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跟大家聊聊蔡老師的思想史

看板B991010XX作者 (史萊姆)時間11年前 (2012/10/23 21:09),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吃完飯繼續寫,寫完回家... --- 前面講完心性模型,接著要講法官模型, 所謂的法官模型,關鍵字就在"心牢"。 做錯事,選擇了錯誤的決策,該救人卻沒有去救,心裡會有愧疚感, 也就是孟子所謂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等等。 也是壞人或兇手夜晚會做惡夢的原因。 中庸所謂的"君子慎其獨也",指的也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面對自己的內心,沒有藉口沒有理由,此時就能會知道對錯。 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在法院模型裡,"性"是"法官", 而"心",是"原告"(被檢測是否犯罪、處罰對象)、 同時也是"被告"(提出質疑是否犯罪)、"檢察官"(提出質疑是否犯罪)。 (通常,被告是自訴、檢察官則是公訴, 不過在此又是自訴又是公訴, 又是原告又是被告,很有意思。) 這就是老師所謂的"法院模型"或"法官模型"。 乍看之下很奇怪,又是原告又是被告,又是提出訴訟又是被處罰對象, 但是實際上就是如此,因為這種"心牢",正是"自我反省"而來的"自咎"、"自責"。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反身而誠,就是這種自我反省, 如果自我反省"順其本心",那麼"無罪"開釋,當然就能"樂"與"安"。 --- 性無善無惡討論 孟子第二章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袂諸西方則西流, 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告子認為性如水,無分東西,因此無分善惡。 但孟子指出水向下,仍是向善。 (但這裡有個問題,性善與性向善是否一樣? 還是孟子引用水向下,只是想用告子的例子,讓告子自打嘴巴。 我以為是後者。) 我推測,這應該是課堂上曾提過,傅佩榮教授的"食人族理論"的起點, 那個故事我是聽上過課的同學間接轉述的。 簡單的說,傅佩榮教授認為"仁"是一種"趨向善"的本性, 但是"善"卻是由當時當地的環境條件所決定的。 因此對於食人族而言,仍然有"趨向善"的"性善", 但是他們的"善"認為吃人是對的, 因此在那個村莊、在當下那個環境,他們會認為吃人是對的。 這件事情,因為"趨向性",和孟子比喻的"水趨下"實在是太像了。 讓我和那同學邊烤肉邊爭論了一個多小時... (按:我自己回頭看這篇文章...我們在烤啥肉啊..抖..) 實際上我後來找到最直接的反證,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基本上,如果"眾人皆說好,就是好"。那孔子就不用混飯吃了... 課堂上蔡老師還是同學,提到一個名詞,好像叫做"社會文化論", 簡單的說是要尊重各地的文化,不要用個人或自己文化的刻板印象或成見去框別的文化。 但是"尊重"與"性善"是兩回事。 蔡老師也舉出一個關鍵點:(我用我的文字來敘述) 今天一個食人族的人或小孩,從小到大都被這樣教育, 但是有一天他總是會想到:被吃的人會不會恐懼難過痛苦, 又或者有一天輪到他被吃了,或者他有被吃的風險或恐懼時, 又或者夜深人靜時、又或者他發現別人的文化並不吃人時。 他還會心安嗎?他會不會反省質疑、自責遲疑、反問愧疚? --- 性命之學,老師有提到,但是講得很短,似乎是有人問的。 「....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 老師的意思大致上是,孟子並不是只看"道德理性"這一面的性, 也有考慮到小體的性、或說是慾望的性、荀子的性。 雖然耳目感官這種也是"性", 但是因為包含了"命"(人所不能決定控制的部分), 所以君子不把這部分稱為"性"。 (此處"命",與"義命分立"的"命"滿相近的。都是客觀條件、環境、人力之外的部分。) (私以為,這部分其實孟子本身講得很繞XD,老師又沒有很多時間解釋, 我只大概說明老師的意思,不過除非你弄很清楚,否則別自己寫來淌渾水。XD) 我覺得用大體小體去理解就好了,孟子除了說"要仁義不要利益"之外, 也有提及大體優先的概念...但並非沒有顧及小體的存在, 從這邊理解,會比"性"、"命"在那邊打轉清楚多了。 --- 最後,盡心。 盡心是孟子最重要的概念,或者說集大成.... 主要概念其實前面都有提過了,只是怎樣把它捏出形狀來,出現個模型叫"盡心"呢? 先說,盡心一定要"實踐",這點沒有問題。 這個實踐似乎正好是:學而時習之,的"習"字。(實踐、演練、磨練等等...) 王陽明有所謂的"在事上磨練",似乎也是此意。 但是問題來了,實踐要"依照甚麼原則實踐"? 其實還是依照前面心性論的模型,白話所謂"依心而行"、"從心所欲"...等等, 依照心性論裡面"性能區分善惡"、"心安不安能知善惡",的原則來實踐。 也就是說,強調實踐絕對沒錯!但是也要說明清楚,依照甚麼來實踐, 當然就是心、性、仁等等好名詞,所界定出來的善惡, (其中是有區別的,此處暫不細談了。) 「依照這個"安心與否"所呈現出來的善惡,去做去實踐」,就是「盡心」。 (這是我簡單的翻譯解釋...考試請不要照抄 Q_Q 有些用語不見得是老師的用語) --- 這裡一直有個問題,老師沒有直接解釋"盡"的意思,(也可能是我沒聽到?) 但是聽懂之後,大家都還是要一個安心的字面解釋對吧? 以下是我自己的解釋,與王陽明有點像,但是我不敢說與蔡老師或孟子完全相同。 為了希望有助於大家理解,我還是將就說說。 (這是我的想法,可參考,未必是老師說法,但基本上不會矛盾。) 我認為儒家講的仁,應該要從內到外完全打通, 大學所謂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朱熹一方面用"知識裡性"去解讀他, 另一方面又用屬於"宇宙論"的"氣"去解釋, 最後又提及這是有先後次序,造成很多人認為"知易行難","我知道但是做不到"。 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白話說就是你有做出來才是真的知道。 這件事情非常地強調實踐,恰好與"盡心"的實踐相似。 而這種從內(本心本性)到外(實踐),的打通,應該是從內到外活潑流動的, 就像是一條河流,必須上游中游下游都有,才算是一條河。 只有上游沒有下游的,不能被稱為河,對吧? 也就是說,我們要向內打通、追到源頭(源泉),直到心性的起源, 向外打通、追到盡頭(大海),直到實踐履行為止。 這種從內到外打通,就是盡心、也是致良知,向內知道內心真實感受、向外也有實踐, 基本上王陽明思想核心"致知"(="致良知"),致可以解為"達到、到達"、 基本上也是"盡心"的"盡"的意思, 我的解法, 向內傾聽內心聲音,向外落實實踐, 向內向外都進行推到頂點盡頭,這就是"盡心",也就是"致(良)知"。 如果中間斷了擋了,恰好就是所謂"蒙塵",因此會為惡。 (不過老師說,與其說"蒙塵"造成誤解,不如直接用:"不聽從內心善的決策"。) 這也是所謂的"枉"與"直",河流是否有堵塞或完全打通。 "枉",就是扭曲了堵塞了改道了,"直"...你就懂了。 當你能"從內到外如一","內外如一", 想的就是你做的,這就是"對自己誠實",中庸說的"誠",孟子的"反身而誠", 也是忠恕之道的"忠"。 好,說了一大堆我自己補上的理論模型,只希望幫助理解, 但別誤解為這模型是老師提的或孟子說的,只是我相信並不矛盾。 --- 如果這樣,那就容易講盡心了, 盡心是向內向外都推到盡頭,直達本心、確實實踐,當然就是內外如一。 因此呢,"盡其心者知其性",怎解? 你不知道善惡品管機(性)的原則,但是你可以從他的燈號(心),以及區分後的物品分類, 來反推善惡品管機(性)的運作原則。 內外如一,你可以在出海口做水質調查,就能知道源頭活水的水質如何。 有兩種情況你不能知道源頭情況: (1)你不懂甚麼是仁、甚麼是心性,根本沒有連接到源頭。 (無視心的呼喊或存在。) (2)你有個源頭,但是流到一半堵塞了或了改道,以至於最終沒有實踐。 (心不安,不聽從,卻仍然為惡。) 這兩種情況,除了最後可能為惡之外,你根本不能知道源頭是甚麼, 所以你根本不能"知"道"本性"是甚麼。 唯有一種情況你能知道本性、人性。 就是當你觀察一個成功的儒家、觀察一個君子, 一個從內到外打通(盡心)的人,一個內外如一(誠)的人,通常怎樣做。 但是更好更實際的方式,就是親自去做! 孟子的意思八成就是,你去做、你盡心、你打通、你實踐。 你就能知道"人性、本性",而且你會發現人性本性的確是"善"。 而且孟子我自己就這樣做了,的確發現人性本性的存在,也能知道的確是性善, 所以各位快去做吧,做了你就知道了、相信了、接受了、領悟了。 (有沒有發現很像基督教所說,你先相信,你就會知道,上帝的確存在。) 但儒家或東方思想強調的是,實踐履行在事上生活上磨練, 這某個角度也是儒家理論最好的證明, 因為孟子的性善理論,不再是某些西方流派哲學家所認為的"循環論證", 而是以切實的實踐與體會做為更有力的證據。 (所以快信儒家吧XDDDXDDD) "盡心"如此強大,但各位還是要區分清楚, 哪些是孟子說,那些是老師說、那些是王陽明說、 哪些是我說...切勿混淆在一起,不然我就成罪人了。 (應不至於導致考試爆炸XD?但是老師上課沒講的東西,如果大家都寫一樣...就..XD) 我認為到此儒家已經說完, 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 還有後半的知天,這部分老師用"萬物皆備於我"來解釋。 也提及了宇宙論與本體論的差異... 另外還額外提到勞思光教授認為中庸非先秦之作。 這部分因為是最後一堂課講的,時間較少,也不難理解,在此就不多提。 但是知天有兩種解法, 一個是把天解釋成"天地宇宙萬物",然後推到萬物皆備於我, 另一個是把天解釋成"人所不能控制決定的客觀條件",然後推到義命分立。 我有點意外老師竟然選了前者, 不過我相信兩種解釋都通。 --- 洋洋灑灑....落落長說完 另外儒家還有一種解釋方式,從名教的角度,認為孔子"政者正也"、"必也正名乎", 然後把名家道家等戰國諸子,視為"反名教"而起。這是鄭吉雄教授的教法。 各位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似乎是馮友蘭那一套思想史的脈絡?) 另外傅佩榮教授也是四書諸子的專家,各位也可以參考。 不過考試如果要額外補充,或提出自己見解,最好還是把老師原本的說法寫明再來補充。 累了...希望有抓到蔡老師的核心思想, 能把孔孟的理論說得更清楚淺顯, 能接著孟子王陽明把儒家思想傳下去, 也以此文紀念一下勞思光教授。 <(__ __)> (雖然我沒上過課只買過書,而且還邊念書邊質疑他的理論就是了, 但我相信這樣去推理、去思辨,甚至去爭執、去實踐儒家思想。 過世的勞思光教授 以及 孔孟前輩 應該都會很開心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21.102 ※ 編輯: salami 來自: 140.112.121.102 (10/23 22:11)

10/24 02:40, , 1F
天阿!同學太用心了!!!!
10/24 02:40, 1F

10/24 12:51, , 2F
原po超強 究竟是何方神聖XDDD
10/24 12:51, 2F

04/30 19:32, , 3F
好強!!
04/30 19:32, 3F
文章代碼(AID): #1GXfSVgJ (B991010X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XfSVgJ (B99101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