 34F

08/15 19:40, , 35F
Toray這支中管材料,就現有的碳纖維來說,幾乎外星科技
08/15 19:40, 35F

08/15 19:41, , 36F
我認為如果YY用這材料搞整支球拍,球速紀錄會大翻新
08/15 19:41, 36F

08/15 19:47, , 37F
這材料缺點似乎是剛性較弱,可能會作不出超硬拍
08/15 19:47, 37F

08/06 16:52, , 38F
黏球感,我想他跟其他A https://noxiv.com
08/06 16:52, 38F

09/07 02:55, , 39F
ARC系列跟FB的黏球 https://daxiv.com
09/07 02:55, 39F

12/03 21:32, , 40F
哪隻拍子殺球快對他們來 https://noxiv.com
12/03 21:32, 40F
文章代碼(AID): #1I35tJ_f (Badmint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35tJ_f (Badmi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