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桃機三年內搶進十大 外籍航班數增加是 …

看板Aviation作者 (跨年玩遍112,114,116,118)時間13年前 (2011/01/12 02:24), 編輯推噓4(4019)
留言2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 引述《zonnnnn (機票貴到看不下去了 = =+)》之銘言: : 我想skyteam也是瞄準台灣直航,找一個合作夥伴 : 其實那篇文章,小弟怨念有點深原因是,通篇就是看起來很飛機迷寫法,目前很多航空 : 公司朝者alliance,自已開到當地開公司很辛苦,alliance好處就是自己不需要去當地 : 開公司,以在地的航空公司服務,畢竟人家是地頭,強龍也壓不過地頭,當然partner : 要慎選就是了。 : 同一個市場家數太多,只是爽了消費者,因為會互相競爭。 : 未來外籍航空可能會比較少見,如果只是以家數這樣評價好壞好像有點問題存在? : 其實加入alliance 相當於把其他家數也飛了台北,只是由CI負責台北這個市場。 : 這樣威逼利誘一般來說是國內線離島航線才會這樣幹 : 當然現在分配大陸二線航點也是玩這招了 : 但是如果要用到國際線上,總有些不妥,有些國際航權談下來不一定有市場, : 強迫飛行沒有市場國際航權是否有問題? : 如果只是為了代表台灣航點多,航空公司多(這倒未必,就算CI飛了也不一定會來) : 倒是未必。 : 國際航空業本質還是回到商業經濟考量吧 問題是 如果我們短期內可以吃到的市場大餅就是大陸 跟他競爭就不能用商業化來考量 還是回到我前文舉的例子 廈門直航阿姆斯特丹 福建有沒有像樣的票代? 基本上沒有 旅客要買個人票 有旅行賣啦 看報紙打電話去問 20年前台灣的模式 所以今天跟福建的同業聊了一下 他們抱怨最近業績壓力很大 旅遊局有交代這條航線要全力衝刺!! 旅遊局有砸錢補貼不說 各旅行社已經有分配人頭數了 靠什麼衝? 組團去歐洲 然後福建連一個有牌可以帶歐洲團的領隊都沒有 搞屁? 反正就推吧 狂推歐洲3國 5國 10國遊行程 統一從阿姆斯特丹進出 前文恕刪...... ~~~~~~~~~~~~~~~~~~~~~~~~~~~~~~~~~~~~~~~~~~~ 很久沒亂聊了, 我也來湊熱鬧好了. 政府補貼這種手段,通常運用在次級機場. 其實台灣也開始來這套了, 高雄就是. 過去很多人的迷思都認為台灣的地理位置有多美好,剛好扮演東南亞往北美的最佳中停點. 然而這前提是建立在技術的限制上, 也就是飛機無法飛太遠(如航程>15小時), 然而新機種的產生(如777-300ER/777-200LR 等) 加上更短航路的開闢(如北極航路), 這使得別人已經越來越不需要台灣來扮演台中朝馬轉運站的角色了. 如我之前略提的,航空運輸基本上就是經濟活動下mobility 往來需求的末端反映, 對企業而言, Internet 的興起, 減少的多半是交易成本,然而很多大小決策的制定仍須 實際的面對面才能拍板定案. 亞洲城市過去20年來的特色就是超大都會區的興起 (雖說從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到東北亞 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各地掘起脈絡不一), 相對的這也代表都會區以外的地方被邊緣化 是勢不可擋. 在這情況下, 台灣的空運市場先天上就落後香港/東京一大截(從二次大戰 大戰後就這樣了), 所以也不用太奇怪. 然而, 1990s末的金融危機使韓國受傷頗重, 然而他們記取教訓恢復反彈的更快. 現在韓國想要取代的是日本,早已不把台灣放在眼裡. 再回歸主題, 2008年萬事達卡全球商業中心其實已反映這趨勢, 東京,香港分居3,6名. 然而韓國首爾已快速進到No9, 大阪也進到No19了. 除這之外,還有距台灣稍遠的Singapore 本來就在10名內(No4). 更不用說 中國大陸這10年來新興掘起的三大經濟圈. 這表示了甚麼, 傳統上台灣向來就是去北美經東京, 去歐洲經香港 (鐵幕領空可是關很久地). 現在的情況則是, 在這些選擇之外, 再增加首爾,上海, 或北京/廣州等 (雖然台灣與歐洲的連結向來是很weak 的). 至於一些插花的像廈門就不用太擔心了, 雖說現階段依兩岸航約精神, 我倒是頗懷疑 KLM/CI 可以聯營AMS-廈門-台北. 就算可以, 其他競爭者都在睡覺嗎? 東航/南航真想玩, 有的是更多的籌碼 (況且華航應該還寧願與東/南航合作, 而非KLM). 補一下八卦好了, 首爾這種極化的發展, 其實造成的社會副作用可能比想像中嚴重, 光首爾的GDP 就佔了全國的近一半, 人口則是1/4 左右. 只要那天台北也可發展成東北亞的經濟重心的話,(不過那還要看是台北對外的"連結" 為何?), 自然空運市場就有其需求, 在很多研究中, 某一航線的強度(航班/座位供給) 也會拿來展現一個城市對外連結指標之一. 你把Shop 開在台北, factory 設在珠三角, 或長三角,那自然而然這兩地的空運往來 自有相當的強度. 香港也是類似的情況啊. 有些學者講front shop, back factories 就是講這種情形. 而超大都會區基本上當然就只能允許其主要城市成為唯一的Main Hub 機場, 其他 自然而然就是次級, 或再次次級了. 中國大陸的Hub 就在北京,上海, 廣州啊 (深圳要想在區內廣州/及一國兩制隔鄰的香港冒出來,談何容易. 除非廣東省先把 省會遷到深圳, 或深圳有材料自己可獨立成直轄市大幅提高政治地位再說). 超大都會區有不同定義分類 (連聯合國自己也在update 類似的概念) 但基本精神都在闡釋過去20年來全球都會城市的極化發展. 空運產業其實是具體而微 的寫照! 隨便聊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66.75.106 -- 航空/鐵道/都市資料找不到? Well, the opinion may be on the wa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8.54

01/12 02:38, , 1F
基本上深圳比桃園還要難生存的,至少台灣還是一個島
01/12 02:38, 1F

01/12 02:38, , 2F
,再怎麼樣也是有最基本的客源需要從這進出。
01/12 02:38, 2F

01/12 02:44, , 3F
另外,台客的消費態度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01/12 02:44, 3F

01/12 02:44, , 4F
超大都會巴黎應是個典型。和德國三四個hub差很多(也曾是鐵幕)
01/12 02:44, 4F

01/12 03:01, , 5F
像深圳如果要變成一個超大都會區,就是勢必要讓香港併入~
01/12 03:01, 5F

01/12 03:02, , 6F
雖然一堆人一定會認為香港更大更繁榮為何不是香港併深圳
01/12 03:02, 6F

01/12 03:03, , 7F
但中國這國家你我也知道會有所民族尊嚴與政治正確的前提在~
01/12 03:03, 7F

01/12 03:10, , 8F
因此讓香港併入深圳的機會自然還是比較有可能實現發展也很大
01/12 03:10, 8F

01/12 09:20, , 9F
樓上說的 發生的機會 目前看來 微乎其微 有點異想天開
01/12 09:20, 9F
超大都會區不是在比人口,面積誰比較大. 而是看資金技術人才所產生的綜效(synergy). 深圳--說難聽點, 只不過是全球資本主義下的企業租界罷了. 深圳要是不乖拿翹, 人家隨時可以轉到其他省份. 像富士康13跳後, 河南就伸開熱情的雙手, 於是乎, 人家就過去設新的生產基地(鄭州)了. 更不用說其他跨國公司也逐漸深入四川重慶了. 深圳的問題在於大都是FDI 外資的投入, 也沒太多自有高層次技術人才, 技術根本也很 難在深圳生根下來. 這種地方, 其實被取代的可能性還頗大的. 另外在政治層面上, 廣州也不希望深圳太出鋒頭, 以免忘了誰才是區內老大, 有些大型投資案也就是這樣硬生生的被砍掉而轉到廣州那裡. 這牽涉到中國大陸內部 各政治勢力的角力戰. 現在世界上人口超過1千萬以上的城市至少有20個, 然而其中會被稱為"全球城市"者, 卻是寥寥無幾啊. 再者, 國際對外航權是中央在管的, 深圳想幹掉廣州都還有點困難了, 何況還想挑戰香港喔. 對香港而言, 最好你們廣州, 深圳,澳門,珠海去互相砍殺. 我繼續當老大,呵呵.

01/12 09:35, , 10F
CORSA大是香港唱衰者
01/12 09:35, 10F

01/12 09:36, , 11F
如果中國保證的50年香港政體不變,只能說港深合併這50年很難
01/12 09:36, 11F

01/12 09:37, , 12F
甚至羅湖 落馬州 都還會存在50年,誰合併誰不是重點了
01/12 09:37, 12F

01/12 09:38, , 13F
因為就算香港要跟深圳合併也是異想天開,跟深圳併香港一樣
01/12 09:38, 13F

01/12 09:39, , 14F
反倒是我認為澳門落到珠海那邊比較快,香港的自治性很高
01/12 09:39, 14F

01/12 09:40, , 15F
當然如果用威逼強迫方式那就不再討論之內,反正阿共兵多
01/12 09:40, 15F

01/12 09:41, , 16F
廣州軍區42團 不用拉到師級,兩個旅過來大概香港也差不多
01/12 09:41, 16F

01/12 09:43, , 17F
喔 不 解放軍駐港部隊的軍力應該就可以處理掉了
01/12 09:43, 17F

01/12 11:32, , 18F
很難合併啦 光開車問題就不知道如何解決了
01/12 11:32, 18F

01/12 12:18, , 19F
PLA駐港部隊算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01/12 12:18, 19F

01/12 12:51, , 20F
合併有很多問題的,這五十年不知道能不能整合,何論
01/12 12:51, 20F

01/12 12:52, , 21F
取代... 更何況香港也是一堆島嶼組合起來,不算連結
01/12 12:52, 21F
※ 編輯: nyrnu 來自: 140.112.4.186 (01/12 14:47) ※ 編輯: nyrnu 來自: 140.112.4.186 (01/12 16:31)

01/16 18:06, , 22F
我在政治版提到「遷都有利於台北房價的合理發展」,倒是被政
01/16 18:06, 22F

01/16 18:07, , 23F
治版狂批,如今總算有相似的看法了。
01/16 18:07, 23F
文章代碼(AID): #1DBA1DvS (Avi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DBA1DvS (Aviation)